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冲突:从“未开社会”到现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
》
售價:NT$
245.0

《
投资金字塔 独创“投资金字塔”交易体系 经典案例分析,图表结合,数据详实 让自己成为股市中赚钱的那拨人
》
售價:NT$
347.0

《
瞧,这个诗人(“轻与重”文丛)
》
售價:NT$
347.0

《
时刻人文·生长于斯:六朝史上的“地方”(“除了华丽的庙堂与隐秘的山林,六朝历史还存在于各地方当中。”青年历史学者林昌丈作品。回归“地方”,开拓六朝史研究的新视野。)
》
售價:NT$
398.0

《
企业ESG战略规划与实施
》
售價:NT$
403.0

《
索恩丛书·死敌:太平洋战争,1944~1945
》
售價:NT$
704.0

《
时刻人文·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1898—1918)(早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革命党的胜利就已在北美唐人街悄然埋下伏笔……)
》
售價:NT$
469.0

《
天历探原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 散文家、故宫学者祝勇新作,“祝勇微观故宫系列”新品
* 既细解宋徽宗书画作品,同时讲述其艺术发展轨迹与政治生涯,更延及宋代文艺概貌,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景观,是一部艺术与历史、人物与故事经纬交错的作品
* 采用散文笔法,语言流畅优美
* 收入约百幅历代书画作品,图文并美
* 使用高级纯质纸全彩,精装壳封加护封,采用高精度印刷工艺,图书本身即为美物
|
內容簡介: |
本书与《在故宫寻找苏东坡》遥相呼应。它细解故宫所收藏的宋徽宗书画作品《闰中秋月诗帖》《夏日诗帖》《听琴图》《祥龙石图》等,回溯宋徽宗一生的经历和与之相关联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剖析了北宋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的历史密码,形成一部艺术与历史、人物与事件经纬交错的作品。它有文化随笔的韵味,也有对历史教训的深沉思考,收入大量书画名作,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
關於作者: |
祝勇,1968年生于沈阳,作家,文化学者。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
主要作品有《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古画之美》《故宫的书法风流》《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等数十部著作。获郭沫若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任《辛亥》《苏东坡》《历史的拐点》等十余部大型纪录片总撰稿、总导演,获金鹰奖、星光奖等多种影视奖项。
|
目錄:
|
第一章 危 局
第二章 艮 岳
第三章 瘦 金
第四章 瑞 鹤
第五章 招 鹤
第六章 养 鹤
第七章 禅 位
第八章 俘 虏
第九章 昏德公
第十章 归 来
第十一章 画 谏
第十二章 底 线
第十三章 谄 媚
第十四章 谜 底
附录一 赵佶名下传世作品目录
附录二 宋徽宗赵佶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辨
附录三 宋徽宗赵佶《听琴图》和他的真笔问题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招 鹤
问题来了:在那个有着宝石蓝天空的夜晚,当皇帝虎步龙行地登上宣德门,为什么会有祥云升起?为什么会有群鹤飞来, 盘旋在宫殿的上空,流连不去?此番景象,不只是宋徽宗一人所见,全体汴京人民都可以做证。显然,这样的场景不是他虚构出来的。从祥瑞的角度解释,肯定是行不通的,还会有什么其他的解释吗?
莫非这一切,真是巧合?
