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看见不可见社会
》
售價:NT$
367.0

《
先懂孩子,再教孩子:7堂亲子沟通课
》
售價:NT$
301.0

《
小习惯,好成绩(漫画版)
》
售價:NT$
269.0

《
盛夏光年
》
售價:NT$
254.0

《
赢利
》
售價:NT$
653.0

《
零线索(只有被杀,才能挽救他的人生!)
》
售價:NT$
305.0

《
成本核算的陷阱
》
售價:NT$
214.0

《
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万有引力书系)
》
售價:NT$
484.0
|
編輯推薦: |
※上野千鹤子盛赞、日本最有名的女性主义者田岛阳子和青年作家阿尔特西亚的精彩对谈集。妙语如珠、直击要害,用轻松诙谐的对话说明了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女性主义。
※适合每个人阅读的女性主义入门书。没有难懂的术语和概念,只用日常的语言讲述,即便不知道“女性主义”这个词的人,也能笑着读完。
※澄清常见误解,改变刻板印象。女性主义≠厌男,在承认性别差异的同时,通过讨论加深理解。
※两代女性主义者的守望相助、薪火传承。“因为田岛老师的书,因为其他女性主义前辈,我成了现在的我。我想把老师传给我的接力棒再传递给下一代。”
|
內容簡介: |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活跃在电视节目里的田岛阳子是日本最有名的女性主义者,她因此遭受了大量抨击,但也鼓舞了无数像阿尔特西亚这样为自身处境苦恼的女孩。现在,青年作家阿尔特西亚终于来到偶像面前,一起畅谈女性主义如何拯救了她们。由田岛老师传递的女性主义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女性手中。
|
關於作者: |
田岛阳子 Yoko Tajima
1941年生于日本冈山县,津田塾大学博士。
原法政大学教授,原参议院议员。英国文学学者、女性学研究者。作为日本“女性主义第一人”和意见领袖,在媒体上十分活跃。著有《以爱为名的支配》《新版 女主角为什么会被杀》等。
阿尔特西亚 Artesia
1976年生于日本神户市,作家。
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广告公司,2005年出版shou部作品《第59次求婚》。著有《遇到女性主义后变得想长寿了》《写给不想伤害自己,也不想伤害他人的你》《女人在地狱日本自由快乐地生存下去的方法》等。
|
目錄:
|
前言
第1 章 被女性主义拯救了
女性主义曾是我活着的心灵支柱
母亲一边洗碗一边哭泣的身影
贤妻良母的诅咒
性别到底是什么?女性主义又是什么?
电视就是扩音器
三十年前的预言完美命中
第1 章 注释
第2 章 想结婚,还是不想结婚呢?
“女人需要面包,男人需要内裤”
是否该废除配偶者控除制度?
因为在赚钱,所以才能抱怨
并非一个人当顶梁柱,而是两个人
都成为家庭支柱的婚姻
准确地找到践行男女平等的男人
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务劳动中解放
独立之后不再需要恋爱了
要逃离父母只能结婚吗?
为什么没有变得“厌男”呢?
并非血缘或婚姻的羁绊
以前认为“女性是叛徒”
女性主义与女性朋友
第2 章 注释
第3 章 男女各自看到的景色差异太大了
网络上的女性抨击
如何向伴侣解释女性主义?
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男性表露脆弱的时候
给男性也树立女性主义者的榜样
想变美的丈夫和不想脱毛的妻子
第3 章 注释
第4 章 活得辛苦不是我的错
重新审视家庭的存在形式
为了让生育变得更轻松的政治
性骚扰会阻碍女性的事业发展
我们难以生存是谁的错?
女性议员太少了
生活困苦并非自己的责任
第4 章 注释
第5 章 我们的愤怒已经到嗓子眼了
非学术的女性主义发声了
#MeToo 之后,最近的女性主义
每个人都有改变社会的力量
提高投票率的战斗
成立单一问题政党的作战
为了女性主义能向前发展
田岛老师与二阶堂富美的对谈太棒了
日本女性变得愤怒了(# 我们太宽容了)
第5 章 注释
致田岛老师
田岛阳子的书
|
內容試閱:
|
“田岛阳子以前是被批判的吗?我完全不知道啊。”每次听到年轻人这么说,我都觉得能等到田岛阳子重新获得公正的评价真的太好了。
