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NT$
398.0

《
国家名片C919(跟踪十余年,采访百余人,全景式呈现中国大飞机C919,让读者领略到中国航空科技的最新成就)
》
售價:NT$
653.0

《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售價:NT$
500.0

《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售價:NT$
1061.0

《
帝国时代
》
售價:NT$
959.0

《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售價:NT$
449.0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NT$
653.0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售價:NT$
148.0
|
編輯推薦: |
总因为别人一句话,就陷入反复的精神内耗?
与人交往时,总会紧张焦虑自己的表现?
觉得自己不够好、太矫情、没有人喜欢?
羞耻感,在咨询室和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深耕羞耻感研究35年的心理学博士
用脑神经学和情感联结的关系疗法
帮你建立起敢于让别人失望和犯错的勇气
开启不再被羞耻感困住的崭新人生
|
內容簡介: |
《羞耻感》是心理治疗专家帕特丽夏·A.德扬博士的力作,引领我们探索并克服内心深处的羞耻感。
德扬博士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巧妙融合现代脑科学与关系治疗法,展现了羞耻感作为一种深刻的关系体验,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与个人成长,悄然侵蚀心理健康。
她不仅探讨了羞耻感的根源,还用优美且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基于人际神经生物学、右脑疗法、自体心理学和叙事技术等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强调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情感联结的重要性,倡导以关系治疗关系。
《羞耻感》非常适合专业心理咨询师,也适合每一位渴望理解自己或他人情感世界的读者。这本书提供了温暖的指引与实用的工具,帮助我们走出紧张羞愧、自我怀疑和不配得感的阴霾,重建自信与自我价值。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加]帕特丽夏·A. 德扬
加拿大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学博士,关系疗法治疗师、临床督导师,多伦多关系心理治疗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德扬博士擅长采用深思熟虑、人性化和科学的方法,在心理治疗羞耻感领域具有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三十五年来,一直在多伦多从事关系心理治疗。著有《关系心理疗法入门》和《羞耻感》。
译者简介
黄明贵,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会员,重庆市健康管理研究会专家会员,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12周帮你走出抑郁:抑郁的非药物自我疗愈》,译有《麻省总医院抑郁症诊疗指南》《消除病耻感与污名化》《慢性疼痛的正念认知疗法》《成人多动症的八周正念处方》《酒瘾:人们为何饮酒,人们如何改变》等图书。
|
目錄:
|
第一部分 理解羞耻感
第1章 说不出口的羞耻感
追求出色表现 _004
过着双面生活 _008
分裂的愤怒 _012
无法忍受的孤独感 _014
再无爱的能力 _016
愤怒地纠正错误 _020
这些故事的共同点 _023
第2章 关系理论下的羞耻感
羞耻感的新定义 _028
自体分裂 _029
失调客体 _031
羞耻感是一种情感 _034
羞耻感是一种情绪 _035
羞耻感是一种想法 _038
因自我形象而感到羞耻 _041
各种羞耻体验 _044
内疚感不是羞耻感 _046
第3章 羞耻感与大脑连接
情感协调/失调与右脑 _055
心理治疗与右脑 _057
情感调节理论对羞耻感的认识 _060
从失调到长期羞耻感 _064
第4章 羞耻感的人际神经生物学叙事
