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锦鲤养殖与鉴赏大全
》
售價:NT$
352.0

《
突破(鹤老师新作,人生崛起,要靠暴击!)
》
售價:NT$
356.0

《
苏格拉底的申辩(读一读“苏格拉底”,远离世间的套路与陷阱;读一读“苏格拉底”,迷茫、混沌的人生瞬间清晰。)
》
售價:NT$
254.0

《
历史的镜子(精装插图定制版):一览中国古代社会方方面面,一部书勾勒出中国社会5000年的政治、文化、军事和思想变迁
》
售價:NT$
301.0

《
道通为一:宋徽宗《老子》注与道家哲学
》
售價:NT$
403.0

《
变动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战略、政策与学理
》
售價:NT$
755.0

《
中国人口经济史(现代卷)
》
售價:NT$
1520.0

《
喜欢每个今天,喜欢每个句子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冯骥才谈人类文化遗产春节
★春节申遗推荐者冯骥才全方位讲述人类共同的节日春节
★五十篇关于春节的文章,三十余张年味儿彩图,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独特魅力
过年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最大的节日。每逢过年,人们会不自觉地把阳历换成阴历。平日里生活的兴劲儿,好像都积攒着,这时全使了出来。因此旧时,再穷的人家,也要炖一锅肉,备两瓶酒,请识文断字的念书人用红纸写些吉祥话儿,粘贴在门板上;姑娘们买上三尺红头绳,小小子放一挂小钢鞭!对于含蓄又温厚的中国人来说,每一次过年,都是民族的情感——对生活的情感、乡土情意与人间亲情一次总的爆发与加深。
——冯骥才
|
內容簡介: |
《过年书》是冯骥才关于春节的五十篇散文和采访。2024年12月,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正式成为全球节日,春节申遗推荐者冯骥才编著了春节相关书《过年书》,收录自己的《过年》《花脸》《春节八事》等五十余篇关于春节的文章和采访,并配以三十余张彩图,从春节回忆,到春节习俗,对春节相关年华等民俗的抢救,到对春节的展望,是春节申遗成功后关于春节的全面阐述的读物,也是一部了解春节的入门读物,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春节的绝佳读本。
|
關於作者: |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冯骥才是新时期崛起的第一批作家,也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尤以“文化反思”系列小说著称,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有《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单筒望远镜》《艺术家们》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西、阿拉伯等二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译本六十余种。
|
目錄:
|
《过年书》说 … 001
年的感怀
过年 … 003
花脸 … 011
春节八事 … 017
年近思母时 … 023
年意 … 027
大年三十 … 030
除夕情怀 … 034
守岁 … 038
沽上的年味 … 042
年夜思 … 047
年的沉思
年文化 … 055
过年和辟邪 … 061
终岁平安 … 065
福字是最深切的春节符号 … 068
大年三十,一家人抱团取暖 … 072
团圆,春节的第一主题 … 075
春节是怀旧的日子 … 079
春节晚会是跛足的新民俗 … 083
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 … 086
春节最能讲好中国故事 … 090
年的艺术
打树花 … 097
天后宫剪纸 … 102
拜灯山 … 107
探访缸鱼 … 114
守望在田野 … 121
武强屋顶秘藏古画版发掘记 … 126
大雪入绛州 … 144
豫北古画乡探访记 … 149
为未来记录历史 … 166
临终抢救 … 176
年的思辨
禁炮不如限炮 … 183
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 188
如何把年召唤回来 … 191
年画退隐?剪纸登场 … 198
应保持我们春节的仪式感 … 208
春节假期应前挪一天 … 211
除夕应当放假 … 214
关于建议春节假期前挪一天的提案 … 216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 218
春节申遗“知情同意证明” … 221
春节列入人类非遗意义非凡 … 223
年的话语
淡淡年意深深情 … 231
人情味是最深的年味 … 238
春节,就是回到生命的原点一解乡愁 … 245
节日的情怀是不变的 … 248
春节正在遭遇的尴尬 … 251
年意淡化是文化的缺失 … 254
年文化纵横谈 … 258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生活情感
?与生活理想的节日 … 266
