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NT$
449.0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NT$
407.0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NT$
398.0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NT$
500.0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NT$
439.0

《
DK园艺的科学(100+个与园艺有关的真相,让你读懂你的植物,打造理想花园。)
》
售價:NT$
500.0

《
牛津呼吸护理指南(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护理学译著
》
售價:NT$
959.0

《
窥夜:全二册
》
售價:NT$
407.0
|
編輯推薦: |
故宫的建造与许多数字有关。 为什么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为什么分前朝后宫,各有三大殿? 东西六宫、南北三所,都是谁的居所,为何如此安排? 传说故宫里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那多出的半间是什么情况? 阴阳五行、六合八卦、九五之尊……有多少奥妙与祝福隐藏在红墙金瓦之间。 开启文化之旅,寻觅数字里的天人巧思与中华哲学。
|
內容簡介: |
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明清宫殿建筑群,也是最受瞩目的历史博物院,更是一片传统文化的地理标志。它是穿越时间的生态文物,每一寸空间都凝聚着古人留下的信息。作为中国传统营建技艺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故宫的建造与许多暗藏文化意涵的数字有关。
为什么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为什么前朝后宫各有三大殿?东西六宫、南北三所,都是谁的居所,为何如此安排?传说故宫里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那多出的半间是什么情况?阴阳五行、六合八卦、九五之尊……有多少奥妙与祝福隐藏在红墙金瓦之间?
本书旨在为读者开启文化之旅的视窗,以传统数字文化为切入口,仰观金銮殿檐角的垂脊兽,俯察社稷坛前五色土,寻觅数字里的天人巧思与中华哲学。
|
關於作者: |
刘振羽
弘易学堂创办人,国学教育考评中心国学培训讲师,资深战略管理咨询师,服务于多家中大型公司。受家庭熏陶,自小热衷于研读儒释道传统文化,并专注于易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解读和实际应用。2013年,主导创立弘易学堂,传授优质中国文化知识,旨在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同时,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身心健康、亲子情感、儿童潜能开发、和谐婚恋以及企业管理中的融合和具体应用。近年来,立足于将所学知识进行纸质阅读层面的写作转化。著有《虽为人作 宛自天开:故宫趣解》。
刘明纯
笔名狂言师,90后作者,古籍策划编辑、文物修复师。曾参与多家图书馆馆藏书画等文物修复工作;出版畅销书《国学真的超有趣》《盖世三谋》《天下无局》等,销量可观,深受读者好评;参与执行《楚辞集注》《徐霞客游记》《史记》《素书》《商君书》《陶渊明集》《几何原本》《阿Q正传笺注》等宣纸书籍出版;担任多部影视剧的文史、礼仪顾问;参与明清北京城3D复原项目;曾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合作,负责向其专栏《行知天下》供稿。
|
目錄:
|
目录 2
序言 4
1 一:唯我独尊 6
唯一的一 6
从鳏寡孤独到皇帝自称 6
大一统 7
唯我独尊的表现 8
2 二:日月相照 10
对称的故宫 10
对称巧思 11
日晷嘉量 13
铜龟铜鹤 14
3 三:三生万物 16
三的哲学意义 16
前三殿,后三宫 17
4 四:四时轮回 22
玄武门与朱雀门 22
四季轮回,四时捺钵 23
5 五:五方与五行 25
五德终始 25
故宫中的五行 26
五座金水桥 28
五行与中庸 30
6 六:天子驾六 32
东西六宫 32
天子仪仗 32
7 七:七曜星辰 35
8 八:八卦与八旗 37
布局中的卦象 37
上三下五的八旗 38
9 九:九五之尊 41
九龙壁 41
脊兽九加一 42
至尊之数 44
10 十:天干纪年 47
乾东西所 47
十天干的非凡价值 48
11 十二:地支之数 49
东西六宫 49
钦安殿十二雷神 51
12 十八:紫禁十八槐 53
13 二十四:节气与望柱 55
二十四节气望柱 55
禁宫里的警报器 55
14 二十八:星宿赐福 57
西北角楼 57
二十八星宿 58
15 三十六:天罡之数 60
17 七十二:七十二地煞 62
宫殿之下,别有洞天 62
造型独特的排水系统 64
18 八十一:八十一门钉 65
九九之数 65
九九消寒图 66
19 百:百年风雨 68
激荡百年,文物南迁 68
中轴线申遗 71
20 千:千里江山 72
千叟宴 72
千里江山图 73
21 万:万寿盛典 76
万寿盛典图 76
万国来朝图 78
22 半:似满未满 81
文渊阁的半间房 81
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国史 82
虚而欹,中而正,满而覆 83
23 零:空与终结 85
特殊的数字 85
都城的历史 85
北京城的历史 88
|
內容試閱:
|
序言
相传,北京城又名“八臂哪吒城”,是为了镇压为祸的恶龙而特意按照哪吒八臂法相的造型建造的。哪吒的头对应正阳门,八臂对应东西各四门,两个风火轮对应北面的安定、德胜两个门,由此奠定了北京城的雏形。
