新書推薦: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电脑横机方面最权威的使用手册,作者在在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脑横机和羊毛衫的生产,包括羊毛衫的原料、组织和生产工艺等,电脑横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操作方法以及电脑横机编织程序的设计方法。
本书可作为职业培训教材,供设备的使用、维修和编程人员使用,也可供各类专业院校的学生、企业的专业人员和相关行业的读者使用。
|
關於作者: |
宋广礼,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针织学科带头人,是国内最早研究电脑横机的专家,第一批派往德国学习电脑横机先进技术的专家学者。
|
目錄:
|
基础篇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针织基本概念
第二节 原料
第三节 织前准备
第四节 电脑横机的一般特征及新进展
第二章 电脑横机织物组织
第一节 纬编针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纬编基本组织在横机上的编织
第三节 纬编花式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
第三章 横机成形编织
第一节 成形编织方法
第二节 成形编织工艺
设备篇
第四章 多级选针电脑横机结构与使用
第一节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二节 使用、维护和保养
第三节 电气控制系统
第四节 机器操作简介
第五章 单级选针电脑横机的结构
第一节 编织与选针机构
第二节 编织与选针原理
第三节 机器操作简介
程序篇
第六章 M1PLUS程序设计系统
第一节 M1PLUS程序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成形程序设计
第三节 花型设计
第四节 “织可穿”程序设计
第七章 Logica程序设计系统
第一节 Logica程序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程序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结构花型设计
第四节 色彩花型设计
第五节 成形程序设计
第六节 特殊组织程序设计
第八章 国产电脑横机花型程序设计系统
第一节 系统的操作流程及功能介绍
第二节 结构花型的程序制作
第三节 色彩花型的程序制作
第四节 小图制作
第五节 成形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二章电脑横机织物组织
第二章电脑横机织物组织
电脑横机所能编织的织物组织很多,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纬编组织。纬编组织通常被分为三大类,即基本组织、变化组织和花色组织。纬编基本组织有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三种,其他组织都是以它们为基础形成的。主要的变化组织有变化平针和变化罗纹组织,它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组织复合而成。其中变化罗纹又称双罗纹和棉毛组织。纬编的花色组织主要有提花组织、集圈组织、衬垫组织、毛圈组织、添纱组织、移圈组织、波纹组织、衬纬组织和复合组织等。在横机上用得较多的是提花组织、集圈组织、添纱组织、移圈组织和波纹组织。
第一节纬编针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针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就是用专业化的图形或语言来描述织物内线圈的结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或它们的编织方法。纬编针织物组织通常用线圈图、意匠图和编织图表示。
一、线圈图
图2-1线圈图与结构意匠图
用图形描绘出线圈在织物内的形态称为线圈图或线圈结构图。它可根据需要描绘织物的正面或反面,如图2-1(1)和图2-2(1)所示。从线圈图中,可直观地看出针织物结构单元的形态及其在织物内的连接与分布情况,有利于研究织物的结构和编织方法。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较为简单的织物组织,较复杂的结构和大型花纹一方面绘制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也不容易表示清楚。
