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我们的发问,源于我们的自省,源于我们的责任、良知。当前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与不足,时代声声呼唤着教育的责任。教育本身社会责任的回归、解析与重构,是值得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我们志在打造一本教师的案头书,家长的枕边书,孩子的参考书。《剥开教育的责任》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是一本大众都应该来阅读的书!
|
內容簡介: |
教育的目的何在?教师与家长的责任何在?这是本书关注的主要问题。
本书是针对课堂教学、班级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伪责任”现象,逐一加以揭示,并阐述真正的责任在哪里。
有的教师给学生布置许多作业,他以为这样学生的成绩就好了;有的家长给孩子报许多辅导班,他以为这样孩子就会全面发展了;有的教师上公开课,有意忽视某些学生,他以为这样公开课就完美了;有的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不让他经历任何风雨,他以为这样孩子就能茁壮成长了: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目的意识与责任感。
在教育中,没有正确的目标,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南辕北辙。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发现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当,而加以改正。
|
關於作者: |
祁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厅“‘新课标’送培到市”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乡村小学阅读出版工程”项目主持人。国内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
|
目錄:
|
我们不要辜负了他们(代序)
请喊学生的名字
老师最喜欢的,是我
孩子的手很小
标准不能只有一个
孩子的事不要包办
对每一个孩子都要期待
让学生脸上有笑容
放假不能“假放”
不要在翅膀上拴石头
不妨来点“狼性教育”
“慢”适合“困难生”
种子都有萌发的权利
缺陷也会成就一种美丽
争第一的代价
用生命感悟生命
家庭作业该谁批改
“家长作业”当叫停
让书包也能表达快乐
教师节的礼物应当收
不能让质疑变质
试卷应当有温度
意外也精彩
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
冷静走过教育危机
在坚持中寻找机会
为什么举手的总是你
为教而研
强制解读必须制止
公开课,无用的精彩?
精神培育刻不容缓
不要压制这些声音
请担当起天使的使命
后记
|
內容試閱:
|
真正的教育一旦实现,
学生就会成为主人。
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名字,浓缩了人世间最纯朴的至爱亲情;名字,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符号。亲切、温柔、甜美地呼唤着一个个名字,是对孩子真实的尊重。
请喊学生的名字
期末考试过后开家长会,爸爸妈妈们和他们的孩子们一起,听各科老师轮流讲话。不远处传来一个声音:“爸爸,那是我们语文老师,她不知道我叫什么,信不信?”那是王阳——当时我真的不知道他的姓名。
低弱的声音却是惊雷。
班上还有几个学生,我说不准谁是谁,几乎没有呼唤过他们的名字。
这是一位姓赵的老师的日记。赵老师的文字底下有一种隐隐的痛,那是一个老师真实的歉疚。
老师叫不出某个或某些学生的名字,听上去似乎是无稽之谈,但这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兼教三个以上班级的任课老师来说,更是一件几乎无可厚非的“常事”。
另一种情况是,老师本来能叫出学生的姓名,但为了显得与学生亲热,也为了省事,经常用“你”、“你”、“你”来代替。在一些公开课上,老师为了在听课者面前显示教学技艺的娴熟,连“你”都不喊,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学号:“这个问题,23号回答”、“25号回答”……
时间一长,学生的姓名被忘记了。
赵老师被这个事实蜇到了。她在孩子的低语里嗅出了一丝冰凉,触到了灵魂的冷漠。为什么在一个集体中,有这样“不认识”或者“叫不出名字”的孩子?孩子的心灵距离讲台上的自己,该有多么遥远!
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是享誉世界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著名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中说,一个只在上课时隔着讲桌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不了解儿童,讲台就会变成隔离师生的高大石墙。
于是,赵老师决定做些什么。
很简单,叫出所有孩子确切的名字,记得他们的亮点;在课堂上,找到他们的眼睛,看着他们说话,向他们微笑点头。
赵老师的做法很家常,然而绝不因为家常,而削弱了一丁点儿的动人。
曾获美国最佳教师奖的罗恩?克拉克,珍藏着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罗恩?克拉克老师应邀带着全班37名学生去白宫,克林顿总统和夫人希拉里接见了他们。学生们参观了白宫,并与总统和夫人交谈。当同学们列队与总统和夫人告别的时候,克拉克注意到,总统夫人希拉里竟然叫出了每一位学生的姓名!
