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編輯推薦: |
一本让无数新手妈妈连连惊呼:原来育儿可以这样轻松的好书。
一本让初为人父人母的你,瞬间学会如何用全球化视野培养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扛鼎之作。
一贴能百发百中缓解新手父母育儿焦虑的膏药。
美国《出版人周刊》称本书文字将“调研、观察、采访以及个人体验进行了的完美结合”。
美国“书评网”称:书中集纳了各种有趣的视角和观点,极大地帮我们开阔了育儿眼界。
《我和宝贝》杂志主编钟煜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不禁感叹道:这本书不同于标榜“速成”和“捷径”,教人“用简单方法做好妈妈”之类的育儿书,它的功效在于能让你读到文化的碰撞,读到社会思潮的更迭,读到自省与自信,带你用更加博大从容的心和高远敏锐的眼光去守望孩子的成长。
如果你想在育儿黄金期,及早成为智慧好父母,那么,这本书你非看不可。
|
內容簡介: |
亚洲人为何总能在学业上出类拔萃?
爱好美食的法国父母如何教孩子从小选吃健康食物?
阿根廷的父母为何允许孩子彻夜不眠?
玛雅人的孩子为何天生就会做家务?
这些疑问,激发了本书作者美玲作为记者天生的好奇心,加上新手妈妈对于教养的强烈关注,作者历时5年,足迹踏遍全世界五大洲,遍寻全球的人类学家、教育家、幼童照顾专家,针对所有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小孩的上床时间、大小便训练、吃饭、教育……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全球教养文化探索之旅!
作者用客观幽默的笔触记录了几个典型国家父母们独特的甚至有些“怪诞”的育儿法,并将这些教养法逐一应用在刚学步的小女儿索菲娅身上,理论加实践,彻底颠覆了作者固有的教养理念,也让她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教养世界,怀着与所有父母分享的心情,写下了这本启人深思的书,书中的文字能带给中国父母们更广阔的育儿思路和崭新的育儿启迪!
|
關於作者: |
美玲:
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系,是获奖无数的自由撰稿记者兼作家,她曾将自己成年之后从美国到台湾寻根之旅,写成一本泪中带笑的回忆录《Lucky
Girl》,大受好评。
现为自由撰稿记者与作家,作品散见各报章杂志,如《国家地里旅人》、《新美人杂志》、《迈阿密先锋报》、《波士顿环球报》等等,任职过《底特律自由报》与《圣路易邮电报》等等报业记者,曾荣获许多奖项肯定,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的“全国头条新闻评论奖”。
|
目錄:
|
推荐序
引 言
第一章 布宜诺斯艾利斯孩子的不眠夜
第二章 法国人如何教孩子吃健康食物
第三章 没有儿童推车的肯尼亚人
第四章 中国人如何做到那么早开始如厕训练
第五章 阿卡俾格米人如何成为最好的爸爸
第六章 美籍黎巴嫩人如何保持家庭的亲密关系
第七章 中国西藏人如何珍视怀孕
第八章 日本人如何教孩子打架
第九章 波利尼亚孩子为什么不用大人陪着玩
第十章 玛雅人如何让孩子做家务
第十一章 亚洲人为什么能在学业上出类拔萃
结 语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从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英文原稿,到中文译本最终完成,我断断续续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其间,作为主编,我经历了一本新的育儿杂志的创刊;作为妈妈,我陪伴女儿迈进了3
岁的门槛;作为这本书的译者,我在无数个周末和深夜跟随作者(同时也是记者和妈妈)游历各国,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对孩子有不同认知和期许的父母们促膝而谈,至于话
题,大概全世界的父母关心的都差不多:
孩子该什么时候睡觉?
吃什么最健康?
挑食怎么办?
怎么能让孩子聪明?
被欺负了要不要还手?