二、意匠图
意匠图是把针织结构单元组合的规律,用特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上表示的一种图形。意匠图中的行和列分别代表织物的横列和纵行。在绘制时通常要标明所用符号的含义。这些符号可以代表不同结构的线圈,如正面线圈、反面线圈、集圈、浮线或移圈等,也可以代表不同原料或不同色彩的线圈。图2-1(2)表示的就是与图2-1(1)所示的线圈图相对应的结构意匠图。图2-2(2)则是图2-2(1)所示的色彩提花组织的意匠图。
意匠图特别适合于表示花形较大的织物组织,尤其是色彩提花织物。由于意匠图通常只能表示织物一面的信息,因此,如果要表示织物两面的信息,就要用两个意匠图分别表示出来。但是,对于结构复杂的双面织物,它很难表示出前后针床线圈结构之间的关系。
图2-2线圈图与色彩意匠图
三、编织图
编织图是将针织物的横断面形态按编织顺序和织针的工作情况,用图形表示的一种方法。它由织针和在织针上编织的纱线组成。织针通常用“|”或“?”表示,当采用的织针踵高不同时,还可以用不同长度的竖道表示不同踵高的织针。根据编织情况不同,织针上所编织的纱线分别用“”、“∨”和“—”表示成圈、集圈和浮线。下表列出了编织图中常用的符号。
成圈、集圈、浮线和抽针符号表示法
编织情况下针上针上下针
成圈
集圈
续表
编织情况下针上针上下针
浮线
(不编织)
抽针
编织图不仅表示了每一枚针所编织的结构单元,而且还表示了织针的配置与排列。在用于双面纬编针织物时还可以同时表示出前后(上下)针床织针的编织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纬编针织物,尤其适合于结构花型织物。但在表示色织提花织物时花型的直观性差,花型较大时绘制起来也比较麻烦。
第二节纬编基本组织在横机上的编织
一、纬平针组织
纬平针组织又称平针组织,是单面纬编针织物中的基本组织,其正反面结构如图2-3所示。
图2-3纬平针组织
纬平针组织在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几何形态,正面呈纵向小辫状外观,反面呈波纹状外观。针织物的反面较正面暗淡。又由于在成圈过程中,新线圈是从旧线圈的反面穿向正面,因而纱线上的结头、棉结杂质容易被旧线圈所阻挡而停留在织物的反面,所以正面一般较为光洁。
纬平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会有线圈歪斜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织物的外观与使用。由于在羊毛衫生产中多采用股线进行编织,可以使线圈歪斜的影响降低。但在加工麻类等刚度较大的纱线时,还会产生较明显的线圈歪斜现象,使下机后的衣片呈平行四边形,严重时影响使用。采用低捻和捻度稳定的纱线,适当增加机上针织物的密度,都可减小线圈的歪斜。
纬平针织物的边缘具有显著的卷边现象,卷边不利于缝合加工。
纬平针织物的脱散性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纱线无断裂,抽拉织物边缘的纱线可使整个边缘横列线圈脱散。纬平针织物顺编织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二是织物中某处纱线断裂,线圈沿着纵行从断纱处分解脱散,特别是在使用摩擦因数较小、较光滑的纱线编织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纬平针组织横向比纵向有更大的延伸性。
由于纬平针组织结构简单,用纱量少,是横机毛衫产品使用最多的一种组织,主要用作衣片的大身部段。在双针床横机上,纬平针组织可以用其中的一个针床进行编织,也可以在两个针床上轮流编织,形成如同圆机所编织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纬平针组织常用作衣片的下摆,这样可以避免在单层结构时所产生的卷边现象和脱散现象,也可以使下摆厚实、挺括。
二、罗纹组织
罗纹组织系双面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它是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成。图2-4为由一个正面线圈纵行和一个反面线圈纵行相间配置形成的1+1罗纹组织。
图2-4罗纹组织
罗纹组织通常用正反面线圈纵行数的组合来命名,如1+1,2+2或 5+3罗纹等。
在横向拉伸时,罗纹组织具有较大的延伸性和较好的弹性,这与沉降弧较大的弯曲与扭转有关。1+1罗纹
