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感伤时代的文学(北师大文学教授对张爱玲、莫言、史铁生等优秀作家作品的独特研究。)

書城自編碼: 203170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张柠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309967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78/3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78
《 言辞喧嚣的时刻(文学、艺术和大众文化方面的批评随笔集,具有独特的文化符号学和解构性的批判风格) 》
+

NT$ 316
《 思想利器:当代中国研究的史料问题(著名学者谢泳对文坛掌故的刨根问底) 》
+

NT$ 363
《 我们要往何处去:价值主义与人文关怀 》
+

NT$ 391
《 守夜人呓语(新时期呼唤新人文,也不断催生着新人文) 》
+

NT$ 353
《 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本书填补了中日比较文学、比较诗学和美学研究的空白!) 》
編輯推薦:
当代中国思想者的研究视域从来没有离开过对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注。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新时期呼唤新人文,也不断催生着新人文。
內容簡介:
本书为作者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论文精选,内容涉及张爱玲、莫言、史铁生等多位优秀小说家的作品研究,以及于坚、翟永明、胡宽等诗人的评论,从整体上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研究思路和写作风格。作者主张“大文学”概念,认为“文学”不局限于技术或者文体层面的诗歌、小说、散文概念,它是通过语言符号、形式要素、经验表达之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来的时代的精神气质和心灵演变。文学研究作为“人文学科”的分支,其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形式史研究的路径,呈现出精神史的演化过程。本文集通过对作品进行形式史、主题史、观念史的研究,发掘时代的精神演变历程,以及作家作品在这个演变历程中的角色。
關於作者: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历任广东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985”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理论与批评、乡土社会学。出版学术著作《叙事的智慧》、《诗比历史更永久》、《再造文学巴别塔》、《土地的黄昏》、《白垩纪文学备忘录》等12部。主编文化批评丛书《刀锋文丛》、学术辑刊《媒介批评》。
目錄
序: 文学研究的精神史维度
第一辑讲故事的人
张爱玲与现代中国的隐秘心思
一个时代的文学病案
文学与民间性
——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
史铁生小说中的东方美学
——论《务虚笔记》
词语的复活与散发
——论《马桥词典》
第二辑幽暗的诗歌
中国节奏与精神秘密
——古诗的遗传基因和新诗的遭遇
我们内心的土拨鼠
《零档案》:词语集中营
飞翔的蝙蝠
——翟永明论
酒的诗学
第三辑经验与意义
经验的碎裂和意义的困境
三个诗学范畴的演变
传统诗学与“当代”相遇
现代文学批评的道路
第四辑文学新动向
当代汉语文学中的“边疆神话”
当代“非虚构”叙事作品的意义
莫言的意义和研究的歧路
代跋:十年读书记
编后记
附录:主要学术成果目录
內容試閱
社会分工细致发达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好处在于能够通过高度的专业化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社会成本;坏处是制度化的劳动分工使一个人的其他方面的才能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劳动异化”。我对这种制度化的劳动分工有天然的敌意。我不想把一生的精力耗费在某一个作家身上,无论他是曹雪芹还是鲁迅、托尔斯泰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希望自己尽量地随心所欲,对内心着迷的无论什么作家作品、文化现象、社会思潮,能够通过写作的方式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便如今在高等学校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我的这种想法依然很强烈,尽管它不时地受到各种制约。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忙里抽闲逃离狭义的“专业”领域,去写一本并非我的“专业”的著作,比如带有社会学或文化哲学色彩的《土地的黄昏》,比如需要求助于文学理论之外的其他理论方法的文化研究;有时候还从事文学创作,而且我坚信文学写作对人文学科研究的积极意义。
