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NT$
439.0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NT$
1326.0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NT$
806.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NT$
806.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NT$
500.0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NT$
347.0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NT$
398.0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NT$
653.0
|
內容簡介: |
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导朱旭东教授审定,更适合中国读者阅读。老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哈勒洛赫小村的一名牧师,倾心于对儿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始于最佳时机”和“应该让兴趣引领孩子的学习”,其教育理念在儿子小卡尔·威特身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国王的赏识,其教育方法在后世获得重视从而流传至今。难能可贵的是,在小卡尔·威特童年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父亲填鸭式的灌输,以及家长强制的命令,而是在游戏与运动当中快乐地学习,自发地进步,健康地成长。本书是卡尔·威特父子所著教育经典的合集。上篇是老卡尔·威特对自己教育成功经验的总结,下篇是小卡尔·威特对父亲教育方法的回忆与总结,两部分互为补充,各有所长,相信读者读后,一定能从其中总结出提升自己育儿效果的方法。愿每个孩子都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自己的劣势。这本书其实是关于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优势的专业指导,能帮助你在未来的人生中充满自信。
|
關於作者: |
卡尔·威特(Karl
Witte)1800年7月出生于哈勒洛赫小村,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出生时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但是在父亲老卡尔·威特的悉心教育下,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掌握了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知识。他9岁便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在23岁的时候就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轰动但丁研究学界,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专家。此后一直在德国著名大学教书,直到去世。
|
目錄:
|
上 篇
第一章 迎接天使的到来
拥有一位身心健康的妻子
不要让妻子在妊娠期与宠物为伴
在孕期和妻子共同感受孩子的存在
第二章 天才取决于后天教育
两种天才观
小卡尔并非天资聪慧
教育孩子不能强逼,亦不可放任
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孩子的潜能遵循递减法则
教育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
第三章 抓住教育孩子的关键期
合理规划孩子的膳食
让孩子的身心都健健康康地发展
越早开发孩子的五官越好
对孩子的语言教育越早越好
一切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
第四章 教育孩子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从游戏中唤起孩子的兴趣
如何教孩子学外语
何时教孩子写字
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在大自然中培养孩子的兴趣
填鸭式的教育要不得
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
如何教孩子学数学
学习用功不会损害神经
在亲身体验中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
“玩”出智慧
第五章 培养孩子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要明辨事物,不能只看到表面
要分清善恶好坏,不能盲目乐观
助人要谨慎
这个世界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美好
第六章 教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
轻信容易受伤
学会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让孩子明白鼓励和表扬他人的魔力
要注意坚持真理的方法
有效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交流艺术
相互理解是与人交往的基础
傲慢妨碍人际关系
与人交往宜有尺度
第七章 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是我的教育理想
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
不能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学者
我只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要注意孩子情感的陶冶
