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巴塞尔协议》体系中的比例原则研究
》
售價:NT$
398.0

《
中国早期国家(增订版)
》
售價:NT$
704.0

《
成长的心智——重新思考时代与心灵
》
售價:NT$
500.0

《
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法规制
》
售價:NT$
449.0

《
华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
售價:NT$
509.0

《
袖中东海一编开:域外文献与清代社会史研究(修订版)
》
售價:NT$
704.0

《
中国音乐史
》
售價:NT$
857.0

《
重塑的魅力 Blythe改妆与BJD卡通娃头化妆技法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教育家蔡元培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庭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不像学校教育一样有固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地点,其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清醒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內容簡介: |
家庭教育是人生中接受的最初、最基本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起点和基石。作者朱有松和妻子陈贇育有三个优秀的子女,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育儿心得。本书在“羊爸”朱有松和“兔妈”陈贇轻松愉快的对话中,以《漫谈智慧》《漫谈身体》《漫谈道德》《漫谈知识与技能》《漫谈语文》《漫谈数学》《漫谈物理》七篇文章,呈现了他们在育儿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他们对人的思想和教育的独特探讨,希望能为家长育儿提供一定的参考。
|
關於作者: |
朱有松,男,1967生于浙江。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上海财经大学同等学力金融硕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上海忆通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丰旗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上海市义乌商会副会长,上海市金融法律研究院理事,上海市九州书院理事。
陈贇,女,1975年生于上海。
|
目錄:
|
序一 / 1
序二 / 7
漫谈智慧 / 1
漫谈身体 / 27
漫谈道德 / 49
漫谈知识与技能 / 73
漫谈语文 / 123
漫谈数学 / 185
漫谈物理 / 205
|
內容試閱:
|
序一
朱有松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写一本书,各种机缘巧合促使我写了一本。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说起来和我的特殊经历有很大关系。
我曾经是个学霸,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学毕业后不得已开了一家公司。按照演绎推理的思维,我带着对成功的渴望进入商界,希望自己成为某地首富;之后进入投资领域,希望自己成为沃伦·巴菲特之类的投资大家。经历了一番起伏后,我发现自己在这些领域并不如在学校里那么出类拔萃。于是我开始反思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终于发现自己本性里与其说是一个商人,还不如说是一个学者,更加准确地说是个思考者。商人以赚钱为业,学者以写书为本。
我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唯独语文学得不好,高考语文分数刚好及格。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之后,我发现自己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很糟糕。就阅读方面来说,看看报纸杂志里的简单文章还可以,时评文章对我来说就有很大的困难;看看武打小说、爱情小说没有问题,中西文学名著对我来说也有很大的困难。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旧书店里买到了一本冯友兰的《贞元六书》。虽然此书涉及的都是高深的主题,但是文风十分清晰,和我以前读不懂的高深文章有很大的差异。我终于发现,文章读不懂,不一定是读者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有一种可能:作者没有表达清楚。
读了《贞元六书》之后,我一发不可收,顺藤摸瓜读了很多这类书。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把世界各国几乎所有著名哲学家的书都读了。
阅读多了、观察多了、思考多了,心中自然萌发了写作的欲望。
此为我写作本书的第一个缘由。
还有一个缘由,则是因为我和太太育有三个孩子。“60后”“70后”父母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有两个孩子的很少,有三个孩子的绝对稀少。之所以生了三个孩子,除了我和妻子都特别喜欢孩子之外,我们还受到了周边长辈的影响。有位从美国回来的长辈朋友提倡养三个孩子,理由是:只有一个孩子的话,这个孩子既不懂得竞争也不懂得合作;两个孩子就有了竞争意识,因为需要争夺父母的爱和关注;而三个孩子就既懂得竞争又懂得合作。我深以为然,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讲竞争与合作的社会,这种意识在孩童时代就应该开始培养。
在养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初为父母的我们也很年轻,很少想到教育的问题。到了养育第二个、第三个孩子时,我们会主动去看一些教育类的文章和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教育学经典名著的作者都是哲学家,这让我意识到要想深入理解教育,对哲学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
当前,出版的关于教育哲学的现代著作相对较少,国内的此类著作更少。于是,结合自己育儿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对周边做父母的人的观察,我萌生了仿照约翰·洛克《教育漫话》的框架来写作一本书的想法。尽管我不是教育专业出身,仅仅是一名跨界探索者,但我相信这样的跨界视角能够为教育的讨论和实践带来新的思考和可能性,而哲学就是这座桥梁。
我深信这是一本非常与众不同的书,不仅因为目前对话体的写作方式很少,也因为我们在书中对教育内容所作的独特探讨。
书写完要出版,出版就要作序。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自己作序。
我并不认识国内教育界的大家,虽然也和一些社会名人有来往,但他们并非教育界人士,请他们为这本书作序,似乎也没有必要。假如可以邀请先人作序,我倒是想恳请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或者恳请杜威的学生——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师冯友兰和胡适两位。因为我看过他们的很多书,自以为是他们的信徒,是他们的传世后代弟子。但现代中国这样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因此这个序还是决定由自己来写。
