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NT$
449.0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NT$
418.0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NT$
500.0

《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售價:NT$
3050.0

《
纯粹·水浒江湖: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另一条线索
》
售價:NT$
469.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NT$
485.0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NT$
551.0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全部的你》
人类千万年的演化,从来没有离开过脑的分别,也没有离开过脑海与逻辑带来的限制与制约。我们把人生活成一种自动的反弹。认为生命就是烦恼、是限制。早晚都要失落、痛心、无能为力。这竟然成了人类共同的传承。
谁都想不到,其实生命有一个永恒、完美、无限大的部分。这就是一体意识,从来没有生过,也没有消失过。透过这一体意识,才有脑的运作,才有人间。
我们的脑老早就布好了完整的神经线路,让我们体会——全部生命的每一个层面,远远超过左脑和交感神经又局限、又紧张、又被时空绑住的境界。人类最基本的神经系统,最放松的情况下,本来就安歇在一个爱、快乐、平静的状态,它本身就可以体会到瞬间,甚至可以让我们体会到超越。
所以,怎么把一体意识找回来,其实比任何人想象的都简单。它本身就含着人生的秘密,通过“这里!现在!”每一个瞬间,钥匙就在眼前。把这个瞬间包容起来,甚至与瞬间合作,我们自然从“有”或“做”进入“在”或“静”,从局限的意识回到无限的一体意识。
内心所存的一体意识,透过我们回到这个人间。每一个人活出最完美、最快乐的心理状态。这种超越思考的境界,也就是人类下一个演化的阶段,是你、我都可以活出
|
內容簡介: |
《全部的你》
全部的你,也可以称全部的我,全部的生命,全部的一切。活出全部的你,也就是活出全部的生命潜能。
我们所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的任何东西,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电子讯号转出来的认知,经过脑部处理而转出来的念相。我们却将一切形式当作真实,创造出自己认为的人生。
其实,人生的内容只是生命的“前景”。生命还有一个永恒、完美、无限大的“背景”──“一体意识”。通过一体意识,才会有人类脑部的运作,也才会有人间。也就是说,除了“有”,还有“没有”,才能组合出完整的生命。可惜的是,我们的一生都落在“有”的形相世界,忽略掉了一个更大的境界。
通过“这里!现在!”每一个瞬间,臣服它、包容它甚至与它合作,就可以将局限的意识回到无限大的一体意识,让每一个人活出最快乐的心理状态。
全部的你,也可以说是把脑和心或是一切都找回來,与生命整合起來。
杨定一博士希望通过本书,可以把你一起带回到自己的家、自己的本性,也就是──自己的心。
《神圣的你》
本书是把生命内在的永恒,与人间的时空做一个全面的结合。通过这种整合,我们才可能活出全部的健康、全部的快乐和全部的潜能。
身心平衡,放下制约,超越脑的作用,时一空自然消失,让我们进入内在的世界。看向生命的深处,看着生命的深邃,自然带来欢喜,就是我们来这一生最大的目的。
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一种轻轻松松的专注,在宁静中,生命自然从内心流出来。
心流所带来的种种突破,在人间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流传下来的,包括艺术、音乐、诗、哲学、宗教、科学理论,甚至人际破冰、经营管理、谈判运作、社会和社会对话、国家和国家互动的大突破,都是通过宁静而无思无想的“在”或“觉”所生的。
投入“这里!现在!”不与它做任何抵抗,我们会随时体会到生命的珍贵,把人生的每一步当作最后一步。
活在这种“心”的状态,一个人也自然没有什么问题,没有什么目的好追求。生命最神圣的本质——每个人都有,通过我们流向这种永恒——自然活出我们全部的潜能,带领我们走这一生。
我们自然进入了神圣的生命。
|
關於作者: |
(美)杨定一博士
现任台湾长庚生物科技董事长、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免疫及细胞生物学兼任教授。