第八章 教育孩子要严格有度
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严格要求孩子也要合乎情理
教育孩子不能反复无常,出尔反尔
小孩撒谎时要及时纠正
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
第九章 我教儿子如何玩
只让玩具陪伴着孩子度过童年是很可悲的
在互动游戏中成长
第十章 夸奖和鼓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夸奖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
孩子天赋的开发和培养离不开夸奖
失败并不可怕
有效夸奖的奥秘
夸奖应适度,不可随意
第十一章 父母对孩子的管束作用
“行为录”的作用
让孩子明白好人有好报
管教孩子,母亲的功劳有一半
杜绝孩子随便发脾气的坏习惯
管束孩子有讲究
改掉孩子贪吃的习惯
第十二章 培养孩子优良的学习品质
学有用心
学有效率
学有所精
学贵坚持
第十三章 使孩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怕挫折,面对现实
取舍之间的权衡
保证孩子的精神卫生
第十四章 做一个幸福的孩子
教育史上的奇迹
莱比锡大学的邀请
奉召就读哥廷根大学
14岁少年获得博士学位
没有比品尝真理的滋味更为幸福的了
下 篇
第一章 父母开启孩子非凡的人生
父亲的“优生学”
天才的创造需要早做准备
天赋并不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
第二章 婴儿的体能训练是以后身体健康的保障
天才的培养从饮食开始
小孩的健身很必要
孩子的生活要有规律
第三章 让孩子快乐地学习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向导
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对孩子进行语言的潜印象教育
第四章 父亲培养我的人格品质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善良的品质
父亲教我诚信做人
上帝赞赏生活节俭的人
勤劳是最好的品德
要让孩子学会谦虚
第五章 父亲的教育法八则
两种最有效的学习环境
学习要张驰有度
学而不倦的秘诀
坚持每天学习三小时
学无止境
提高记忆力的最佳方法
学习也要有节奏
提高效率的交替学习法
第六章 父亲教我人生准则
凡事预则立
养成守时的观念
做人也要精益求精
自强自立
第七章 父亲“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一场有意义的“战争”
父亲不轻易让我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学会与人相处
父亲和我之间的游戏
第八章 大学学习生活中的快乐和挫折
命运待我不薄
让学习充满乐趣
我也曾经偏科过
我的初恋
第九章 父亲对我人生的忠告
学校教育依然不能忽视
不能没有人生导师
要行万里路
瞎子丘比特
面对死亡,热爱生命
|
內容試閱:
|
第二章
天才取决于后天教育
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法]爱尔维修
两种天才观
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两种相对的天才观的争论。我举两个例子来看看这两种天才观的异同。
哲学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学著作《爱弥儿》一书中讲过这样的一个例子:两只同母所生的狗,同时同地地接受完全相同的训练,其结果却完全不一样:一只狗敏捷灵活,另一种狗迟钝不化。这样的差异完全是由于它们的先天禀赋不同。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有这样一段寓言:
两匹形体相似的小马,其中一匹交给愚昧的庄稼汉去喂养,另一匹交给有头脑的人去喂养。前一匹小马,由于庄稼汉的贪心,不待小马长大就用它来干活,拉马车,驮粮食,最后小马因过度劳累而日渐消瘦;相反,另一匹则在聪明人的精心培育下,竟然成长为一匹千里马,驰骋于赛马场上,威武彪悍。
上面两个故事,第一个强调天赋的差异,天赋不同,相同的环境的培育效果就不同,天赋决定成就大小;第二个则强调后天环境和培育的决定性作用,忽略天赋上的差异。
一直以来,在关于孩子的培养问题上,大部分人都支持卢梭派的学说,很少有人相信裴斯塔洛齐派学说。在这个问题上,爱尔维修无疑是裴斯塔洛齐派的先驱者,他认为:“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虽然倾向于裴斯塔洛齐派的教育观,但是对此我持保留意见。我充分认识到,爱尔维修的说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他过分地强调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从而忽略了孩子的个人天赋。有些人指责我不承认孩子禀赋的差异,完全就是诬蔑。
我有我自己的看法,我承认儿童的天赋是有差异的。我们假定天资聪慧的孩子禀赋值为100,愚钝的孩子,其禀赋值在10以下,一般孩子的禀赋值在50左右。假使孩子们所受到的教育都是一样的话,那么他们的未来就取决于个人天赋的高低。可惜的是,现在的孩子所受的教育非常不完善,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天赋的发挥。比方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一半。
这样的话,如果对孩子的培养能够使他的禀赋发挥到80%~90%,那么还有什么可以让人忧虑的呢?这样的有效教育能够使禀赋值只有50的普通孩子表现出比禀赋值为80的孩子更为出色的成绩。当然了,同样的教育环境下,前者肯定赶不上后者的。
但是,我们也用不着悲观,与生俱来就有超高禀赋的孩子并不多见。大多数的儿童都是一般的。再说,如果按照我在上一章所说的来生育婴儿,我想孩子的禀赋一定不至于太差,生育高禀赋的孩子的机会也会很大。
小卡尔并非天资聪慧
我们的儿子终于诞生了。对于年过半百的我来说,能拥有一个可爱的孩子是上帝赐予我的多大的荣耀啊,我感谢上帝,更感谢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我给他取名为卡尔?威特。只是,令我和妻子都很吃惊的是,孩子并不像我们之前所想象的那么聪明,甚至,他还有些迟钝。我们又失望又苦恼,并开始怀疑:这个孩子以后能够成才吗?