客体化 _068
厌 恶 _069
“好我”与“坏我” _071
依恋理论、情感调节理论与羞耻感 _074
自体心理学、情感调节理论与羞耻感 _077
从自体客体的失败到羞耻感的路径 _080
第5章 羞耻感的评估
治疗师的感受 _090
来访者的完美表现和控制 _091
自我—他人的模式 _093
自我—自我的模式 _095
原生家庭模式 _098
创伤与羞耻感 _103
解离与羞耻感 _105
成瘾与羞耻感 _109
右脑评估 _112
第二部分 羞耻感的治疗
第6章 治疗羞耻感的先决条件
了解自己的羞耻感 _118
阅读羞耻理论 _121
创造无羞耻感的治疗框架 _122
治疗师的立场 _123
心智化/正念立场 _125
PACE的立场 _127
确定要做羞耻感治疗师吗? _131
第7章 培养右脑联结
非言语联结 _135
容忍右脑联结断开 _138
提供自体客体体验 _141
自体客体移情是安全紧急情况 _148
提供依恋体验 _150
将事件和情绪联结起来 _151
发生了什么 _153
很久前的往事 _155
第8章 叙事即右脑整合
右左和上下整合 _157
右脑叙事过程 _159
给感受赋予语词 _162
依恋与右脑叙事能力 _163
右脑过程中的右脑信念 _167
关注故事的讲述方式 _167
使故事讲述者心智化 _172
重在叙事过程,而非叙事内容 _174
分享我们的理解 _175
第9章 让羞耻感暴露出来
把羞耻感暴露出来 _181
坦诚与外交技巧 _189
羞耻感教育 _192
引出家庭羞耻叙事 _193
如果不谈论家庭史 _201
将多重自我带入治疗中 _202
第10章 解离性羞耻感的治疗挑战
解离与右脑 _212
解离与创伤理论 _213
解离与无意识 _216
解离与羞耻感 _217
解离与羞耻感的治疗案例 _218
解离与羞耻感的人格解决方案 _227
贴近体验的四象限模型 _229
移情行为 _235
解离/行动化理论与羞耻感 _239
最后谈一下右脑 _246
第11章 终生的减耻行动
减少羞耻感 _253
与他人建立真实联结 _256
与自我建立真实联结 _265
参考文献 _277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到阳光下,让羞耻感慢慢消散
最早接触德扬大师的这本书还是大概在2016年读博的阶段,有好多同学和导师都推荐。刚开始我都不大敢看,怕太沉重,直到2020年才下定决心开始读,前后花了近10个月慢慢读完。中间几次暂停。一方面当时自己还在处理个人成长中很深层的羞耻感,太沉重了。另一方面,这真是一本好书,句句说到我心窝,句句醍醐灌顶,恨不得每一句话都划重点。仿佛是一道非常有营养、有滋味的硬菜,要细嚼慢咽,才能摄取所有的营养。2024年,我很荣幸参与到这本书的翻译出版过程中,又重温一遍,感受仍旧那么深刻。现在,我已经消化了很多自己当初的羞耻感,更加看到这本书在当下治愈很多人的深刻意义。
在我的咨询工作中,羞耻感几乎无处不在:“我不够好”“我太矫情了”“我这样的人没有人喜欢没有人爱,所以我要不断努力”“我那么差劲,所以才把生活过得一团糟”。很多人深陷于羞耻感中,越痛苦越攻击自己,越攻击自己越无法自拔,越焦虑低谷越无法寻求出路。
德扬从关系中定义羞耻感,当面对一个无法消化你的情绪的人的时候,一个人产生的自我崩溃瓦解、情绪无处安放的痛苦感受,是和他人失去连接感的状态。
一个例子:孩子哭了,父母去安抚。如果孩子的情绪被接受,则他慢慢平缓下来;相反,如果孩子哭了,父母心烦,大怒“你哭什么哭!”,那孩子对自己的情绪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如果孩子大哭,但父母不加理会,“折腾累了你就老实了”,那孩子看似安静了,但并没真正消化自己的情绪,最终也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
由此看出,羞耻感并非只是被羞辱出来的,也是在情感长期被忽视、不被接受和消化的关系中产生的。
意识到这一点深刻地影响了我这些年的临床工作。非常多的来访者在成长过程中也许并没有遭受明显的语言暴力,却无法形容自己内心的痛苦、孤独和无助。很多时候,帮助他们认清情感“被忽略”本身是一种冷暴力,也是一种造成羞耻感的极大伤害,对来访者的意义都是深刻的。
同时,在治疗中重新建立化解羞耻感的真诚的连接,让深藏的羞耻感逐步地暴露到阳光下,从脑神经学角度,治疗师用右脑感知来访者的情绪,再用左脑语言帮助来访者表达,慢慢让羞耻感消散,让羞耻感隐藏和解离的部分整合到健康的人格中去。这本书在这些治疗过程中给了我很多启迪和指引,是对我的临床工作影响最深的书本之一。五星推荐。
沈萌
英国心理咨询学院咨询心理和心理治疗双博士
UKCP、BACP认证临床心理治疗师,UKCP 认证临床督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