这是一份用心做的功课。那一刻,希拉里赢得了所有在场学生的牢记和敬意。
2001年5月19日上午,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学术访问团访问中国。该团团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副院长萨夫琴卡,在某高级中学访问并作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有人问她:“根据您的观察和了解,您觉得中国式教育和你们所崇尚的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她是这样回答的:“我听了一堂课,发现中国的老师都不喊学生的名字,而用‘你来说’、‘你来回答’这样的人称代词来表述。怎么回事?一个个有名有姓的鲜活的‘人’呢?”
这所高级中学的校长是有心人。客人走后,他搞了一个问卷调查,让学生写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姓名,写不全姓名的可以只写一个姓。结果,写全姓和名的占18%,只能写出姓的占31%。
令人感慨良多的是,台湾的苏兰老师在南京上公开课,没有提前接触过班级的她,现场竟然亲切地叫出了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她一个一个地打招呼,向他们问好:“沁妤,你好!”“晨鹏,你好!”“小宇,你好!”仔细观察,原来,每个学生胸前都按要求佩有姓名卡片。好细心的老师!苏兰老师还解释说,打招呼时,只叫姓后面的名字显得更加亲切。是呀,伴随着如此亲切、温柔、甜美的称呼,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亲情。课堂上师生的情感交流,因此和谐自然。
有一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在课堂上特别喜欢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随后牢牢地记住,并响亮地招呼:“沈聪”、“王葛冰儿”、“陈底宣”——刚刚还不熟悉的面孔,在这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下,平添了许多的熟稔与亲密。被点到名的孩子暖意融融,站在他们面前的,仿佛就是一位忘年的好友;没被点到名的孩子,渴望大声报出自己姓名的一刻,期待那涌上心头的甜蜜。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推销员:“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
他回答:“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
我们不得不承认,名字从来都是有魔力的字眼。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凝聚着一个家庭的希冀。遥想它们的最初诞生,无不是充满关爱、倾注温馨,浓缩了人世间最纯朴的至爱亲情,包裹着对一个新鲜生命的所有祝愿。它是每一个来到这世上的人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并将一生与这份礼物相互拥有、彼此辉映。我们怎能不善待造物主创造的每一个神奇?
面对着一张或许不很熟悉的面孔,脱口而出一个清晰的名字——这是在传递一个确定无疑的讯号:我在乎你,你很重要!
每一个人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所面对的,就是一个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生命个体。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尊重、抽象的关注。真实的尊重,必定是具体的。具体的尊重,就应该从呼唤每一个不同的名字,和每一个学生亲切相认开始。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成了。《中庸》中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借用到师生的情感表达上。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同在路上的旅人。相遇的那一瞬间,互相点头,微笑致意,一段共同的生命行程就此开始!
教育充满细节,
每一个细节都是生命的零件。
让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老师最喜欢的是自己,既包含了高尚博大的师爱,也有着了不起的教育艺术与智慧。我们应当利用一切机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之处和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老师“最爱自己”的理由。
老师最喜欢的,是我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查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但现在我意识到,她用自己的爱让每个学生都有和我相同的感受。或许,查老师没有思考过最喜欢哪个学生,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查老师最喜欢的那个学生。
是一个孩子长大后的回忆。
读着上面的文字,我们一定会认为,查老师是一位成功的老师。每一个孩子都以为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是自己!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感动!这里边既包含了高尚博大的师爱,又有着了不起的教育艺术和智慧。