之前我们满心欢喜,而现在却被这失望和苦恼重重包围。但我一直相信,孩子的成就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所以,经历过短暂的忧虑和失望之后,我和妻子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卡尔的教育之中。
小卡尔的出生愚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劝慰,有人以此对我的教育提出质疑。那段时间,我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卡尔?威特牧师,您不是一直认为孩子的后天教育决定其成才与否吗?现在的事实是,您的儿子先天不足,你如何将他培育成才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有把握,也有能力将我的孩子培养为一位优秀的人。”虽然我不知道以后小卡尔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身为人父的我,有这个决心,也有这个信心。
小卡尔出生之后的第三天,格拉彼茨牧师来我家,发现小卡尔有些迟钝。虽然他支持我的教育观念,但那天他也表示很担心。
“担心什么呢?格拉彼茨牧师,请您直说。”我故意问他。
“请原谅我这样说,我发现小卡尔并不是想象的那样聪明,我们应该面对这个现实。”他很小心地说。
“哦,是的,我知道。但我认为这并不能决定他的未来。”
“是的,是的。先天不聪明并不意味着永远不聪明。但是,这样一来,您就要付出比原先多好几倍的努力才能将孩子培养成才啊。”他担忧道。我点头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恕我冒昧,我倒有个建议,你听听看。现实既然是孩子不太聪明,他成才的希望完全就在于后天的培养。这样,我的想法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您和您的妻儿都要做好某种牺牲的准备。”
“什么牺牲?”我很不理解地盯着他。
格拉彼茨牧师开始认真地给我分析:“换句话说吧。既然孩子的成才完全要靠后天的培养了,您就应该严格训练他,这种训练要比其他的孩子更严格,更有效,甚至是魔鬼训练。只有这样的付出,才有可能将孩子教育成才。当然了,这样就会让孩子失去童年美好的乐趣,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温馨的童年记忆,但这是为他以后的成长好,是对他的将来负责啊。这就牺牲了孩子的美好童年。而您和您的妻子,则有可能在这过程当中失去一些家庭的温馨,甚至夫妻间的温情。”
“你怎么能这样想呢?这样的牺牲值得吗?难道还有什么比幸福的生活本身更重要吗?”我立即否定了他的观点。
“那孩子的前途怎么办?”他问我。
“孩子的前途当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逼迫孩子成才。这样根本不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长。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不仅会让孩子遗憾没有幸福的童年,而且也不能很有效地学到有用的知识。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没有任何好处,最后只能毁了孩子的一切,包括童年和未来。”我肯定地说。
教育孩子不能强逼,亦不可放任
教育孩子不能强逼。对于与生俱来就有非凡天资的孩子,如果施予有效且恰当的教育,那么他一定前途无量。但在现实中,对于一个具有非凡天资的孩子的教育却是令人失望的,甚至是失败的。在父母眼里,只看到孩子的禀赋,没有对其进行全能的培养。父母们总是过分要求孩子完成这个,做好那个,根本不会考虑到孩子的其他方面才能的培养。这样的做法,最后只能让孩子的心理发生扭曲变形,充满了叛逆、压抑与怨恨。我们教育孩子要方法得当,不能强逼孩子去做一些我们给他规定的事情。正确地教育孩子很重要。如果教育方法不当,不要说一般的孩子,就是那些具有非凡天资的孩子的前途照样会被毁掉,给家长和孩子留下终生的遗憾。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童年很不幸福,没有一点美好的记忆。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严格要求他的学习,从来不准他有任何假期,以免扰乱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规律。父亲从来不给他任何自由,连一点小爱好都不允许。父亲要求他一有错误就要马上纠正。在讨论的时候,父亲往往先是和颜悦色地和他交谈,可是,一旦发现错误,父亲会立马变得凶神恶煞一般,咄咄逼人。这给穆勒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卡尔?冯?路德维希也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是一个具有非凡天赋的孩子,但由于父亲急功近利,不断催逼他的学业,最终导致了他半途而废。卡尔从小就在父亲的亲子严格管教下学习。父亲强迫他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得学习,并且反对一切与学习无关的兴趣,像体育、游戏、探索大自然等,卡尔一概不能参加。这样的做法也确实取得一些值得炫耀的成绩。在父亲的督促下,卡尔在8岁时就开始学习大学水平的课程,仅用三年的时间就修完大学课程并且顺利毕业。他的数学成绩相当优秀,教授们预言他将会成为一名世界级数学家。然而,这种辉煌的成绩并没有持续多久。卡尔上了一年的研究生后,就再也不想学习数学了,后来转学法律,还是不能有所收获。最后的结果是他当了一名微不足道的办事员。
