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世界正在改变 成功其实很简单

書城自編碼: 183497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张成良
國際書號(ISBN): 9787546119526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 2012-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1/167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慈悲与玫瑰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心跳重置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云中记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拯救免疫失衡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1
《 像扎克伯格一样思考:Facebook天才CEO的五个商业秘密(揭秘世界互联网商业奇才的成功思维方式,无论你是学生、创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扎克伯格) 》
+

NT$ 242
《 马克 扎克伯格传(美国第一大社交网站Facebook创办人,在IT届誉为盖茨第二的80后,从哈佛辍学创业到娶华裔女友再到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他本身就是个传奇) 》
+

NT$ 342
《 $1000亿:玩出来的Facebook效应(比尔盖茨下课,28岁混球上台!大男孩8年玩得$1000亿,攫取世界财富江山!) 》
+

NT$ 283
《 马克·扎克伯格传 》
編輯推薦:
《世界正在改变:Facebook成功其实很简单》编辑推荐:美国《时代》周刊自1927年以来评选的最年轻的年度人物,全球最年轻的单身巨富,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继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之后,现在是马克?扎克伯格时间。
內容簡介:
本书内容简介:如果Facebook的用户们选择成立一个国家,那么它拥有全球112的人口,仅次于中国与印度。每天,全球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浏览、评价、分享,全球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高达7000亿分钟。而隐藏在幕后掌控这一切的,就是马克·扎克伯格。这位不满27岁,被誉为“人类2.0时代”的造物主,彻底改变了互联网时代全球社交联系方式。
作为全球排名第二、访问量仅次于Google的网站,Facebook拥有超过5亿的用户和上百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而这个网站的创始人,却是一位从大学辍学的80后。一个沉默寡言、言行举止都令人琢磨不透的“社交障碍者”,却为人类在互联网上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Facebook精准捕捉到了后产业时期被疏离的人类对情感共鸣的需求,深深触动了人类最基本的一个欲望——连接。谁都想知道他在成功背后的那些传奇故事,看他怎样实现从0到百亿元的疯狂。
關於作者:
张成良,新闻传播专业,副编审。1972年生,吉林四平人。主要从事新闻及网络媒体领域的研究。共撰写了700余篇新闻稿,电视新闻评论作品《“重点保护”保护谁?》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另有作品获各类奖项16项,2003年还获得中宣部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奖。论文《偏见比无知距离真相更远》在《新闻记者》发表,另有40余篇论文发表在新闻类核心刊物上。著有《商业狂人王传福》一书。
目錄
第1章 哈佛退学的天才
 培养天才
 潇洒辍学
 宿舍里的创业密码
 公开批评惹来的灵感
 出镜
第2章 青涩的第一脚
 《社交网络》的影响力
 疯狂的凌晨四点
 当非议漫天而来
 每人都想分得一杯羹
第3章 Facebook的引力
 玩转智慧的拼图
 对待客户的“阴谋”
 揭秘Facebook背后
 为什么是马克
 数亿用户的筹码
第4章 梦想逐渐清晰
 关系式的传播
 新概念
 终于长大
 Facebook的中国策略
第5章 娃娃CEO的痛苦
 天才“脸谱”下的CEO
 “他的内心好像藏着一个孩子”
 孤独的神童
 暗涌的危机
第6章 非凡财技
 天才“安德”
 大男孩的治理权谋
 接管世界
 马克告诉你:世界正在改变
第7章 横空出世
 蹒跚式飞跃
 Facebook挑战谷歌
 身价超乔布斯
 莫踏老路
第8章 世界级商业领袖
 因人性而生
 勤奋的创业家
 团队的力量
 残酷的精英分子
第9章 我不是盖茨
 乳臭未干的“盖茨第二”
 从比尔·盖茨到马克·扎克伯格
 不是生意人
 娃娃脸背后的野心
第10章 创业基因
 创业OR学业
 27岁致力于慈善
 竭尽所能朝前走
 为何都发生在美国 
附录一:马克·扎克伯格的前辈——曾经改变世界的人
附录二:马克·扎克伯格的演讲
附录三:马克·扎克伯格的言论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哈佛退学的天才