古时候的城市大多呈内城外郭的模式,北京城也是一样,由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组成,外城拱卫内城,而内城又包围着皇城和宫城。明朝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内城,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外有护城河环绕。内城共有九座城门。居于故宫中轴线上,坐北朝南的高大城门名为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是根据离卦中“日月丽乎天”而得名,老百姓称之为前门。前门往东三里有一城门,叫作崇文门,元代称为文明门;前门往西,与崇文门遥相对应的是宣武门,元代则称顺承门。内城的东半部分,靠南边的是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靠北边的是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内城西半边的两个城门,与东直门相对的是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与朝阳门呼应的是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在内城的北部还有两个城门,西北方向的是德胜门,东北方向的叫安定门。在清朝,负责这九座城门守卫和门禁的武官,就是我们熟知的九门提督。
皇城位于内城之中, 共四个城门, 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宫城又位于皇城中心。宫城即紫禁城,古人把紫微星(即北极星)视为天子之星,将其周边的星群称为“天宫”,是神仙的居所;而紫禁城就是地上的天宫,为皇帝的居所。老北京话里把北京城叫作“四九城”,就是根据皇城的四个城门与内城的九个城门所衍生的代称。
外城的兴建晚于内城。明朝嘉靖年间,为了加强北京城的防卫能力,便按照“城必有廓,城以卫君,廓以卫民”的规制建造了外城。但由于财力不支,只在内城以南扩展了一片区域,使得整个北京城呈现为“凸”字形。外城共有七座城门。同样以南北中轴线南端的永定门为分割点,其东有左安门、东便门、广渠门,其西边则分布着右安门、西便门、广安门。此后关于北京城的城门便流传着“里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也就是说内城、外城和皇城分别有九座、七座和四座城门。外城、内城、皇城与紫禁城共同形成了围合式的城市格局。
我的太姥爷儿时在北京长大,迁居东北后还保留着很多老北京人的习俗和爱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母亲,进而感染到我。不经意间,对四九城的情愫在儿时的我心里扎根,慢慢滋生出枝枝蔓蔓。如今,在北京工作和生活, 我似乎更多了一丝亲切、 一些体悟。
因为身居北京,时常会陪各方友人游览故宫,我逐渐为宫墙之内所展现的中华传统文化感到新奇且着迷。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10月正式成立,以紫禁城内的宫殿建筑群为院址,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名“故宫”便是意指旧时的宫殿。在六百年前的明朝,紫禁城就已巍然屹立,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论大局,可言规制、结构、布局、匾额;说细节,可谈构件、窗花、栏杆、脊兽,国人的奇思妙想与千年的文化积淀都在此得以集中展现,就连花草树木也在这六百年间与故宫共历风雨,渐渐融为一体,成为有生命的文物。
随着故宫的开放区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更多元、 立体地了解故宫, 探究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便想借此机会,将我看到的故宫讲给更多朋友听。然而,要细致讲述这样一座面积广阔且细节丰满的宫城谈何容易。我一直思索,如何能够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故宫设计布局中的古典底蕴与巧思呢?“四九城”这个名称给了我灵感,也许数字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媒介。中华文明至今已有五千年璀璨辉煌的历史,近来的考古发现更是将中华文明的起点推至八千多年以前。可以说,自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而自创八卦起始,我们的祖先便开始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路,由此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同时数字文化也融入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同今古。”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小诗,蕴含了古人对数字、物质、空间和时间等概念的独特理解。
这份古老的哲学理论自然也会体现在传统建筑当中,故宫就是典型代表,一条中轴线贯穿紫禁城,奠定宏大格局,两侧宫殿排列展开,左右对称,其规划融入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各处细节都体现了丰富的数字文化内涵。
“虽为人作, 宛自天开。” 我常常用这八个字形容故宫的营建布局,因为满眼望去,殿、堂、楼、阁、轩、馆、亭,乃至一草一木都蕴藏着值得一说的文化内涵与天人哲思。本书选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按照数字排序,细致入微地探寻故宫中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或许能给读者朋友带来别样的体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们拥有更广阔高远的视角,俯瞰故宫的金瓦红墙,领略其布局之美;让我们置身于草木砖石间,深入探寻细节奥妙之美。借由满目观赏与古人对话,感受时光沉凝,畅享文明之美。
刘振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