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NT$
398.0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NT$
500.0

《
溺爱之罪
》
售價:NT$
255.0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售價:NT$
403.0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NT$
305.0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NT$
439.0

《
DK园艺的科学(100+个与园艺有关的真相,让你读懂你的植物,打造理想花园。)
》
售價:NT$
500.0

《
牛津呼吸护理指南(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护理学译著
》
售價:NT$
959.0
|
編輯推薦: |
本书为用户熟练使用桥梁博士V4软件并快速解决常见问题提供较好的支持
|
內容簡介: |
同豪土木技术服务团队及产品开发团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客户疑问,并做了精心的回复,汇集成册。
《桥梁博士V4常见问题与解答》分为两篇:第1篇为前处理篇,依次介绍桥梁博士V4总体信息、结构建模、钢束设计、钢筋设计、加劲设计、施工分析、运营分析、地震分析及计算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同时给出了用户经常遇到的程序警告及报错的解决办法,帮助读者学习查找错误和修改模型的方法;第2篇为后处理篇,介绍了软件力学计算和结构验算结果的解读及原理,按照不同结构类型,混凝土结构桥梁、钢结构桥梁、钢混组合结构桥梁、抗震计算以及基础计算的计算及验算结果进行释疑,解读程序计算结果。书中内容从实际工程问题出发,文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读者不需要具备很深的理论知识,即可轻松地掌握桥梁博士V4的分析技巧及相关操作。
|
關於作者: |
张瑑芳,2018年毕业于长安大学,硕士。2018-2021年在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桥梁设计工作,2021年至今在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桥梁博士软件的技术支持工作。
|
目錄:
|
1软件初始设置常见问题
1.1常见安装及加密锁提示问题
1.2程序崩溃问题
1.3模型显示异常问题
1.4字体显示问题
1.5常用操作问题
1.6坐标系问题
1.7颜色显示问题
1.8模型导出问题
2“规范库”/“横向分布”等模块中常见问题
2.1如何更新“规范库”?
2.2如何进行汽车荷载的自定义?
2.3怎样自定义荷载组合?
2.42015公路规范和2018公路规范有什么区别?
2.5“规范库”计算规定中抗剪承载力计算参数正负弯矩区弯矩影响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2.6钢混组合梁如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2.7“横向分布”中的“恒载”是何意?计算结果代表什么?
前 处 理 篇
3“总体信息”中常见问题
3.1活载布置如何使用?
3.2如何定义抗倾覆?
3.3如何定义自振分析?
3.4如何定义正负向支座?
3.5如何定义七自由度?
3.6如何实现负弯矩折减?
3.7如何实现抗扭验算?
3.8如何实现竖向预应力的定义和后处理查询?
3.9如何实现混合结构的模拟?
3.10如何模拟钢棒吊杆?
3.11如何模拟带横坡的变高盖梁?
3.12如何模拟桩板结构?
3.13如何将某些构件设置为不考虑收缩徐变的构件?
3.14高墩如何考虑几何非线性?
3.15地质土层/岩层数据应该如何填写?
3.16墩台水平力收缩徐变等效降温如何填写?
4“结构建模”中常见问题
4.1梁格模型如何建立?
4.2梁格法虚拟横梁截面如何模拟?
4.3有效分布宽度如何正确定义?
4.4悬臂线对象属性如何填写?
4.5如何在程序中修改构件的长度?
4.6轴线导入缓和曲线/圆曲线,截面导入圆曲线操作
4.7如何查询单元号和节点号?
4.8构件属性表中“竖直截面”的含义
4.9段块的意义是什么?如何使用?
4.10如何实现拱轴线按X投影方向划分
4.11基础参数的填写及意义
4.12如何用耦合弹性支座模拟桩基刚度?
4.13扩大基础的“墩台类型”如何选择?
4.14双肢墩及异形承台模拟
4.15群桩基础的桩基编号规则
4.16在同一构件里如何设置不同的验算类型或施工龄期?
4.17墩柱构件的计算长度应该如何填写,会影响什么?
4.18截面变化实现方式
4.19参数化变截面检查的几种方法
4.20参数化截面拟合完成后模型显示不正确,如何解决?
4.21参数编辑器中定义截面参数时,曲线类型及曲线参数值的填写
4.22关于截面的应力点说明
4.23自定义多应力点,顶底缘应力点为什么默认不勾选“计算主应力”?