6岁由台湾随父亲移民巴西,13岁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巴西利亚医学院,21 岁取得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康奈尔医学院生化、医学双博士,27 岁担任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免疫及细胞生物学系主任(该校拥有全世界近 30 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最高峰一年在指标性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超过 20 篇重要科学论文,如《科学》《细胞》《自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其科学成就已达到诺贝尔奖级,被赞誉为“世界预防医学领域天才中的天才”。
已出版《真原医》《好睡》《丰盛》《静坐的科学医学与心灵之旅》《不合理的快乐》《时间的陷阱》《短路》《奇迹》《转折点》等多部畅销著作。
|
目錄:
|
《神圣的你》
第一卷? 神圣,深入全部的生命
1 什么是神圣 003
2 人间所带来的错觉 009
3 活在“这里!现在!”自然让全部生命的内在浮出来 013
4 醒觉——从局限意识的错觉,到永恒无限大的神圣 018
5 对称的法则 023
6 通过本质,找到神圣 028
7 任何形相,本身就是一个解脱的门户 031
8 看清“我”,面对“我”,是走入神圣生命的第一步 034
9 萎缩随时在发作 038
10 生命的绝对,是包括人生的相对 044
11 通过语言的路标,指向神圣的全部生命 047
12 有色有形和无色无形的共同点,是“空” 051
13 人类集体的危机,是我们醒觉的最大机会 055
14 接受全部的生命——知、未知、不可知 058
第二卷 忆起神圣的基础
1 人,本来就有永恒的观念 065
2 人和神是平等的 068
3 达到左右脑的平等,是神圣的第一步 071
4 “觉”和“想”不是同一回事 073
5 Flow——心流 081
6 醒觉,还可能再退转吗 084
7 念头来想你 091
8 没有任何东西是客观的 093
9 把神圣的你,找回来 098
10 神圣,当作一种练习 104
11 神圣的你,和其他练习的异同 110
12 神圣,离不开“这里!现在!” 116
13 打破时间,跟生命完全配合 124
14 活出生命全部的潜能 132
第三卷 活在神圣的空间
1 神圣,是一个“在”的成就 143
2 宁静——现代人最需要的祝福 148
3 通过仪式,回到神圣的传承 152
4 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永恒 161
5 清醒的受苦,自然带来宁静、信任,是唯一清醒的选择 167
6 集体的痛苦和危机,带来整体意识转变的大机会 170
7 不后悔,活在不批判的神圣空间 175
第四卷 走出自己神圣的路
1 从萎缩,回到圆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181
2 觉察,是解开萎缩最好的方法 192
3 从外在的知识,到内在的智慧 195
4 面对不确定 200
5 神圣女性的黄金盛世 202
6 神圣的法 206
7 圣人一定要传法吗 212
8 永恒的现在 214
9 对生命,再也没有一点怀疑 217
第五卷 神圣的路标,到处都有
1 神圣的朝圣 221
2 人间的关系,是最好的一堂课 226
3 爱,也只是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内容不相关 229
4 感受和感情,作为意识转变的门户 233
5 面对感情的失落 236
6 把感受当作最好的练习方法 238
7 清醒的受苦,把握“心” 241
8 神圣的快乐 247
9 快乐,是一种选择 254
10 神圣的“做” 258
11 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265
12 享受生命——现在! 269
13 进入“心”,生命的能量自然爆发出来 273
14 醒觉,走出整体的失衡 277
15 在人间,踏上神圣的路 286
第六卷 神圣的低语
1 神圣的奇迹 293
2 什么叫作不可思议 297
3 神圣的丰盛 306
4 对生命的信任与信仰 312
5 怎么获得生命的丰盛 314
6 丰盛,只是一种意识状态 316
7 神圣的形相 320
8 笑,最深的领悟 325
9 笑自己 330
10 醒觉的呼吸 335
11 神圣的自然 342
12 对称法则 vs 因果法则 346
第七卷? 神圣的祝福
1 神圣的走路 353
2 神圣的觉 356
3 清醒的觉,是踏出人间的第一步 360
4 通过“愿”,进入神圣 363
5 神圣的祈祷 366
《全部的你》
第一卷 这个世界,离不开念头?
1.?全新的意识状态?
2.?醒觉,是从人生的前景,找回生命的背景?
3.?头脑的监狱?
4.?我们是感官的囚犯?
5.?不是活在过去,就是活在未来?
6.?我们是念相和情绪的组合
7.?我们是萎缩体?
8.?念头和萎缩是我们痛苦的来源?
9.?疗愈萎缩体?
10.?走出时空,跳出脑的内容
11.?“存在”与“作为”之别?
第二卷 走出身分跟“我”?
1.?到处都不愉快?