优秀的教师,往往充分利用和学生在一起的所有机会,迅速捕捉、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和闪光点,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老师“最爱自己”的理由。
一个叫尼尔的男孩,是那种容易被很多老师认为“平庸”的学生。他成绩平平,考试没有取得过高分,但也没有不及格。他少言寡语,不积极参加活动,阅读速度偏慢。平平的成绩和表现,让他从没引起老师和同学的任何注意。
然而,一次作业汇报让尼尔吸引了众人的眼光。
那是关于历史的研究性学习作业,学生可以自选一个在华盛顿的纪念碑或纪念馆进行研究、绘画、记录、汇报。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宣读着自己的作业:华盛顿纪念碑、杰弗逊纪念馆、白宫……
接下来轮到尼尔了,他准备描述林肯纪念馆。
尼尔双手空空地走上讲台。他开始讲述纪念馆的历史、林肯的一生、内战,甚至一字不差地背诵了林肯的著名演说《葛底斯堡演说》。可以说,他为大家讲解了林肯和内战的一切。大家出神地聆听着这个平日被看做缺乏学习动力、平庸无为的学生的讲演。
尼尔的演讲结束了,教室里一片寂静,而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所有的人,都被他的才华所折服。
原来,尼尔是个“内战迷”。对内战历史的热爱,促使他了解有关内战的方方面面。接下来的日子里,尼尔成了班里的“内战专家”,成了耀眼的明星。同学们越来越崇拜他,他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学年结束时,他成了优等生,获得了老师颁发的“历史学家”的特别证书。
有一个叫肖恩的孩子,与正常秩序总是格格不入。他坐到课桌前就会打瞌睡,喜欢以很快的速度在走廊上倒着走——他不在乎是否会撞到同学,即使撞到了也从不道歉。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老师试图关心他,他却不屑一顾。但是,一位细心的老师发现了他的兴趣点——日本动画片。他画画很有天赋。为了帮助他发挥特长,让他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老师在班级墙报上开辟了“肖恩的画墙”,公开展示他的画作。这使他大受鼓舞。尽管他的学习依然那样吃力,但他越来越信任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并开始参加小组活动。同学们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在需要时还会请他帮忙画画。
每一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平庸的孩子,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独具的秉赋、特长、潜能,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了解孩子,是不是真的了解孩子。
如何能够不错过更多的尼尔、肖恩?这就要我们充满爱心、思想开通,对学生的世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全面、深入地了解他们。
有些孩子的才华已经显露,而有些孩子的才华还是冰山一角,甚至被掩藏于表面之下。这就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通过有心和有效的帮助,让他们能发现自己、欣赏自己。我们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具备某种潜质的人。他们发现了自己的不同寻常,也会看到别人的优秀。
学生的自我发现,是一次次神奇之旅,而领路人只能是我们。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敞开自己的心胸,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距离的遥远,会熄灭真实而又可爱的温暖光芒。走近些,再走近些,才会有大大的发现,惊喜随之产生。
在人数众多的班集体里,“沉默的大多数”,是一个需要我们足够敏感的中间地带。因为这一部分的孩子最难认清、最难记住、最容易被忽略和遗忘,所以我们要加倍认真地看清他们的脸,记住他们的名字,有意识地在他们的座位边或文字上,多停留一会儿,仔仔细细地品味,真诚贴切地赞美,这是我们的应尽之责。
学校,不是一座禁锢学生的场所,而是一个宽容的星球,有着适合每一种植物生长的土壤。我们也不是监工,而是园丁。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儿童对优秀教师的信任的确是无限的。”“教育的秘密,就在于珍惜儿童渴望你成为他们的朋友的愿望。”所以,我们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应是他们的朋友。
我们总把学生当孩子,认为孩子年龄小,不谙世事。其实不然。孩子年龄小但天资聪颖,不谙世事但求知欲和上进心强,所以孩子糊弄不得,孩子耽误不得。当他们真切直接地感受到我们的爱时,一定会由衷地说:“老师最喜欢的,是我!”
教育的成就,不在给学生什么,
而在学生得到多少。
我们给的是学生需要的吗?我们给的是学生希望要的吗?我们给的是适合学生的吗?孩子的手很小,而我们想给予的太多、太重。我们扪心自问:在履行职责的时候,有没有伤害到孩子,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
孩子的手很小
在一次公开课的评课上,一位教育界的前辈说:“我想问问老师,我们是如何思考小学语文的定位的?小学语文教学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内容多、问题难,是否适合小学生?”
