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3.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本书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
第十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质成果(教育理论创新)二等奖
|
內容簡介: |
当今教育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一,就在于知识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培养和塑造“知识人”成为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然而,真正重要的不是知识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能否找到有用的知识,是否善于运用知识。唯有当知识被用来开启心智,知识被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时候,知识才真正找到了通向美德的通途,才能够转化成为人生智慧的力量。而当知识仍然充塞着教育的全部,占据着教育的中心之时,智慧便只能被驱赶或冷落在边缘,或许偶尔成为教育者口中的目标与心中的梦想,却无法通过实践内化到受教育者的生命之中,成为每个人的生命内涵。在教育中,每一个人皆有智慧的潜质,通过知识的获取、思维的培养,人人都能发展智慧。那么,教育如何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为思维而教》试图围绕观念与行为、理论与实践,从课程与课堂、教师与学生等不同的维度,做一些探索与思考。
|
目錄:
|
前言 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
第1章 知识与智慧的距离有多远
第一节 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说起
第二节 催生思维定式的传统教育
第三节 问题背后的文化设定
第四节 考试作为无法逾越的制度束缚
第2章 关于思维之思
第一节 “人何以为人”的凭据
第二节 思维的学科视界
第三节 思维是否可教?
第四节 思维的心理学假设
第五节 思维究竟何在?
第3章 “我们怎样思维”的教育学探索
第一节 科学的思维方法的雏形
第二节 “传统教育”中的思维训练
第三节 “五步思维”或反思性思维
第四节 思维的一般步骤
第五节 多元智能理论的解释
第4章 为思维而教: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 学科课程中的思维教学
第二节 思维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第三节 一个实践性案例举例
第5章 为思维而教:让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现代性转换
第二节 思维课堂的道德标准:另一个角度
第三节 多元智能理论融入课堂:新的启示
第6章 为思维而教:首先改变教师的思维
第一节 习惯性思维的危机
第二节 走向反思性思维反思性教学
第三节 改变思维对教师相关态度的要求
附录:相关文章
第一篇 你害怕学生思考吗
第二篇 “不罔”的追求——《教会学生思维》读后
第三篇 如何拥有“聪明”的外衣
第四篇 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
一、故事引起的思考
在沃顿商学院的一本教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令人感受颇深。
午夜时分,你听到楼下公寓里传来很大的收音机声
上周,住在公寓里的一位安静的老人去世了,你已经开始考虑下一位房客的到来。你不知道谁会住进来,并且你刚刚从大学同学那里听到一些令人恐怖的故事。在公寓里,一个不好的邻居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现在你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爵士乐不停地响着。你辗转反侧,看着挂钟。现在是午夜00:30,你决定再等一会儿。即使你的新邻居是一个性情古怪的人,你也不愿意第一次会面就吵架。1点了,收音机还在刺耳地叫着。他们到底在举办一个什么样的聚会?你明天还要早点起床工作。什么样的人会这样无知?所以你想走下楼以平和的语气教导这个白痴。你使劲地敲着门,然后门摆动着开了。你很奇怪地发现,公寓里几乎是空的。没有任何新邻居搬入的迹象,屋里甚至连家具都没有。于是你走进去。在里屋,你发现一些衣服和油漆桶,一个咚咚作响的盒子连着墙上的电源插口。
根本就没有什么邻居,只是一个粗心的油漆工白天离开时把收音机落下了。新的房客还没有来。你根据噪声凭空创造出来的无知邻居已经从你脑海中消失了,但是你感受到的愤怒和其他情感仍然真实存在。让你平静下来再去睡觉非常困难,因为你还在生这个“邻居”的气,虽然只是一个在你头脑中存在的邻居。你创造了这个令人讨厌的角色来解释吵闹的音乐,它有了自己的生命。如果你没有下楼去敲门,那么你可能很多天都要带着这种幻觉过日子。
你的心智模式塑造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它们有助于你快速地赋予外界的噪声以意义,但它们也能限制你认识真实世界的能力。它们一直伴随着你,就像你的邻居一样,可能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也可能让你整宿无眠。
商学院的教材运用这个故事来论证人的“心智模式”如何塑造一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和对于世界的认识。的确,心智模式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时刻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为,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任何思维和行动都来自于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而心智模式正是决定着我们如何认识和定义外部世界的。也就是说,心智模式一方面塑造我们所能够看到的信息,决定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另一方面还塑造我们如何在其中采取行动。