组织在织物边缘沿横列方向只能逆编织方向脱散,顺编织方向不脱散。在正反面线圈纵行数相同的罗纹组织中,不出现卷边现象。在正反面线圈纵行数不同的罗纹组织中,虽有卷边现象但不严重。罗纹组织线圈不发生歪斜。
罗纹组织也是在横机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组织。由于它具有较好的弹性、延伸性、不卷边和顺编织方向不脱散并且厚实、挺括、平整,除了可以作大身之外,还大量的用作衣片的下摆、袖口、领口和门襟等。
图2-5常用罗纹组织编织图
1+1罗纹是使用较多的一种罗纹组织。在横机上,它有两种编织方式,一种是满针编织,另一种是隔针编织。满针编织的1+1罗纹又叫四平组织,如图
2-5(1)所示,在编织时两个针床针槽相错,所有的针都出针编织,所编织的结构比较紧密,常用作大身、领口、袋边和门襟等。在羊毛衫中所称的
1+1罗纹一般是指一隔一出针的罗纹,又被称为单罗纹,如图2-5(2)所示。单罗纹在编织时,前后针床的针槽是相对的,前后针床织针一隔一交替出针,所编织的织物比满针罗纹松,延伸性好,主要用作衣片的下摆和袖口。
2+2罗纹在横机衣片的生产中用的也较多,主要用作下摆和袖口。2+2罗纹也有两种不同的编织方法,一种在编织时两个针床针槽相错,每个针床上的织针2隔1出针编织,如图2-5(3)所示,所编织的结构紧密,弹性好。另一种编织方法如图2-5(4)所示,前后针床针槽相对,每个针床2隔2出针编织,所编织的织物松软,延伸性好。
另外,在横机上也可以很容易地编织5+2、6+3等宽罗纹,作为衣片的大身。
三、双反面组织
双反面组织也是双面纬编组织中的一种基本组织。它是由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图2-6所示为由一个横列正面线圈和一个横列反面线圈交替编织的1+1双反面组织的线圈结构图。双反面组织织物不受外力作用时,在织物两面看上去都呈现出圈弧状外观,类似于纬平针组织的反面,故称双反面组织。双反面组织织物纵向收缩,因而增加了织物的厚度与纵向密度,且在纵向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延伸性,使织物纵横向延伸性相近。与纬平针组织一样,双反面组织可以在边缘横列顺、逆编织方向脱散。
双反面组织过去是用带有双头舌针的双反面机来编织,在普通横机上一般很少编织,因为通过手工方式编织比较困难。但在电脑横机上通过前后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相互转移,可以很容易地编织双反面组织。双反面组织在横机产品中很少单独使用,但如按照花纹要求,在织物中混合配置正反面线圈区域,可形成凹凸花纹,因此它的一些变化和利用它的形成原理所编织的一些花式组织在羊毛衫中应用较多,如桂花针图2-7和席纹织物(图2-8)。
图2-6双反面组织
图2-7桂花针
图2-8席纹织物
四、双罗纹组织
图2-91+1双罗纹组织
在横机产品中,通常将2+2罗纹称作双罗纹。这里所说的双罗纹组织又称棉毛组织,是由两个罗纹组织彼此复合而成,即在一个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纵行上配置另一个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纵行,其结构如图2-9所示,纱线1和纱线2分别各编织一个1+1罗纹横列。这样,在织物的两面都只能看到正面线圈,即使在拉伸时,也不会显露出反面线圈纵行,因此亦被称为双正面组织。
双罗纹组织是由两个罗纹组织复合而成,其延伸性较罗纹组织小,尺寸稳定性好。同时边缘横列只可逆编织方向脱散。当个别线圈断裂时,不易发生线圈沿着纵行从断纱处分解脱散的梯脱现象。与罗纹组织一样,双罗纹组织也不会卷边,线圈不歪斜。双罗纹组织织物厚实,保暖性好。
由于双罗纹组织每一横列是由两根纱线组成,因此,如果采用两种不同色纱编织,可以形成彩色纵条效果;而在不同横列中采用不同色纱进行编织,可以形成彩色横条效果;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则可以形成彩色方格布。
另外,在前针床或后针床上抽去某些针槽中的织针,使这些地方形成单面的线圈结构,可得到各种纵向凹凸条纹。由于单面织物部分的卷边特性,会使得织物的凹凸效果更加明显,形成一种褶裥效应。
在手动横机上编织双罗纹组织需要对机器进行改造,所以使用较少。但在电脑横机上,由于可以进行单针选针,使得这种产品的编织非常简单,只是由于单位面积重量太大,用的不是很多。现在它主要用于废纱起头阶段,因为此时要保证每枚针上都能够垫上新纱线,又便于成圈,只有采用这种结构最为合适。
第三节纬编花式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