这个问题给全体听课教师以很大的触动。大家思考和讨论了很久,但没有形成一致的答案。
有这样一封信,据说是一个美国孩子写给父母的,在《读者文摘》上刊出后,引起了美国教育界的震动。其中一段写道:
我的手很小,无论在什么时候,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路,以便我能跟得上您;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地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对我加以过分的限制……
“我的手很小”,是一句很让我们心疼的话。心疼孩子怯生生的语气,心疼孩子提出了本该成人反思的教育之疾。
“我的手很小”,充分交待了教育格局中,孩子的被动与无奈。
想到平素的教学,我们似乎得了一种教育强迫症——总是强迫自己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学内容,从来都是那样的鼓鼓囊囊;教学环节,一直都是那样的环环相扣;教学容量,总是那样的满满当当……对这样一种教学现状和现象,我们向来习以为常,甚至引以为豪。一切都是从“教”的角度出发,至于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想要多少,则考虑不多。
“我的手很小”,那只小小的手,从文字中一直伸到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老师不停地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孩子们伸着小手,拼命想接住,尽管手里已经捧不下,但还是在费力地接着、接着……突然,孩子们叫了起来:“我的手很小!”稚嫩急切的声音,让我们像在冬天被一桶冷水从头浇下。我们在课堂上自顾自地追求所谓高效,眼里哪有学生的一只只小手呢?
大部分学生在听课时,急于记下老师讲的要点,没时间咀嚼,没时间思辨;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课时,被动地任老师拎着走,无奈地被优等生拖着走,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该干什么;
课堂上的时间沙漏,在一点点地向老师这里聚积,而属于学生的越来越少。
……
我们总以自己向学生传授了更多的知识为荣,以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超级“责任感”为荣。揣着“我的手很小”这句话,扪心自问:
我们给的是学生需要的吗?
我们给的是学生想要的吗?
我们给的是适合学生的吗?
……
当这些问题涌上心头的时候,我们会心生愧意。我们所理解的教师的责任,真的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了吗?我们在践行教师的责任的时候,有没有侵犯孩子的权利,甚至以牺牲孩子的全面发展为代价?
问题是尖锐的。但是,我们尖锐地发问,并不是在质疑我们的责任心,也不是在否认我们的辛劳,更不是在抹杀我们的成绩。教书育人,桃李天下,功在千秋。我们的发问,是行业自省,源自于我们的良知。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她创立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她认为,要使教育产生效果,那就“应当促进生命的充分发展”,必须“避免蛮横无理地强加各种任务来加重孩子们的负担”。
我们注意到了孩子的小手,以及孩子纯真的眼睛。
即使是最有成效的教育,
也不可能使这个人等同与那个人。
标准是孩子成长的标尺杆和方向杆,应该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而制定。标准应当统一制定,但不能用唯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生命个体。制定标准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几个优秀的孩子,而是要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秀。
标准不能只有一个
每学期期末,学校评选“三好学生”,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孩子把当“三好学生”作为自己学期奋斗的目标,家长也将此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然而,细细想来,由于名额有限,总有一些孩子认真努力了,确实进步了,却始终与这优秀的“标准”擦肩而过。
福禄培尔是19世纪德国教育家、幼儿园运动创始人。他在1826年出版的《人的教育》中说:“那种把人类的发展和训练作为一种静止的、完结的,似乎始终仅仅是以更大的普遍性重复着的东西的观点,是一种极其有害的观点。”他认为,儿童不是复制品,也不是铸件,每一个成员都是独一无二的。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灵动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纯真的心灵,每个孩子的童年都不可复制。如果标准是为弘扬每个孩子的个性而制定,如果标准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而制定,那么,这样的标准才真会为每个孩子的童年服务,才真会润泽孩子的童年,带给他们幸福与满足。
一个名叫聪聪的男同学,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课堂上,他时而窃窃私语,时而钻到座位底下搞怪,时而拽拽前面女生的小辫子,时而拿同桌的橡皮到处乱扔;课间神出鬼没,拿着扫帚追着同学玩游戏,躲在同学身后装鬼吓人……同学们对他避而远之,老师们伤透脑筋。他的爸爸妈妈穷尽一切办法,和班主任竭力配合,期待孩子的改变与成长,但总不见起色。
班主任怀孕了,胎儿有点问题,医生建议在家安胎。她在家很不安心,担心聪聪不听话,给代课老师带来麻烦。在她的心里,聪聪几乎就是“害群之马”。
一天晚上,聪聪的妈妈和班主任短信交流。聪聪妈妈说,自从班主任休假,聪聪每天都花费近半小时的时间削苹果。平时他不爱吃苹果,更不可能自己削苹果。妈妈感到奇怪。有一天,他大喊起来:“成功啦,成功啦!”一脸茫然的妈妈这才知道,他每天坚持削苹果,是因为他看了一本书,书里说如果坚持削苹果,苹果皮不断,心中许的愿望就能实现。他说,他许的愿望是班主任和宝宝都能健康平安。现在,成功啦!让妈妈赶紧发消息问班主任和宝宝是否安好!
