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哈!看得见的化学(全4册)
》
售價:NT$
326.0

《
倾听疯狂的声音:被误解的精神分裂症
》
售價:NT$
254.0

《
植物会思考吗?(揭晓你从未知道的植物智能,带你走入丰饶而另类的植物世界!)
》
售價:NT$
286.0

《
社会蓝皮书:202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
售價:NT$
653.0

《
重回荒野 野生世界不可预知的未来
》
售價:NT$
265.0

《
图说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与故事
》
售價:NT$
662.0

《
发现你的职业性格——MBTI助你改善工作方式和人际关系(钻石版)
》
售價:NT$
301.0

《
寻古中国
》
售價:NT$
505.0
|
內容簡介: |
埃隆·马斯克:20年内火星将会建立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握拳)
韦纳史密斯夫妇:你……要不再想想?
地球不太好。极端气候,网络骂战,大国纷争,人们似乎已经受够了这个地球,每天都在想尽各种办法逃离。带着地球一起流浪或许在科幻片才能看到,然而火星移民计划早就被“马斯克们”提上了日程,这个计划真的可以实现吗?
最初,本书作者和大部分“乐观且无知的地球人”一样带着对太空移民的美好畅想开始了关于该计划的研究,随着研究深入却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宜居环境分析、后代繁衍问题、太空国家建立……人类对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知识远远不够,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在地球上引发新的冲突。
在太空来月经了怎么办?
人类能在太空中生孩子吗?
女性移民太空后也要负责做家务?
月球上的“永昼峰”会出现热门楼盘吗?
为什么航天员钟爱玉米饼?
地球的公司可以获得太空殖民地的管理权吗?
会发生太空战争吗?
要如何避免太空领土争夺?
在外太空,也会有民主社会吗?
如果你也想在未来定居火星,如果你也对以上问题感到好奇,请带着你的梦想和好奇心翻开这本太空拓荒指南。
坐稳了,我们要去火星了。
|
關於作者: |
凯利·韦纳史密斯是美国寄生虫学会副主席,莱斯大学生物科学系教师,她专注于寄生生物学研究,其成果在《国家地理》《自然》《科学》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除了是一流的生物学家外,她还主持了全美热门科学类播客《科学……大概是》。
查克·韦纳史密斯是漫画家,绘制了知名网络漫画《周六早晨的早餐麦片》。他还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开放边界:移民的科学与伦理》绘制了插图,他的作品曾刊登在《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科学星期五》等杂志上。
他们也是畅销书作家,夫妇合著的《迷人的技术》一出版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还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年度科普图书。
|
目錄:
|
简 介? 红色星球的拓荒者指南??
第一章? 关于太空的神话?
第一部分 关爱太空探索者
第二章? 太空生理学?
呼吸困难、骨质流失和会飞的猪
第三章? 太空性爱及其后果?
第四章? 太空心理学?
在这一章中,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航天员是骗子
读者须知?
第二部分 茫茫太空,星球之上的家
人类将在哪里建立外太空的家园
第五章? 月球?
地理位置极佳,但需要一些翻新
第六章? 火星?
无边的荒凉风景和有毒的天空,但真是个好机会!
第七章? 巨型旋转太空轮?
并不是最糟糕的选择
第八章? 更糟的选择?
读者须知?
第三部分 口袋里的伊甸园
如何打造一个不那么糟糕的人类生态圈
第九章? 进食和排泄?
粪便、食物与“系统闭环”
第十章? 千好万好,太空家园最好?
如何打造外太空居住地
读者须知?
第四部分 太空定居的法律
莫名其妙、含糊不清,难以推翻
第十一章? 世俗的太空史?
第十二章? 《外层空间条约》?
60 年前治理太空的“老皇历”
第十三章? 太空杀手?
谁“杀死了”《月球协定》
读者须知?
第五部分 前方的路
是否通向太空国家
第十四章? 宇宙公有化?
第十五章? 划分太空领土?
第十六章? 太空国家的诞生?
与太空婴儿的诞生类似,但是更加混乱
读者须知?
第六部分 是否进行备用计划
太空社会、太空扩展和生存危机
第十七章? 火星上没有劳动力储备?
外太空中的公司城
第十八章? 多大才算大??
不会出现遗传和经济灾难的备用定居计划
第十九章? 其他方式建立的太空政治?
关于太空战争的可能性
第二十章? 很少有人期待的一个替代方案?
等待良好时机,延迟太空定居
读者须知?
结论? 《热水浴缸与人类命运》的终章?
致谢