如果说比尔·盖茨的时代已经是过去式,那么马克·扎克伯格正带领着他的Facebook悄然占据人们的视野,开始一段现在的叙事。然而,这段故事的开端还要从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地方——哈佛大学说起。
培养天才
马克·扎克伯格出生于1984年,也就是所谓的“80后”。在中国,“80后”是褒贬不一的一代,他们成长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变革的年代,中国经济变化最为密集的一段时间。特殊的环境造就了“80后”们独特的个性,而他们也最先体验到了与日俱增的社会压力和竞争下的生存压力,并在父母严格要求下为着自己的未来奋斗。
同一时期,马克·扎克伯格因出生在教育模式极为宽松自由的纽约州,他的童年几乎是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兴趣和爱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家庭教育几乎是所有人接受启蒙教育最重要的一环,马克·扎克伯格也毫不例外。马克·扎克伯格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并没有沿袭父母的职业,自小受到父母耳濡目染的是学习和生活方式。在父母身边,他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选择,他还发现自己对计算机格外钟爱。马克·扎克伯格能够成就商业梦想,和他幼年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
在马克·扎克伯格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最初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的家庭教育不同于中国,他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12.“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从这12条基本法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品德、修养的培育以及个人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而受这样大环境的影响,马克·扎克伯格的父母同样是很好的教育启蒙者。但中国的学历教育模式,却是只要考分,不要素质。大学毕业,生活还不能自理,也可以说是一种悲哀。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将要改变的一个现状。
在马克·扎克伯格的家庭里,父母看到年仅10岁的儿子对计算机如此痴迷,于是送给他一台电脑,从此他的个人兴趣只局限在电脑的研究上,除去吃饭、睡觉、上学,其余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电脑上面。
但是,如果马克·扎克伯格最初生活在中国,那情况可能就截然相反。在中国,以往很多的家庭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做父母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子女的学习辅导以及提高成绩上,至于如何让其做到生活自理自立并有一个好的习惯、积极广泛的爱好等内容,都“靠边站”。这样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孩子仅仅成绩优异,其他方面则不敢恭维。这种教育体制,不得不说有时候成效并不高,很多孩子反而并没有如父母所望。
和很多痴迷于网络的孩子不同,马克·扎克伯格不是迷恋于电脑游戏,他更多的是在研究电脑编程等技术之类的事情。扎克伯格的父母有时候会担心儿子陷入孤独自闭的状态,但是很快,他们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马克·扎克伯格对于电脑上的各种问题都能无师自通,家里任何一个成员在电脑使用出现问题时都会去求助他,而他每次都不负众望地轻松搞定。渐渐地,马克·扎克伯格因为在电脑上的精通之术,被冠以“电脑神童”的美称,而他自己也更是乐在其中。
马克·扎克伯格在17岁读高中的时候,设计了一款MP3播放软件,让很多业内公司都争先恐后地邀请他,这其中也包括微软。
也许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也许是对自由的向往,也许是对大学殿堂的渴望,马克·扎克伯格最终选择去了哈佛大学。
在这所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里,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马克·扎克伯格一有时间就会坐在电脑面前,始终对电脑保持狂热的痴迷状态,似乎在他的潜意识里便注定要和电脑进行长达一生的爱恋。
马克·扎克伯格对电脑的痴狂,也会让他做出超出常人想象的决定。就像比尔·盖茨当年从哈佛大学退学一样,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马克·扎克伯格为自己的辍学埋下了种因。
潇洒辍学
