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全人全程健康管理

書城自編碼: 199364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醫院管理
作者: 陈坤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35301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63/57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圆脊精装

售價:NT$ 171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真需求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阿勒泰的春天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如见你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 》

售價:NT$ 55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818
《 数字卫生标准化 》
+

NT$ 456
《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技术及其应用 》
+

NT$ 1406
《 数字化临床路径建设 》
+

NT$ 1881
《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与利用 》
+

NT$ 1140
《 数字卫生示范应用 》
內容簡介:
《全人全程健康管理》系“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成果——《数字卫生丛书》之第二册。全书在大规模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从现代的健康概念出发,以现有的文件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系统评阅、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法及Delphi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科学规范的全人全程健康服务流程的构建,标准统一的全人全程健康信息数据集以及基于数据集的全人全程健康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技术实现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有助于促进健康管理与健康信息自由共享,推动卫生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全人全程健康管理》适合从事医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卫生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关心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广大读者参考使用。
關於作者:
陈坤、马伟杭、丛黎明、严静、赵正言、谢幸
目錄
《数字卫生丛书》序
《数字卫生丛书》前言
前言
第一章 卫生信息化发展历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卫生信息化回顾
第三节 卫生信息化现状
第二章 全人全程健康管理与健康信息系统
第一节 全人全程健康与全人全程健康管理
第二节 全人全程健康信息系统
第三节 全人全程健康信息共享
第三章 数据集与服务流程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目标与原则
第二节 数据集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服务流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第四章 全人全程健康信息数据集
第一节 国内外数据集研究现状
第二节 全人全程健康信息数据集架构
第三节 全人全程健康信息数据集
第四节 建立全人全程健康信息数据集的意义
第五章 居民健康档案子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架构
第三节 数据集
第四节 软件系统介绍
第五节 应用与管理
第六章 妇女保健子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架构
第三节 数据集
第四节 系统研发
第五节 应用与评价
第七章 儿童保健子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架构
第三节 数据集
第四节 系统介绍
第五节 应用与评价
第八章 免疫规划子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架构
第三节 数据集
第四节 软件系统
第五节 应用与评价
第九章 基本医疗子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架构
第三节 数据集
第四节 系统介绍
第五节 应用与评价
第十章 康复医疗子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架构
第三节 数据集
第四节 软件系统
第五节 应用与评价
第十一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项管理子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架构
第三节 数据集
第四节 软件系统
第五节 应用与评价
第十二章 传染性疾病专项管理子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架构
第三节 数据集
第四节 软件系统
第五节 应用与评价
第十三章 健康教育子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架构
第三节 数据集
第四节 软件系统
第五节 应用与评价
第十四章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子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构架
第三节 数据集
第四节 软件系统
第五节 应用与评价
第十五章 生命事件登记子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架构
第三节 数据集
第四节 软件系统
第五节 应用与评价
第十六章 全人全程健康服务流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十个生命阶段的健康服务流程
第三节 全人全程健康服务流程的特点与意义
第四节 全人全程健康服务流程的管理与应用前景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七章 全人全程健康服务流程的技术实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设计思路与系统结构
第三节 开发环境
第四节 功能设计
第五节 技术实现
第六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卫生信息化发展历程
卫生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健康需求提高的必然趋势。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卫生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卫生行政部门的社会监管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的迫切要求。无论是在卫生领域,还是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中,卫生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吸引着研究者、决策者以及具有国家和国际水准的政策顾问们的眼球。
本章主要阐述国内外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卫生信息化是卫生系统中的各类组织,如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妇幼保健机构、药品、卫生材料生产、供销及管理机构、医学科研及教育机构等,利用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对卫生信息(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存储和使用,并对卫生领域中的信息活动和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技术与设备等)进行合理组织与控制,以实现信息及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满足卫生行业信息服务与管理需求的过程的统称。
卫生信息化是电子、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在卫生工作方方面面的推进和实现,包括信息技术在卫生工作各个专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卫生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卫生信息服务产业的大量兴起等。在实际工作中,医疗服务信息化、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卫生管理信息化、药品供应与监管信息化、医疗保障信息化、城乡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等,都属于卫生信息化的范畴。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卫生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疫情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由此可见,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信息技术的进步。
实现医疗服务信息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确保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通过信息共享来达到信息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便捷的医疗服务,及时提供患者的各种数字医疗信息,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是以医疗和健康信息共享为基础,以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health
 