田岛老师如今已经81 岁,还是很精神,感觉她能这样一直活到200 岁呢。虽然我在对谈中说“希望您能活到200 岁”时,她说“此等大事还容我拒绝”,但我还是希望她能像象龟一样长寿。
我出生于1976 年,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她就在电视上非常活跃,是日本最有名的女性主义者,也是被抨击最多的女性主义者。即使被世人和媒体嘲笑,她仍然为推进女权运动而不停战斗。现在的年轻人对此一无所知。我们在20 多岁的女性群体中做了调查,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说到这里委员会NP》不在关东地区播放,我们根本就没有认识田岛老师的机会。”
“我真正了解田岛老师是在杂志Etcetera VOL.2 出版之后。我读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在我出生前,田岛老师就非常红,并且受到过那么多抨击。”
“我读了她和二阶堂富美的对谈以后感觉很震撼,才知道原来在日本也有这么帅气的女性主义者!”
我希望她们能再多去了解了解田岛老师。我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对谈,向大家讲述我的人生是如何被田岛阳子拯救的。
虽然对如今的我来说已是恍如隔世般遥远的回忆,但高中时从电视上听到她说的那些话记忆犹新。
之前罗马发生的强奸案也是如此。大家都责怪女大学生,说她们警惕性太低了。但是,就算户主没锁门,难道就可以去别人家里偷东西吗?不管怎么说都是小偷的错吧?该被责备的不是忘记锁门的人,而是小偷吧?
在三十年前的日本,就已经有这种对受害者的“二次强奸”感到愤怒的女性了。如果不是她这番话,我大概也会被“遭受性侵害都是女人的错”这种观念洗脑。
田岛老师在她的著作《女人因爱而愚蠢》中这样写道:
以媒体为首,社会舆论都在指责女大学生“是追随男人的女人的错”。就连被强奸的女大学生的母亲也斥责女儿:“都是因为你太放松警惕了,才会落得这种下场。”我在电视节目和杂志上都反驳了这一点。(略)后来我才知道,好像那位母亲从电视上听到我的想法后知道自己错了,向女儿道歉了。
在二十多年以后的2018 年,记者伊藤诗织还收到了那起事件的受害者寄去的应援信。由田岛老师传递的女性主义接力棒,交到了一代又一代女性的手里。
在十几岁的我看来,田岛阳子基本就是艺人。当时还是没有网络的时代,所以我那时并不知道她写过一本非常优秀的女性主义著作。
在对谈中我也提到过,刚入职的时候,我在公司前辈推荐下读了田岛老师的书。我很庆幸前辈推荐的是田岛老师的书,真的非常有趣。田岛老师用自己的语言,从自己的体验出发讲述了女性主义。如果那个时候,我没有感觉到“女性主义真是太有趣了”,而是觉得“这些内容有点难,还很无聊”,我可能就不会成为女性主义者了。
当时读了《已经不能再做“女人”了》这本书中一篇题为《夺回自己的脚》的随笔,吓了一跳,忍不住发出“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吗?!”的感慨。前几天我和一个20 多岁的女孩讲起“学生时代,会把信放进喜欢的前辈的鞋柜里……”,结果她居然问我:“你们那会儿是穿木屐上学的吗?”我当然不是穿木屐上学的。但田岛老师的童年似乎是穿着木屐度过的,因此脚变得很大,选鞋子也费劲。看到这段描写,作为一个拥有25.5 厘米大脚的人,我不禁拍着自己的大腿直呼:“我太懂了!”
所谓“女人”,就是娇小的女人、精致的女人、完全被掌握在男人手中的女人,像小猫小狗一样,在男人想宠爱时能够随心所欲地宠爱的女人。是穿着高跟鞋战战兢兢地走路的女人,稍微推一把就会靠过来的女人,依赖男人的女人,不断让男人产生优越感的女人,让男人想要保护的女人。是作为接受保护的回报,命令她去放洗澡水、做饭、拿报纸,她就会像接到指令去捡棍子的狗一样马上准备好的女人。男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的女人,也就是可以支配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对男人来说才是“女人”,是可以穿上灰姑娘的水晶鞋的女人。高跟鞋可以说是这种“女人”的象征。女人“小”就意味着容易被宠爱,换句话说就是容易被支配。保护是为了将这种支配正当化的权宜之计。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觉得长久以来堵在自己心里的苦闷被清晰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了,心情一下舒畅了很多。当然,田岛老师想说的并不是“女人都不许穿高跟鞋”,而是“不要让男人随心所欲地给女人缠足”。在以前的对谈中她也说过:“想穿高跟鞋的话就穿好了。但是,如果觉得辛苦也可以不穿。拥有这种自由是非常重要的。”