……
我算是典型的被西方主流育儿观“洗过脑”的妈妈。早在七八年前,还未做妈妈,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大量且频繁地阅读了美国和欧洲的育儿杂志,熟悉斯波克和西尔斯医生,密切关注来自美国儿科学会和国际母乳会的一切新消息。
我有点儿“本本主义”,女儿游游出生后,我坚持不把尿,她穿纸尿裤直到近3 岁。整6
个月大时我才开始给她添辅食,之前基本没有喂过她母乳和水之外的任何食物。由此也带来一些小麻烦,比如她是同龄孩子里较晚学会用马桶的,并且对“如厕环境”非常挑剔。再比如,孩子打疫苗时医生曾问我:“她对蛋白过敏吗?”我愕然:“她还没吃过鸡蛋呢。”
我也时常在“书上说的”和“妈妈的直觉”间摇摆,比如“在哪儿睡”的问题。没当妈时我支持“要从小锻炼孩子的独立性”的观点,怀孕后为游游准备的第一个“大件”就是漂亮的小床,但直到现在,她大多数时间都是挤在我身边睡的。最初是因为这样方便喂奶,之后则是我舍不得丢掉那种亲密无间的感受。
还有“作息时间”。作为上班一族,睡前的游戏或阅读(有时仅仅是搂抱撒娇)时间是我难得的亲子时光。虽然书上说孩子睡眠不够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但我仍然不忍拒绝陪她再玩一次叠枕头的游戏或者再讲一个故事的请求。
和许多家庭一样,我家里关于“怎样做,才对孩子最好”的讨论甚至争执也从未间断过。
我有轻微的“购物狂热症”,而孩子的外公外婆始终对我不断搬回家的各种育儿产品和花样翻新的玩具保持“谨慎的排斥态度”。老人家永远能从我买的东西里挑出缺点。曲线复杂的澡盆被指责“不好清洗”,带吸盘、能感温变色的婴儿碗远不如普通小碗讨他们欢心。还有我精心选择的童车,由于游游更青睐温暖的怀抱,导致这些童车始终在角落里积着灰尘。
我买的瓶装辅食始终遭到“鄙视”,游游是吃外婆亲手做的粥、面条、小馄饨长大的。游游从来没有得过尿布疹,我心里清楚这里面功劳最大的不是那些“屁屁膏”,而是老人家,他们辛苦地勤换尿裤。他们从来不用我那个高级的“奶瓶消毒锅”,孩子也从未拉过肚子。这是幸运吗?不是。外公三年多来一直坚持用开水烫洗游游的奶瓶和餐具。游游说话比同龄孩子都早,我相信这得益于她从小就在外公外婆的怀里听老人家唠唠叨叨,而不是独自坐在时髦的童车里看风景。
我先生和我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一喜静,一好动;一敏感,一粗放;一懒惰且大手大脚,一节俭并吃苦耐劳;一个有极端的“计划强迫症”,一个偏好随心、随意、随便。所以我们被称为“风格迥异的爸爸和妈妈”,在对待游游的态度上也往往各执一词,且永远不能说服对方。游游于是学会了想怪撒娇的时候抱住妈妈,出门游荡时赖在爸爸的臂弯。
工作中,我每天都会面对种类繁多其实又非常相似的提问:孩子该多大时断奶?要不要把尿?亲子班有没有用?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也会有很多人向我要求:“推荐一本最有用
的育儿书吧。”
做妈妈的时间越长,我越发觉得“育儿”的过程其实更是妈妈(也包括爸爸)自我磨炼、不断领悟的过程。每一件与孩子相关的大事小情,背后都是父母根据自己的性格、修养、品位结合对孩子的判断而作出的选择。这些问题,永远也没有标准答案。
比如,选择纸尿裤还是尿布?在好或坏、是否健康的争辩之外,其实很难忽略的还有父母对家里整洁状况的接受度,对“大小便”的态度和对孩子自理能力的期望值。孩子发烧到什么程度需要去医院?在考察妈妈的健康知识的同时,也在考验她的心理承受力。还有,所有和营养饮食相关的问题,几乎都牵涉到一个家庭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
因此,我始终对标榜“速成”和“捷径”,教人“用简单方法做好妈妈”之类的育儿书不太“感冒”。
同样,如果你带着“寻找解决方案”的目的打开这本《怪诞育儿学》的话,恐怕你会失望。但你若能不那么迫切地“寻找答案”,跟随这位出生于中国台湾、由美国养父母抚养长大、在阿根廷生下第一个女儿的“美国中产阶级妈妈”(作者语)的探寻的脚步,走近一个个我们以为已经了然于胸或者一直困惑不解的育儿话题,那么,在尿布、奶瓶的背后,你会读到文化的碰撞,读到社会思潮的更迭,读到无奈与局促,读到自省与自信。
育儿,是一种简单又丰富的智慧,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缝隙。它来自母亲的本能,来自我们对自己的态度,来自不同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方式。它以最微妙也最难抗拒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牵着孩子的手走上哪条路,或者,放开他的手让他走自己的路。
在育儿这条路上,没有捷径更无秘籍。我们遭遇的每个难题,都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找到解决方案。父母要做的功课,更多还是在于令自己的内心逐渐博大从容,眼光更加高远敏锐。方法或技巧也许能救一时之急,但不能解长远之惑。为人父母的过程,是一段重新成长的修行。多听、多看、多思考,打开内心、打开眼界,你和我,都还在路上。
《我和宝贝》杂志主编 钟煜
引言:
我坐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露天小院里,一边小口啃着肉桂蛋糕,一边和朋友们聊天,谈论世界各地的父母各不相同的育儿之道。我们当中有一位美籍华人、一位美籍玻利维亚人、一位美籍非洲人、一位葡萄牙人和两位阿根廷人:三个妈妈,一个准妈妈,还有两个,或许未来某天也会成为妈妈。我们的丈夫、好朋友和其他的家人偶尔也会插两句嘴。话题