 
record,EHR)、电子健康管理(electronichealthmanagement,EHM)和电子医疗(e?Health,EH)3E为三大热点。
电子健康档案(EHR)是以个人健康、保健和治疗为核心内容,以电子介质记录的、数字化的、伴随个人终生的健康记录。它能跨越不同的机构和系统,在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实现医疗信息交换和共享,如实、动态、安全完整地记录个人终生关键性健康史和医疗系统内的医疗服务,有助于支持“循证医学”,督促医生根据标准化治疗的科学方法和经验来治疗患者。电子健康档案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以图像为基础的病历计算机存储(computer?basedpatientrecord,CPR)发展到以数字化为特征的电子病历(electronicmedicalrecord,EMR),并在21世纪进入了以共享为基础的电子健康档案的新阶段。
电子健康管理(EHM)是通过全面体格检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个人的健康状
况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对疾病进行预防、治疗的全过程;是以健康需求为向导,电子
健康档案为基础,电子网络为依托的个性化的健康服务。电子健康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
施健康教育、健康宣传和预防保健等健康干预,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数字
化的保健指导,从而实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疾病发生率,改善健康状态,
保持身心健康。21世纪,医学从重在治疗向重在预防转型。EHM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
文明进步的体现。
电子医疗(EH)是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全方位的应用,贯穿了预防、诊
断、治疗、随诊、康复和健康促进的全过程,可最大限度地整合与利用卫生资源。2005
年5月25日,第五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EH的报告。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EH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影响力带动现代医疗向更广、更深
的领域发展。EH开拓了医疗服务的新模式,必将打破传统医疗在“环境”、“地点”、“场
所”、“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使医疗保健服务真正来到人民大众的身边。EH的发展可以
有效解决医疗成本日益增加、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弱势群体“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
使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成为可能。
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卫生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战略举措,是促进一个国家医疗卫
生服务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卫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卫
生管理理念的转变,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的业务流程,从而建成一个网络畅通、系统安全、
资源共享、标准统一、应用广泛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真正实现卫生政务的电子化、医疗服
务的网络化与卫生管理的数字化。
第二节 卫生信息化回顾
一、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国际回顾
在国外,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中的应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
大体上都经历了以收费系统为主,到临床系统的发展与成熟,再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
院信息化建设。2000~2002年,美国、英国等国家提出了“卫生保健全面信息化”的卫
 
 
 
生发展战略,将发展电子健康档案作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就已开始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s,HIS)的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HIS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美国的很多大医院,特别是大学医院及医学中心纷纷开发HIS,为医药信息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HIS产业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由麻省总医院开发的著名的COSTAR系统就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如今已成为大规模的临床信息系统。
欧洲的HIS发展比美国稍晚,大多数国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欧洲的HIS实现了部分区域信息系统的职能,如丹麦的Red系统就同时管理着76所医院和诊所。随着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发展,欧洲各国区域性医院计算机网络即将实现。目前,欧共体已启动SHINE(strategichealthinformationnetworkforEurope)工程,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的许多公司都参与了此项工程,并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开放网工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日本的HIS开发和应用也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虽然HIS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在大多数日本医院得到应用,但其发展迅猛,规模庞大。当前,日本的HIS实行系统化、网络化和综合性并举,自上而下逐级开发的模式,以大型机为中心支撑整个系统工作,并尽量采用微机和网络技术,努力实现数据从发生源直接输入计算机的工作方式。
韩国已经完成了两个阶段的卫生信息系统10年计划(1991~2000年和2001~2010年),在标准化和司法问题(如隐私、远程医疗等方面的立法)等信息化基础工作,以及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系统的整合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韩国政府的强力推动下,95%的医院和诊所可通过网络链接国家医疗保险部门进行结算,大多数三级医院已经安装了医嘱录入系统,其中1/3安装了图片文件交流系统。
(二)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对电子病历系统化研究的日益深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成立研究小组,投入到电子健康档案的研究与开发中。芬兰、奥地利、荷兰、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众多国家循序渐进地进行了临床数据架构文档的交换和共享。
1995年,日本出台了?医用画像电子保存的共同规格?,由政府、产业、学术界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开始了对电子健康档案的开发。2000年9月,加拿大开始推动国家及各地区域卫生信息网的建设。截至2009年,已有50%的加拿大人口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计划在2020年覆盖全部人口。
2004年6月,美国健康与人口服务部(HealthandHumanServices,HHS)部长TommyG畅Thompson响应时任总统布什发出的为大多数美国人在十年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号召,提出了电子健康档案的完整概念和十年规划白皮书,把世界医疗卫生信息化推
 