然而,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却看到,人们赖以理解生活、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心智模式却有可能把人限制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妨碍他看到显而易见的正确答案,妨碍他在面对问题时做出聪明的判断与智慧的结论。
与“午夜收音机”的故事相类似的问题,哲学家周国平也讲述过一个令人感怀的故事。
永远牵不到的手
这是一只丰盈的手。十指纤纤,珠光宝气。手美,人更美。
美人自然也有一个诗一般的名字。采诗。采诗是她的名字。
这是一栋二十层的现代豪华大厦。这栋大厦是采诗她爸的。
采诗如诗如画如烟如雾。她不爱读书。
她有一间别致的小型办公室。她想来上班就上班。
上班对她来说只是象征性的。没有人知道她究竟是星期一、还是下周三上班。
没有一个人知道,除了她自己。甚至于她自己也不知道。
她的许多决定都是突发性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此时此刻她正在上班。阳光透过蓝色的纱窗过滤后斜照在采诗的办公桌上。
她刚打完电话。她正在桌边浏览时装杂志。
小李是采诗的近身门卫。他正在当班。相同的阳光也照到了他的身上。
阳光多么平等。不平等的是小李的心。
他每天都斜站在大门之侧。他的目光正瞟着室内的办公桌。
这个角度只能够看到办公桌。当然他并不是想看办公桌。
他是想看到桌上那只光滑的手。那只温柔的手。
这是他的角度,小姐发现不了的角度。他这半年来共看了六十八次。
此时,他正在看。这是第六十九次。
阳光平静。办公室平静。不平静的是小李的心。
他多么想跟这只手握上一握,那有多好。
但他不敢。先是不敢想。后是不敢做。为什么不敢想。因为他认为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教育教了很多的“不可能”。“人要现实一点,客观一点……”
故事里的小李最终也不可能成功地牵到那只无限温柔与美好的手。尽管他的内心充满真实和强烈的渴望,尽管他会持续地经历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内心挣扎,然而最终他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周国平的分析认为,小李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完善的教育把六大敌人派驻进了他的头脑,并且将主人灵性的头脑牢牢控制了。这六大敌人分别指的是:分裂人、主观人、虚伪人、简单人、封闭人、被动人。
我认为,这里的所谓头脑中的六大敌人与沃顿商学院教材中的“心智模式”,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如同一个立方体的不同侧面。它们所反映的,或者引起我们反思的,都是一个人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或者简单地称之为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带给人的不同的影响。面对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或问题,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运用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去应对,做出各种各样的回应或对策。偶尔,当发现别人对同一个事情或问题的处理方式或解决办法与自己迥然不同时,我们会惊讶于不同的人在想法与观念上的差异,会惊叹,“啊,他居然是那样认为的!”或者,“天哪,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任由自我的惯常思维控制着自己的心智,任由大脑对于外界做出条件反射般的回应,并在此基础上习以为常地生活着、学习着、工作着。
“心智模式”也好,“头脑的敌人”也好,或者自我的惯常思维也好,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教育的经历、训练的活动、他人的影响和个人的经验等。其中,教育的经历对于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尤其不容忽视。然而,教育恰恰在这一方面并未赢得社会的认可与信任。这些年来,社会各界对于国人的创造能力的深重忧虑,以及继之引发的对于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的集体诘问,实际上是对我国教育在今天这样一个个性张扬创新凸显时代所遭遇的思维培养缺位或智慧养成乏力问题的全面清理。毫不讳言地说,那种以应试为中心的教育,在给我们的学生一代以爆炸性的知识积累的同时,确实没有给他们以相应的思维能力的养育和人生智慧的提升。知识技能的优越与人生智慧的某种缺失可谓今天的精英学子集体性的素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反思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性格与行为缺失的同时,更有必要反思我们的教育。
二、知识被误解为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和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培养起来的,即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是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一些事实显示,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似乎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承担起这个应负的责任。甚至相反,某些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屠宰场,“在大批地屠杀天才”。经过正规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之后,原本灵动的心反而呆滞了,应该更加精彩雀跃的思维反而一步一步走向了平淡和平直。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应遵循的规律被教学置之度外,学生思维的发展几乎成为“教学的荒地”。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材料及其所蕴涵的知识被误解为目的本身,而发展人的思维的根本目的反而被不知不觉地遗忘了。