上一章里的遗留问题:色觉是怎么产生的、声波和水波,以及纯粹疯狂的贸易保护主义。
六 是否眼见才为实
我们对于自由意志、超感官知觉以及来世的那些欠缺考虑的信念。
七 第欧根尼的噩梦
合理的分歧是怎么产生的?如果你与某个同样智慧和博学的人争论,你是否应该相信他的观点,就像相信你自己的一样?事实上,我们仍会坚持分歧这件事本身就强有力地证明了我们并非真的关心真相是什么。
第三部分 知识
八 要懂数学
数学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还有为什么只有证据和逻辑是不足够的。
九 遗留问题——大力神和九头蛇的传说
上一章里的遗留问题:大力神和九头蛇的传说,还有对大数规则的探索。
十 不完备的人类思维
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以及为何它无法说明人类知识的局限性。
十一 逻辑规则和大肚猪的故事
逻辑思维的力量,另外涉及一些最违背直觉的数学定理。
十二 证据的规则
我们可以和不可以从证据中得知什么,另外探讨有关学前班是否有经济价值,以及互联网色情是否能防止强奸案的问题。
十三 知识的局限
物理学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可知什么,不可知什么,另外理解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
十四 遗留问题——量子纠缠
量子世界的奇妙,还有为什么博弈论者如此关注量子理论。
第四部分 对与错
十五 如何分辨对错
一些关于对与错、生与死的困境问题。
十六 经济学家的黄金准则
一个最简单便捷的行为准则。
十七 如何做到有社会责任感——经济学家黄金准则的使用指南
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经济学家黄金准则。
十八 别做个“混蛋”
古福斯和嘉伦特如何对待移民政策。
十九 游乐场上的经济学家
相对于我们在游乐场上那些思虑周全的有关公平的信念,我们在菜市场和投票亭里有关公平的信念又是如何欠缺考虑的。
二十 遗留问题——让犹太拉比分馅饼
古老的塔木德学者们是如何预料到现代经济学理论的。
第五部分 心智生活
二十一 如何思考
一些如何清晰思考的基本原则,绝大部分是关于经济学的,但也涉及算术、神经生物学、原罪,还有如何避免胡诌。
二十二 学习什么——给大学生们的建议
一些给大学生的建议:远离英文学科和谨慎接触哲学学科。同时简要谈谈弗兰克·拉姆齐的非凡一生。
附录
|
內容試閱:
|
简介 红色星球的拓荒者指南?
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殖民地已经不再是可行与否的问题,实现它只是时间早晚的事罢了。
——蒂姆·皮克,航天员
无论身在地球何处,你一定动过离开这个星球的念头。移民外太空的前景每一天都变得更加令人期待。火星上没有政治腐败的阴影,月球上没有纷飞的战火,天王星上也不会有幼稚可笑的谐音哏[ 天王星(Uranus)音同“你的屁股”(your anus)。——译者注(本书注释若无特别说明, 均为原书注)]。毫无疑问,太空移民为我们提供了自公元前五万年以来的最佳机会,我们可以尝试全新的事物,将种种旧恶抛诸脑后。在人类宇宙探索事业陷入长达半个世纪的停滞后,我们如今拥有了足够的技术实力、财力和追求卓越的渴望,足以超越那个匆匆登月的时代,去掌握我们成为跨星球物种的命运。
但是……事实真就如此吗?我们在创作本书时,和许多非专业人士交流过,倘若你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样,那么你或许会对太空移民存在一些不太准确的构想。这不怪你——大众对太空移民的讨论充斥着种种神话、白日梦,甚至是对基本事实的完全误解。
例如在 2020 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旗下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星链(Starlink)发布了一份名为《条款与服务协议》的声明,声称“任何一个地球上的政府对火星活动都没有管辖权或主权”。这一条款就像大多数关于外太空定居的言论一样:它是由一个富有影响力的倡导者提出的,并受到了人们广泛的传播和讨论,但实际上却产生了深远的误导效果。地球上的政府实际上对火星拥有管辖权——火星是一个国际公域,受到长期有效的《外层空间条约》 (Outer Space Treaty,以下简称为 OST)管制。诚然,这些条约很奇怪,也很模糊,然而它们确实存在,也不会因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份《条款与服务协议》而消失。
但并非所有关于太空移民的糟糕言论都来自那些坐拥火箭的富豪。比如 2015 年《新闻周刊》(Newsweek)的文章《星球大战的阶级之争:火星是 1% 顶级富豪的逃生通道吗?》(‘Star Wars’ Class Wars: Is Mars the Escape Hatch for the 1 Percent?)写道 :“这颗红色星球可能只属于富人,而穷人只能在地球饱受环境崩坏和战争冲突的折磨。”你要是真相信这种说法,说明你对火星上种种糟糕透顶的情况毫无概念。它的表面温度从火炉般的酷热,到南极般的严寒,无所不包。在那里没有可供人类呼吸的空气,而是有着遍布整个星球的尘暴,地面上更是铺满有毒的尘埃。离开温度升高了 2℃的地球移居火星,就像是离开了一个稍显闷热的房间,然后出门一头扎进火炉。