在人工智能创造奇迹的今天,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2024世界政府峰会上却说:“学计算机的时代过去了,生命科学才是未来。”“每年我们的计算机科学、软件都胜过前一年,芯片、基础设施也胜过前一年,但生命科学上的进展寥寥。”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当我们向外寻求对世界的了解时,要看到对人自身的理解和研究还有很多未知领域。本书谈论的是教育,教育的含义广阔多变,但有一点不变:教育首先是对人的教育。人是最复杂的,对人的理解也是最难的、最高深的。研究教育,首先要研究人。
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自然科学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楚了,高矮胖瘦,原子分子,水分子碳原子,人就是一个碳基生物;生理意义上的人,医学也已经解释得相当清楚了,除了大脑的结构和运作还有很多不清楚之外,其他如心肺心血管系统,肝胆肠胃消化系统等,已经非常清楚了,几乎所有疾病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唯独心理意义上的人,还没有一种完善的学科可以搞清楚。本书主要探讨的就是心理意义上的人。在感觉的人、情感的人和思想的人中,本书重点探讨人的思想,即心智。
本书的第一类读者是父母,准确地说,是孩子尚未进入高中阶段的父母。如果你们的孩子已经进入高中,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高考冲刺;如果你们的孩子已经进入大学,那么建议推荐给孩子阅读。
第二类读者是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本书可以启发你们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如果你们能理解本书提供的一些方法并用之指导自己的阅读,这将对你们在大学期间的心智成长大有帮助。很多成功人士都在人生中的某个时期进行过广泛而深度的阅读。
第三类读者是45岁以下的职场人士。你们还不够老,还有时间和机会改变自己;而且你们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本书,从而进一步帮助你们大量地阅读职场类书籍,助推你们的职场事业达到新的高度。
第四类读者是教师和教育的管理者、监管者。教师的工作除了传授知识,还应启发心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而教育监管者的职责是倡导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国民教育的目的除了全面提高国民的平均知识水平之外,还有筛选和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优秀人才绝不是靠思想知识灌输出来的,而是靠很高的天分和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靠内在驱动力,在学问和艺术上取得很深的造诣。受到尊崇的人,可称为大师,比如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等。中华崛起,就需要培养更多这样的优秀人才。
最后,本书的出版,离不开家人和好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首先要感谢对话的另一位主角,也就是我的妻子、和我一同育儿的“队友”——兔妈。我和她的讨论交流带给我很多灵感和启发,多年来她在日常生活中的全方位支持,也让我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思考和写作。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事,尤其是一些朋友。当他们看到我“不务正业”,而不是忙着做业务、做研究投资赚钱时,并没有抱怨,而是对写作的意义给予了认可和支持。当然,还要感谢我的写作助理,如果没有她将每次对话整理成文,本书的完成将慢得多,也难得多。
是为序。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序二
陈贇
我,兔妈,本书的第二对话者,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我的父母都是在缺乏爱的环境下长大的,但父亲对我的宠爱丝毫不受他缺乏爱的影响,他给我的爱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种宠爱;我的母亲则是一个严肃、不苟言笑的人,对我的管教甚严厉。小时候放学我只能回家,不能跟同学玩耍。我的童年和奶奶阿婆相处的时间比和爸妈相处的时间多。即便父亲对我宠爱有加,家里当时经济条件也不错,但我还是感觉孤独,是那种缺少了同伴和兄弟姐妹间陪伴的孤独。
在我的同龄人中,因为计划生育的国策,生育二胎的是很少见的,别说三胎了。儿时的孤独,以及缺乏与同伴的相处,我想是我生育三个孩子的主要原因。
俗话说,老大当宝养,老二当人养,老三当猪养。每个女人做母亲都是没有先天经验的,只能从书本里找方法,从长辈那里讨教经验。从孩子出生到独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其间也会发生不少突发事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新手妈妈如生搬硬套育儿书中的指导难免会出现没有用的情况。随着老二老三的出生,我也慢慢接触了一些西方教育学书籍。我先生看过的书籍也会推荐我看,我们经常就书中的理念和养育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生了三个孩子,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养育的艰辛更是不小的挑战。初中之前,主要是身体和性格方面的培养。初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学业和价值观的引导。我想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的,但最好的愿望却不一定能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尤其在孩子的青春期,面对繁杂的社会环境,加之孩子自身成长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孩子们表现出迷茫和困惑,父母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来应对孩子人生中特殊的阶段。
孩子们青春期期间,我迷茫过,也崩溃过。儿时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的反叛与冷漠。为了维持我的控制感,我一度更加严厉地管教他们,可换来的却是孩子越发的反感。经历过这些后,我明白了青春期本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最重要的是多听少说话,管住自己,让他们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过渡得不好,直接影响亲子关系。
作为一个有三个孩子的母亲,虽说他们小时候吵吵闹闹,大事小事接连不断,但他们带给我的快乐也是不少的,同时也丰富了我的生活。
我先生把我们平时关于孩子教育话题的讨论整理成文字稿,编辑出版,书名副标题为“羊爸兔妈对话录”。对话中兔妈主要是一个听者,发言很少,这是此书的一个缺点。
虽然如此,出版本书还是有意义的,它至少能够给一代又一代的父母提供一点点育儿经验。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先生,也要感谢我的三个孩子。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自身成长的过程。我感觉到,我比少女时代更成熟了,更自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