 
向了新高潮,举世瞩目。
奥巴马总统于2009年2月17日签署的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案(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ARRA)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经济与临床的医疗信息技术法案”(HealthInformationTechnologyforEconomicalandClinicalHealthAct,HITECHAct)。该法案斥资192亿美元,鼓励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实施电子健康档案。截至2010年底,纽约市已完成了“电子健康档案在全市2500家医疗服务机构应用,覆盖服务患者达200万”的基本医疗信息工程计划。HITECH法案的颁布为美国医疗信息技术行业带来了一次影响深远的信息革命,将大大刺激整个美国医疗信息技术市场。
2007年,英国投资64亿英镑,计划用10年时间,建立全科医生数据系统、医生网络软件系统、欧洲健康档案等项目。
虽然国外电子健康档案的系统集成性在逐渐提高,覆盖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但是仍然存在发展进程缓慢、功能发挥不全、信息共享受限等诸多问题。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与健康信息自由共享的美好愿望仍需要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三)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开展了国家级及地方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希望通过以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区域性卫生信息网络建设,来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国外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大多是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着重解决临床医疗信息共享的问题,其发展经历了一线医疗机构管理信息化、医疗信息共享和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从发展条件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高,且具备了较完善的卫生标准和立法体系。因此,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建设基础,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共享具有可行性。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第一代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该系统被称为社区卫生信息网络(communityhealthinformationnetworks,CHIN)。但是由于当时医疗机构所有权的独立性,大大增加了数据共享的难度,再加上项目在进行过程中目标不够清晰,医疗卫生机构在配合上不够积极主动,导致了社区卫生信息网的建设以失败告终。
随着1993年克林顿总统医改方案的提出,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网(integratedhealthdeliverysystems,IHDS)开始出现,即通过并购和整合,将以前所有权不同的医疗服务机构整合到同一个组织下。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网已经遍布美国每一个城市,而第一代的社区卫生信息网络这个概念在1996年前已经基本消失了。
第二轮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被称为区域卫生信息网(RegionalHealthInformationOrganization,RHIO)。RHIO开始于2000年,在建设初期受到了很多组织机构的推崇。2004年始,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医疗信息技术国家协调官办公室(ONCHIT)正式成立,专门负责全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统筹工作。
从2004年起至今,美国一共出现了大约100个官方认可的RHIO项目,投入了大量
第一章 卫生信息化发展历程 5 
的资金,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投入到了RHIO项目的早期启动阶段。目前RHIO的建设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一些项目探索出了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成功地实现了数据共享。根
据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健康产业展望”分析,如果将2005~2006年定义为美
国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新生儿期”,那么从2007年开始,美国进入“青春期”和“成熟
期”。但由于资金匮乏、商业模式不成熟及技术等问题,很多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也因缺
乏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而面临着“关、停、并、转”。然而,已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美国
进一步开展卫生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英国在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医疗服务现代化的道路上也已努力了很多年。1998年以来,
英国政府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报告,逐渐清晰地阐述了其国家卫生信息化的整体战略。
2003年底到2004年,英国政府陆续与多家跨国卫生信息化巨头签署了为期10年、总金额
逾60亿英镑的合同,拟搭建一个全国性的卫生信息网基础设施来促进医疗卫生信息化的
发展。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笔民用信息技术订单,惠及英国的5000万人口、2畅8万家医疗
机构和100多万医务工作者。由于项目复杂程度高、覆盖面广,在执行过程中面临了诸多
挑战。目前,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国家卫生信息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成为欧洲国
家级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典型代表。
早在2000年9月,加拿大就成立了名为Infoway的非盈利性机构来推动国家及各地的区域卫生信息网建设。2002年开始,Infoway宣布计划投资数亿美元陆续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药品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影像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远
程医疗系统和用户、医疗服务机构的统一识别系统,并同时致力于支持基础架构和标准的
一系列研究,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在澳大利亚,国家级和州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工作也有了很大发展,国家层面成立了
国家电子医疗执行委员会(Nationale?HealthTechnologyArchitecture,NEHTA)来制定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的政策法规和信息化标准。南澳大利亚州政府已在主要医院建立了
以患者为中心的企业级临床信息系统,改变了南澳洲医疗服务系统的信息保存、传递和访
问手段,医疗服务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该卫生信息共享项目覆盖了州府城市阿德莱德
(Adelaide)的八家主要公立医院,服务全州150万人中的75%人口。新南威尔士州、昆
士兰州等地都在进行类似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除了以上各国之外,在欧洲的部分国家、新加坡、日本等国也都在进行类似的区域卫
生信息化建设。虽然身处不同医疗体制与不同的医疗市场环境中,各国都在各自开展区域
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卫生信息共享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服务
的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风险。区域卫生信息化被公认是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
方向。
二、中国卫生信息化发展历程
在中国,农村医疗资源的短缺和整体医疗资源浪费的矛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
医疗条件来看,城市居民只需支付25%的强制的社会保险,而农村居民要支付70%的自
愿形式的团体医疗资金。虽然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寻找方法解决医疗资源使用不平等等医疗
 