转到那些与我们自身的文化差异很大的育儿方式上时,谈话变成了这样:
“简直不可思议,”我说,“有的父母的行为太不可思议了。我要是在美国遇到,绝对接受不了。”
另一个美国妈妈马上应和:“没错!在游乐场,那些父母居然给我的孩子吃曲奇。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时候我会拒绝,但多数时候,对这种事,还有其他很多类似的事,我恐怕只能让自己别太较真儿。”
“听说甜点里的糖分会让孩子过于亢奋,是吗?”有人问。
“这种说法不对,”一个阿根廷妈妈说。她坐在桌子的另一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不管吃不吃曲奇,我儿子总是所有孩子里睡得最早的。”
“你还提睡觉时间?得了吧,阿根廷孩子几乎不睡觉吧。”另一个女人说。
“ 没错, 我最受不了孩子们大半夜还在饭馆里跑来跑去!”
“不过,这样其实也没什么吧。”我插嘴说。然而心里也因为不止一次让孩子夜里11 点还不睡而觉得内疚。
在国外养育孩子是个大开眼界的过程。从阿根廷人“宠溺”孕妇的方式(我怀孕时,在火车、公共汽车上,总有人给我让座;任何时候排任何队我都会被敦促着插到最前面去)到他们对食物的态度(他们直接给孩子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泥,而对罐装的婴儿食品不屑一顾),无数的对比和反差令人惊讶,同时也发人深省。
这些经历令我回想起过去,在还未做妈妈之前我曾经留意过的很多事:在湿热的巴西小镇上的酒吧里,在泰国乡村的帐篷里,我见过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奇怪的食物。我曾经目瞪口呆地看着爸爸妈妈们把婴儿背在背上或者“挂”在胸前,去爬山、装运货物甚至骑摩托车。怀孕的时候,我在台湾的亲人建议我折1
000
只纸鹤以乞求好运,还坚持认为我生了孩子之后只能喝热水,否则身体就无法恢复正常。这些说法让我哭笑不得。我的韩国嫂子,孩子都四五岁了还跟父母睡一张床,她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还把紫菜包饭给孩子们当点心吃,早餐给他们喝热汤。我的妹妹在瑞士长大,她说那里的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三四种语言……
之前,这些事情对我而言只是些奇怪的文化现象,我会觉得惊讶、好笑、奇怪,或者倒吸一口凉气。仅此而已。但现在我是个妈妈。我开始意识到人们做事总会有自己的理由。这些理由,即便未必正确,也会很有意思。我想,只要找到对的探究方向,就养育之道而言,我能从不同文化的人们那里获得无穷的营养。就这样,我上路了。借助各种交通工具,也借助互联网,我开始寻找那些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的父母;我也挖掘那些研究不同文化的学者们的研究结果,顺藤摸瓜找到这些人,此外还有儿科专家、心理学家以及研究儿童发展的专家,将我了解到的信息向他们请教。身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一员,我了解我们这类人为人父母的优势和缺陷:我们非常在意自己的家庭,也很看重许许多多新发明给我们的孩子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我喜欢我的BellaBand
牌托腹带、孩子的BabyLegs 牌袜套,我离不开玛格罗兰推车,我也依靠WebMd 美国知名的健康资讯网站
获得各种健康和营养知识。如此多新鲜先进的育儿产品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我还是盼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到那些我并不熟悉的地方去看看,或许能得到许多我错过了的东西。
读到这本书的某些章节,你也许会觉得我是个行事谨慎的妈妈,每个动作、每个决定都要反复掂量;但事实是,对于怎么做父母,我考虑得并不多。并且我承认:我不愿意想太多。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我基本依靠直觉行事。那些种类繁多的育儿书、育儿杂志和博客虽然有趣,偶尔也有些帮助,但很多时候,它们的建议反而让我觉得自己无知和无力,让我觉得只要做错一件事,就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说真的,我的担心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别人再为我增加焦虑。)生活每天都有进步,都有挑战,我刚沉浸其中又很快被新一轮的变化淹没。母乳喂养的波折,孩子长第一颗牙的喜悦,在我那过度紧张的大脑里,很快又被孩子上幼儿园、生病、应付小朋友的脾气这些新烦恼取代。
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如何在他们各自不同的环境(通常是比我所知的更加艰难和严酷的环境)中应对相似的挑战,能令我思考我正在做的事。梅雷迪思?斯默尔,康奈尔大学的人类学家,《我们的宝宝,我们自己》(Our
Babies,