传统的教学向来就被认为是传递知识的事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也被约定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传统教学的痼疾,就在于教师过分看重知识的传递而轻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过多地控制了学生的思维而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精神空间。这种状况早被杜威在20世纪初言中。“学校中过分重视学生积累和获得知识资料,以便在课堂问答和考试时照搬。知识作为一种资料,意思就是进一步探究的资本,必不可少的资源。知识常被视为目的本身。于是,学生的目标就是堆积知识,需要时炫耀一番。这种静止的、冷藏库式的知识理想有碍教育的发展。这种理想不仅放过思维的机会不加利用,而且扼杀思维的能力。在乱糟糟地堆满废弃破烂的场地上,没有人能够建造房屋。学生脑子里装满了各色各样从来不用的材料,当他们想要思考时,必然受到阻碍。他们没有做过选择适当材料的练习,也没有标准可以遵循;每样东西都处在同一个呆板、静止的水平上。”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8?而且传统的教学所遵循的逻辑顺序往往是一些“适合于成年人的思维形式”,将知识“剁碎”,一次让儿童学习一块。这样做的潜台词是,“当儿童得到了所有单独的碎块以后,他就会有了整体”。可事实上这是荒谬的。当知识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之后,学生所能做的一切就只剩下了记住公式。如此,“儿童的经验这时就不是真正的经验了,而仅仅是努力记住对别人经验结果的叙述。在这种条件下,思维,真正的思维,发现与探索的思维,就受到了限制”。
在一些看重“知识传授”的学者们看来,传递文化知识是整个人类文化延续的需要,因此,学校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对所有人来说是有用的主要概念和知识传授给他们。伴随着知识和信息的爆炸,这种“知识本位”所产生的结果是:学校不得不一再扩展学科科目所能够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判断学校是否在厉行改革就是看其是否增加了课时总数、延长了课时时间;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再受到课程大纲、课本修订和考试计划的影响;家长和行政领导判断学校和教师的标准是,看他们是不是能够更迅速、更及时地传授更多的知识。在教师看来,他们的教学涉及和覆盖的内容越多,教学就越有成效。与此相应,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知识掌握越多,进步越明显,教学就越有成效。因此,所谓最富有成效的教学,常常被误解为有着最大“知识覆盖面”的教学。知识的目的原本为了解决人的生活问题,知识至多不过是“问题解决”的工具。现在几乎颠倒过来,解决人的生活问题的“问题解决”在教育中似乎没有了地盘,知识的权力无止境地膨胀,知识似乎取代了“问题解决”而粉墨登场,荣升为目的本身。
知识由工具转化为目的经学校教育的考试而暂时地得到强化和“合法化”。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对升学率的追求,人们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发展。于是,在学校中,那些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或者在体育、绘画、舞蹈、音乐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聪明的、具有较高的创造力的孩子,也被视为思维能力较强的孩子,是有培养和发展前途的对象。与此相对,那些在学校期间学业平平,艺术素质也不是很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如人际交往与合作、管理、组织等方面明显表现突出的儿童却常常被教师忽视。
然而,有趣的是,人们经常发现,在学校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儿童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在其事业里可能并没有什么惊人的表现,相反,在那些当时不为教师所重视的儿童中却不乏事业成功者和开拓型人才。就是在学校期间,也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学业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能够很出色的胜任班干部的工作,在同学中有很强的号召力,表现出组织和管理方面的非凡才能;有的学习成绩并非领先的学生,却能够经常开动脑子,不断有新颖独特有创意的小发明、小制作问世;还有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常常表现出果断、有主见等品质。不管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现象有力地表明了思维能力与学习成绩之间并不必然地具有正相关关系。
考试成绩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的确是很令人怀疑的。如果说以往的考试还包括有“义理”的内容,即还注重对考生的“思想”的考核,今天的“新式”考试实质上已经成为某种“记忆”游戏。很多试卷实际检验到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也没有更多的东西,只是考生的记忆力而已。考记忆力的考试给教育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是,整个教育方式都是记诵式的:一种灌输式的死记硬背的、对于心智的开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太大意义的方式。在这样的教育中,记忆力强且善于考试的学生,一般都能够取得较高的学习成绩,也一般被认为是好学生。相反,那些思维活跃,富有才华、有个人见解和思想,又不满足于记诵书本现成知识和答案的学生,反而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原因很简单,应试教育的考试方式关怀的终极目标是考试本身,而不是教育、培养、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有思想、有才能的学生却因为不能适应于“记忆力”游戏的要求,而往往被无情地排除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而现在,该是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时候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