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編輯推薦: |
扎根于课堂教学的沃土之中,游弋于古今中外的文化之间,行走于教育科研的探索之途——收获丰硕的成果,就有了水到渠成的必然。
《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山东教育社原总编辑陶继新
刘波老师是我这些年认识的朋友中特别让我惊叹的一位,他读书之勤奋、阅读视野之广泛,逐渐使他成为新一代教师中的优秀者。从他身上,你可以看到自我期许、刻苦用心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同时还会欣喜的发现一位中学教师竟然如此儒雅、富有学养。
《明日教育论坛》主编、知名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
任何一位教师,只要他对教育葆有热情,通过持续的阅读、写作、反思和交流,他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老师。刘波老师就是最好的例证。我特别为他感到自豪的是,他是教育系毕业的(我也是教育系毕业的,呵呵)。他为教育系毕业生展示了一条成功发展的路径,为教育专业赢得了声誉。
源创图书策划人、原大夏书系总策划、《教师月刊》创刊主编吴法源
|
內容簡介: |
《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是一本让人动容的书。它全面展现了一位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作者刘波从浙大教育系毕业后,一直在基层学校工作,至今已有十年。从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到学校的教科室主任,从一名新手教师到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他究竟走过了哪些历程?他又是如何爱上教育、爱上研究的?阅读《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您定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作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盘托出。这种真诚的交流方式、生动的研究事例,会带给一线教师很好的启示。
|
關於作者: |
刘波,男,1978年12月出生,2001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系教育管理本科,同年8月进入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工作。现为仁爱中学教科室主任、学校教师读书社社长,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级教师,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首届十佳作者,并担任《德育报》特约记者、《教师博览》首批签约作者、《中国教师报》教师读书写作俱乐部副会长。
目前已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德育报》《教育信息报》《教育时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博览》《教学月刊》等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教学论文、教育随笔100多篇。
|
目錄:
|
序:草根研究亦精彩
第一辑做草根研究的“践行者”
为“教师研究”正名
在“草根研究”中起航
五年磨出一篇好文章
课堂中蕴藏着丰富的研究资源
“抬头看天”让研究“胜人一筹”
社会热点是有益课程资源
生命教育巧用时事热点
北京“高峰论坛”让我站得更高
教师如何打造自己的“写作优势”
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新成果
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
学会自我调整,享受美好人生
教师补充“心理素养”要像呼吸一样自然
“期望效应”促进师生发展
第二辑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
从“教科室主任现象”说起
做智慧型服务的提供者
把好事做好需要研究教育宣传
教科室主任“有为”,教科室才能“有位”
“优中选仕”又何妨
学校管理者要有“专业尊严”
点燃思想火花,不做“跛的”教师
在“聚焦课堂”中落实科学质量观
变“拦路虎”为“助推器”
跳出写作来看教师的写作焦虑
学生评教要找准三个“关键点”
构建校园“学习场”,引领教师爱学习
第三辑做专业报刊的“博览者”
让教师乐为专业报刊“买单”
让教育期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伴十年,助我成长
伴我成长的“幕后英雄”
读者、作者和推广者
点亮我成长路上的心灯
每周二,网上相约
助我腾飞的“隐形的翅膀”
不是班主任,爱上《班主任》
我是《教育文汇》的粉丝
第四辑做专家学者的“追随者”
读书与专家学者“零距离”
与“大夏书系”为友,过幸福教育人生
不知不觉成为“源创”的粉丝
充分享受“教师书房”的“精神补给”
跟着塞林品新闻
引领我走进书香的美丽新世界
让“精神生命”之树长青
让自己成为稀缺资源
让进德修业成为终身追求
品味“生命在场”的无穷魅力
守望教育是一种美好期待
在提升自我中增进幸福
另眼看美国教改困境
做一个“心中有梦”的教师
让教师发出有影响力的声音
在“教育阅读”中完美“教育人生”
第五辑做教育热点的“关注者”
不做考场上的“克拉克”
中考后的心理“软着陆”
中小学生暑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名校”情结背后的名师成长困惑
别让非智力因素输在起跑线上
“有效作业”是轻负高质良方
一线教师不能成为减负的看客
减负:从熬夜看球谈起
减负呼唤教师间协作
警醒:“减负”中显现的软肋
“五加二等于几”需理性反思
警惕“克莱登”大奖
钱文忠讲解《三字经》的启示
《三字经》纷争背后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值得关注
评聘分离难在哪?
不野蛮体魄和不文明精神之叹
学校可帮助家长懂点教育
还学生春游权利其实也不难
新学期,不妨上堂合理消费课
第六辑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
把博客作为知识管理的“金管家”
不妨加入几个专业群
超级智慧群显魅力
善用期刊网助推教师研究
经常去名家博客串串门
做网络的“悦读”者
贴吧也是学校的“脸面”
网络让“自助教研”成为可能
第七辑做心怀感恩的“有心人”
“忘年交”给我指明前行的方向
高手前辈引领我提高写作水平
教科“土专家”很给力
市名校长为我搭建成长的攀梯
远程导师让我仰望星空
热心编辑助我成为教育写作的多面手
未曾谋面的编辑部主任
胜似一家人的“教师博览人”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