2.?建立身分?
3.?任何身分,包括“我”,也都只是念相?
4.?“我”永远需要更多?
5.?“我”跟念头都是无常的?
6.?“我”跟任何念头,也只是局限的?
7.?透过“我”看生命?
8.?超越“我”,也就是从“相对”找到“绝对”?
9.?不圆满的关系
第三卷 这里!现在!──开启人生的钥匙?
1.?超越和奇点?
2.?只有“这里!现在!”是真实的?
3.?除了“这里!现在!”,其他的一切都不真实?
4.?“这里!现在!”是解脱唯一的门户?
5.?容纳一切的形相,也就自然进入“这里!现在!”?
6.?全部的你,在每一个角落都存在?
7.?关键的 ,是空档?
8.?生命,不需要非得怎样
?
第四卷 透过形相,醒觉?
1.?把每一个形式,当作意识转换的门户?
2.?当下是个场?
3.?向万物说是?
4.?我什么都不知道?
5.?什么都不知道,我每一步都是最后一步?
6.?到处都是恩典?
7.?生命来活你?
8.?真正的爱,就是爱自己?
9.?业力,也只是制约?
10.?死亡与失落──带来意识转变的机会?
11.?我们的身体结构,就是为了呈现全部的你
?
第五卷 一切也只能是这样
1.?一切本来都圆满?
2.?体悟,也只是改变意识的焦点
3.?用空档来看世界?
4.?就让醒觉的光透进来吧?
5.?再一次回到──存在与作为?
6.?透过语言,最多只能留下路标?
7.?世界是个全像图?
8.?全部的你,是人类的伟大传承
第六卷 更多的路标?
1.?透过知识,一个人不可能解脱?
2.?没有任何东西,有独立的存在?
3.?看清,就是解脱?
4.?“这里!现在!”,是人生最根本的状态?
5.?醒觉,也只是落在最根本的生命状态?
6.?“这里!现在!”是不可能失落的?
7.?没有什么好宽恕的?
8.?活在“这里!现在!”,跟守不守戒不相关?
9.?走出人间的牵绊?
10.?跟生命全面配合?
11.?你既是前景,又是背景
第七卷 实践当下
1.?静,就是当下?
2.?修行不用时间?
3.?是吗??
4.?没有绝对的重要!?
5.?我毫不抗拒?
6.?对生命,对一切说“好!”?
7.?存在,我只是这样?
8.?“Oh”──喔,是最好的静坐法门?
9.?听,听,听?
10.?笑,微笑,会心一笑?
11.?就让感受存在?
12.?一个醒觉的呼吸,一个醒觉的一步,也就够了?
13.?每一个瞬间,都是神圣的?
14.?感恩的练习?
15.?我是谁?
|
內容試閱:
|
新版序/杨定一
《全部的你》和《神圣的你》是转达全部生命这一概念的两部完整作品,透过现代最平常不过的语言,彼此相连而由不同的角度切入,处处不离古人的智慧。这两本书可说是从无思无想中所流露出来的,只是恰好透过“我”来转达。也因此,我格外慎重,希望把握每个机会,把这套理念带出来。
我衷心地盼望透过这两本书,忠实而清晰地转达全部生命的理念。尽管这一理念再简单不过,但是化为文字,本身就是一大挑战。我只能尽力逼近真实的生命,希望和真实的智慧没有任何违背。
当然,《全部的你》出版半年便推出新版,相信你会想问“为什么?”其实,这背后的理由相当单纯──自从《全部的你》推出后,不少朋友提到希望能够拥有一个便于携带的版本,而能随身带着阅读。这一需求相当中肯而重要。恰好也正值《神圣的你》即将推出,我于是商请出版团队,大幅调整《全部的你》的封面和内页排版,既方便读者,也透过全新的设计,保持这两本书的一致性。
同时,我也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说明“全部生命系列”这两本书写作的用意:首先,我在《全部的你》希望从理论的层面,打开“全部生命”的蓝图,包括架构出一套尽可能全面的词汇。这一点,主要反映了过去的一些观察──许多古人的智慧,在文化长年的制约下已成了口头禅,好像跟我们的生活脱节,失去了意识与生命转化的力道。所以,你会发现《全部的你》特别以口语来表达,并透过文字的韵律缓缓切入。这一自然形成的风格,带来了一种沿着意识表层逐渐深入的作用。
这一点,如果你读进去了,相信也已经早有体会。