田岛老师在40 岁以后,才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脚的黄色鞋子。她曾在文章里写到,只要穿上那双鞋,无论走多远都轻轻松松,肠道蠕动也变得活跃,甚至会走着走着突然“噗”的一声放个屁出来。20 多岁的我读到这段的时候被逗笑了,但40 多岁的我则会严肃地表示“我懂”,并对此深有共鸣。到了这个年纪,全身的“垫片”都松了,所以时常会突然放屁,甚至有时会带出来大便,吓自己一跳。虽然这种肉体的SF(有点不可思议)现象令人困惑,但我并不惧怕年龄的增长,这都是因为有田岛老师这样优秀的前辈。
毒舌的朋友说这双黄色的鞋是咖喱饭的颜色,还有人说是大便的颜色。仔细想想,最后那个比喻是很正确的。扔掉了高跟鞋,不再穿“小”女鞋之后,我终于选择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因此将自己从长久以来的自我分裂中解放了出来,结束了人生的便秘。
大便不是茶色的吗?我一边这么想着,一边对这个便秘的比喻拍案叫绝。田岛老师说:“对我来说,写书就是一种自我咨询。”而我读了她创造的语言之后,就像排出了多年的宿便一样,心情舒畅。
另外,我的父母都是非正常死亡、以遗体的方式被发现的,因为与女性主义邂逅,我才得以理解父母的人生,并得到救赎。能有机会向成就邂逅契机的田岛老师本人直接表达感谢,真是太好了。
在本书中,明明很认真却总被质疑“在开玩笑吧?”的我,和明明没生气却总被说“生气了”的田岛老师,进行了畅快淋漓的女性主义对谈。我对曾经因为受到暴风雨般的批判而躲进深山里的老前辈说了“简直像山姥一样!”这种话,自己都惊讶于自己的口无遮拦。但田岛老师还是对我说了很多鼓励的话。我想这些话也一定能够激励各位读者。
我在对谈中说“老师能活到现在真是太好了”,这是我的肺腑之言。“胡搅蛮缠的女人”的鼻祖还活着,而且现在仍在充满活力地哈哈大笑着,对地狱日本充满愤怒,真是太好了。希望大家也能笑着,愤怒着,和我们一起享受这场对谈。
性别到底是什么?女性主义又是什么?
阿尔 我大概从十二年前开始就向出版社提议“想写关于女性主义的书”,但被对方以“那种书卖不动”为由干脆地拒绝了。但是最近几年,我收到了很多针对女性主义或性别问题进行写作、采访、演讲的邀约,也切实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开始抱有“现在是不能不了解性别问题的时代了”的危机感。前几天我去一所很有名的男校讲课,男生们都非常投入地听我讲,休息时间都围过来问问题。
田岛 真是所不错的男校啊。
阿尔 拥有了这本书的读者,其中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性别问题和女性主义,所以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一直在说的内容。
田岛 嗯,拜托你了。
阿尔 有点紧张啊。(笑)首先,我们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被称为sex,由社会文化造成的性别差异被称为gender。所谓的性别偏见(对性别差异的固定观念和偏见),简单来说就是“要有男人味/ 女人味”“男人/ 女人应该是这样的”等类似“模板”的东西。在这种刻板的社会里,不符合模板的人会被人抨击“明明是男人/ 女人”却如何如何。比如“一个女人连做饭都不会”“赚不到大钱,真是没资格当男人”。在这样的世界上活着很辛苦对吧?因此,我们要消除性别偏见和压迫,让社会成为每个人都能自由自在生活的社会。
田岛 是的,要有男人味/ 女人味这种强制的刻板要求,最终制造了男女之间的差距。
阿尔 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其他什么性别,我们应该把每个人都当成不同的独立的“人”来看待。比如,我之前听人讲过,喜欢粉色的儿子穿了粉色衣服去上幼儿园,结果因为别人跟他说“明明是男孩还穿粉色,太奇怪了”,哭着回家了。我们要的不是粗暴地只用“女孩= 粉色,男孩= 蓝色”两种颜色区分,而是能让黄色、绿色、橙色、品红、墨绿等各种颜色都能存在的多彩的社会,是认同“每个人都不同是理所当然的”这一点是理所当然的社会。追求建立一个谁也不会被排挤、所有人都能共生的社会,这才是女性主义。我希望能向大家说明这一点。