教育孩子亦不能放任不管。教育孩子的另一种极端做法就是听任孩子自然发展,甚至放弃做任何事情的努力。为人父母,培养孩子,不光是要有耐心,更需要有足够的智慧,特别是对于那些先天不足、迟钝痴呆的孩子的父母来说。
我的岳母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曾劝过我不用费心思再去培养小卡尔,让他顺其自然地成长。我非常感激她的劝慰和善解人意。我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悲观。虽然小卡尔的智力不那么令人满意,但对他的将来,我始终充满信心。因为我相信婴幼儿时期的教育足以克服所谓的天赋不足,我坚信恰当的教育能够改变一切。
我们知道,人如同瓷器,幼儿时期好比是制造瓷器的黏土。小时候的样子就是成年的雏形。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幼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如何。伟人和天才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倘若能给予他们再高明一些的教育,他们就会取得更高的成就,并且成为一个全面而完美的人。国民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对其子女的教育水平。柏拉图在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国”时,他认为“子女教育是社会的基础。”这确实是高明之见。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开始得越早,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完美的人。对于小卡尔的后天培养,我就是这样想的。
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流行的育儿思想认为孩子的教育从七八岁开始为宜,还有就是认为育儿过早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我坚持认为,教育孩子,一定要与孩子的智力发育同步,这是我的教育理论的核心。所以,我的教育理念在世人的眼中荒唐至极,用我的这个理念可能将孩子培养为天才吗?按当时的主流观念,显然是不可能的。
小卡尔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后,表现得优于一般的儿童,此时人们却认为他的才能是天生的,并非教育的结果。这让我无可奈何。前面我说过卡尔出生时并非天资聪慧,这里我想向诸位描述一下他出生时的某些细节。
“这简直就是一个白痴孩子”,一般人看小卡尔第一眼的印象就是这样。生出这样的孩子,我当时心情也很糟糕,低落、伤心。但这毕竟是我生的儿子,我是无能为力改变这个事实的。小卡尔的出生并不顺利。卡尔属于早产,比预期提前了一个月,他还未得到母亲子宫充分的孕育便突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了。更不幸的是,他出娘胎时被脐带缠住了脖子,差点窒息而死,后经医生的及时抢救才活了下来,这是个奇迹。但幸运存活下来的小卡尔仍然四肢抽搐,呼吸困难。当时医生忠告说:“孩子幸运存活下来了,但明显先天不足,他的大脑看起来发育不健全,以后的事情我们说不好,可能会比现在更糟糕。”
确实,刚出生的日子里,我和妻子都以为小卡尔就这样了,他的未来是黯淡的。这个孩子不仅没有显示出具有任何一种天赋的迹象,反而连本能的反应都极为迟钝。他不能像其他婴儿那样主动地寻找母亲的乳头,只能靠母亲把奶挤出来一点一点地喂他。看着儿子的这种情形,我既伤心又着急,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为了儿子的成长能够与同龄人同步,我决定仍然按计划进行早期教育的试验。我想,既然这孩子先天不足,天资不佳,那么就一定要尽力使孩子的禀赋发挥出八九成,甚至更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的教育就要与他的智力发育同步进行。
这就遇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早期教育能够造就天才呢?解释这一点,我们要从儿童的潜能谈起。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表明,人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这种能力隐秘地潜藏在人体内,我们称这种能力为潜能,潜能就是与生俱来的禀赋。每个人身上都具有特别的禀赋,而并不是天才独有的。比如,这里有一棵树,如果按照理想生长状态来说,可以长到30米高,那么我们就说这棵树具有能够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是同样的道理。