哈佛大学在全世界人看来都是带着神圣光晕的圣殿,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面对这所全球赫赫有名的高等学府,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毅然选择了离开。这在当时曾引起强烈的反响,大家开始对一直以来的学历崇拜投以质疑。当然,谁也无权抹杀大学传播知识和育人的功绩,更不能诋毁大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只是比尔·盖茨退学后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有人说,比尔·盖茨是个意外,然而,无独有偶,当比尔·盖茨时代渐行渐远的时候,一位被冠以“比尔·盖茨第二”的大男孩——马克·扎克伯格,在大二时从哈佛大学退学并成功创业,再次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当然,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不单单是马克·扎克伯格选择从哈佛退学,更让人们震撼的是马克·扎克伯格和当年的比尔·盖茨一样,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让人们开始反思,开始想要探求这位新生代传奇人物的世界。
马克·扎克伯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世人为何给予他如此多的关注?众多疑问让马克·扎克伯格更具话题性。
1984年5月,马克·扎克伯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富人区。他的父亲是一名牙医,母亲则是一位精神病医师。他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儿子,在四个孩子中排行老二。扎克伯格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计算机天赋在童年的时候就开始显山露水。10岁那年,小扎克伯格得到第一台电脑,便很快与电脑成为好朋友,从此开始了一段奇妙的电脑人生。12岁时,马克·扎克伯格创立了一个名为扎克网(ZuckNet)的家庭网络,当和他同龄的小伙伴们还在玩电脑游戏时,他就已经开始设计游戏了。
马克·扎克伯格自学成才,学会了编程。在读高中时,他为一款MP3播放器设计了插件,这个软件可以识别用户的收听习惯,自动创建符合用户口味的播放列表。马克·扎克伯格把这款软件上传到互联网上供人免费下载,他的才华很快得到了一些大公司的赏识,甚至包括美国在线和微软都向他抛来橄榄枝。但年少的他最终决定以学业为重,拒绝了年薪95万美元的诱惑,然后他来到了哈佛大学。
在哈佛大学,扎克伯格主修的是心理学,不过他仍然痴迷于电脑,更疯狂爱上了编写程序。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马克·扎克伯格就已经表现出创业者所需要的大胆、自信以及能干的特质,这些也就是他成就Facebook最基本的条件。
正是在哈佛的宿舍里,马克·扎克伯格写出了Facebook的网站程序,他甚至还在这里大胆尝试了一下黑客生涯。起初,他为了帮助在校学生知道自己与他人的课程表,设计了“课程搭配”。但这个程序被学生们用来制造机会与美女搭讪,这让马克看到了学生之间崇尚社交的需求。于是他索性建立一个社交性网站Facemash,这需要学生们的照片及数据信息,用来各自PK彼此的魅力。“我只是想证明这事可以办成。”马克·扎克伯格说。这位哈佛大一新生在某一天夜里入侵了学校的数据库,获取了数据库里存储的学生照片。
马克·扎克伯格把这些“黑”来的照片放在他自己设计的Facemash网站上,当时的点击量超过了2.2万次。哈佛大学对他的行为非常不满,关闭了他的网站,并给了他一个“留校察看”的处分。马克·扎克伯格最后只得无奈地向他的校友们表示道歉,尽管他一直认为自己没有错。他说:“我只是认为这些信息应该是公开的,盗窃学校数据库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黑客事件”后不久,马克·扎克伯格汲取Facemash的经验教训,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搭建了全新的社交网站Facebook(脸谱)。脸谱网站注册人数越来越多,当年年底马克·扎克伯格索性效仿比尔·盖茨,断然从哈佛大学退学,专心致力于Facebook网站开发。马克·扎克伯格与他的两个室友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和克里斯·休斯一同研究,花了一个星期编写程序,把网站定位为哈佛校友联系及沟通的平台。2004年2月,Facebook正式对外推出,立刻横扫哈佛校园。当月底,就有超过半数的哈佛本科生成为Facebook的注册用户。两个月后,Facebook的影响力已经遍及所有常春藤院校和其他一些学校,注册人数很快突破了100万。很快这个大男孩就成为众所周知的明星人物。
提起马克·扎克伯格,人们总是戏谑地称呼他为“哈佛的辍学生”,就像称呼比尔·盖茨一样。他在2006年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表示,促使他决定离开哈佛的原因,是比尔·盖茨2004年在哈佛电脑课上的一席讲话。“盖茨鼓励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事某个项目,而当时哈佛也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当时盖茨开玩笑对我们说''如果微软失败,我会重返哈佛''。”没有犹豫太久,马克·扎克伯格毅然离开了校园。
榜样的力量有时候会超乎人的想象,马克·扎克伯格追随比尔·盖茨的创业道路,开始他的商业生涯。