田岛 正是如此。要允许不同的个性。我们应该尊重彼此。
阿尔 我讲完这段话以后,有个高中男生问了我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有希望自己有男人味的男性吧,这样的男性会不会觉得自己被否定了呢?”
田岛 真是个好问题。因为很容易这样被误解。
阿尔 虽然很容易被误解,但女性主义并不是要否定个人的生活方式或选择。相反,女性主义是一种引导我们去尊重个人选择的思考方式。比如,男孩可以喜欢投接球,也可以喜欢用娃娃玩游戏。想化妆和脱毛的女性大可以去做,而不想做这些的女性可以不做。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被“男性/ 女性就应该做/ 不应该做”这种刻板要求所裹挟,这样的社会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田岛 旨在建立一个每个人都能不被男人味和女人味所束缚,自由地做出最适合自己选择的社会,这就是女性主义。
阿尔 还有,说到底什么才是所谓的“男人味”?像是有力量、抗打击能力强、有胆识、有领导力、可以清晰地表达意见……这些都是和性别无关的人类的优点吧。但是将这些优点囊括进“男人味”的概念,就会让不具备这些的男性被揶揄“这样也算男人”“娘娘腔”“像个娘儿们似的”而被排挤。同时,有力量的女孩会被揶揄“明明是个女孩,精力也太旺盛了吧”,清晰地表达自己意见的女性会因为“明明是女人却这么强势”而被排挤。
田岛 只从好的方面来看,“男人味”集中了人类所有最优秀的资质。有领导能力、理性、头脑聪明等。“男人味”是独立的人的特性,实际上,那些独立的女性都是很有“男人味”的。另外,“女人味”的特质都是“为了让谁感觉更好而奉献自己”。比如“体贴”或者“看眼色”等,都是一些和对方有关的词语对吧。应该停止只要求女人拥有“女人味”了。确实,为对方着想是件很好的事,但不能只把这些强加给女人。女人如果只专注于活出“女人味”,就很难成为一个自立、独当一面的人。
阿尔 “女孩要端庄”这句话也会成为要求“女人不要张扬,不要引人注目,要懂事”的诅咒。虽然也有人说“可以不用在意这些细节”,但语言可以创造文化。所以我不会说“女子力强”“有男子气概”之类的话,而是用“很有两下子嘛”这样直接的夸奖。之前有个初中男生对我说:“我喜欢做点心,但不喜欢别人说我女子力强。”因为不喜欢被人这样说,他可能会放弃做点心。相反,如果被人称赞“真好吃”“真厉害”,也许他就能更积极地提高自己的才能。不仅是女孩,男孩也会被这些刻板印象折断翅膀。
田岛 没错,男孩中也有因为“男人味”而倍感压抑的人。所以,不要勉强自己变得有男子气概就好了。做自己就OK。如果觉得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那就针对那些不足去提升自己。原来你在给初高中生上这样的课啊。真好。
阿尔 男孩们好像意识到了“哦——女性主义能让男性也活得更轻松啊!”这个特别的点。还有,即使和初高中生讲对女性的歧视,他们也很难理解。如果从不同领域来看性别差距指数(*13),日本在教育和健康这两项的得分都是很优秀的(146个国家中,教育是第1 名,健康是第63 名),但政治和经济的得分低得不得了(政治是第139 名,经济是第121 名)。
田岛 在社会规则的制定一侧, 占据拥有决定权位置的女性太少了。
阿尔 所以,虽然我在学生时代没有感受到什么对女性的歧视,但出社会以后,经历了男尊女卑的现实的毒打,我意识到“这个世界就是地狱”。对女孩来说尤其如此。
田岛 很多事情如果不进入社会工作的话,就发现不了。在结婚生育后因为遭遇歧视而碰壁的好像格外多呢。
阿尔 就是啊。所以有很多年轻人都觉得“现在哪儿还有女性歧视啊?只是女性主义者在胡闹罢了”。我给初高中生上课时,很多学生都会跟我反馈自己“对女性主义的印象改变了”的感想。当我听到有学生说,“对女性主义者的印象一直是‘只知道抱怨并且厌男的过激女性’,但是现在反省了自己以前因为不了解而误解她们的行为”时,我真的感觉死也瞑目了……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
田岛 现在瞑目还太早了吧。(笑)
阿尔 女性主义者长久以来总是被贴上“男人的敌人”“厌男”的标签,但女性主义者真正的敌人是Sexist(性别歧视主义者)。女性主义者憎恨的不是男性,而是性别歧视和性别暴力,是造成性别歧视和性别暴力的社会结构以及建立它的人。我一直在向学生们解释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