然而,要达到理想状态是很不容易的,一般而言,只能实现孩子潜能的六成或者七成,多则八成、九成。当然,教育的理想就是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最好使其发挥达到十成。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出这种潜能,就一定会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可惜的是,人们的这种潜能大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就是为什么天才极少的原因。话说回来,如何培养更多的天才呢?重中之重,就是及早地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合理引导孩子自由地发挥出这种禀赋的潜能。
孩子的潜能遵循递减法则
这里有个著名的例子。
据说,司格特伯爵夫妇携带他们的新生婴儿出海旅行,到达非洲海岸时遭遇了巨大的风暴,浪打船翻,除了司格特伯爵夫妇带着儿子爬上了一个海岛而得以生还外,无人幸免遇难。那个海岛荒无人烟,长满了热带丛林。在岛上,司格特伯爵夫妇由于感染了热带丛林里的疾病而撒手人寰,只留下孤零零的小司格特。后来,只有几个月大的他被一群大猩猩收养,从此他就在这班动物父母的“哺育”下渐渐成长。二十多年后的一天,一艘英国商船偶尔经过那个海岛,发现了已经成长为强壮青年的小司格特。他跟一群大猩猩成天生活在一起,行为举止跟大猩猩别无二致,像大猩猩那样灵巧地攀爬跳跃,在树枝间荡来荡去。他不会直立行走,也不会像人类一样说话。人们将他带回到英国后,轰动一时。科学家对小司格特的经历和表现非常感兴趣。他们像教婴儿那样教导小司格特,想让他学会人的各种能力,好让他重归人类社会。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小司格特终于学会了一些基本能力,比如说自己穿衣服,直立行走,虽然他还是更喜欢像大猩猩一样爬行。可悲的是,他始终无法学会说出连贯的句子,他的表达方式更习惯于像大猩猩那样吼叫。
小司格特之所以始终不能学会运用人类的语言,就是因为人类语言学习能力的巅峰期是在人的幼儿时期。二十多岁的小司格特,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他的这种能力已经完全消亡了。
通过这个例子,需要强调特别注意的是,儿童所具备的禀赋潜能具有递减的规律。对孩子的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潜能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即使生下来具有100度潜能的儿童,倘若没有及时教育,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到15岁时就会只剩下40了。
据研究,每种动物的潜能发挥都有各自的巅峰期,而且这种巅峰期是固定不变的。当然,不同的个体动物的巅峰期又有长短之分,有些动物潜能的巅峰期持续的时间是很长的,有些动物潜能的巅峰期是很短的。不管是哪一种动物,其潜能的巅峰期开发的越早越好。譬如,小鸡有一种叫做“追从母亲的能力”,其大约是在出生后4天之内就进入了巅峰期,倘若在这期间不让它发展,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了。还有,小鸡具有“辨别母亲声音的能力”,它的巅峰期大致在出生后的8天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么这种能力也就永远枯死了。小狗的那种“把吃剩下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巅峰期也有一定的期限,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把它放到一个不能埋食物的房间里,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就永远不会具备了。这些都是经过实验证明的。同理,我们人类的能力也有如此的巅峰期期限。
所以,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量减少这种递减法则的影响。按照上面例子的说明,小司格特的悲剧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其潜能的巅峰期,没有及时地、恰当地诱导培养发展这种潜能而导致了潜能的消亡。因此,教育孩子的重中之重就是在其潜能的巅峰期要不失时机地挖掘孩子的潜能,也就是说,要尽早地开发孩子的潜能。
教育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
不用担心,只要通过尽早的教育,就可以解除这种在孩子潜能上的递减魔咒。生一个健壮的宝宝,这只是教育孩子的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事情更琐碎,责任更重大。因为,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必须担起教育者的重担。
根据我的经验,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从他出生的那天起就立即开始。教育家们总是反对我的这一教育理念,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么早就开始对幼儿进行教育是非常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这也太摧残儿童了!但,我坚定我的教育理念可以培养出天才。
