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
編輯推薦: |
本书按照年度热点发生时间顺序编排,以具体时事为目录,条目清晰,一目了然。正文部分以专题形式深度解析年度时政,浓缩要点,按时间顺序编定,重点突出,强化记忆。陈老师不仅网罗2013年24个时政热点专题,而且凭借自己14载权威押题经验,精准预测“时政与当代”重点题。十八大精神解读,陈老师免费讲给你听,详情请见封二。
|
內容簡介: |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预测》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时政扫描,全面网罗年度时政热点,重点解读24个热点专题,完美浓缩要点精华,按时间顺序编定,年度时政一目了然。第二部分,试题精编,精心编制模拟试题,突出“知识性和预测性”,无限接近实战要求。第三部分,历年真题链接,精确解析近几年的考试真题,准确把脉2013命题趋势及方向。
|
關於作者: |
陈先奎,江苏宜兴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学院教授,15年来一直从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政治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全国最早从事邓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实力派学者。
陈先奎老师是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专业素养的考研政治辅导领军人物,多年担任国家考研政治阅卷组成员,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其多年来对考研政治命题方向的准确把握和惊人预测,秘密都在于、也只在于深厚的学术和专业功底,以及对有关政治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现实结合点的深刻把握。陈老师授课风趣幽默且重点突出,被广大考生誉为考研“毛中特辅导第一人”。
2011年起,陈先奎教授致力于打造更优质的考研政治辅导图书,从而奉献给广大考研学子。考研辅导界,“金色旋风”已然来袭(陈先奎教授自2011年起,以金黄色作为封面主色,故称“金色旋风系列图书”)。
|
目錄:
|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预测》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时政扫描,全面网罗年度时政热点,重点解读24个热点专题,完美浓缩要点精华,按时间顺序编定,年度时政一目了然。第二部分,试题精编,精心编制模拟试题,突出“知识性和预测性”,无限接近实战要求。第三部分,历年真题链接,精确解析近几年的考试真题,准确把脉2013命题趋势及方向。
|
內容試閱:
|
第一部分2012年度国内重大时事
1月
一、全国教育改革大讨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1月6日在出席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时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质量,奋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刘延东说,2011年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实施扎实推进,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教育改革有序开展,教育公平取得明显成效,在培养优秀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刘延东强调,201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把教育改革发展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谋划,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协同培养,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和师德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积极稳妥推进教育改革,强化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调动各方参与改革积极性,破除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力争在招生考试制度、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等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效。要落实好发展学前教育、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等决策部署,完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治理教育乱收费等方面的措施办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全面落实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确保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把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加强监督管理,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
2012年,我国新增毕业大学生人数将达到680万人,如何结合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为目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已成为解决人才供需矛盾,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提出,要对症下药,单就教育本身而言,需要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以及均衡教育投入来保障和推进,从两方面深化教育培养体制改革。
一方面,进一步建立以社会所需为导向来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
首先,是自上而下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育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应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按需生产”,探索和形成社会需求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考试招生制度,推行自上而下(大学、中小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即按照社会的需求来培养大学生,再按照大学的要求培养中学生,以此类推,自上而下地把每个阶段的质量标准对接,完善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为避免“人才”同质化现象,可吸取国外大学成功的经验,进一步细分和加强大学学科体系建设,侧重专业改革,完善每所大学不同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包括创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同时,进一步优化体系前端的中小学课程,达到减负的目的。
其次,以侧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模式推动课程教材的改革。以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的改革来推动教学内容、学科、方法和课程教材的改革,把最前沿的新知识、研究成果有机融入教材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避免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要创造条件、丰富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法的考察,提升学习的效率。
再次,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以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德育、能力、综合素养为主、能适应社会多样化具备应变能力的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进一步均衡教育资源,为全面推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第一,确保占GDP4%的教育经费落实,资源配置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确保占GDP4%的教育经费落实。落实过程中,还要兼顾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能仅以区域GDP为基准来分配教育经费,否则会加大区域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因此,在整体教育投入的大盘子下,中央财政要增加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在资源统筹规划和制订方案的过程中要先盘点摸底,实施中要落实到每所学校,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其落后现状。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和优秀教师到教育落后的地方任教,为他们提供更优惠的条件。
第二,进一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我国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整体水平不高,需要出台促进民办教育的政策和落实细则,鼓励民间资本对教育投入的热情,充分调动各种机制和力量兴教办学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均衡教育,要建峰拔谷,而不是削峰填谷。要鼓励民办教育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创新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形成“领头羊”效应,形成一部分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在试点成熟后,可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扩大复制,建立分校。
2?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跨越,中国教育事业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历史的车轮在驶过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后,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取得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等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之后,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新矛盾与新问题?