实际上,在其他星球定居,也就是在地球之外的某个地方建立自给自足的社会,这个想法不仅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也无法带来支持者所鼓吹的那些好处。它不会带来巨额的财富,无法建立新的独立国家,也不是人类的第二家园,甚至都不能给超级精英们提供安全掩体。
然而,航天局、大型企业和媒体寡头却向我们承诺了一番不同的前景。根据他们的说法,最早在2050年前后,太空移民或将实现。地外定居点建成后,一切问题将会解决。太空移民将拯救地球的生态系统,开拓富有创意的先进文明,为中国、美国、印度或其他首开先河的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优势。
虽然这些说法有待考究,但真正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发展确实正在显著降低太空探索的成本。未来十年,建设太空前哨站肯定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对任何有意定居太空的探索者来说,他们接下来所面临的难题不再是制造体积更大、更便宜的火箭或飞船,而是需要深入探索包括生物学、经济学等领域的问题。我们接下来还会看到,假如我们忽视这些问题,企图在短时间内建立定居点,将会引发何等的社会灾难,甚至有可能危及地球家园。
与此同时,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治理太空的国际法律体系几乎就没有过任何进展。太空法往往含混不清、语焉不详,如果你接受美国对太空法的解读方式,那几乎就是听之任之了。在当今世界,太空竞赛日益激烈,拥有发射能力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多,新一轮的登月竞赛局面已经初见雏形。然而,与 20 世纪 60 年代相比,21 世纪 30 年代的竞赛将截然不同,因为此次很可能涉及争夺月球上那些少量黄金地段的优先使用权。此次竞争不再像是两个小孩比赛谁跑得更快,而更像是一群孩子为争抢几颗糖果大打出手。
我们是怎么成为太空混蛋的……你也可以!
如果你还是太空研究领域的新手,你可能还不知道,自 21 世纪初期以来,进入太空的成本以及太空业务总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大多数人有着这样的印象: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充斥着太空的各种光辉承诺——月球基地、轨道度假、火星开拓等。在 60 年代末的太空书籍中还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各种低重力环境下情趣的奇怪幻想。这一切都被20 世纪 70 年代的毛绒地毯时代[ 指 20 世纪 70 年代。这个短语带有一定的怀旧和调侃色彩,用来形容那个年代特有的厚长毛地毯(shag)。——译者注](shag-carpeted misery)所取代,在这之后 40 年的人类在太空史上令人大失所望。人们有时将这种失败归咎于想象力的缺乏和勇气的丧失,但另一个更为简单的解释是成本问题。火箭发射的费用变化可以解释为何登月时代前期人们对太空狂热和着迷,也能解释后期40 年间的碌碌无为。如果只看从人造卫星首次进入轨道的 1957 年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的这段时间,将物体送入轨道的价格每千克就下降了 90% 至99%。如果随后的每个 10 年都保持这样的趋势,那如今将一个包裹送入太空的成本将比国际邮件还要低。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想要找到真正奢侈的太空移民构想,最好的参考书籍一定是在嬉皮士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出版的。
令很多太空爱好者感到遗憾的是,该费用在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就停止下降了。太空飞船计划(Space Shuttle)原本应该让太空旅行变得常态化、更加便宜和安全,但其在这三方面都表现不佳。几十年来,这一直都是把物体送入轨道的最昂贵的方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21 世纪 10 年代,由于美国政策的转变以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公司的推动,太空运载的成本再次大幅下降。
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火箭的发射,还意味着更多的航天器正飞向太空。回顾 2015 年,现役卫星约有 1400 颗,而到了 2021 年,这个数字蹿升到了 5000。截至 2022 年 10 月,仅由星链控制的工作卫星数量就高达约3000 颗。
