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苏洵传

書城自編碼: 408185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历史/地理人物
作者: 王奕鑫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948388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1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活力物质:“物”的政治生态学
《 活力物质:“物”的政治生态学 》

售價:NT$ 435.0
哪吒传漫画(1-4册)
《 哪吒传漫画(1-4册) 》

售價:NT$ 396.0
我是时代的孩童:陀思妥耶夫斯基随笔选
《 我是时代的孩童:陀思妥耶夫斯基随笔选 》

售價:NT$ 484.0
捡来的瓷器史(2024年“最美的书”,从偶然捡到的古瓷碎片中发现中国瓷史的重要瞬间)
《 捡来的瓷器史(2024年“最美的书”,从偶然捡到的古瓷碎片中发现中国瓷史的重要瞬间) 》

售價:NT$ 869.0
非人哉官方设定集(2024版)
《 非人哉官方设定集(2024版) 》

售價:NT$ 924.0
高句丽与拓跋鲜卑国家起源比较研究(欧亚备要)
《 高句丽与拓跋鲜卑国家起源比较研究(欧亚备要) 》

售價:NT$ 539.0
从敦煌到撒马尔罕 汗青堂丛书002
《 从敦煌到撒马尔罕 汗青堂丛书002 》

售價:NT$ 551.0
格外的活法
《 格外的活法 》

售價:NT$ 403.0

編輯推薦:
1.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均跻身“唐宋八大家”。苏洵在仕途上没有建树,却十分擅长写作,其文章得到欧阳修等人的极大认可。
2.成为“三苏”中的父亲之前,苏洵有怎样的成长经历?成为父亲之后,他又在儿子们的成才之路上扮演了什么角色?
3.本书以苏洵一生经历为主线,以其诗文为枝条,清楚展现苏洵的精神世界。
4.文后附年谱,直观掌握苏洵生平大事件;随书附赠行程游戏卡,展现苏洵重要的人生足迹,生动有趣。
5.苏洵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文章流传千古,也许就是“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算晚”的实在意义;苏洵数次科考不中,遂放弃科举,自由著述且成就文豪之名,也许就是“人生有无数种可能”的现实榜样。
內容簡介:
苏氏一门三杰,占据了唐宋八大家其中三席。其中苏洵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不同,他没有起伏的政治生活,只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仕途梦想寄托在一篇篇佳作中。本书以“三苏”父子中的“父亲”苏洵为主线,以苏洵的生平为序章,以其诗文为枝条,引用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清楚展现苏洵的精神世界,让读者了解苏洵在其崎岖的人生之路上,如何纵情山水,如何奋力求学,如何教子有方。
關於作者:
王奕鑫,畅销书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江苏文学院作家班成员,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原平农业学校客座教授。曾在《读者》《延河》《美文》等杂志上发表五百多篇文章。多次受邀在山西电视台、太原电视台等录制文化节目,在山西现代双语学校、清华附中等学校开展一百余次讲座。
目錄
一? 年少不务学
追寻根源,传承良好家风 003
学堂难定心,向往大千世界 009
游荡山川,一展少年意气 014
二? 三试科场空
初试未捷,婚配程氏贤夫人 021
觉醒发愤,有心向学 034
再试铩羽,山水抚人心 043
仍有报国志,再度落榜 052
放弃科举,笔墨随心 059
三? 儿女命不同
潜心读书,教养二子 073
程氏言传身教 081
苏八娘含恨玉殒 086
苏轼王弗“唤鱼联姻” 094
四? 一门三学士
张方平慧眼识珠 103
雷简夫赏识举荐 111
欧阳修大力推举 118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126
五? 应诏赴汴京
求官无望,妻友离世 135
峰回路转,应诏出蜀 144
举家北迁,一路山水一路歌 151
父子同门不同运 158
六? 名儒殒京师
好恶分明,小吏勇行事 167
宁静以致远,《易传》寄神思 172
文豪西归,人生落幕 177
黄土掩布衣,文思传千古 183
附 录
苏洵年谱 189
主要参考书目 192
內容試閱
追寻根源,传承良好家风