 
卫生问题,开展了社会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系统及医疗费用免除等项目,提供了基本公共医疗计划、区域医疗资源使用计划和社区医疗服务,但是高昂的个人保险支付是农村人口尤其是贫困收入者所不能承受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层出不穷。卫生信息化作为一种可提高卫生服务本土化、区域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新思维方式,为上述问题的顺利解决带来了希望。
我国的卫生信息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进入80年代,随着“数字医疗卫生革命”的开展,我国出现了电子病历、远程医疗、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等新事物。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已成立信息科,但大多数管理者对信息职能部门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再加上广大农村医院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意识淡薄,信息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了这个时期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展较慢。
2002年,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它的入侵不仅考验了一座城市的应急能力,同时也考验了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的反应机制和调动、调控机制。SARS要求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并付诸于行动,这是只有依赖信息化才能实现的。因此,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被真正提上了议事日程。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卫生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医学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和传输等得到了实现。电子病历(CPR)和医学影像储存传输系统(PACS)已成为我国医院“信息技术”的亮点。智能卡被医院广泛地应用于付费、查询、保健、急救医疗等领域,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也正在蓬勃发展。我国的卫生信息化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建设,从广度和深度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医院信息系统阶段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的各节点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系统内部又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可以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换与交流。
这个阶段主要是部分大型医院对医院信息系统的探索与应用,其发展经历了单机应用、多机应用到网络建设、全院应用的过程,探索建立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医疗信息系统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
1畅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HMIS)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开始在我国医疗行业中应用,受资金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医院信息化建设只停留在以经济管理为主线、面向医院内部资金流和物流管理的阶段。“管理信息化”是这个阶段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色,它部分解决了医院管理中存在的核算问题和患者就医过程中存在的“三长一短”(挂号、取药、交费时间长,医生诊疗时间短)的问题。应用过程中减少了差错,堵塞了漏洞,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医院的财、物管理水平,增加了经济效益,方便了患者就医和查询,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一章 卫生信息化发展历程 7 
2畅临床医疗信息系统(clinicalinformationsystem,CIS) 随着影像归档和通讯系统PAC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esystem)的发展,以及麻醉监护、实验室检查、电子病历、图像存储于传输等系统的兴起,“医疗信息化”逐渐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
心。在已经应用信息系统的医院中,约有10%的医院正在尝试各类临床医疗信息系统的构
建。同时,指纹识别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的发展也为病案保存与传输的合法性奠定了
基础。
3畅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lobemedicalinformationservice,GMIS) 随着各类区域性医疗网络、远程医疗及社区医疗的发展,通过医疗机构之间的网络互连和信息交换,区域
范围内的医疗信息化和数字化指日可待。目前,上海、浙江、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
探索区域医疗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的发展特点是:从只有信息管理系统扩展到了应用临
床医疗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并开始发展具有远程医疗会诊、远程教学和远程医学查询等
功能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医院管理信息化在推动中小医院逐步普及信息化的同时,也展
现了进一步建设数字医院的目标和远景。
2002年,卫生部对国内6921家医院进行了调查,其中有2179家建成了医院信息系
统,占31%;华东地区有80%的医院已拥有医院信息系统;省级医院拥有医院信息系统
的比例达84%。然而,调查发现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医院信息系统
的实际应用程度并不高,85%的医院信息系统仍以财务核算为中心;药品管理、计财管理
等功能不能与现行的网络平台很好地对接;电子门诊或临床医生网站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
很多技术和标准问题,医生仅能开处方或下医嘱,不能看到检验结果、检查报告和医学影
像等信息;从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看,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的应用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
来,部分医院将近几年的工作重心放在内部网络建设,而很少涉及卫生行业内信息系统的
集成整合、信息共享等信息化建设。
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进行了信息化现状调查。调查结果
显示,医院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门急诊药房管理系统、住院患者费用管理系统、药库管
理系统的使用率均超过了80%;以收费和管理为中心的网络化医院信息系统已经在大部分
医院应用;住院患者入出转管理系统、住院患者床位管理系统的使用率已超过70%,住院
患者管理系统也已在大部分医院应用;约有20%的医院正在探索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临
床医疗信息系统为重点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医疗业务工作的无纸化、无胶片化。截至
2010年,已顺利完成?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中提出的“全国要
建立10家示范医院;三级医院要有临床信息系统;二级医院要初步实现网络化管理”等
目标。
目前,在各医院已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门急诊挂号系统、
门急诊计价收费系统、住院患者(入、出、转)管理系统、病房医嘱处理系统、药品管理
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等。医院信息软件正日益蓬勃发展,如CIS/
PACS/LIS等软件已日益成熟,渐成体系。随着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日益重视,HIS将朝
着集成化、区域化、标准化、规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蓬勃发展。
 