看到这样的消息,班主任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她惭愧不已,再多的语言,似乎都表达不了内心的感激与自责。一直以来,聪聪与她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有一大截距离:他不乖,很闹心;他不听话,很调皮;他学习不好,老掉队;他和同学不能友好相处,老惹事……总之,她所认为的好孩子的标准,聪聪一个都没有达到。此刻,感慨万千的她不由得思考:好孩子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标准到底为谁而制定?
与此同时,同学和老师都传来消息:聪聪上课听讲了,作业独立完成了……聪聪总说:“我做好孩子,班主任老师就能好好休息,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呈现不一样的特征。他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而正是因为不同的个性,才成就了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因此,标准的制定,首先要真正关注到不同兴趣、不同个性的孩子的成长。
统一的标准制定之后,重要的是执行。
标准的执行,要因人而异。对孩子,尤其是对我们平日认为的“后进生”,更应该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被尊重,感受到需要与被需要。荀子说过,本性不是人为形成的,然而可以加以改变;积习不是生来就有的,然而可以学习得来。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过,“如果记住了高尚的道德和高度的智慧一样,都要经过缓慢的成长过程才能达到,你就会有耐心对待儿童经常表现的缺点”。我们要用赏识之眼,去发现孩子的美,这种美哪怕是细微的;用宽容之心,去包容孩子成长中的缺陷,让他们在优化的、宽松的标准下,收获更多的自信与快乐。这样的收获不会立竿见影,但会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播下幸福的种子。
我们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生命个体,那是不公平的。我们谁都会说爱孩子,而爱孩子,就应该在孩子的内心世界打下靓丽的底色,让孩子学会肯定自己;就应该让孩子学会过自己的精神生活,眷注内心。我们应当把对孩子的爱,渗透在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日出和黄昏中。
标准是为孩子制定的,应该让标准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方向杆,而不是约束他们个性发展的镣铐。
标准是为真实灵动的孩子而制定的。我们制定标准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几个优秀的孩子,而是要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秀。因此,这样的标准,应当是绝大多数孩子都能身心轻松地通过,一小部分孩子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通过。如果我们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孩子们一定会得到更多的肯定,我们也就达到了制定标准的目的。
教育是为学生打未来的底子,
而不是为教育者挣今天的面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遭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困难”、“矛盾”。这是成长的必然,我们只需“指指点点”就行了,无需“包办”代替解决,否则往往事与愿违,损伤孩子的自尊,形成追悔莫及的“恶意”。
孩子的事不要包办
吃午饭的时候,爸爸看到小唯的眼睛下方,有一道带血的划痕。
爸爸问:“你是怎么搞的?”
小唯没有在意,随口说:“同桌不小心划的。”
因为伤口是在眼角,爸爸想,这件事很严重,必须要问清楚缘由。
爸爸追问:“是用什么东西划的?”
“用铅笔划的。”
爸爸心中“咯噔”一下:如果是划到眼睛,那还得了?
爸爸说,第二天要去学校,让老师处理小唯的同桌。
小唯请求爸爸不要去,说这是他和同学之间的事,他们自己能把问题解决了。
爸爸说:“我这是对你负责任。以后走上社会,你也这样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第二天,爸爸真的到学校,要老师一定严肃处理此事,而且还去警告了小唯的同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似乎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班级都有可能发生。
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尼采说:“最大的善,往往包含最大的恶。”爸爸的强硬态度让小唯难受,同学远离他了,因为他“仗势欺人”。
好长时间,小唯不敢抬头看老师,也不敢再与同桌说笑。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性格、情绪、处事态度,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结交许多好朋友,也一定会遇到许多事情。他们在很多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小伙伴之间有一些纠纷。
小伙伴间发生的摩擦,不一定非得要争出个“对”与“错”——有时也争不出所以然来。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判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从《孩子,请给妈妈让座》一文,可以看出孩子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儿子13岁生日那天,我很郑重地提出了一个要求:以后在公共汽车上,如果只有一个座位,那么,请让座给我。儿子很吃惊,因为以前都是父母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说:“孩子,你快和妈妈一般高了。你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妈妈已人到中年,腰腿都不如以前了。之所以要在你生日这一天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你的出生之日,是妈妈一生中最辛苦的一天。”
儿子说:“妈妈,我懂了。”
几天后,我和儿子路过一家大酒店。一个熟人搂着她的儿子,在众亲友的簇拥下走出门来。见到我,她神采飞扬地说,儿子12岁生日,摆了十几桌。
我问那男孩:“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天吗?你长大了,会为妈妈过生日吗?”