宿舍里的创业密码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普西对开发学生创造力意义的理解。
虽说马克·扎克伯格离开了哈佛大学选择创业,但是,哈佛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一直影响着他的思维以及做事方式。
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从其校徽校训中就能体现出来,都昭示着该校以求崇真为办学宗旨。哈佛学院1650年特许状也强调,学院的宗旨是:“促进所有有益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借助所有有益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发展,教育青年人,并为教育本国的青年人提供所有其他必要的东西。”
2002年,马克·扎克伯格和其他新同学一样,带着还略显稚嫩的神情迈进了哈佛的校门。就在哈佛大学柯克兰宿舍H33寝室,为着编程来回踱步的马克·扎克伯格,形象早已被而后时间的冗长和空间的虚无所覆盖,甚至于本人也无从识记当时的情景,但是可以想象他那紧锁的眉头、飞速运转的思路以及专注的深情,那一切似乎早已注定这个年轻人将要踏上极不平凡的“网络帝国”之路。
2003年9月的一天,波士顿的剑桥城天气不错,风吹过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波动。那著名的谎言雕像依旧沉默,“猪头校门”似乎也并没有丝毫异样,哈佛大学的校园里读书、运动或攀谈的学生们随处可见,这是极为平常的一天。在读大二的学生马克·扎克伯格仍旧像往常一样在他寝室的黑板上不停地写写画画,埋头苦算的他也许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正无意识地运用一行行简单的编码和数学计算公式,悄然改变着这个快速变化与发展的信息时代。
当时,这位电脑编程天才正拿着笔,在黑板上把他称为“课程搭配”(CourseMatch)的网络项目的草图画下来。他画完之后低头思索一阵子,又删掉一部分,然后拿起笔再重新开始。就像是画家面对自己的艺术品,反复斟酌,他似乎看到笔下简单的程序、公式在欢快地舞动着,这是他始终不渝的精神乐园。这个项目最初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在校学生知道自己与他人的课程表。只要用户在网页上点击一门课程,就能发现谁在报名选学这门课,如果点击一个注册的学生姓名,就能看到他选择了哪些课程。马克·扎克伯格用自己所擅长的兴趣爱好为大家做了一项有意义的公益事业,也展示了一下自己多年来在电脑技术上发挥和运用,为大家所用的东西就是价值。
当然,对于血气方刚的年轻大男孩来说,马克·扎克伯格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异常的活跃。他和朋友们很快发现,这个系统的使用者并不是都乖乖地用它来选课,反而是更希望通过这个选课系统知道邻桌的美女同学这学期都选了哪些课,自己跟着选择相同的课程,以便有机会与美女搭讪。这个“跑偏了”的使用方法,虽然有些违背马克·扎克伯格的初衷,但是这也激发出他的灵感:既然大家如此热衷于交友,为何不建立一个网站,让大家认识周围的同学呢?
发明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其美妙和绚丽似乎还来不及欣赏就已经开始了。
在同年10月,马克·扎克伯格的下一个项目Facemash隆重推出。这个项目足足耗费扎克伯格和他的朋友们八小时的时间去敲打键盘、编写程序,同时列出计算公式。
八个小时可以是一个职场一天的循环周期,可以供一群朋友肆无忌惮地畅饮或郊游,可以作为失落时候一次长长的颓废和放纵,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划时代新里程的呈现与绽放。Facemash的出现,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大二学生足足在哈佛火了一把,也让哈佛大学的校友看到了这个昔日里略显腼腆的大男孩厉害的一面。
马克·扎克伯格推出的Facemash网站主要是用来邀请用户PK两位同性同学的相片,指出谁更火辣、更有魅力,然后选出自己看中的那位。假如其中一位的评分等级高些,那么此人的相片就会自动用来与其他更受欢迎者做新的比较,以此类推。
这种新奇的玩法让Facemash网站的名声在哈佛大学不胫而走,在以马克·扎克伯格为原型的电影《社交网络》中,这一幕被更为有节奏感地再现:马克·扎克伯格喝着啤酒,宿舍窗户上是他用来做网站的计算公式。而在其他宿舍里,电脑旁围观的男生们似乎看到一款比以往更有意思的网络游戏。在审定过后他们按下鼠标,参与到马克·扎克伯格和舍友设计的循环投票之中。画面切换中有很多女孩子的镜头穿插,她们并不知道当天晚上自己的照片在互联网上做着怎样的传递。这是电影中的情节,带着鼓点节奏的行进。那之后的故事是,很多男同学找马克·扎克伯格算账,因为其中被点击评定的有他们的女友,并且很多女生也表示抗议。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快,麻烦也来了。哈佛大学的拉丁美洲女子问题组织和黑人女子协会的成员开始进行抗议,认为马克·扎克伯格创办的网站用照片来对比女同学,是一种对女性的不尊重。哈佛校园的日报《哈佛深红报》斥责马克·扎克伯格的行为是“迎合哈佛学生最低俗的风气”。