Ourselves)一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文化和生物学如何影响我们的养育行为)的作者写道:“我们西方人的养育行为往往只遵从了文化的条条框框,却从不考虑孩子天性中的需求。我们文化中的那些规则,事实上也只是为了塑造某一类人而设定的。举例来说,博茨瓦纳的一个昆申(kung
Sun)妇女会整天
将宝宝背在身上,她给宝宝喂母乳的方式正是被我们西方人不客气地称为“按需喂养”的方式。昆申人的孩子也绝不会被要求自己睡觉。相反,美国的宝宝们经常要在塑料椅子或者童车上待很长时间,他们有固定的哺喂时间表,并且,大家普遍认同的规则是:每个宝宝,即便没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也至少要睡在单独的床上。总的来说,这两种养育风格反映了人们所处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同样,哺喂方式、睡眠模式以及宝宝的日常生活状态也迅速成为了解社会对自身期望的一种方式。昆申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小而紧密的社群中,社会强调的是聚合和一体化;美国社会则更看重独立,因此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和鼓励发展独立性。由此可见,文化环境是塑造我们的育儿之道的一种非常有力却常被忽视的力量。”
当我看到中国人居然那么早就开始训练孩子自己大小便,看到法国人与孩子们谈论食物,看到美国的黎巴嫩裔大家庭有章法地让他们的孩子深刻地了解彼此间的牵系和责任时,我不得不将我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放到一个更加广大的背景中仔细思考。我开始审视的不仅仅是我怎么养孩子,而是我会踏上一条怎样的“父母之道”,这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家罗伯特?莱文在他参与编著的《不同文化中的养育行为》(Parental
Behavior in Diverse Societies)一书中说:“通过探寻其他文化中养育行为的存在环境,我们就可以
发现养育问题的共通性和多变性,也就能够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待我们正面临的许多问题。”
样张:
第一章 布宜诺斯艾利斯孩子的不眠夜
时间早就过了午夜12 点,我家的小朋友依旧情绪高昂—正扭着屁股和一个比她年纪大一倍的阿根廷帅哥跳萨尔萨舞a。
索菲娅旋转着,她的圆点小裙子蓬成了一朵小蘑菇,马尾辫已经散乱。她显出疲态,眼中的睡意似乎在提醒我:这个小东西现在不该在这儿了;但是,我的宝贝女儿依然兴高采烈地率性舞蹈,时而旋转,时而摇头晃脑。她的舞伴(我看他还不到两岁半)用跺脚和尖叫给予热烈的回应。索菲娅给了他一个吻。
我们又一次坏了规矩,把自己草草制定的作息时间抛到了脑后。我开心地大笑,又有点儿心虚。女儿兴高采烈,正在参加属于她的“舞林大会”。我可不想粗暴地碾碎她在圣诞前夜的欢乐;但我也很清楚,第二天早上,我和她爸爸将要为此付出代价。我几次试图劝女儿上床睡觉,但她毫不理会。是啊,乐声喧闹,熊熊炉火映照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夜空,观众又如此热情,她怎么会理我。我心里有些负罪感。这样的狂欢无异于犯罪,肯定会令睡眠专家们连连摇头,但是聚会上其他的阿根廷父母(他们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地人)对于孩子们还不睡觉这件事却毫不在意。对阿根廷人来说,这是个特别的夜晚,他们称之为noche
buena,这是阿根廷人庆祝圣诞的一种方式,家人都要聚在一起。更何况,对阿根廷孩子来说,晚睡觉根本就是平常事儿。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任何一个parrilla(一种阿根廷本地的烤肉店)或者比萨店,尤其是在周末或者温暖的夏日夜晚,你会发现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孩子。
这对于已经在阿根廷生活了4
年的我们来说,已经不奇怪了。相对于大多数的阿根廷家庭,我家算是吃得早也睡得早的。虽然我们也经常打破规矩,让孩子们在外面玩得晚一些,但像这么晚还是很少。我依然无法完全摆脱焦虑,总感觉作为母亲,自己正在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然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人们绝不会让睡眠规律(哪怕是孩子的睡眠规律)去阻挠一场快乐的聚会。这种想法曾经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我在美国的朋友们会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宝宝每天晚上8
点前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入睡,而无数的阿根廷人却是以这样迥异的方式被抚养长大的。如果我也跟从他们的方式,是不是意味着我的孩子注定会因此而在认知、发育以及社交方面遭遇失败?或者,我能从这些心态放松的阿根廷父母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吗?看着女儿在客厅里欢快地摇摆,我需要答案,现在就要!