然而,即使透过这一全新的用词和韵律,掌握了《全部的你》所表达的重点,也只能说是修行的开始。接下来,怎么去运用,把握住每一个瞬间、把握住心,才是关键。所以,我又透过《神圣的你》以十七万字的篇幅,详细分享全部生命的重点与生活怎么整合,希望透过一个执行的层面,把这些信息落实到生活中。
可以说,《全部的你》和《神圣的你》这两本书是“全部生命”的一体两面。这两本书的排版和封面设计,都想传达前后承接的用意,也是我写作的初衷。
此外,《全部的你》出版半年多来,我一直透过《康健》与《联合报》的专栏回覆各方朋友的疑惑,从全部生命的架构,到谈失落、快乐、突破、接纳、臣服等等重要的人生功课,只可惜专栏的篇幅有限,难以透彻地表达。借着这篇新版序,我希望能够比较全面的回应。
有些人认为《全部的你》所表达的道理实在太过简单,简单到难以置信,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能把你我每一个人的全部生命找回来;也有朋友反映“看不懂”,他们很纳闷,明明用字再简单不过,却不能马上掌握其中深刻的意涵。
首先,看不懂甚至质疑这本书是难免的。毕竟,我们日常生活仰赖的意识,也就是我们面对生活的一般意识,必定是局限而分别的。哪怕道理相当单纯,透过一个有限的意识来看整体,本来就有困难,严格讲是不可能的。人类局限的意识,面对无法理解的整体,自然会把它复杂化。于是,最简单的解脱,就这么化成了再复杂不过的功夫和学问。
正是考虑到头脑本身带来的限制,我才在这本书用各种角度切入。
如果你也一样,为了看不懂而遗憾,或觉得不可能这么简单,感到难以置信。我想诚恳地对你说:不要急,多读几次。时候到了,它的讯息自然会落在生活中。也许在某一个人生情境或考验、甚至痛苦的失落来临时,你会想起这本书对你说的话。或许是一个句子,可能是某一个小故事,甚至是某一张图。你自然会明白,也就能够进入这本书的脉络。
还有朋友认为,《全部的你》所谈的臣服,是不是等于对人生投降?是不是什么都不作为?这岂不是教人消极不要面对生命?
其实刚刚好相反,臣服不是投降,甚至不是放弃。它只是针对瞬间所呈现出来的任何现象,首先可以接受和容纳,我们才可以透过“这里!现在!”找出一个门户,而可以影响生命。
倘若不如此,每一个瞬间也已经发生,对这个瞬间抵抗,也只是延长自己的痛苦,对生命的全部没有任何意义。臣服,全部接受,是走出人间的第一步。接下来,生命自然会带我们走出来,走出任何的困难。
接受每一个瞬间,才可以把生命全部的力量,包括我们目前意识不到的力量带出来。这个力量,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大。我们一般所称的心流状态 ﹝flow﹞在运动竞赛带来的突破,以及在创作、发明、教学、各级产业作业流程的创新,也只是反映了这个力量的一小部份。
人间任何伟大的作品,包括建筑、绘画、音乐、诗、舞蹈、文学、科学、哲学、金融、政治、社会种种理论都要在臣服的意识状态下才可以产生。这也是古人所称的“当下”的境界,与生命如此息息相关,也最能让我们一生发挥大用。
其实,《全部的你》和接下来《神圣的你》所谈的意识转变,可说是人生最大的典范变迁﹝paradigm shift﹞,是从人生最基础的层面进行最彻底的变革。这一点,正是靠一个人投入全部的生命而完成。
投入全部的生命,其实是人间最重要的一堂功课,让我们可以把全部潜能发挥出来。它完全不只是理论,而是非常务实的生命课题。我很诚恳地希望每一个人这一生都有机会去接触、去体验。
有些朋友也发现这本书和他自己从古代的佛经、圣经、道家经典、甚至这几十年来许多中外重要的生命作品所得到的启发是一致的。这一回应,也对我传达了一个讯息,让我知道这本书没有偏离古今圣人对全部生命的共同体悟。毕竟,对全部生命的探讨,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凡是真实的,一定会达到同一个结论,得到共通的解答,而不只是专属于某个人的见解或领悟。
令人欣慰的是,也有朋友如获至宝,甚至告诉我──他穷尽一生寻找的答案,这本书都带给他了。
对于这些愿意拿这本书与自己的生命相对照,而感觉受益的朋友,我只能感谢宇宙,让我有机会把古人的讯息表达出来。