2003年11月2日,鉴于沸沸扬扬的非议,哈佛大学的计算机服务部门不得不关闭了马克·扎克伯格的网站。根据本·麦兹里奇所著的《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中透露,到关闭时为止,已经将近有450名学生访问了该网站,对2.2万张相片进行了投票。之后哈佛大学的校园流量得到平复,男生宿舍的游戏也告一段落。但马克·扎克伯格和网络的情缘却在哈佛大学标志性的红色里成为一抹更为突出的亮色。这一抹亮色等待的是一次点燃和超越。
公开批评惹来的灵感
“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也许是马克·扎克伯格的风头招来了非议,或许是网站初步建立,有很多欠缺考虑周全的问题,或者是无知的错误引发的困惑,此时的马克·扎克伯格处境并不是十分的好,但处于这种状态的他也没有停下脚步。
2004年1月,马克·扎克伯格在网上向域名公司支付35美元,拥有了一年的域名使用权,注册了名为“thefacebook.com”的网站。他建立这个网站的构想借鉴了“课程搭配”以及Facemash网站的概念。马克·扎克伯格后来透露,正是《哈佛深红报》上关于Facemash的报道,才让他产生了建立Facebook的想法。那篇报道说:“只有在网站对自愿上传个人相片的学生进行限制时,许多围绕着Facemash出现的麻烦才能消于无形。”
所以说,有时候尴尬和困境往往更容易让人反思,当这种反思在被泼冷水的时候发生时,更具有现实意义以及发展张力。面对、接受、思索、转变方向,再努力然后取得突破。这个过程看起来顺理成章,但是有几个人可以在这其中冷静分析、拿出勇气,然后执着疯狂下去?勇者在“醉里挑灯看剑”,弱者只会“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就是成功者和常人的差别所在。咫尺之间。
当想法逐渐成熟的时候,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道路也会越走越顺畅。
鉴于前期的教训和深思熟虑后的总结,马克·扎克伯格希望网站上学生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以此作为对内容的限制,而这个愿望与由报道而生的简单想法相结合就形成了Facebook的核心理念。“我们的项目仅仅开通了一条帮助哈佛人分享更多信息的道路,”马克·扎克伯格说,“这样一来,大家就能更多地了解到校园里发生了什么。我想做到这一点,所以建立了能得到所有人信息的渠道,而且每个人也都能与人分享自己希望共享的一切信息。”分享、沟通本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在哈佛的小世界里,马克·扎克伯格读懂了大世界的思维。
哈佛大学的博克校长曾经指出:“现代大学不仅重视正式教育,还承担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更大责任。”马克·扎克伯格的恶作剧还没有让哈佛认识到他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力,但他选择离开并不是因为哈佛不够好,而是哈佛对个人本身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约束和局限。
出镜
随着网站的充实和健全,那块放在柯克兰宿舍H33寝室里的黑板已不同于从前,马克·扎克伯格不再往上面写电脑方程式,而是开始在上面绘出显示Facebook增长数的表格和图表,内容主要是每日增加的用户数和用户采用了哪些特色服务,还有哪些用户拥有的朋友最多等等。马克·扎克伯格的雕塑任务已经初步完成,他在分析和欣赏自己杰作的同时还在认真思考着什么。
所谓的Facebook,其实原意是指哈佛大学每间宿舍都保留着的“花名册”,上面都是新生入学时拍摄的标准照。但通常这些照片容易把人拍得难看,因此马克·扎克伯格允许学生上传照片,好让自己看起来更迷人一些。另外,他和同伴们还开发了留言板、状态栏等多种互动功能。
到2004年2月底,整个哈佛四分之三的在校生都在Facebook注册了账户。随后,注册扩展至所有的常春藤名校,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被邀请加入进来,网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维护,马克·扎克伯格为了Facebook能正常运作,离开哈佛大学成为全职创业者。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龄,都可以在Facebook网站上注册。Facebook很快成为了全球性社会化最大网络,其影响力也随之被推向最大化。
从哈佛辍学,这样的选择在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身上轮回上演。选择只是一瞬间,却需要足够的勇气。就像人生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一连串的十字路口做一连串选择的过程,Tobe,ornottobe?《哈姆雷特》之所以能久盛不衰、红遍全球,就是因为它道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声。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一个哈姆雷特,优柔寡断、朝三暮四、瞻前顾后、心猿意马,被日常生活的N个选择折磨得心力交瘁。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琴师选择终生留在船上,没有走下甲板一小步,哪怕是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恋爱。因为“钢琴有88个琴键,它是有限的,我能用有限的琴键奏出无限的音乐。但是,城市的街道却有千条万条。”这种没有尽头的太多的选择让他恐惧。但是最关键的时候仍要懂得做出自己的选择,所以海上钢琴师最终留在了船上,而马克·扎克伯格选择从哈佛大学走出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12月27日9时,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时代》周刊编辑里克·斯坦格尔,在全国广播公司早间节目中宣布了该杂志评出的2010年年度人物——-年仅26岁的“脸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里克·斯坦格尔称,之所以评给马克·扎克伯格,是因为“他完成了一项此前人类从未尝试过的任务:将全球五亿多人口联系在一起,并建立起社交关系。”