对中国教育来说,改革的步伐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2010年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描绘未来10年改革发展宏伟蓝图的教育规划纲要的同时,国务院成立了由20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统筹协调。成立如此高规格、跨部门行政协调机构推进教育改革,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系统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思路指导下,教育改革的步伐坚定向前迈进。
顶层设计给力,改革蓝图更加清晰。
(1)深化改革的内容及方式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不改不行,乱改也不行。任何一项重大教育改革的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得好,将惠及一代人,改得不好,会波及一代甚至几代人;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结果也可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特别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易改的已经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因此,必须控制好改革风险,做到上下衔接、左右协调、形成合力。为此,中央领导强调,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必须“系统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
系统设计,也是总体设计,更是高层设计。在教育规划纲要制定期间,教育部门就同步开展各地各校改革诉求摸底,系统研究突破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经过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确定了从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进行部署的总体框架。这四个方面的改革,犹如四个从内向外依次展开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培养模式改革,关键是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这是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一个好的教育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二层改革是办学体制改革,关键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保证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让懂教育的教育家办学。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关键在于处理好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第三层——管理体制改革。而三个层面的改革,均离不开教育基础条件的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和教育投入,这就是第四层——保障机制改革。同时,这四大方面的改革事项中,有的改革主要涉及学校层面或局部地区,应充分尊重基层,鼓励地方和学校自行探索,大胆试验;有的涉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铺开推进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需各地各校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有的涉及我国教育重要标准制定、重大制度创新,必须由国家层面统一设计、组织实施。这样,改革内容分为四个方面、改革实施分为三个层次,形成了新一轮教改“四面三层”的大格局。
(2)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的观念从2000多年前延续至今,当破解“钱学森之问”从梦想变为实践,科学的人才培养观成为许多人的期许: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鼓励学生对知识保持好奇心与求异思维;因材施教、发展特长,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科学评价、激发创新,建立更为科学灵活的评价体系……从这样的出发点起步,教改总体方案明确了改革路径:重点围绕推进教育教学内容、课程、方法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在基础教育领域,两年来,围绕“减负”、全面发展、改革评价制度等“老大难”问题,一些地区与学校积极探索,取得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可喜进展。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小学,立足课堂,改革教师培养、课堂教学、校本课程、作业布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海改变原来单纯以学业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构建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校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而努力。
在高等教育领域,一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运动,在中国2000多所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2011年7月,全国17所大学设立“试点学院”,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为破解“钱学森之问”、推进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走出试水一步。19所高校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193所高校创立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9个部委、58个行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在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重大变化,与行业、产业、企业结合更加密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四川全面实施“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为藏区孩子在完成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后提供3年免费中职教育,这一免费教育计划,不仅成为藏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惠民工程,也探索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
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农村,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都在积极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教育正加速走上一条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道路。
3?办学体制改革,全面释放办学活力
人才的培养环境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样的发展现状需要正视:受原有计划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学校制度还未完全建立,社会参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民办教育制度环境还不完善,总体上缺乏活力……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要靠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2010年,教改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变单一的政府包揽办学的体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4?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1)钱学森之问实质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另外,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家型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重钱不重人是社会风气问题所在,以人为本重的才是人,人是财之本也是财之源,一个人本身的品德修养与才学能力是知识与技能之根本,教育如果不放在品学才能的培养上,只是放在一些背书知识与技术细节上的话,怎么能造就社会尽职尽责的各类专门人才呢,其中,也包括具备道德良知与专业才能的商人或称之为商业人才。