我和丈夫在2004
年移居阿根廷,那时我们刚结婚,没有孩子,习惯晚睡。在美国的时候,我们通常在酒吧度过周末,在那里一直待到打烊,也就是凌晨一两点钟。但阿根廷人更厉害。阿根廷朋友会在晚上9
点、10 点甚至11点约我们吃饭—从开胃菜、主菜到甜点以及漫长的闲谈。我们常常在凌晨3
点喝着咖啡就睡着了。我们尝试挑战极限,但仍然经常是朋友聚会中首先告辞的,回家后倒头就睡,直到第二天中午才从卧室里出来,被正午的艳阳照得睁不开眼睛。我太佩服周围的人了,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呢?他们早上要上班,有些人还有孩子。他们到底用不用睡觉啊?
当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在阿根廷出生后,解答这些问题变得尤为紧迫。我开始向当地的朋友、爸爸和妈妈们、儿科医生甚至文化专家征询意见。后来我发现,晚睡的习惯扎根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文化基因之中。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居民是西班牙人、意大利人或者西班牙意大利混血家庭的后代。他们的祖辈在19
世纪和20
世纪早期迁入阿根廷,同时也带来了南地中海人的生活习惯:在那些地区,人们习惯太阳落山、闷热散尽后才开始吃饭,并且从不因为孩子们晚睡而担心。
在新的居住地,白天依旧漫长,推迟晚餐和晚睡的习惯与意大利面以及大家庭聚会的传统一起被很好地保留下来。我拜访过一位历史学家—多拉?巴兰科斯,她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历史学家和跨性别研究所所长,她告诉我:在迁入阿根廷时,许多移民都还是单身,可以恣意玩乐,而这些习惯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曾有一段时间,人们通过午休来补足睡眠,但是,生意人需要抓住每分每秒来挣钱,因此没多久,这座城市的居民就抛弃了这种“麻烦的生活小事”,布宜诺斯艾利斯渐渐成为一座几乎不需要睡眠的城市。在这里,饭店不到晚8
点不开门,夜店的门口也要到凌晨2
点才开始排队。晚睡,成为一种荣耀。这座城市的官方网站骄傲地宣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你要在夜里才能开始美餐,从晚上10
点以后开始,吃一整晚,吃到早晨。在巴黎、纽约和伦敦,
晚上8 点半饭店就挤满了人,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这种状况要晚上11 点以后才看得到。”
有一年夏天的晚上,大约10
点左右,我们出去闲逛。在巴勒莫(阿根廷港口城市),我们看见到处是和家人一起出来的人。大多数的烤肉店才刚刚挤满顾客,烤牛排的香味飘散到人行道上,在那里,打扮入时的阿根廷年轻人正啜着香槟等座位。附近有许多爸爸妈妈在闲谈—他们倚在童车上,他们的宝宝则坐在车里,精神头十足,自言自语。另外一些大一点儿的孩子则由父母牵着,开心地笑着,互相指指点点地陆续走来。侍者摆放好木制的儿童餐椅,
许多孩子在餐桌间奔跑玩耍。在任何一个热门聚会地(甚至是高档社区)我都看见过孩子们(小的只有几周大,由祖父母抱着)。他们要么在童车里酣睡,要么在木头餐桌之间玩着手里的面包。
刚搬到这里时,类似的景象曾令我非常惊讶。那时候我根本没想过自己也会做妈妈,对孩子也没那么好的耐心。不止一次,当我宁静的晚餐被某个“小捣蛋”扰乱,我就会向他的父母投去反感的目光。后来,我也有了孩子。
结语:
“旅行改变人。当你经过某种生活、某个世界,你会轻微地改变一些事,你会留下印记,哪怕很细小。同样,生活和旅行也会在你身上留下印记。多数时候,这些印记(无论留在你身上还是心里)都是美丽的。只不过,它们也常常会让你觉得疼。”
—安东尼?布尔丹
1997 年5 月,纽约一个温和的春日,30
岁的丹麦女演员安妮特?瑟恩森把14个月大的孩子放在童车里,留在纽约东村一个烧烤馆的大窗户外,她和她的美国丈夫在几英尺开外喝酒吃饭。这个景象令过路人大惊失色,批评这对父母以及餐厅职员,最终还报了警。夫妻二人都被监禁。瑟恩森十分困惑,因为他们的做法在她的故乡哥本哈根是司空见惯的。最终,伤害罪的指控被撤销,但这次逮捕引发了国际上对纽约警方的做法是否过激以及到底怎样才对孩子最好的讨论。
