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甲胄史(全2册)
》
售價:NT$
959.0

《
一编审足矣——周振甫编辑出版文选(精)
》
售價:NT$
357.0

《
美国电影史
》
售價:NT$
653.0

《
再见,不舒服
》
售價:NT$
265.0

《
花之艺术:花卉画法集
》
售價:NT$
332.0

《
刀光剑影:中国古代的兵器
》
售價:NT$
500.0

《
南海盐道:16—19世纪两广盐区生产空间变迁与流通机制
》
售價:NT$
505.0

《
股票技术分析实战傻瓜书(珍藏版)A股市场的实战应用工具书 原版畅销百万册 全彩沪深股市最新图表资料 股票投资交易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随着能源领域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网亟需顺应当前能源革命发展趋势,实现数字化变革的行业发展目标。电网作为能源互联网资源配置的枢纽和载体,其各个环节所能感知的数据来源于传感器,随着电网向能源互联网的转型升级,传感技术也正在向微型化、集成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方向演进。
本书的主题是能源互联网电力智能传感技术及应用。中心内容包括5大部分:电力智能感知技术概述、电力感知核心技术框架、电力感知应用布局、电力感知技术标准体系、电力感知发展路径与展望。
全书各章内容将紧密相关、层层相扣。第1部分首先阐述了感知技术理论及发展趋势,介绍了智能感知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电力感知业务的需求及推进电力智能感知技术研究重要性;第2部分重点论述电力感知核心技术框架,介绍当前电力智能感知核心技术内容及其主要应用场景;第3部分在第2部分的基础上,深入、全面梳理了包括电源、电网、负荷、储能、资产侧五大环节的电力感知应用布局,阐述了各环节感知终端类型与应用布局导则;第4部分阐述保障电力感知技术研究和应用布局的导则、规范,分别针对基础共性、感知终端、物联代理与本地接入四个系统体系的标准规划,内容涵盖传感器的类别、功能、性能、安全、测试、通信等内容;第5部分结合当前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现状,对电力物联网感知层建设的发展路径给予建议,并对电力智能感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本书在阐述技术的同时提供了大量实际应用示例。
|
關於作者: |
王继业,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国网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通信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能源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首任轮职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电力信息技术标准委员会副主任、《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副主编。荣获中国信息化进程突出贡献奖、优秀创新企业家、思科公司荣誉CIO等荣誉。目前主要从事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能源互联网研究,主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传感等技术领域研究,主持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工作,主持“数字国网”战略研究、智能用电等领域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发改委专项及国家电网公司科研攻关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在国内外权C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智能电网大数据》专著。
|
目錄:
|
序言
前言
1 概述
1.1 电力物联网的发展
1.2 电力物联网体系架构
1.3 电力物联网感知的定位
2 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业务的需求与挑战
2.1 业务需求
2.2 应用现状
2.3 面临的挑战
3 电力物联网感知基础理论
3.1 感知技术基础
3.2 感知参量分类
4 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关键技术
4.1 先进传感技术
4.2 边缘计算技术
4.3 安全连接技术
4.4 微源取能技术
4.5 数据处理技术
5 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应用
5.1 电源侧感知技术应用
5.2 电网侧感知技术应用
5.3 负荷侧感知技术应用
5.4 储能侧感知技术应用
5.5 资产类感知技术应用
6 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标准
6.1 基础共性技术标准
6.2 传感终端技术标准
6.3 边缘设备技术标准
6.4 通信组网技术标准
7 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发展路径
7.1 感知技术发展路径
7.2 总结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