太空旅行是一个承诺已久却迟迟未能成为现实的美好愿景。但现在,这个梦想似乎正在逐步实现。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火箭公司 “蓝色起源”(Blue Origin)定期将人们送上一百千米的高空,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经签约准备将游客送往绕月旅行。在过去,只有少数政府机构在太空发射领域活动,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参与其中,并在成本上展开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人们对随时随地都能使用高速数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一份报告指出,美国人平均每天与卫星的互动高达 36 次。虽然各家估算数值不一,但金融组织发布的投资者前景报告普遍认为,假设增长速度没有大幅提升,到 2040 年左右,整个太空产业的总价值将至少达到一万亿美元。
简而言之,这些宣传并不是空穴来风。在 2005 年担忧关于太空扩张的法律制定问题还显得为时过早。然而到了 2025 年,情况可能就截然不同了。
对我们来说,观察这个趋势是一种奇特的体验。这一趋势开始升温时,我们正在写一本名为《迷人的技术》(Soonish)的书,书中介绍了未来科技,其中也包括了更为经济便捷地进入外太空的技术及其影响。到了 2015 年底,可重复使用火箭已经变为现实,成为实现廉价太空发射的关键之一。而等这本书面世时,这项技术已经变得司空见惯。那么人类将如何运用这些新的技能呢?
其中一条线索源自我们对于小行星采矿的研究,也就是从小行星带或近地天体中开采有价值的物质。我们的分析表明,将小行星上的物质带回地球作为商用材料,这从经济角度上来说不太现实。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你要怎么向霸王龙解释你为了加工金属,就想要投掷一颗巨型陨石到地球的计划。
然而,如果你有意在太空中建立家园,小行星的确非常值得探索。小行星带里蕴含着超过 2021 千克的宝藏:金属、碳、氧气、水等等。这些物质远离地球,随时都可以用于建造太空定居点。伴随着新型火箭技术的崛起以及巨额资金的涌入,实际上你已经拥有了到达太空的前沿技术,以及已经在目的地等待的现成“家园建材”。
就连太空移民的法律似乎也在逐渐成熟。尽管现有太空条约是否允许营利性资源开采还存在争议,但在 2015 年,美国通过了一项法律,明确规定了美国人可以无限制开采太空资源。卢森堡似乎也同意这一点,他们通过了与美国类似的法律,并向两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小行星采矿公司投资了大量资金。人类进入太空愈发容易,太空资源又是如此丰富,各国开始为开发商提供更多便利。目前,全球最大的火箭公司由充满创新精神的科技奇才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担任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简称 CEO),他毕生的目标就是在有生之年实现定居火星的梦想。
当然,相对于太空酒店或者研究基地,建造太空定居点或许要更难一些。但话又说回来,已经有相当多的资金被投入火箭、航天器,甚至是生命维持技术的研究。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离建造太空定居点的目标越来越近了。20 世纪 50 年代的梦想似乎终于有望在 21 世纪 50 年代成为现实。
我们希望能对此有所贡献。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空移民是有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希望编写一份类似于社会学路线图的指南——如何将规模从 100 人扩大到 1000 人,再到 10000 人,甚至更多。这份小小的指南旨在向公众解释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然而,我们也遇到了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有很多我们不明白的事——举个例子,假设国家、企业,甚至是个人都可以向地球投掷灭绝恐龙级大小的物体,要怎么设计法律制度,才能确保在这样的太阳系中居住是安全的。能有个明确的协议当然是最好的。然而我们发现,除了少数例外情况,太空移民倡导者对这类问题通常不屑一顾,有时甚至怀有敌意。
随着我们研究更加深入,我们的担忧也越来越多。在一个连空气配给都可能受到企业控制的社会中,民主机制将会如何运作?如果人类在非地球正常重力的环境下无法繁衍后代,社会学将会发生什么变革?如果太空中某些地区的生存条件要优于别的地区,我们要如何避免领土争夺?顺带一提,如今的太空法究竟是什么样的,是如何演变至今的,又是否将会发生改变?这些问题对于太空移民来说似乎非常基础,也确实极具趣味性,然而通常会被忽视。人们认为随着火箭越建越大,这些问题也会自然而然得到解决。因此,这本书的重点不再仅限于解释未来太空移民的情景,而是更多地深入探索这些尚未被揭示的问题。这也引领着我们走进一些奇怪的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