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温疫论(江苏文库精华编)

書城自編碼: 407964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明]吳有性 撰 張志斌 整理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40450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风雪唐古拉
《 风雪唐古拉 》

售價:NT$ 179.0
欧盟《人工智能法》研究——以立法过程为视角(“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治理”系列丛书)
《 欧盟《人工智能法》研究——以立法过程为视角(“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治理”系列丛书) 》

售價:NT$ 663.0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材:古文字源流讲疏 (上、下册)
《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材:古文字源流讲疏 (上、下册) 》

售價:NT$ 1163.0
数字鸿沟:科技时代美国学校如何制造不平等
《 数字鸿沟:科技时代美国学校如何制造不平等 》

售價:NT$ 352.0
“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
《 “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 》

售價:NT$ 398.0
我最好的朋友
《 我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230.0
大数据之路2:数据更普惠,商业更智能
《 大数据之路2:数据更普惠,商业更智能 》

售價:NT$ 500.0
杂草的奇迹(杂草学家稻垣荣洋精心总结 脚下蔓延的杂草生存策略)
《 杂草的奇迹(杂草学家稻垣荣洋精心总结 脚下蔓延的杂草生存策略) 》

售價:NT$ 245.0

編輯推薦:
明清两代的温病学名著,温病学的基础典籍。
內容簡介:
《温疫论》,明代吴有性撰。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学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温疫论》充分体现了吴有性对温疫的新认 识,从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传变规律、辨证体系、治法方药,到诊断治疗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可说是细致周到,对后世温病理论的发展及温病的临牀治疗都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關於作者:
张志斌,医学史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深医史文献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主任委员,专攻中医医史文献,尤擅中医疾病证候史研究。
目錄
前言一
凡例一
溫疫論原序一
自敘
徐序
敘言
參訂同人
溫疫論卷上
原病
溫疫初起
傳變不常
急證急攻
表裏分傳
熱邪散漫
内壅不汗
下後脉浮
下後脉復沉
邪氣復聚
下後身反熱
下後脉反數
因證數攻
病愈結存
下格格:此據石本,張本作‘膈’。據文義,石本義長,故從之。
注意逐邪勿拘結糞
蓄血
發黄
邪在胸膈
辨明傷寒時疫
發斑戰汗合論
戰汗
自汗
盜汗
狂汗
發斑
數下亡陰
解後宜養陰忌投參朮
用參宜忌有前利後害之不同
下後間服緩劑
下後反痞
下後反嘔
奪液無汗
補瀉兼施
藥煩
停藥
虚煩似狂
神昏譫語
奪氣不語
老少異治
妄投破氣藥論
妄投補劑論
妄投寒涼藥論
........
內容試閱
《溫疫論》兩卷,明代吳有性撰於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是中醫溫病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志性著作,是中醫學理論原創思維與臨證實用新法的傑出體現。此書問世,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和者甚衆,促使中醫溫病學派的發展與成熟。
一、 作者與成書
作者吳有性,字又可,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活於明代晚期,生卒年不詳。據史料記載,在《溫疫論》成書的崇禎末年期間,吳縣連年疫病流行。吳有性在《原序》中説:‘崇禎辛巳,疫氣流行,感者甚多。於五六月益甚,或合門傳染。其於始發之時,每見時師以正傷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醫者徬徨無措,病者日近危篤。病愈急,投醫愈亂。不死於病,乃死於醫;不死於醫,乃死於古册之遺忘也。’他在這樣的環境中,深感當時醫學的不足,發出‘守古法則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書,斯投劑不效……吁!千載以來,何生民之不幸如此’的感歎。因此,他在臨牀實踐中‘靜心窮理,格其所感之氣、所入之門、所抵之處,與夫傳變之體’,於明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著成《溫疫論》二卷,從病因到治療對溫疫與傷寒作了明確區分。
《溫疫論》充分體現了吳有性對溫疫的新認識,從病因病機、感邪途徑、傳變規律、辨證體系、治法方藥,到診斷治療中必須注意的問題,可謂是細緻周到,對後世溫病理論的發展及溫病的臨牀治療都有着很好的指導作用。
二、 主要學術内容及創新成就
(一) 主要學術内容
《溫疫論》分上下二卷,後有‘溫疫正’。上卷有‘原病、溫疫初起、傳變不常’等五十個短篇,主要闡論溫疫病的症狀傳變與治則治法。下卷有‘雜氣論、論氣盛衰、論氣所傷不同’等三十個短篇,主要論述溫疫相關的理論性問題,兼雜證及婦女、小兒、妊娠等特殊人群的溫疫證治。‘溫疫正’包括‘正名、傷寒例正、諸家溫疫正’三篇,除‘正名’外,後兩篇篇幅稍大,主要是逐條批駁前代醫家对於溫疫的錯認識。
《溫疫論》的學術成就,則體現在對中醫溫病理論乃至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創新。他的原創性理論在中醫理論發展史上有着突破性的重要意義。‘戾氣’病因説的提出,開創了中醫溫疫認識的一個新時代。
(二) 創立‘戾氣’病因説
吳氏強調溫疫與傷寒完全不同。他明確指出:‘夫溫疫之爲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别有一種異氣所感。’這種異氣,吳氏爲之命名爲‘戾氣’。
1侵入途徑
戾氣侵入人體的途徑是自口鼻而入。
2傳播方式
傳播方式有兩種:天受——通過自然環境而感染,傳染——通過接觸患者而感染。此二者只是傳播方式的不同,只要感染的是同一種戾氣,那麽‘所感雖殊,其病則一’。
.........