4.24如何自定义应力点?
4.25如何查询截面特性?
4.26截面定义安装序号如何理解?
4.27如何在模型里实现桥面现浇层参与受力及其注意事项?
4.28如何设置截面对齐点偏移?
4.29截面定义里梯度温度模式对应规范条文
4.30从哪里可以看到截面梯度温度的相关定义?
4.31截面中等温线的用法
4.32等温线和梯度温度的等效模拟
4.33等温线和线性温度/横向线性温度的等效模拟
4.34截面双向温差的设置方法
4.35铁路桥梯度温度的定义
4.36常规钢结构桥梁建模前处理注意事项
4.37钢结构截面中顶板/腹板/底板属性参数的意义
4.38钢结构悬臂上的加劲肋“是否悬臂端”的意义
4.39钢结构中纵向加劲肋在模型中的设置和显示
4.40组合梁如何考虑混凝土开裂以及裂缝?
4.41如何设置挂篮以及挂篮轨迹?
4.42挂篮在施工阶段显示异常
4.43如何理解有限元比建模显示多出来的点线?
4.44桥面框架计算时如何考虑悬臂板大于2.5m时对应范围的分布系数?
5“钢束设计”中常见问题
5.1“钢束设计”为什么不显示结构轮廓/特征线?
5.2重合钢束如何单独显示?
5.3预应力的张拉控制应力、钢筋松弛系数等信息在哪里修改?
5.4对于体外束,钢束型号中体外束极限应力如何填写?
5.5钢束CAD文件导入注意要点
5.6导入钢束时的导线点格式和要素点格式需如何理解?
5.7变高梁如何输入随底板变化的钢束束形?
5.8带横坡/斜腹板的截面如何考虑钢束的实际位置?
5.9钢束信息里横桥向布置中距离和束数是什么对应关系?
5.10直线梁桥是否可以忽略钢束平弯?
5.11“钢束设计”中如何建立平弯?
5.12钢束如何跨批次张拉?
5.13钢束连接器如何使用?
5.14如何批量修改钢束信息?
5.15调束功能使用方法
6“钢筋设计”中常见问题
6.1“钢束设计”“钢筋设计”界面光标大小如何修改?
6.2关于“钢筋设计”中的“是否为骨架”“并置根数”作何解释
6.3钢束和钢筋的横向布置
6.4如何进行断面配筋?
6.5侧纵筋如何输入?
6.6关于箍筋属性中垂直、水平方向的解释
7“加劲设计”中常见问题
7.1“加劲设计”和截面定义里加劲肋定义的区别
7.2钢结构建模时加劲肋、横隔板需要如何模拟?
7.3横竖向加劲肋需要输入尺寸,而横隔板或刚性肋不需要输入尺寸的原因
7.4如何理解“横竖肋属性”中的布置方式?
7.5剪力钉加密操作
8“施工分析”中常见问题
8.1收缩徐变天数应该填在施工阶段还是运营阶段?
8.2横向多个支座(三个及以上)如何模拟?
8.3施工阶段的自由度释放中节点左右选择的物理含义
8.4荷载在“施工分析”中如何显示?
8.5顶推施工的模拟
8.6组合梁支座顶升的实现方式
8.7自动调索功能
9“运营分析”中常见问题
9.1为什么在运营阶段的“梯度温度”下拉选项中没有选择项?
9.2关于活载加载的说明
9.3纵向加载中,活载系数如何填写?
9.4如何理解偏载系数1.15?
9.5纵向加载中,人群荷载如何填写?
9.6两侧人行道宽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单边人行道宽度如何填写?
9.7人行天桥荷载大小计算
9.8纵向加载中,汽车冲击系数采用规范方法计算时,m值如何填写?
9.9计算冲击系数时基频是否考虑铺装等二期荷载?
9.10纵向加载中,变宽桥梁/局部加载如何填写?
9.11横向加载中的活载系数如何填写?
9.12梁格法影响面加载说明
9.13屈曲计算对荷载的考虑
10“地震分析”中常见问题
10.1“地震分析”静力模型建模注意事项
10.2抗震分析的若干注意事项
10.3E1地震下的强度验算步骤
10.4E2地震下的塑性铰转动能力验算
10.5减隔震验算
10.6E2地震下的墩顶位移验算
10.7能力保护构件验算
10.8支座验算
10.9结构阻尼比的取值
10.10桥墩刚度模拟
10.11如何模拟摩擦摆支座的刚度?