在丹麦,犯罪率很低,孩子们经常被“放在”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父母们认为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和心脏发育都非常重要,而看护者则可以去吃饭或者购物。美国人的极端反应让丹麦人很愤怒。在纽约,“人们连垃圾筒都要拴在路边”(这是某位记者的描述),大家自然就会指责漠视危险和安全标准的行为。
在我看来,这个案例的有趣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它反映了文化差异,更因为它暴露了父母们喜欢互相评价的本性。这是我这本书不想做的事。尽管有时我会批评自己的文化和我自己的观点,但我清楚自己的局限。我不是医生,也非儿童发展专家,我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科学家。我只是个妈妈,想对家人做正确的事的普通妈妈。我并没有试图做出任何笼统的结论或者试图总结某个文化中每位父母的做法和信仰,但在某些时候,我会以某个特定家庭为例,构建一个新的三棱镜,用它来审视我自己的做法。
不过我还是有一个总的印象必须要说:全球化对育儿方式的影响令我震惊。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以及印度德里的郊区。关于全球化对环境、政治以及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影响,曾经有过很多的探讨,但我从未从父母养育方式的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育儿方式的商业化和童年生活的商业化已经改变了很多文化中孩子的喂养、睡眠、玩耍和教育的方式。纸尿裤的出现已经在慢慢说服中国人推迟开始如厕训练;快餐食品威胁着法国人神圣的就餐时间;现实的经济状况导致大家庭开始拆分和相互远离;奶瓶和配方奶缩短了母乳喂养的时间;即便是在偏远的非洲村落,玩具也取代了棍子和骨头;现代医药改变了中国西藏最遥远的角落的人们的分娩经历。这些改变是坏是好,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有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育儿的价值观和方法正在发生改变,关于“做父母的正确方法”的言论开始有了更多的论调。西方的方式虽然正确,但我还是感觉我们需要更多不同的声音参与讨论。为了保证本书表述清晰,我更多选择的是传统和
本土的方式,而非那些“现代”方法,尽管后者在许多文章中也颇受推崇。
我也认识到,育儿方法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始终处在演变的过程中,因为多数爸爸妈妈希望利用最好的信息和工具来帮助家人。这本书就是我的工具之一。通过不同文化的眼睛看待为人父母这件事,这种经历打开了我的头脑,挑战了许多我曾经非常坚持的方法和信念。听到或看到别人与我不同的做法,使我开始重新思考我曾经认为是正确的事。有时我会更加坚定,有时我会彻底改变看法。无论如何,我已经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可以用来构建对我们都有用的理念和方法。
我还得出了一个非常乐观的结论—尽管信仰、宗教、文化有巨大的差异,多数社会中的父母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渴望:要养育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茁壮成长的孩子。不同环境中各种家庭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弹性令我折服。在育儿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哪种文化能够声称自己是最好的,但它们都有各自的智慧可供讨论。无论我是否会借鉴其他家庭的做法,但我能够看到无论哄孩子入睡、带着他们迁徙还是喂养,适合的方法不止一种。这令我很放松。尽管我们还会争论说在如何对待孩子上是有通用标准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做好父母的方法不止一种。这种认识在家庭成长的过程中会鼓励我,给我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