毕竟,写这两本书,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我本来是一个科学家、医师,一直在技术和学术的领域耕耘。按理说,也不该由我来扮演这个角色,一脚跨入哲学和生命的范畴,甚至还写出两本书来。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点出来,最主要是考虑到地球频率巨大的变化,再加上现代社会步调极端地加速,每个人都跟不上,面对生活总有浓浓的不安全感。身心极端的不快乐,已经是人类整体最急迫的危机。综观全球的局势,也没有任何年代的对立像现在这么严重,这是相当令人遗憾的。我也观察到,现在的社会虽然强调个人的自由与价值,然而人反而更为不安,面对分手、疾病、社会适应的痛苦也更为强烈,对人生相当悲观,更会怪罪自己,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甚至还有自杀的念头。正因如此,我很希望带来一个全新的生命观,指出另一条路,开启我们对人生的视野,而能从痛苦走出来。
现在这个时点,人类头脑分别的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极致,确实造成强烈的失衡。不过,极端发达的认知和情绪,也等于是带人类整体走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制高点。而古人谈修行、谈生命或意识的转化,受限于语言与词汇的不足,只能轻描淡写地表达领悟、体会或感受。没办法标准化,也就难以推广。然而,理性是可以标准化的。再加上到了这个时代,人类的理智发展得相当成熟,透过当代再清晰不过的语言和逻辑思维,可以相当犀利,让头脑没有退路,除了超越头脑﹝beyond mind﹞── 人类要进入的下一个阶段,没有别的选择。我因此深信,人类完全有机会可以大规模地整体醒觉过来。
地球和人类也才能永续生存。
为此,《全部的你》尚未成书之前,我已经透过风潮音乐《你,在吗?》的音声记录,口述“全部生命”的主要理念。意识转变,离不开能量场。书籍是和左脑的理解与逻辑对话;音声则是最接近身体的振动,又与右脑产生共鸣,跳过逻辑,直接与心对话,带来最大的转化力量。希望透过两者的结合,一起跳出头脑的制约,体会全部生命最单纯的奥妙。
简单来说,人类整体走到头脑分别的极端所带来的危机,也是整体最大的机会,带来最大规模地解脱。同时,宇宙也想要醒过来,透过我们观察到自己,而这个醒觉的力量是我们个人怎么也挡不了的,可以说是全宇宙都要帮我们醒过来。我才会选择这个时候,希望能透过现代的语言,把古人的智慧和一点个人的领悟带出来。但愿透过这一分享,让更多人有机会一起全面醒觉。我相信,地球接下来会完全不同,全面的重生,迎接全新的开始。让更多人可能迈向一个星际的新世纪。
最后,透过这次《全部的你》新版重制的机会,我要特别感谢这本书的责任编辑陈秋华以及总编辑张晓卉一路走来的支持与配合。从出版的角度来谈,新版其实是全新的制作,所花费的心力与幕后协调的辛苦,用不可思议来形容,都不为过。她们和康健的所有同仁如此投入,在几近不可能的时程下,完成出版的任务,正是诚恳地希望让更多读者能接触到全部生命的理念,从身心的健康,跨向灵性健康的领域,活出真正的生命。此外,我还要感谢这本书的编者陈梦怡,没有她全心全意的投入,把我口语化的表达细致而存真地转成文字,《全部的你》在语言上不可能维持这一新鲜的力道,也不可能有接下来的《神圣的你》。
在这本书新版的最后,我想加入一篇文章和访谈的问答。这是为康健的李瑟社长策划的二〇二五愿景特刊所写的文章。当时《全部的你》已经在心中很长一段时间了,我还没有真正动笔,只是透过这篇文章表达了我对人类未来的看法,并提出一个解答。此外,我也从这半年来的访谈问答得到许多启发,同样也汇总在本书最后与大家分享,希望透过这些补充带来不同的切入角度。
也祈愿这一系列的作品,能带领着你我,打开全部生命不可思议的宁静与欢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