苏洵在《苏氏族谱》中曾写道,苏氏起源于古帝颛顼,至汉顺帝时有苏章。苏章曾任冀州刺史,后又迁为并州刺史,子孙定居在赵州,所以三苏都自称“赵郡苏氏”。
今天,住在河北栾城、作为苏氏一族后人的苏士福,家中仍然存有一本发黄的《苏氏族谱》。族谱中载有这样一段话:“唐神龙(705—707 年)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意思就是说,苏氏一族的血脉在眉山的延续,正是从苏家祖上一个名叫苏味道的人开始的。因此,本书主人公苏洵的故事,就从他的祖上苏味道开始谈起。
苏味道,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栾城区)人。据传他自幼聪慧,九岁能文,与同乡李峤都以文翰著称,时号“苏李”。
苏味道二十岁中进士,曾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可即便如此,他在为官上并未留下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新唐书·苏味道传》记载,苏味道因处理事务含混不清,有人送他绰号“摸棱手”,以示讥讽。证圣元年(695年),苏味道和一位名叫张锡的官员因事入狱,后者神态自若,而前者却匍匐席地进食,做出一副惶恐不安的可怜样,想要以此赢得武则天的同情,进而得以从轻发落。(这些载述恐怕苏洵本人未必承认。他在《族谱后录上篇》中强调,说他的族谱仅仅“上至于吾之高祖,下至于吾之昆弟”,因为“高祖之上不可详矣”。)
唐中宗时,苏味道因朋党之争受到牵涉,被贬到西蜀做了眉州刺史,后迁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未赴任就病逝了。那一年是唐神龙元年(705 年)。
苏味道的后人直至三苏以前,并未出过什么名人。
苏洵的曾祖父苏祜,娶唐太宗李世民之子曹王李明的后嗣李瑜之女为妻。李瑜曾任西蜀遂州长江尉,失官后定居在眉州之丹棱县。
后晋开运元年(944 年),苏杲出生了,他是苏洵的祖父。苏杲娶妻宋氏,生了九个儿子,但只有苏洵的父亲苏序存活下来。苏杲信奉道家,自称白莲道人,生性豁达仁爱,他不仅在家中是孝子,也因其忠孝、仁义、慷慨,深得乡闾之人的敬爱。这些优秀品格和关于苏杲的事迹,都被苏洵记载于《苏氏族谱》。
其中有一处这样的记载:苏杲有个同族兄弟叫苏玩,因犯了重罪而被捕坐牢。他担心家中妻儿无人照料,临行前找到苏杲,拜托苏杲替他照顾妻儿。哪知案情出现反转,苏玩最终被无罪释放。回家后,他对苏杲说道:“我兄弟众多,但在危难关头,能托付生死的,只有你一人啊!”
苏杲除了做人值得信赖,还善于生产经营:“善治生,有余财。”(《族谱后录下篇》)不过,他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理,谋求“小富即安”,坚持认为钱财多了必有灾祸。正是因为如此,终其一生,苏杲只是经营家中的二百亩良田。他生活一切从简,即使房屋破旧了也不肯修缮,但若邻里乡亲需要帮助,他则毫无吝啬且绝不张扬。这种淡泊名利、乐善好施、自在随性的品性,在苏氏后人身上也可见一斑。
苏杲虽为人深明大义、人品杰出,却儿女缘浅,子嗣上并未受到上天的眷顾。他与妻子宋氏共育有九个孩子,只有第七子苏序活了下来。因此,苏洵的父亲苏序,又有“苏七君”的称号。
苏序刚刚行过弱冠之礼,苏杲就卧病在床。妻子担心自己一介女流,无法将苏序培养成人,就问道:“是否可以把孩子托付给你的兄弟们?”
苏杲常与人打交道,自然洞察人情世故。他安慰妻子说:“苏序如果有出息,即使那些不是我兄弟的人,也会亲近他;如果没出息,就算是我的兄弟,早晚也会抛弃他不管。你尽到为母的职责,顺其自然就好了。”
苏序二十二岁那年,苏杲去世。这一年,社会动荡,青城农民王小波、李顺等人聚众起义,一路到达眉州北边的彭山。兵荒马乱下,眉州百姓惶恐不安,刚刚丧夫的宋氏更加寝食难安。此时,苏序却面不改色,依旧按照礼节操办父亲苏杲的丧事。他看见当地大户大族仓皇逃走的狼狈状,对母亲说道:“我就不相信王小波、李顺还能吃了我不成,我哪儿也不去,就在家等着他们!”事情正如他预料的那样,这场起义很快就被朝廷镇压下去。
宋庆历年间,朝廷开始在州郡设立学馆,士人们都以为机会来了,奔走相告。苏序却告诫子孙,不要和别人争着入学。果然,官员们竟以此为由头侵扰百姓,百姓的负担为此又加重了。苏序放下锄头,愤然提笔讥讽朝廷的这种行为。
“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廌在《师友谈记》中记载,苏轼曾说,祖父苏序在房前屋后种满了芋头,每年产量颇丰。眉山盛产芋头,平时人们并不喜欢吃,但遇到灾年就派上用场了。苏序让人将芋头用大甑蒸熟,全部摆放在门外,让饥饿的人们自行取食。有了芋头充饥,饿肚子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这些事看似平常,常人却未必能预见,能预见的人就是有远见的人。有远见的人行事超然,举重若轻,苏序正是如此。
眉山当地盛传有神要降临,名叫茅将军,那些装神弄鬼的巫师趁机推波助澜,很快就建起了一座茅将军大神庙。人们纷纷前往烧香,巫师则趁机敛财。偏偏苏序不信这个邪,趁着酒意,叫上二十几个村民捣毁了神庙。
苏序身上有股源于父辈的乐善好施和侠气。而这些美好的品质,则源于他们内心的正义。
苏洵曾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族谱后录下篇》)这里的“不好读书”不等于不读书,可能和苏洵本人的情况相似,只是不好读与科举考试相关的书。苏序既然可以写出几千首诗,必然学识丰富,只是不喜欢读中规中矩的书,身上更多了一分散淡之气。
“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观其诗虽不工,然有以知其表里洞达,豁然伟人也。”(《族谱后录下篇》)从苏洵这番话我们不难分析出以下两点:
第一点,苏序大约是从中年开始写诗的,比起其他诗人,算是比较晚的,但他把写诗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习惯于以诗表达内心。
第二点,苏序作诗简直是倚马可待,比起苦吟苦作,苏序的诗是生存与生命的本真呈现。就像苏洵的评价,其诗虽不工,却洞明世事,坦荡通达。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散淡、达观、宽厚、仁善,又带有几分侠气的人,这样一个随口吟诵着音韵和谐的诗句的老头儿,该是怎样的可爱!这是个有诗意的老头儿,甚至可以说是个有仙气的老头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