10.12“地震分析”限位装置如何填写?
10.13反应谱多个角度如何输入?
10.14“反应谱分析”中效应正负号取值规则
10.15“桥梁博士”在“地震分析”中是否可以考虑几何非线性?
10.16用反应谱生成出来的地震波,需要对峰值进行处理吗?
10.17塑性铰特性是如何考虑的?
10.18如何定义Pushover分析中的推覆荷载
11错误提示
11.1其他报错
11.2模型导入报错
11.3建模分析报错
11.4截面报错
11.5有效宽度报错
11.6钢筋/钢束报错
11.7“施工分析”/“运营分析”报错
11.8抗震报错
11.9验算报错
11.10查询报错
后 处 理 篇
12计算结果查询
12.1查询内容速览
12.2查询图表处理
12.3中间结果查看
12.4截面特性查询
12.5输出效应理解
12.6支反力问题
12.7强迫位移计算
12.8抗倾覆验算
12.9负弯矩折减的处理方式
13混凝土梁桥
13.1混凝土结构规范验算项和程序的对应关系
13.2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
13.3盖梁计算
13.4应力验算
13.5裂缝、配筋率、预拱度等验算
14钢结构及钢混组合结构
14.1钢结构规范验算项和程序的对应关系
14.2组合结构规范验算项和程序的对应关系
14.3剪力滞折减和局部稳定折减
14.4钢混组合梁温度效应和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
14.5上下缘正应力验算/全截面正应力验算
14.6剪应力验算
14.7组合梁结合面滑移计算按标准值组合输出的原因
15基础计算
15.1基础规范验算项和程序的对应关系
15.2基础刚度信息的理解
15.3承台计算最小配筋率
15.4承台验算结果的解读
15.5桩基计算中最大/最小竖向力的计算方法
15.6单桩轴向承载力验算结果的解读
15.7桩身强度验算
15.8沉降验算
15.9单桩桩端地基土应力验算
16抗震计算
16.1“地震分析”规范与程序的对应关系
16.2Pushover分析时,是否自动考虑墩柱轴力的变化?
16.3抗震模型后处理查看结果时,墩柱的抗剪承载力只有一个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16.4在“桥梁博士”里如何查看塑性铰的转角?
16.5如何理解Pushover里的能力曲线?
16.6在弯矩曲率分析中如何输入角度和轴力?
17计算书的问题
17.1计算书界面说明
17.2计算书输出结果常见问题
17.3计算书中图形文字处理
17.4“桥梁博士”简要版计算书对于验算不通过部分仍然判断为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本书参考标准与规范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近年来,中国的桥梁科技工作者先后建成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桥梁,积累了宝贵的科研、设计、建造经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发展和成就,然而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和限制,国内自主研发的桥梁设计软件的水平一直停留在平面杆系,许多大桥的设计工作采用国外的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在此背景下,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积极汲取和总结在桥梁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联合国内行业技术中坚力量,组织了一个精干的研发团队,他们刻苦攻关,成功研发 “桥梁博士”三维空间桥梁分析系统,在图形平台、建模技术、力学核心技术、桥梁专业特色力学和规范验算支持力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随着 “桥梁博士”系列软件在国内的普及,其不仅在大专院校被广泛使用,在设计、施工单位也有较大的用户群。同豪土木技术服务团队及产品开发团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客户疑问,做出详尽的解答,汇总并整理成《桥梁博士常见问题解答》一书。
《桥梁博士常见问题解答》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将用户在 “桥梁博士”软件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疑难的以及相关模拟的问题做了较全面的回答。主要内容分为前处理和后处理两篇: 前处理篇依次介绍“桥梁博士”的总体信息、结构建模、钢束设计、钢筋设计、加劲设计、施工分析、运营分析、地震分析模块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同时针对用户经常遇到的程序警告及报错给出解决办法; 后处理篇按照不同结构类型,对混凝土结构桥梁、钢结构桥梁、钢混组合结构桥梁、抗震
分析以及基础构件的计算和验算结果进行释疑,解读程序计算结果。
感谢张华敏、杨青山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做出的审核和校对工作,感谢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桥梁博士”技术支持团队的韩吉锋、王令、林友斌、王双成等。
因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