钱学森在中国带动和推进的系统科学发展,其实已经带来了许多卓有成就的自主创新成果,比如,邓聚龙的灰色系统理论,曾邦哲90年代国内提出的系统遗传学与系统医学、系统生物工程应用等已经成为国际发展的前沿科学。
(2)教育乃国家之本
从钱学森之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崛起太慢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教育。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家崛起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教育培养可造就的是社会主体人才,杰出人才冒不出来,还有人才评估、管理与激励等诸多原因。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已有数不清的批评性和建设性的文章,然而,问题始终不见真正得到解决。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系统的改革始终如“老牛爬坡”,导致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有可能培养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吗?钱学森之问所反映的实质: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懂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古代儒家时代是知识进入官场,非儒时代的问题是行政进入大学;因此,大学的去行政化教育和孔子学院世界化就是发展的趋势。有社会责任、理想信仰和探索精神的文化氛围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古代中国建立以儒者(有德有学的文官)入仕途体制,欧洲近现代化形成了以技术发明而成为企业家的知识产权体制。关键涉及如何重用自主创新型和德才兼备人才——设立客观的科学的人才评估体系,依据曾邦哲的观点,科技、教育和产业的高效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一切创新之根本所在,以及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展教育。
第一,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以人为本”民族精神传统讲堂,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重视创造能力的人本身,还不只是看重人创造的财富,人是本物是末,这样才能真正将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转变跟踪国际新科学、新技术的被动体为自主创新开拓的主体。
第二,学校的德才兼备教育。欧洲从儒家科举制学会了文官制度和考试制度,我们也可建立欧洲的命题型、思考型、实践型考试和研究生独立研究能力培养制度,以及知识原创型教授考核、教授自己课题成果的授课等教育模式。
第三,创业园的孵化器建设等。建立创业园的公用研究开发中心,提供有创新课题与项目的科学家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实验室平台、资料检索平台等,从而增加创业的成功率,形成发明家型企业家模式,以制度化或税收政策促使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货真价实的高科技开发项目。其中学术道德的监督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体制健全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创新型科技项目指南、公平竞争机制与客观评估系统等都是影响创新的极为重要方面,科技的进步应该以先进、优先、新颖以及其对学科、技术领域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范围与久远来衡量,不能只是以头衔、职位、奖项和刊物、等级、权威等来衡量,因为,科技与产业的进步总是在推翻旧权威建立新权威的创新过程中发展。企业以专利技术为发展机制,以设立科研基金为税收优惠;因为只有公开的技术才能促进技术进步与带动产业经济持续发展。高科技企业的评估又应该以前沿尖端技术为依据;因为,传统产业、传统科技也有专利技术,只有最新的技术领域才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实力的发展方向。科学创新、专利技术发明费力、费钱、费时,唯有有效而有力地保护创新的体制健全,才能形成科学创新与技术发明的环境。同样,只有鼓励而有利于生产优质产品的监督体制健全,才能形成创新型高科技产业。如果金钱在商业贸易或事务流通的交易过程比在第一线的生产与创新更能得到利益的话,就很难促进创新;然而,只有创新与发明的发达程度才是一个社会整体的真正财富与实力所在,对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型人才与机构的落在实处的支持与利益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加强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国内时事专题一)
2012年1月30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温家宝表示,要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
1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1日上午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会议决定,将这个文件发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
温家宝在会上作了讲话。他指出,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
2月15日,12座城市下调首套房贷利率,多数城市未松动。
2月21日,国土部:加强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禁止地方“微调”楼市政策。
2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2011年房地产用地管理调控等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土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窦敬丽表示,今年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调控政策不动摇,坚决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坚决应保尽保,违法违规用地坚决打击,一手抓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主的住房用地供应,同时也要抓好已供土地的开发利用建设,及早形成有效供应。叫停各地擅自对中央调控进行的更改,并一再重申必须坚持房地产掏空政策不动摇。29日国土资源部又表示:小产权房不予确权登记,对小产权房问题开展试点清理。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2011年中,我们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在建设安居工程中,出台了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着力提高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水平,制定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
在部署2012年主要任务时,温家宝指出,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时说:
2003年已经提出了6条调控措施,2005年又制定了国八条,2006年又制定了国六条。但是,不见成效,群众也有怨言说房价越调越高,政策不出中南海。
温家宝表示房地产市场关系到财政、金融、土地、企业等各项政策,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地方从土地出让中获取大量的收入。涉及金融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利益,改革的阻力相当之大。
为什么这两年房地产调控在艰难中看到一点曙光,有所进展?首先是调控的决心坚定而不动摇;其次,抓住了一个抑制投机和投资性需求的要害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温家宝说,对于房地产市场,基本看法,就是中国有13亿多人口,又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对住房的需求是刚性的,而且将会是持续的。当然,如果说住有其居,并不意味着住者有其屋。从方向上看,应该鼓励更多的人租房。
温家宝说,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有几个观点。
