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回归》系吴锡九先生的自传。吴锡九早年留学美国,是美国第一批掌握晶体管技术的中国研究人员之一。五十多年前,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爱国留学生奋力挣脱美国麦卡锡主义控制,纷纷回归家园建设祖国,进而形成了“百人回归”的热潮。当时的吴锡九亦追随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绕道北非、欧洲,携妻返国,并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了二十二年。之后他回美效力于惠普公司,其间仍不断致力于中美两国间科技文化的交流。在退休之后,他又关注绿色能源开发。现已八旬的他主要身份是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主席。
|
內容簡介: |
吴锡九,1932年生于上海。1949年年初从南洋模范中学提前毕业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电子工程,1954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学硕士学位,是美国第一批掌握晶体管技术的研究人员。
《回归》共分六个篇章,以时间为主轴讲述了吴锡九的童年生活、南模时代、赴美留学以及之后他三度"回归"的经历--回中国科技兴国,回美国搞科研,回归自然致力于中美绿色能源开发合作。文中不时可见一个科技人对于祖国的振兴乃至全球的发展的担当与思考。
《回归》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发行。
|
關於作者: |
吴锡九,1932年生于上海。1949年年初从南洋模范中学提前毕业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电子工程,1954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学硕士学位,是美国第一批掌握晶体管技术的研究人员。1956年追随钱学森归国,在中国科学院工作22年,主持领导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晶体管、第一次用晶体管研制大型计算机、第一次用集成电路研制微型计算机,为中国信息科技的先驱者。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科院院长方毅批准,出国接受遗产,在硅谷惠普研究院领导科研16年,为促进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筑路搭桥。退休后,创办加大伯克利分校华人国际协会BcAIA,现任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UCGEC主席。
|
目錄:
|
一、上海成长千里姻缘
我的家庭和中小学
丽中的家庭和中小学
赴美留学,千里姻缘一线牵
二、风雨同舟十年辉煌
我们的回归
百人回归,振兴中华
相聚中关村,奠基科学院
在中科院的岁月
物理所和第一个晶体管的诞生
访苏考察和悠如出生
“大跃进”下的“109机”和“109工厂”
研制“0515”固体电路和受聘“科大”
七千人大会和广州会议
第一台微型组件计算机的研制
三、身逢“文革”痛遭浩劫
突遇《五一六通知》
批斗杜润生、张劲夫
红卫兵抄家,受隔离审查
军宣队进驻和“第一号通令”
上海亲人遭难
丽中的“干校生涯”
临潼生涯和“可靠性”研究
政治大变革,家境大变化
礼送出国
四、重返美国春华秋实
美国变革,面目一新
科技创新,硅谷兴起
惠普与我
硅谷华人科技创业的奋斗历程
投身创建“硅异”,亲验硅谷创新
族聚美国,枝繁花荣
五、天堑通途牵线筑桥
改革开放,伟大的转折
振元邀请,回访祖国
南方谈话,强势前进
组织召开“2004上海会议”
退而不休,创办协会
追悼小叔,尊师重教
六、开发“绿能”老而弥坚
百变硅谷,硅谷变绿
太湖惊变,紧迫我心
“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应运而生
北京论坛,绿色主题
华盛顿之行
中美绿色合作新纪元
后记我们的三度回归和绿色心愿
|
內容試閱:
|
一、上海成长千里姻缘 我的家庭和中小学 家庭
从19世纪末到如今21世纪初,正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世界格局和经济形势发生巨大转型的一百多年。其间,中国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八年抗日、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十年“文革”、改革开放、中华崛起的种种重大历史变革。这一百多年,让人无比震撼,感慨万千。
这一百多年,对于我的父亲和我自己来说,两代人也正先后经历着从出生、学习、奋斗到成家和创业的人生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我们都曾获得过不断进取、事业有成的喜悦,也遭受过政治迫害、悲痛黑暗的苦难,人生的悲喜荣辱常交融于胸。但是若把我们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沉浮放到这大浪淘沙、气势磅礴的百年风云中去品味,我们就会通达、开朗许多。’以历史的坐标来衡量,我为父亲和我自己能在这场旷世巨变中有所参与、有所作为和有所贡献而倍感欣慰。
因志存高远,故自觉任重而道长。我想,我们家两代人的人生履历、前途命运的写照,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足迹,也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缩影。所以,我想通过回忆我的父母对我的影响和本身的成长轨迹,来总结自己的人生历程,同时也审视时代的巨变和进步。
父母对我的教导和培育,特别是父亲的政治理想、奋斗目标、品格魅力、行为风范,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成为我的宝贵财富,让我终生感恩。父亲吴士槐生于1896年,正是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相继发生年间,国家积贫积弱,风雨飘摇。作为在这一历史环境下成长的知识分子,他立志技术抗寇、实业救国。
我们吴氏家族在浙江浦江前吴村族聚而居,世代崇尚勤学苦读,历代均为书香门第。
但由于祖父性格豪爽,得罪了上司而丢了官,在怀才不遇、心情抑郁之下染上了不良嗜好,遂将田产逐渐典卖殆尽,自此家道中落、家境巨变,这正值父亲的童年时代。
祖父故世,整个家庭只能依靠祖母苦苦支撑。祖母是个非凡的妇女,她刻苦、坚强、聪明、能干,对人极富同情心,在村里素有贤名,在亲属中广有威信。父亲是长子,祖母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而过早尝到人世问辛酸苦辣、感到沉重压力的父亲,在祖母的言传身教和生活磨炼中,顽强地成长起来。
祖母的贤德和其他优良品格,深深地影响了父亲,亦为父亲的豁达大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提携乡人、照顾亲属、乐做善事等性格特征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不可取代的作用,故父亲一生待母至孝。
父亲从小爱读书,成绩优秀。他先读私塾,后上学堂——那时已废除科举,开始兴办学堂。在私塾中,父亲接受了儒家文化的传统教育;而在学堂,父亲学到了数学、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新学使他打开了眼界,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特别是当父亲通过学习,了解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富强起来,便恃强凌弱侵略中国,除此之外,中国还遭受其他坚船利炮西方列强的蹂躏,他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贫穷落后是要受欺挨打的。于是,父亲树立起自己要发奋有为、用实业来救国、以技术来强国的志向。
16岁时,父亲怀抱着奋斗的理想,在祖母的支持下,借了村人的钱,只身离开家乡浦江去省会杭州应试,决意攻读工科,学习科技。不久,父亲如愿考上了著名的浙江省立甲等工业学校,即浙江大学的前身。进入这所高等学府,父亲扩大了眼界,洞察到国家大事和世界风云,接触了更多的新科学、新技术。父亲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立志要当一个出色的技术专家,企望将来能为工业救国作贡献。
四年后,父亲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他作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得许炳垄校长的赏识。许校长主动全力帮助父亲找工作。当时,中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民族工业,而纺织业是中国轻工业的主轴,故许校长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举荐父亲到上海的日本内外棉五厂去工作。许校长叮咛父亲:暂时克制对日产的抵触情绪,去把先进于中国的日本纺织技术和管理模式学到手,将来用于发展我们中国自己的工业。为了强国、报国,父亲毅然前往该厂当了一名练习生,白天利用一切机会在现场积累实践经验,晚上根据实际问题研究理论,这样潜心磨砺了三年。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父亲出于爱国义愤,参与组织反帝大罢工,后来受到追捕,暂避他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P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