《时代》周刊认为,如果将“脸谱”联系起来的五亿人聚集在一起,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相当于世界第三大国。而“这个国家的国民”却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掌握了最多的信息。此外,“脸谱”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社交生活习惯,是时代的一次成功革新。
马克·扎克伯格成为《时代》周刊自1927年以来最年轻的年度人物,在自己的“脸谱”主页上,马克·扎克伯格这样谈到他的初衷:“我只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开放。”
此前,《时代》周刊年度人物的提名人选有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美国茶党、智利矿工、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和阿富汗领导人哈米德·卡尔扎伊。2009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成为该杂志的年度人物,2008年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离开哈佛大学后的马克·扎克伯格在很短的时间内于社交网络领域开创了新的帝国。有媒体评价说:评选的年度人物爱穿T恤、拖鞋,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美国年轻人,但他却又被称为世界“第三大国”的“国王”。在这个虚拟帝国中,他通过纵横交错的社交网络,掌控着人类交流的方式,并在一步步改变着这个世界。
巧合的是,马克·扎克伯格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都在同样的年纪成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但与英国女王不同的是,26岁的美国小伙马克·扎克伯格并没有从父辈手中继承一个帝国,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创建了一个更为庞大的“网络帝国”。今天的每个人都在问,这位年轻的“国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将把插着Facebook这面旗帜的帝国带向何方?
时过一年,至2011年4月21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再次入选,而且排行第六位,网站注册人数已达6.3亿。可见Facebook的影响力是无法想象的,它甚至已经超越比尔·盖茨当年创下的伟业对全球的影响。
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绝不是哈佛大学历史上仅有的著名退学生。在他们之前,还有不少的哈佛先辈们退学成名。在1894年,有一位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因迫不及待要投入石油开采行业而退学,后因石油开采成为美国的巨富,他的名字叫霍华德·休斯。在1926至1927年和1929至1932年间,有一位学生在哈佛大学断断续续地读了三年的书,最后他还是禁不住各种科研工作的诱惑,自动中止了学业,他后来获得了五百多项专利,是继爱迪生之后美国最出名的发明家,他的名字叫波尼·莱特……
大学就像一个流水线加工厂,在很多方面,都不适合培养企业家。把一个学生送进大学,他可能只会被培养成一个学者。
培养企业家,需要学徒模式。学习创业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创业并了解本行业成功人士的经历和建议,然后在初创公司里打工。真正在一开始就懂得如何创立并管理好自己公司的人很少,都需要身在其中,摸索着前进。而且,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只有身处第一线,才能真正做到不断进步和发展。如果等读完大学,可能所学到的东西早就过时了。
IT创业的基本技能——设计或编程——不用上大学就能学会,而且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自学成才。你要了解整个行业,也可以不用上大学,以下途径亦有相当大的帮助:①观察其他初创公司;②使用他人的产品;③观看他们的PPT演示文件;④出席行业会议;⑤最重要的一点,动手做出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比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