熟人哈哈大笑,拍着我的肩说:“将来想指望他们?没门儿!等你老了走不动了,就进养老院,靠社会吧!”
熟人走了,我小心翼翼地将目光转向儿子。出乎我意料的是,儿子原本羡慕的神态变得不屑起来。他说:“等那个阿姨老得走不动了,她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我昨天还在电视里看到一个老太太为养老的事,和儿子打官司呢!”这回轮到我惊诧了:儿子真的长大了?
公共汽车上,终于有了一个空位。儿子习以为常地一屁股坐下,但随即又触电般跳了起来,说:“妈妈,您坐。”我如梦初醒地坐下了。看来,我和儿子都没习惯这样的让座。但我们都会习惯的,就像我们终究要习惯让孩子去独闯天下一样。
其实,人天生就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孩子一定是有的,而且差不多可以应对他们这个年龄段可能遇到的人与事。但可惜的是,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总是在他们自己处理事情之前“抢先一步”。“抢先一步”就是包办,而包办就是“外部势力”强行侵入到孩子们的世界。
如果孩子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得势”了,有的家长会喜形于色;“没有占到便宜”,有的家长便恼羞成怒,责备孩子“无用”、“废物”,甚至去学校无理取闹一番。这样的话语、心态,无形之中让“小树苗”扭曲地生长。树苗即使长大了,也难成“栋梁之材”。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努力拼搏才能有所收获。但错误的“强势出招,抢占先机”是否可行呢?家长的“强势出招,抢占先机”,看起来能图一时之快,似乎也“占上风”、“增实力”了,但孩子对此却十分反感。
《楚天金报》曾经以“孩子闹矛盾,家长是否介入”为题,对部分孩子做过一个采访。孩子们的回答是:我们有我们的世界,我们有自己处事的原则,我们有自我处事的能力。
董欢:我们都是大人了,自己的事自己可以解决。我们打打闹闹最多也就是闹翻了,一个游戏就能把我们又团结起来。家长介入只会让我们觉得尴尬,就算是和好了也不会像从前那么好。如果同学间的矛盾闹大了,我们解决不了,家长和老师就应该介入。
张静如:我不喜欢家长出面帮我们解决问题。一次,一个同学的家长问我和她的孩子有矛盾的事,我愣了一下。这其实是个小误会,但家长来问,我就觉得特别别扭。
董莹:小事和小摩擦,一般我们都能自己解决;如果是不小心伤到同学的话,就应该赶快让家长们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的一些好朋友,她们也不愿意把矛盾告诉家长,因为家长总会讲一些大道理,还不如自己解决。
我们应当承认,这是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我们说起来都是为了孩子,但我们有多少人会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呢?这就像一个医生给病人看病,却不愿意听病人的陈述。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但我们习以为常。
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这是人之常情。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困难”、“矛盾”,这是成长的必然。当孩子遇到棘手的事情时,家长可以“指指点点”,告诉孩子要真诚、坦荡地去与别人沟通,在相互尊重、心平气和的层面上,妥善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对孩子事事包办、干涉,看起来是“为你好”和“帮你忙”,实质上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形成了追悔莫及的“恶意”。
所以,赫伯特?斯宾塞说,正确进行教育的主要障碍不在于儿童,而在于家长。并不是儿童对强制的影响不敏感,而是家长的德行不足以运用这些影响。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家长也好、教师也好,都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引,是引导,是牵手,不是生拉硬拽。我们要教会他们包容与坦然,不激进、不偏激,爱自己、爱他人,真诚地与别人沟通。孩子自然会明辨“善”与“恶”、“美”与“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