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风月难扯
》
售價:NT$
218.0

《
大学问·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
》
售價:NT$
454.0

《
磨铁经典第8辑:春之死
》
售價:NT$
245.0

《
哪吒三界往事 (預售,預計三月到貨)
》
售價:NT$
857.0

《
危险辩护
》
售價:NT$
301.0

《
DK地图上的人类史
》
售價:NT$
1010.0

《
万能工程师麦克 布法小时候 儿童科普图画书
》
售價:NT$
112.0

《
单读40·全球真实故事集II(口碑长销好书《全球真实故事集》续编,译介“真实故事奖”获奖报道)
》
售價:NT$
301.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篇长篇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惩恶扬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座北方城市。当时的科技发展较现在有了较大的突破,比如无人机快递,自动驾驶汽车和虚拟实境上网技术得以实现。一起案件引起当地警方重视,成立专案组,由警队王牌林迈挂帅。林迈是一个心思缜密、责任心强的刑警中队副队长。林迈接手案件后,全身心投入其中,发现死者脑内有大量刺激性物质,原因不明。在后续调查中,陆续出现其他死者,根据死法判断,系同一凶手所为。这些死者有几个共同点,装有“脑贴”(一种用于虚拟实境上网的嵌入式设备),都玩同一款游戏。后查明,死者脑内的刺激性物质正是由“脑贴”过量运转生成,顺着这条线索,专案组查到嫌疑人,却发现他拥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调查遭遇到非常巨大的阻力。林迈顶住压力,收集证据,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
關於作者: |
王元,作家。在《文艺风赏》《超好看》、ONE、Clarkworld(翻译作品)发表数十篇科幻小说。曾获蝌蚪五线谱网主办第二届和第三届科普写作比赛三等奖;第三届光年奖短篇小说优秀奖,第四届光年奖短篇小说三等奖;第五届光年奖微科幻和长篇小说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幻想类联合征文短篇小说三等奖;第一届和第二届“晋康·晨星”文学奖中篇小说优秀奖。2019年获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科幻文学奖。
|
內容試閱:
|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提及我的家乡,倒是文艺作品多有出圈,比如本土乐队万能青年旅店的歌曲《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和电视剧《征服》。《征服》取景地是石家庄,故事背景、人物原型也在石家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切入《征服》的视角不仅仅是电视观众,同时代入了一种爱深责切的情愫。许是这种情愫使然,我一直对犯罪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小说情有独钟,以前的中国香港电影,现今的韩国电影,是此类题材的佼佼者,大多数犯罪题材会融入警匪元素,这种天然的对立形成了犯罪题材最主要的矛盾。犯罪题材与悬疑和推理还不同,不像悬疑吊人胃口,不如推理细腻缜密,有些粗粝,有些生猛,像一记直拳!
很多写作者都是从读者过渡而来,我也不例外,看多了,自然手痒,想要创立自己的故事。一直以来,我以科幻小说写作为主,把科幻与犯罪结合的想法萌生已久,苦于找不到契合的故事,或者说,没有生发出一套融洽的设定,单单将两种类型捆绑在一起,我觉得远远不够,而所谓的、大荧幕上常见的高科技犯罪电影又不是我的特长与追求,我更希望这是一个有着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电影那种冲击力和生命力的现实题材:能落地、能有底层的肌理,是普罗大众能够触碰到的有温度有态度不的故事。
回想我看过的犯罪电影,基本上都有一个正义凛然的正面角色,敢于和任何黑恶势力斗争,刀枪不入,视死如归——这一点和《征服》略微背道而驰,后者最出彩的人物无疑是孙红雷扮演的反面角色刘华强——当罪恶像洪水一样爆发的时候,他们是逆流而上的抢险员。我在写《人之初》的时候,最先跳出来的是“林迈”这个人物,当他成立了,这个故事才能成立。可以说,其他人物都是围绕着“林迈”旋转,或者所,是他的外延与补充。