 
(二)区域卫生信息化阶段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自上而下规划和自下而上建设的过程,内容复杂,覆盖面广。在信息共享过程中若存在标准不统一的状况,就会出现“信息孤岛”;在标准统一后,一些地区又会面临系统推倒重建的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已经初步形成了横向整合模式、纵向整合模式、由单一行政部门发起建设的垂直信息管理系统等3种模式。
卫生部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中,明确提出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工作目标:“至2006年,拟建立5~8个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区,实现区域内各卫生系统信息网上交换、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集中存储与管理,资源共享,并通过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这个阶段,为卫生信息共享和体制机制变革服务的区域网络建设。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以及卫生机构之间实现信息的互连互通,成为新的热点。以卫生服务和卫生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在不同地区也已经开始探索。
卫生行政部门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一系列应用系统如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等纷纷建立。虽然这些系统大多因技术和标准原因形成了“信息烟囱”,不能完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但为未来的整合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卫生信息化要以城市为单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为主线,社区卫生服务为内涵,信息资源共享为原则,构建国家、省、市、县等不同级别的卫生信息平台,保证基本医疗卫生的投入能够及时、有效,使得城乡居民享有并满意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是用信息化推动新医改向前发展,这也是卫生信息化强化“功能性”发展的重点。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之初,更多是为了满足公共卫生或者卫生管理方面的需求。目前公共卫生领域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展迅速,尤其是SARS危机暴露了我国应急机制不健全、组织指挥不统一、信息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后,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疫情和突发事件监测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是基本完成了国家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建立了连接乡(镇)、县(区)、地(市)、省、国家的五级双向信息传输网络和地(市)、省、国家三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卫生部重点支持了西部地区,为西部地区几乎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计算机和上网设备。
二是完成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实现了37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在线、实时、个案直报,以及艾滋病、结核病、不明原因肺炎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专报。截至2007年10月,95%以上的各类县及县以上医院,71%的乡镇卫生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入了直报工作。网络直报工作提高了疫情监测报告的及时性,提高了疫情分析能力。疫情报告覆盖面逐年扩大,全国的传染病报告数提高了近30%;传染病报告时间由原来的平均5天报到县(区)疾病控制中心,变为仅0畅8天就报告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并实现了按日进行疫情报告分析,及时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