每次面对《瑞鹤图》,我最疑惑的就是这一点。《瑞鹤图》诞生九百年来,从来没有人对此做出过解释。直到有一天,我从故宫博物院出版的《紫禁城》杂志上看到明代道士邵元节的《赐号太和先生相赞》(以下简称《相赞》),才恍然大悟。
明朝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像宋徽宗一样笃信道教,一心追求长生不老,初即位就在紫禁城里设道场,每天斋醮不停。他到处搜罗方士,许多人因此一步登天。江西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就是嘉靖宠信的道士之一(《明史》有《邵元节传》,被归于“佞幸”)。嘉靖不仅把他召入宫中,还因他做法事祈求雨雪屡试不爽,封他为“清微妙济守静修真凝玄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总领道教,赐紫衣玉带,还在北京城西给他建了“真人府”,“岁给元节禄百石,以校尉四十人供洒扫,赐庄田三十顷”。
此前嘉靖皇帝一直无子,邵元节在紫禁城的钦安殿建醮 ,祈求圣嗣之后,“皇嗣应祷而生”,连生了八子五女。其实,嘉靖皇帝“后继有人”,并不是邵元节建醮祈求的结果,而是因为邵元节使用了医疗手段。他精通本草学,以《云笈七签》中的“老君益寿散”作基础,配以鹿茸、人参、附子、穿山甲等滋补品,并采取“炉鼎升炼”的技术制成药丸,以“仙药”之名呈给皇帝服用,才根治了嘉靖皇帝的病症。“皇子叠生,帝大喜”,于是将此丹取名“鹤龄丹”,这个名字中,有“鹤”。
邵元节因成绩突出,嘉靖十五年(公元 1536 年)又拜礼部尚书,赐一品服,其他赏赐不计其数,甚至邵元节的老师、徒 弟、孙子等都得到封赏。邵元节八十寿辰时,皇帝命内府司礼监下属的雕经厂雕印了这部《相赞》。因体量巨大,三年后才刻印完成。《相赞》内容由当朝的大臣们“集体创作”,由因善写青词而被称为“青词宰相”的少保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顾鼎臣修改完成,可见皇帝的重视。刷印的《相赞》(画册),高 76 厘米,宽 55.4 厘米,是中国古代保存至今的开本最大的一部雕版画册,原藏故宫博物院,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特藏库中。
《相赞》收有 26 幅版画,每幅版画配一篇赞文,图文并茂地歌颂道士邵元节的种种“异能”(用今天的话说,叫“特异功能”),如祷雨、祈雪、开晴等。在诸种“异能”中,“招鹤”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在道教斋醮的仪式上,如果道士能招来仙鹤,就说明这位道士法术灵验,道术高超。
邵元节,正是“招鹤”的能手。《相赞》中的第六赞《钦命召鹤相赞》(图 5-1),就是记录他“招鹤”的“神功”:
公之诚可以格天地,可以通神明。彼鹤之为禽,孕天地之粹,得金火之精。吾与之一太极之统体,同阴阳之流行,招之则来,麾之则去,固公道术之通灵也。况浮丘仙伯、南岳夫人之所司者,而公致之有不能耶?
一位道士,能够将鹤“招之则来,麾(挥)之则去”,真
的有这么灵吗?
秘密就在斋醮开坛的香里。中国国家图书馆赵前先生考证,道教斋醮的开坛,必先烧香。香有很多种,有降真香、百和香、茆香、沉香、龙涎香、清木香等。其中品位最高的是降真香。 “《本草纲目》记载,降真香产于黔南(今贵州南部)地区,是当地名贵物产”,“道教认为降真香是祀天帝的灵香,因此可以上达天帝之灵所”。“邵元节正是在醮坛上用降真香拌和其他杂香,烧烟直达上天”,才招来仙鹤,降临醮坛。
事情原来如此简单。
其实,用降真香招引仙鹤并非邵元节的发明,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有《降真香》卷,说: “道家者流,为人典行醮事,曰高功。其有行业精白者,则必移檄南岳魏夫人,请借仙鹤,或二只,或四只。青鸾导卫,翔鹜澄空,昭扬道妙,往往亲见之。”
至少在陶宗仪的时代,甚或在更早的宋代,以降真香招引仙鹤,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把戏。曾经做过苏东坡书童的林灵素,后来成为宋徽宗宠溺的道士,他就是招鹤高手之一。据说他讲道时,曾经飞来几十只仙鹤。 其实就是用了类似的招鹤法。这种招鹤法,不过是道士的“基本功”而已。如是,当上元之夜,在皇帝登上宣德门“与民同乐”的一刻招来仙鹤,对于道士来说,早已算不上什么高科技。
《在故宫寻找宋徽宗》第5章节,第99-10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