一、空气层类织物
空气层织物是一种复合组织织物。用于羊毛衫生产中的两个最常见的结构是四平空转和三平。
四平空转学名叫米拉诺罗纹或罗纹空气层组织。它是由一个横列的满针罗纹(四平)和一个横列前后针床轮流编织的平针(空转)组成,如图2-10所示。该织物厚实、挺括、横向延伸性小,尺寸稳定性好,表面有横向隐条。
图2-10四平空转
在手动横机上编织四平空转需要频繁变换三角的工作状态。在电脑横机上通过选针可以很容易编织。四平空转织物应无卷边,否则要对密度进行调整。
三平又叫罗纹半空气层,由一个横列的四平和一个横列的平针组成,如图2-11所示。该组织织物两面具有不同的密度和外观。三平织物的延伸性比四平空转大,手感柔软,坯布较厚实。
二、提花类
提花组织是按照花纹要求,有选择地在某些针上编织成圈,在不成圈的织针上纱线以浮线的形式处于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如图2-12所示。其结构单元由线圈和浮线组成。提花组织有单面和双面之分。
图2-11三平
图2-12提花组织
(一)常用提花组织
1?单面提花组织
单面提花组织由平针线圈和浮线组成。有均匀和不均匀两种结构形式。
单面均匀提花组织一般采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种类的纱线进行编织,每一纵行上的线圈个数相同,大小基本一致,由于织物反面有浮线,又被称为浮线提花或虚线提花。图2-13所示为一双色单面均匀提花组织。在单面均匀提花织物中,连续浮线的次数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4~5针。一方面在编织时,过长的浮线将会改变垫纱的角度,可能使纱线垫不到针钩里去,另一方面,在织物反面过长的浮线也容易引起勾丝和断纱,影响服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花纹较大时,可以在长浮线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间隔编织集圈线圈,以保证垫纱的可靠和减少浮线的长度,而集圈线圈也不会影响到织物的花纹效应,只可能使织物的平整度受到些影响。
图2-13双色单面均匀提花组织
图2-14单色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
不均匀提花组织更多采用单色纱线。图2-14所示为一单色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在这类组织中,由于某些织针连续几个横列不编织,这样就形成了拉长的线圈,这些拉长的线圈抽紧与之相连的平针线圈,使平针线圈凸出在织物的表面,从而使织物表面产生凹凸效应。某一线圈拉长的程度与连续不编织不脱圈的次数有关。通常用“线圈指数”来表示编织过程中某一线圈连续不脱圈的次数,线圈指数愈大,一般线圈越大,凹凸效应愈明显。如果拉长线圈按花纹要求配置在平针线圈中,就可得到不同效应的凹凸花纹。但在编织这种组织时,织物的牵拉张力和纱线张力应较小而均匀,否则易产生破洞,同时某一针上连续不编织的次数也不能太多。
2?双面提花组织
双面提花组织是在两个针床上编织而成,其花纹可以在织物的一面形成,也可在织物的两面形成。在实际生产中,大多采用在织物的正面按照花纹要求提花,反面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编织。双面提花组织的反面结构有横条、纵条、芝麻点和空气层等。
在编织横条反面时,织物反面每一成圈系统所有的织针都参加编织,故又被称为完全提花。图2-15所示为一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组织。从图中可以看出,正面由两根不同的色纱形成一个提花线圈横列,编织所要求花纹;反面一种色纱编织一个线圈横列,形成横条效应。在这种组织中,由于反面织针每个横列都编织,反面线圈的纵密总是比正面线圈纵密大,其差异取决于色纱数,如色纱数为2,正反面纵密比为1∶2,如色纱数为3,正反面纵密比为1∶3。色纱数愈多,正反面纵密的差异就愈大,从而会影响正面花纹的清晰及牢度。因此,设计与编织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组织时,色纱数不宜过多,一般以2~3色为宜。
图2-15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组织
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组织织物反面每一个横列由两种色纱交替编织而成,两种色纱的反面线圈通常是呈跳棋状配置的,常称作芝麻点。图
2-16和图2-17所示