关于学术研究和写作的规范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清人章学诚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记注”(史料,或称“当时之简”)力求方以智,“撰述”(著作,或称“后来之笔”)力求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蓍之德圆而神”;方智以藏往,圆神以知来;严谨之德属“方”,创造之德属“圆”(《文史通义?书教》。引按:“方”与“圆”也可意指“地”与“天”;“天道”与“人事”之由阻而通曰“神”)。前者的确是后者的基础,但并不是充足的条件。一些人文研究,貌似“方智”十足,实际上不过是材料的堆砌。至于“圆神”者,更是罕见。常见的是,把与人的精神或者灵魂相关的,蕴含“灵性”的人文学科,做成了僵死的东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史、哲变成了互不相干的“专业”领域,缺乏一以贯之的东西;或者说,从前那种一以贯之的“道”已经疑问重重,而新的价值标准又没有成型。于是,“文”成了词语的花招,“史”成了材料的堆砌,“哲”成了权势的辩辞。当今的学界与民国时代的学界相比较,这种破败残缺的情形显得更为明显。正是“畸才汇于末世,利禄萃其性灵。……旷世而相感,不知悲喜之何从。”(《文史通义?诗教》)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中国现代启蒙运动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中国知识分子那种“好为官师”的士大夫心思依然没有改变。在“官”、“师”未分时代,士大夫的主要工作,就是维护“语言秩序”,以便与权势者维护“行为秩序”的做法两相配套。维护秩序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具体的个人的言论和行为,符合社会(家国)意义上的“礼”的规范。士大夫对于如何处理“文”与“质”的关系这件事情,非常在意也非常纠结,既担心“质胜文”的粗野,又担心“文胜质”的靠不住,最好是“文质参差均衡”,做到“损有余补不足”,符合辩证法,才能将合于“仁德”的品质,通过某种“形式”的“文”表现出来。可是,谁敢保证自己能将文与质的比例处理得恰到好处呢?评价标准是什么?谁当裁判?其实,当文质发生冲突时,他们就要删“文”保“质”。他们认为,“质胜文”尽管不完美,但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啊!“文胜质”呢,则有忘其“根本”的危险,所以“与其史也,宁野。”(朱熹《论语集注》卷三)。这种想法和做法至今阴魂不散。
问题在于,历史或时代的变化导致了对“质”(本)的理解的变化。我们究竟要“以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呢?这个曾经让全世界的人感到纠结的老问题,自然也曾经让中国人纠结万分。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本质的、沉思默想的生活,与积极的、生命活跃的生活之间,进行了选择,他们选择了后者。20世纪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也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开始了“以道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型,开始告别那种将“生人”之气息淹没的“天道之美”;告别那种以“贪帝王之尊,无骨肉之爱”(赵翼《二十二史劄记?卷三》)的宫廷政治为核心的家国政治生活;将貌似高度整一的、符合天道运行的家国结构(实为“沙聚之邦”),转化为“人国”。这就是“人的自觉”。人的自觉的内核,是自由选择及其相应的规则或关系;它的形式是改变那种君臣父子、恩威并施的“小儿文化”,建构一种自由选择与独自担当的“成人文化”。因此,启蒙的本质实际上是“悲剧性”的。它让人独自承担自己的命运,并由此获得一种成人化的生命感或存在感。面对这种新文化及其相应的新文学,中国人至今不大习惯,内心总有一股寻求父亲训斥、投进母亲怀抱的冲动。迷恋宫廷权斗故事和官场小说,还有歌颂温顺的动物和熟悉的植物的诗歌,就是这种冲动的潜意识动作。
对于20世纪新文学而言,“文的自觉”不应该是辞章之术,而是“人的自觉”的外显形式。整部20世纪中国文学史,都可以视为对这种外显形式的操练。或者说,新文学的形式史,正是新时代的精神史的外在表现。从这一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就不会固执地纠缠于作品单纯的“审美价值”的高下问题,而是从中发现一种新的“精神生态”的形成过程,发现一种稚嫩的新精神的发育成长过程。20世纪的中国新文学,同时担当了大变革时代的多重任务。首先,是使我们从那种古典审美迷雾中走出来,并怀着新的审美期待。第二,是将那种具有高度整一性的、同时又含混神秘的审美感知,分解到具体而生动的个体身上,也就是分解到具体的感官层面,让人成为活人,使得每一个感官的基本功能得以恢复,让它们能够正常地看、听、触、嗅、尝、行,让它们得以首先恢复到人类学层面,由此转而进入社会学或美学层面,这些都是“质”的外显形式,或者说就是“文”的内容。第三,是实践或者重构新的美学规范,也就是属于“体”(体制,格局)的部分。对于诗歌而言,就是在新词法、新句法基础上的新意象体系的建构(见本书《中国节奏与精神秘密——古诗的遗传基因和新诗的遭感伤时代的文学遇》一文)。对于小说而言,则是对现代叙事结构的探索和转型,这不仅仅是指单纯技术意义上的“布局结构”,更重要的是与“质”相关的“意义结构”(见本书中的《张爱玲与现代中国的隐秘心思》一文中对“现代小说结构”问题的讨论)。
新文学运动中所产生的问题或者说不足,是小节问题而不是原则问题。白话汉语文学的生产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巨大反差,其改变也需要时日。我对白话文学的发展充满期待,而且在文学研究和评价过程之中,我主张“大文学”的概念。也就是说,“文学”不只是局限于技术或者文体层面的诗歌、小说、散文概念,它是通过语言符号(纹样)呈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气质。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文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形式史研究的路径,呈现出精神史的演化过程。因此“质”—“文”—“体”三者之间的演变历史或互动关系,是文学研究从形式史走向精神史的基本前提。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