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658.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中国全面启动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如果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起算的话,正好走过了20年的历程。过去20年,我们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那么,未来20年,我们,是否需要转型到以“社会改革”为中心?过去20年,我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那么,未来20年,我们是否应该“走向共同富裕”?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郑永年教授是国际上中国问题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他是新加坡《联合早报》最受关注的专栏作家之一,香港《信报》的专栏作家,也是《参考消息》转载率最高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的专业背景雄厚,社会活动丰富,见解深刻,长期以来,郑教授的观点倍受海内外媒体、政界。学界和大众的重视与喜爱。
|
關於作者: |
郑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市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其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主要研究兴趣和领域包括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东亚地区安全;中国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制度和社会转型;技术变革与政治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中国政治与中央地方关系。作品有:《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改组与动力》、《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和社会》。
|
目錄:
|
自序与致谢
第一部分 改革步骤篇
一、近年来对改革的争论
1.政治改革呼声四起
2.随之而来的疑问
二、中国改革模式的逻辑
1.分解式改革
2.改革的主体性方向
三、中国改革的三个步骤
1.经济改革
2.社会改革
3.政治改革
四、改革的现状和动力
1.改革的现状
2.改革为什么变得那么困难
3.顶层设计与改革动力
五、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1.社会改革和社会管理
2.社会改革和中产阶级
3.分税制的再改革与社会建设
4.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公平D
5.举国体制与赋权社会
六、政治改革及其未来
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模式
2.传统政治的开放性和封闭性
3.文化传统与当代政党制度
4.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开放性政党制度
5.政治开放性不足的消极后果
6.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
7.基本国家制度的开放
七、民主化
1.争取优质民主,避免劣质民主
2.泛民主化的弊端
3.民生经济与优质民主
4.中产阶级与民主的进步
5.简短的结论
第二部分 改革策略篇
一、改革深,社会稳
1.改革的意义和方式
……
|
內容試閱:
|
优质民主需要牢固的经济基础,是在持续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民主。就中国而言,要确立这样一卜经济基础,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深化经济改革来推动社会改革,其核心是民生经济。
从经济结构上来讨论,民生经济的建设需要解决三个大方面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这三个失衡前面不同程度上都已经涉及,这里再总结一下。首先是出口和内需之间的失衡。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发展出了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体。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开始转向建设内需社会,但是内需社会的建设困难重重。在没有有效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住房等)的情况下,内需社会没有任何制度基础。再者,劳动者收入仍然过低。内需社会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一个有效的内需社会,内部经济增长不仅缺乏增长动力,还要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
其次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失衡。这些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国有企业大扩张,挤占了许多民营企业的空间。国有企业主要依靠行政垄断,缺乏竞争力,更难希望其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同时,民营企业空间的被挤占在很快导致这个部门的萎缩。
再次是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失衡。在任何社会,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例如解决就业、保障社会正义和收入公平分配。多年来,中国政府努力想通过二次分配的手段来达成收入分配公平和社会公正,但收效甚微。其背后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得不到有效发展。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平衡属于结构性分配。只要两者之间达不到平衡,或者说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政府在二次分配上再大的努力也会无济于事。
在中国,国有部门和民营部门、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这两个层面的不平衡刚好重合,就自然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就是说,国有企业是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是民营企业。现在这两个层面叠在一起,越来越失衡,已经导致了无穷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