“林迈”出现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主题。说起来似乎有些模式,很多创作者可能不太考虑这个问题,直接构思故事,故事带出来什么思考就是反应什么主题,只有学生应考的作文才会围绕主题铺陈字句,但我觉得,中短篇文章,尤其是短篇可以弱化主题,但长篇小说最好有个明确的指向,这样也有利于情节的安排和人物的塑造。犯罪小说的主题其实说到底就是邪不压正,在这层底色上,我想进一步探讨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争论由来已久,我自己也经历过几个阶段,从最开始笃定性本善,后来见识了一些人性丑恶,慢慢转变为性本恶,再到现在,我觉得不能单纯以善恶两个位面去界定,人性是复杂的、黏稠的、多维的,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选择,同样的人不同的环境也会有不同选择,很难一概而论,所以,在故事最后我也没有给出定论,而是把这个思考传达给诸位,希望你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填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最后,聊两句小说中的情节。我写完初稿,拿给一位朋友阅读,朋友在警务系统任职,从专业的角度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提醒,他觉得有些描写过于大胆。我觉得就像反战需要描写战争的残酷,呼吁美好往往不得不展示猥獕。小说情节是虚构的,但有现实的影子,而且我认为所有能够以文学的形式描述出来的罪愆都不及现实中的邪恶锋利,更加沉重、残忍的现实我们都能接受,还担心透过文学滤镜的故事吗?
最好有月亮。
夜里一两点钟,建筑与街道谧然入睡,偶尔几声鸣笛是城市遥远而零碎的梦呓。最好有月亮,月光坠落水面,随河水漂流,摇曳一波又一波碎银似的寒光,仿若落凡的天河。
然而今晚没有月亮,待眼睛适应黑夜,方岩隐隐能够视物,可以看见河边柳树垂下的丝绦,可以看见在水面立正的夜光浮漂,可以看见对岸护栏的缺口——定是同好所为。他们为了一己钓鱼之私,便破坏公物。方岩顶瞧不起这种人,耻于跟他们为伍。野钓者素质普遍堪忧。道理很浅显,野钓被视为违反社会公约的行为,环城水系岸边竖着“严禁游泳和钓鱼”的警示牌,人们视而不见。大部分野钓者并非消费不起私人渔场或者公家水库,他们只是迷恋郊野的随意与况然,即便环城水系也是人工开凿。
顾名思义,环城水系是环绕明城挖掘的人工河,有点像古代的护城河,但环保意义远大于城市卫护和防汛排涝,水系等于给干燥的明城加配了一副人工肺脏。水系建成后,沿岸孵化出十数座公园,供市民休闲、赏水、健身。环城水系介于二环和三环之间,周边多是农村,配套公园白天鲜有游人光临,晚饭时分才能笼络到几批次广场舞爱好者。因此,公园越是硕大,越显得死寂和森然。综合下来,最大受益者是野钓选手。明城网络上流传着一张无人机拍摄的照片,不长的河段密密麻麻扎满了钓鱼的人,二十出头、三四十岁、退休的,人们聚精会神盯着河流,仿佛即将有怪物浮出水面。
这是一个黏腻的夏夜,没有月亮,隐约有几颗害羞的星,时而闪烁,时而隐灭,像几个闲谈的巨人在云端抽烟。
方岩端坐便携马扎,手握钓竿,纹丝不动。蚊香呼出袅袅白烟,驱逐着不断轰炸的蚊群,仍有不少蚊子渗透防线,在他裸露的脖颈轰炸出斑驳的红点。鱼儿正在咬钩,方岩不敢妄动,奋力忍耐瘙痒。水系的鱼儿都成精了,剽窃饵食,却没有上钩,方岩空欢喜一场;也不能说空欢喜,方岩跟其他钓鱼佬不同,他单纯享受垂钓的过程,从不为鱼儿的数量与个头着魔,更不会钓到大鱼四处显摆,光宗耀祖似的。
钓鱼跟吸毒一样上瘾,欲罢不能,尤其是夜钓。周围没有人声,只有蛐蛐聒噪,把寂静的夏夜唱得更加空旷和幽静,身处其中,很容易跟自然融为一体,天地间开阔了,有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越是经典流传的好诗,越容易落地。
不远处有座水系公园,方岩刚刚来到岸边时,还能听到嘈杂的歌声,附近居民在跳广场舞。方岩不喜欢那个,既不喜欢热闹,也不喜欢扭动,他热衷于驻扎在静谧的夜里,一杆鱼竿,垂钓天地。他的思想可以飘忽到天际,也可以聚精会神到浮漂上。鱼儿的收获还在其次,心灵因此得到洗涤和充实。旁人以为他在受罪,熬夜忍受蚊虫叮咬,钓上的鱼大多也不能烹饪,更无法换钱,图什么呢?没有人懂得他在精神层面的提炼。每当邻居见他带着渔具出门,便用调侃的语气说:“老方,又去思考人生啊!”方岩笑而不答。他四十岁的时候明白一个道理,不要试图与人争辩,在不涉及切身利益的情况下,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没必要争个高低对错,但人都有倾诉欲和好胜心,方岩的做法跟自己打辩论赛。
每次夜钓,方岩都要拾掇一个主题,依托于此,推演、假设、论证。今晚,他预备的主题是:性本善。他本身支持这个论点,老祖宗的经验鲜有偏驳。回溯自己的大半生,好人好事占多数。
一味肯定显然没什么乐趣,方岩一分为二,充当对方辩手,寻求理论上的拉扯,举出性本恶的例子,比方说,连环杀手就是怙恶不悛之徒,但这些人毕竟是极少数,无法拧成一股力量,不足以推翻性本善的观点。思来想去,方岩想起年轻时候犯过的错。这件事可以对立看待:性本善,时代的阵风吹得人们只能趋同;性本恶,一旦有了掩护,人们便卸下伪装……
方岩正在辩论,鱼竿一端突然传来阻力,他下意识挑杆,从水中抽出一条大货。视线不是很好,只能勉强看到一个发白的轮廓,像是条翻了肚子的死鱼。方岩打开强光手电筒照看,水面上漂浮着一具脸朝下的裸尸。在手电筒光芒的加持下,白花花的尸身分外瘆人。
手电筒掉在地上,他忙不迭往河岸上逃跑,以他这个年纪不相称的迅疾。
这一夜,方岩思考的主题有了坚实的反面论据,就像一记耳光,搧疼他活过的七十多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