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內容簡介: |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与之相应的政府转型也在积极探索推进中。大势所趋的转型与既有利益分配格局调整的博弈,必定引发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以足够的重视并努力解决。
《转型:漫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政府转型最为重要的内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理性分析所面临的“瓶颈”,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从古代民本思想到当代民生理念,从西方国家经验到中国现实探索,从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到二元结构“破”在眉睫,从缩短东西部差距到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从中央政府责任到地方政府作为,从重视GDP到关爱民生的转变,从艰难转型到华丽转身……笔触所及,既突出主旨又见微知著。
作者以其在一个近七百万人口城市担任过常务副区长、市发改委主任、市政府秘书长、市委秘书长的阅历经验,以及多年身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风口浪尖”的切肤感触,对政府转型进行了深邃和辩证的思考,视角独特、笔调活泼,见解独到。
|
關於作者: |
马雄光,男,1962年生,祖籍安徽凤阳,广西贵港人。畜牧中专、汉语言文学大专、法律本科、近现代经济研究生学历。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广西党建研究会理事、广西宏观经济学会理事、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
任过公社兽医站技术员、县畜牧水产局秘书、团县委宣传部长、县级市委组织部秘书科长、地委组织部调研科长、《玉林党建》总编辑;历任博白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玉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兴业县委副书记、党校校长,玉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玉林市人民政府秘书长,中共玉林市委秘书长,以及挂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务。1997年起连续1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广西重大课题《地县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研究》、《培育西江经济带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主笔编制《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参与编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工制造基地建设规划》,参与国家发改委《中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工保护》课题研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2-2013年度访问学者,访学课题《政府政策与企业发展战略选择》列为2012年度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爱好读书、写作、摄影,对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有研究兴趣。在各级报刊发表杂谈、散文、消息、通讯、论文等各类文章,4篇论文获省级征文一等奖,散文《三十年的春节》获2011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
目錄:
|
序一 从统筹兼顾到阳光普照
序二 拥抱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春天
前言 从老子《小国寡民》说起
第一章 民本思想的现实体现
从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谈起
古代民本思想的当代实践
老百姓生活的必需产品
“均等化”不等于“平均化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
第二章 公共服务的供给差异
你买苹果四代还是四袋苹果
择校困局与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文化贫困”与“文化下乡
由“舌尖”安全说到农村公共卫生
农民工也需要给予就业服务
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要真功夫
对弱势群体也要兼而顾之
第三章 东西部距离亦远亦近
西部学生小餐桌的大影响
只是发达与落后的区别吗
做大蛋糕还要合理分好
穷在深山更需要嘘寒问暖
让贫困地区公务员安心奉献
西部“均等化”亟须提速
第四章 城乡二元“破”在眉睫
城市和乡村差距18年吗
尴尬于“同命不同价
应还原农民的职业属性
破解“城乡二元”需当机立断
网络均等或可助推二元破解
“二元”未了“四元”又来
第五章 城乡一体任重而道远
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
从“菜园子”伤农试找服务切入口
政府不能只为农民解决路水电
应把部门分散的职能融合一块儿
……
第六章 大河小河与水涨船高
第七章 政府责任与市场配置
第八章 艰难转型到华丽转身
附录 经济学读书笔记
后记
|
內容試閱:
|
时过境迁,“农转非”的热潮已渐渐退去。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民群众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农民工”融人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但由于身份上的限制与枷锁,他们在生存发展上遇到的种种尴尬和不公依然存在。他们常年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干着和许多城市居民一样的工作,但他们的身份依然是农民,难以在城市安家落户,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应有的待遇或得不到根本的保障,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金、住房公积金、廉租房等等。他们人数庞大,但基本上是各自谋生,零零散散,缺乏自身的工会组织或服务机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保障。他们的孩子读书上学也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和排斥,许多公共服务和政策措施也没有将他们纳入考虑的范畴。他们依然是城市生活的边缘群体,以致称谓上也常常用“农民工”、“民工”、“外来务工者”等这些带有偏见性、排斥性的表述。前段时间,网上报道江西某高校食堂贴出“禁止民工在此用餐”的告示,让许多农民子弟学生感到心酸与愤怒。
这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凸显了中央政府的决心和力度。笔者以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要解决好农民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