分别是两色和三色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组织。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不管色纱数多少,织物反面每个横列的线圈都是由两
种色纱编织而成,并呈一隔一排列,其正反面线圈纵密差异随色纱数不同而异,当色纱数为2时,正反面线圈纵密比为1∶1;色纱数为3时,正反面线圈纵密比为2∶3。在这些组织中,因两个成圈系统编织一个反面线圈横列,因此正反面的纵向密度差异较小。且由于织物反面不同色纱线圈分布均匀,减弱了“露底”的现象。
图2-16两色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
图2-17三色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
空气层反面双面提花织物两面均按照花纹要求选针编织,通常正反面选针互补,即正面选针编织时,反面不编织;正面不编织的地方,反面针编织。当编织两色提花时,正反面花型相同但颜色相反,形成正反面颜色互补的色彩效应,如图2-18所示。该织物厚实、紧密,花型清晰,不易露底,但在满针编织时,织物克重较大。为了降低织物克重,在织物反面也可以隔针编织,图2-19所示是反面1隔1选针编织的空气层反面双面提花织物。
图2-18空气层反面双面提花组织
图2-191隔1抽针空气层反面双面提花组织
3?胖花组织
胖花组织由单面提花和双面提花复合而成。在双面提花地组织基础上,按照花纹要求配置单面提花线圈。地组织纱线在织物反面满针或隔
针成圈,在织物正面选针成圈;胖花纱线在织物反面不成圈,在织物正面,在地组织纱线不成圈处成圈。由于胖花线圈附着在地组织之上,且线圈长度小于反面线圈,下机后拉长的反面线圈收缩将使胖花线圈被挤压而凸出于织物表面形成凸出的花纹效应,故被称为胖花。
胖花组织可分为单胖和双胖。如果在一个正面线圈横列中,胖花线圈只编织一次,其大小与地组织线圈一致,为单胖;如果在一个正面线圈横列中,胖花线圈在同一枚针上连续编织两次,其大小是地组织线圈的一半,为双胖。在一个正面线圈横列中,胖花线圈在同一枚针上连续编织的次数越多,凹凸效应越明显。
图2-20所示为两色单胖组织。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反面线圈高度之比为1∶2,反面线圈被拉长,织物下机后,被拉长的反面线圈力图收缩,因而单面的胖花线圈就呈架空状凸出在织物的表面,形成胖花效应。由于在单胖组织中,胖花线圈在一个正面横列只进行一次编织,所以凹凸效果不够突出。
图2-20两色单胖组织
图2-21所示为两色双胖组织。从图中可以看出,正面胖花线圈与地组织反面线圈的高度之比为1∶4,两者差异较大,使架空状的单面胖花线圈更加突出在织物表面。
图2-21两色双胖组织
和双面提花一样,胖花组织的反面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效果。
胖花组织不仅可以形成色彩花纹,还具有凹凸效应,因此,也常常采用同一种颜色的纱线分别编织地组织线圈和胖花线圈,形成素色凹凸花纹效应,形成双面斜纹、人字纹等产品。
双胖组织由于单面编织次数增多,所以其厚度、单位面积重量都大于单胖组织,且容易起毛起球和勾丝。此外,由于线圈结构的不均匀,使双胖织物的强力降低。
(二)提花类织物的特性
由于提花组织中存在有浮线,因此延伸性较小,单面提花组织的反面浮线不能太长,以免产生抽丝疵点。在双面提花组织中,浮线被夹在织物两面的线圈之间,对服用影响不大。此外,由于提花组织的线圈纵行和横列是由几根纱线形成的,因此它的脱散性较小,织物较厚,单位面积重量较大。
(三)提花类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
这里以单面提花组织为例来说明它的编织方法。如图2-22所示,其中图2-221表示织针1和3被选上后上升退圈并垫上新纱线a,织针2未被选上不上升退圈,也不能钩取新纱线,旧线圈仍在针钩内;图2-222表示织针1和3下降,新纱线编织成新线圈。而挂在针2针钩内的旧线圈在牵拉力的作用下被拉长,未垫入针钩内的新纱线呈浮线状处在拉长的旧线圈后面。
图2-22单面提花组织的编织方法
由于在提花过程中织针处于编织和不编织两种状态,因此具有两种走针轨迹,如图2-23所示。图2-231中轨迹1为编织时的走针轨迹,表示被选中参加编织的织针上升到退圈高度[图2-232],旧线圈被退到针舌之下,然后织针下降垫纱形成新线圈。轨迹2是未选中的织针的走针轨迹,它未上升到退圈的高度[图2-233],不退圈,也不钩取新纱线,所以不编织。
图2-23编织提花组织的走针轨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