昔仲景立《傷寒論》,其始自太陽,傳至陽明,以至少陽,次傳三陰,蓋爲正傷寒設也。嗣後論者紛紛,皆以正傷寒爲辭,其於溫疫之症甚略。是以醫者,所記所誦,連篇累牘,俱係正傷寒。迨夫臨症所見,悉皆溫疫,求其所謂正傷寒者,百無一二。予卽按諸書,咸以爲春、夏、秋所發,皆屬溫病,而傷寒必在冬時。則歷年較之,溫疫四時皆有,而真正傷寒,每在嚴寒。雖有頭疼、身痛、惡寒、無汗、發熱,總之謂太陽證。至六七日失治,未常傳經。每用發散之劑,一汗卽解。間有不藥亦自愈者,並未常因失汗,以致發黄、譫語、狂亂、胎刺等症。此皆感冒膚淺之病,非真傷寒也。傷寒、感冒,均係風寒,不無輕重之殊,究竟感冒俱多,傷寒稀有。況溫疫與傷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馬攸分,益見傷寒世所絶少。仲景以傷寒爲急病,倉卒失治,多致傷生,因立論以濟天下萬世,用心可謂仁矣。然傷寒與溫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諄諄以告世,況溫疫多於傷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論?或謂溫疫一症,仲景原别有方論,歷年旣久,兵火湮没,卽《傷寒論》稱散亡之餘,王叔和補方造論,輯成全書。則溫疫之論,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禎辛巳,疫氣流行,感者甚多。於五、六月益甚,或合門傳染。其於始發之時,每見時師以正傷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聽七日當自愈,不爾,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儘有不及期而死者,亦有治之太晚服藥不及而死者,或妄投藥劑攻補失序而死者,或遇醫家見解不到,心疑膽怯,以急病用緩藥,雖不卽受其害,究遷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輕者,有獲僥倖;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勝計。嗟乎!守古法則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書,斯投劑不效,醫者徬徨無措,病者日近危篤。病愈急,投醫愈亂。不死於病,乃死於醫;不死於醫,乃死於古册之遺忘也。吁!千載以來,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雖孤陋,靜心窮理,格其所感之氣、所入之門、所抵之處,與夫傳變之體,並平日所用歷應驗方法,詳述於左,以俟高明者正之。
時崇禎壬午吳趨吳有性又可撰溫疫論自敘自敘自敘:此據石本。《溫疫論》序以此最爲通行,除張本外諸版皆取此自敘。
夫溫疫之爲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别有一種異氣所感。其傳有九,此治疫緊要關節。奈何自古迄今,從未有發明者。仲景雖有《傷寒論》,然其法始自太陽,或傳陽明,或傳少陽,或三陽竟自傳胃。蓋爲外感風寒而設,故其傳法與溫疫自是迥别。嗣後論之者紛紛,不止數十家,皆以傷寒爲辭。其於溫疫証則甚略之。是以業醫者所記所誦,連篇累牘,俱係傷寒。及其臨証,悉見溫疫,求其真傷寒百無一二。不知屠龍之藝雖成而無所施,未免指鹿爲馬矣。余初按諸家,咸謂春、夏、秋皆是溫病,而傷寒必在冬時。然歷年較之,溫疫四時皆有。及究傷寒,每至嚴寒,雖有頭疼、身痛、惡寒、無汗、發熱,總似太陽証,至六七日失治,未嘗傳經。每用發散之劑,一汗卽解。間有不藥亦自解者。並未嘗因失汗以致發黄、譫語、狂亂、胎刺等証。此皆感冒膚淺之病,非真傷寒也。傷寒、感冒,均係風寒,不無輕重之殊。究竟感冒居多,傷寒稀有。況溫疫與傷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馬攸分,益見傷寒世所絶少。仲景以傷寒爲急病,倉卒失治,多致傷生,因立論以濟天下後世,用心可謂仁矣。然傷寒與溫疫,均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諄諄告世。至於溫疫多於傷寒百倍,安忍反置勿論?或謂溫疫之証,仲景原别有方論,歷年旣久,兵火湮没,卽《傷寒論》乃稱散亡之餘,王叔和立方造論,謬稱全書。溫疫無論,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禎辛巳,疫氣流行,山東、浙省、南北兩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合門傳染。始發之際,時師以傷寒法治之,未尝見其不殆也。或病家聽七日當自愈,不爾,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有不及期而死者,或有妄用峻劑攻補失敘而死者,或遇醫家見解不到,心疑膽怯,以急病用緩藥,雖不卽受其害,然遷延而致死者,比比皆是。所感輕者,尚獲僥倖;感之重者,更加失治,枉死不可勝計。嗟乎!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簡古書,原無明論,是以投劑不效。醫者徬徨徬徨:原作‘傍皇’。‘傍’通‘徬’,‘皇’通‘徨’,據改。後同此者,徑改。無措,病者日近危篤。病愈急,投藥愈亂。不死於病,乃死於醫;不死於醫,乃死於聖經之遺亡也。吁!千載以來,何生民不幸如此。余雖固陋,靜心窮理,格其所感之氣、所入之門、所受之處,及其傳變之體,平日所用歷驗方法,詳述於左,以俟高明者正之。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