那时经常有人问我是不是真的从孩子出生就开始教育他了,我怎么会对一个白痴一般的孩子抱有如此大的希望。我的回答一直很坚定:“我对我的孩子小卡尔的教育,从他一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还有,我从来没有对他失去过信心。我坚信他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天才的。”
还记得小卡尔刚生下来的那几天,全家都弥漫着苦恼和不安的气息。一直支持我的妻子也开始怀疑我的想法了。有一次,她向我诉苦说:“为什么上帝如此戏弄我们?小卡尔竟然是个弱智孩子?上帝这样对我们公平吗?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我对她说:“亲爱的,上帝永远是公正的,请你相信我。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大多数人都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就是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这个我懂,可是小卡尔现在都表现得像个弱智孩子,根本就不聪明。这个残酷的现实我们无法回避啊。”妻子还是不安地说。
我继续说:“诚然,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个不幸的事实,但是只要我们将他现有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以后就可以改变这个事实。尽管小卡尔现在没有别的孩子聪明,但是通过我们的教育,总有一天他会超过其他孩子的。即便是天资聪慧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培养,他的卓越禀赋就不能很好地被开发出来,到最后他也不会成为人才的。小卡尔虽然天资并不聪慧,起点很低,但如果我们对他施予恰当的教育,充分挖掘他的潜能,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他最终会超过其他的孩子,并且超过所有人,最终他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人才。”
不光是对我的妻子,对其他所有关心小卡尔的人我都这样告诉他们我的观念,并且表达我永不动摇的决心。因为我深信,天才的培养取决于后天教育。
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出生后的前3年是最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跟长大以后时全然不同。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他并没有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得等到三四个月之后,甚至五六个月之后,他才能分辨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就开始了我们所谓的“认生”了。但我们要注意,婴儿这时记忆面孔的方式并不是通过分析面孔的特征,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将母亲的面孔印象整个儿原封不动地作为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
我们成人完全无法想象婴儿的这种模式识别的能力。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对3岁以前的婴儿教育来说是“硬灌”期,也就是“模式教育”。婴儿依靠动物的直感,具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他的大脑不会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判断,还是一张白纸。因此,婴儿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这个时期,教育孩子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孩子进行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像等的反复灌输,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奠定大脑智力活动的基础模式;另一方面是不断向孩子灌输一些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谚语云:“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成人以后的样子。”这个时期,如果我们不生动地、反复地让正确的模式出现在婴儿的眼前,进而灌入他尚未具备自主分辨能力的大脑中的话,他也会同样吸进各种不良的坏的模式,这以后就会形成人的素质。因为,孩子在长大之后所具备的一些基本性格的素质在3岁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所有的人都毫无例外。所以,模式时期很关键,它决定了人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