第一,要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和健康发展。如果盲目发展,出现经济泡沫,一旦破灭,不仅影响房地产市场,而且会拖累整个经济。
第二,房价合理回归含义,应该是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房价与投入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现在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因此,调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将前功尽弃,而且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混乱,不利于房地产长期健康和稳定发展。
第三,房地产的发展,毫无疑问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手。但是政府这只手也不可以缺少,因为它更具有稳定性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公平。
3月6日,财政部推进房产税改革方案,提出要扩大房产税征收范围。
3月12日,央行必须首先保证好个人的首套房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记者会上表示,各家银行对居民个人首套自住普通商品住宅的贷款必须予以保证。对于利率水平,央行鼓励各家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基准利率和首套普通商品住宅贷款优惠利率的下限之间,根据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权衡定价。
4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时强调,要敏锐观察经济走势,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公租房、廉租房的配套设施。
5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房地产蓝皮书》指出,2011年全国商品房均价增速与2010年基本持平,地区差异显著。2012年,我国房地产政策将继续巩固已有的调控成果,调控政策将不断优化和提升,但调控难度也不断增大。2012年房地产市场应对国内外资本市场套利性的投机需求压力仍然很大,抑制投机性需求仍将是本年度房地产政策调控的中心任务。
房地产蓝皮书指出,2012年我国房地产政策将继续巩固已有的调控成果,调控政策将不断优化和提升,但调控难度也不断增大。一方面,国内外闲置资本仍然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巨大的投机性投资需求,抑制投机仍将是本年度房地产调控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保增长压力增大,宏观经济调控可能逐步由紧缩转向宽松。
房地产蓝皮书认为,巩固调控成果、抑制投机性需求仍将是本年度房地产调控的中心任务。经济增速回落,生产性领域投资赢利下滑,特别是民营经济经营环境困难,而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仍有待突破,居民储蓄和闲置资本仍然缺乏有效投资渠道,被动流向房地产市场寻求保值增值。同时,国际资本市场受美欧经济复苏乏力和宽松量化货币政策影响,闲置货币充足,很容易形成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套利行为。因此,2012年房地产市场应对国内外资本市场套利性的投机需求压力仍然很大,抑制投机性需求仍将是本年度房地产政策调控的中心任务。
房地产蓝皮书指出,自住性需求支持力度将逐渐加大,调控措施将进一步体现差异化、精准化。为改善民生,促进房地产市场回归居住属性,2012年国家房地产调控将加大对自住性需求的支持力度,引导自住性住房消费适度增长。可以预期调控措施将进一步体现差异化、精准化,在继续维持对投机性需求紧缩抑制政策的同时,对首套住房的金融支持力度将加大。
同时,蓝皮书指出,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利益诉求客观上存在差异,使调控政策执行和实施难度增大。在经历经济增速趋缓、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后,一些地方政府正面临经济增长和财政收支压力,渴望活跃房地产市场以解燃眉之急;经历交易量萎缩、房价调整的房地产行业也面临赢利下滑、资金链断裂风险,必然试图寻求为房地产调控政策松绑。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导致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对中央政策的执行和实施中,更积极寻找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突破,消极应对不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实施,导致调控政策的执行和实施难度增大。
6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申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特别是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等措施,巩固调控成果。
7月5日,央行宣布自7月6日起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与此同时,央行还对房地产市场作出明示: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7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省常州市调研时重提抑制投机修正楼市预期,强调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处在关键时期,调控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坚定不移做好调控工作,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决不能让房价反弹,造成功亏一篑。
温家宝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要进一步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要注重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7月8日上午,温家宝在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广东五省负责人一起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研究如何做好下一步的经济工作。
温家宝说,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处在关键时期,调控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坚定不移做好调控工作,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决不能让房价反弹,同时抓紧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要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满足合理的自住性需求。继续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尽快形成有效供给,特别要注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持续性,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
7月底,受3月份以来各地楼市成交量持续上涨的影响,全国部分地区房价出现反弹,房价开始回暖,7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3%,同时各地楼市政策微调动作频繁,这让调控成果岌岌可危,为了巩固调控成果,国务院派出了8个督查组奔赴16个省市调研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情况。调研内容包括抽查住房限购政策、差别化信贷政策;听取当地房管、国土等部门对房地产开发情况的报告;实地考察房地产项目,如查看楼盘五证是否齐全、是否严格执行一房一价政策等。督察的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重庆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等。对其他地区落实情况,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督促检查。这个过程中,对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督察组将督促进行整改。
在督察全部结束后,各督察组将根据各组督察情况分别作出报告进行上报。另外,住建部还会将各个分报告进行汇总,最终形成督察情况总报告上交国务院。
目前,督查组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各地楼市相对稳定,情况比较乐观,市场不具备全面反弹的条件”。部分城市的房价和成交量上涨只是局部问题,值得关注,但不能草率下结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