何以春节? … 271
理解春节文化,才能更好认识
?我们的民族 … 278
|
內容試閱:
|
儿时最快乐的日子是过年。
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的过年的滋味。穷苦的人在过年中自寻安慰,幸运的人过年享受幸福。然而,不管贫富,一般人儿时的年总还能无忧无虑,因为生活的愁苦都被大人藏在自己身上了。
天津这里的年是从厨房的灶龛摆上糖瓜就开始了,尽管离着大年三十还有二十多天,已经能够感受到一种熟悉的很大的快乐即将开始。虽然大人在给灶王摆供时特意留给了我两个小糖瓜,我还是更喜欢趁大人们不注意时,从灶王爷身前的碟子里偷一个糖瓜,尝一尝“偷吃禁果”的快乐。偷吃禁果是一种人性。
接下来,便是好戏一样样开始。
大人们用被单和旧报纸蒙盖屋中所有的家具,用头巾或一块布蒙住自己的脑袋,将鸡毛掸子或扫帚绑在竹竿前端,在屋顶上划来划去,清除边边角角的蜘蛛网和灰尘;跟着把所有窗子都擦得几乎看不见玻璃,好像伸手就能摸到窗外的景物。身居租界地的五大道的住户大多是四处迁来的移民,各地的风俗不同,有的地方不贴门神,吊钱只是天津本地盛行的年俗,所以五大道人家很少用门神吊钱。然而,家家户户的屋内却都贴上花花绿绿的年画。我小时候家里已经不贴杨柳青木版印制的年画了,都贴石印或胶印的年画。新式年画颜色更多,形象更立体;我最喜欢三国故事的年画,比如《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辕门射?》等等。这喜好肯定与姥姥紧密相关。
最叫我兴奋的烟花爆竹,也是每个男孩子的最爱。由于鞭炮只能过年时放,一年只这几天,便爱之尤切。逢到年根,家里就从老城娘娘宫前的鞭炮市用三轮车拉来满满一车花炮,搬进一楼那间小小的茶室里,叫我的心儿激动得怦怦跳。在各种诱人的鞭炮和烟花中,最刺激人的是三种:一种是“足数万头”的钢鞭,长长的一包立在那儿,快和我一样高,响起来必须捂耳朵;还有一种名叫“八仙过海”的烟花盒子,只要点起来,各种烟花一连十多分钟;一会儿窜花,一会儿打灯,一会儿喷火,花样翻新,连绵不绝,叫人不肯眨眼;再一种是大金人,黄泥做的老寿星,很重很重,外边刷一道金,里边装满火药,头顶是药捻子,点着后,从老寿星光溜溜的头顶向上“呲花”,愈呲愈高,最高可以呲过楼顶,要上天了!
每到过年,娘娘宫有一条街是“鞭炮市”,红红地摆满烟花爆竹,像站满大兵,现在居然搬到我家里来!然而,大人们却把这小茶室的门锁得严严;我认为是防我,其实是不准任何人进去。那时男人们大多吸烟,怕把火带进去。
这些花炮是在大年三十夜里放的。但每年大人都会给我一些特别的恩惠,几挂小鞭,黄烟带炮、地老鼠、呲花之类,允许我在院里放一放。我太淘皮,总要想些“坏点子”,弄出一些恶作剧,比如把点着的几头鞭扔到鸡窝里,或者拴在猫尾巴上,有一年就把家中的老虎猫吓跑了再也没回来。长大后,我一直为我儿时有过虐猫的劣迹感到耻辱。
对于孩子们,过年还有一件平时连想也不敢想的美事,就是无论怎么喊怎么叫怎么闹,大人也不管。不会训斥你,更不会打你。过年是神仙当家的特殊的日子,连父亲平日的一脸正经也给夺走了。过年只准笑、不准哭,不能吓唬孩子,更不能打孩子,所以这几天可以放开手脚地胡闹。我的奶妈对我说:“你要闹过头了,小心过了年跟你算总账!”果然,一年的初二,我在客厅耍一把木头做的“青龙偃月刀”,耍过了劲儿,啪的把一个贵重的百蝶瓶打碎。父亲脸色都青了,但他居然忍下来没说我一句。可等过了年,赶到我淘皮惹祸的当口,把我狠打一顿,我感到了有几下是与百蝶瓶有关。
过年虽然放纵孩子开心,大人们对自己却管得很严。无论谁都不准耷拉脸蛋子,人人满脸堆笑,嘴上总挂着各种吉祥话,碰到与丧气的字同音的话必须绕开说;白颜色的东西不能放在表面,窗户上只能贴红窗花;不能扫地;尤其三十晚上,所有屋里的灯全要开着,一直开到初一天亮。有时忘了关,初一白天还亮着。
年夜饭必定要最丰盛,餐桌上一定要摆上宁波老家传统的“冯家鸭”,还有年糕汤、雪菜黄鱼、苔条花生,但都没让我流下口水,整整一天我都焦急地等着饭后那场爆竹烟花的“盛宴”。可是放花炮要等到子午交时,从下午到午夜是我一年中感觉最慢的时间,一次我悄悄去拨快壁炉上座钟的表针。大人们笑道:拨到十二点也没用,太阳还在天上呢!
燃放花炮是天津本地最疯狂的一项年俗。天津这里是码头,码头上争强好胜,无论人和事都是硬碰硬,天津人放炮要相互比拼,看谁放的炮大,谁放得多,谁放得胆大。这一较劲,鞭炮就疯了。五大道上的人家虽然是外地移民,但非官即商,官商都讲究排场,闹得愈大愈牛,而且官商都有钱,这一来五大道的花炮放得反而比老城那边还凶。
临近午夜时,随着外边的鞭炮声愈来愈响,大人们开始把花炮从茶室搬到后院,那场面有点像大战将临。我兴奋得跟着那些搬运花炮的大人从楼里跑进跑出,完全不管外边寒风刺骨。急得我的奶妈使劲把我往屋里拽,等到把长长的鞭炮在竹竿上拴牢,烟火盒子和大金人都搬上墙头,我和全家都趴在餐厅和客厅的窗台上,关了屋里的灯,一片比梦还灿烂的烟花世界呈现在眼前。我和姐姐妹妹们所有欢叫和惊叫都淹没在震耳欲聋的鞭炮的炸裂声中了。我现在还记得一家人被闪动的火光照亮的每一张带表情的脸。母亲似乎更关心我们脸上的表情。更叫我激动的是,我家的鞭炮声已经淹没在整个城市鞭炮惊天动地的轰响中。一个“年”的概念不知怎么深深嵌入我的心里,便是——普天同庆。我不知什么时候记住这个词儿,什么时候懂得其中的含义,反正现在明白了年的真正的理想。不能往下再说了,再说就离开童年和五大道了。
年年夜里,我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入睡的。反正一定是困得不行,用火柴棍儿也支不住眼皮时,便歪在哪儿,叫奶妈把我背回屋,脱了衣服盖上被,呼呼大睡一觉睡到大天亮,睁开眼,一准一个红通通发亮的大苹果放在枕边。这是母亲放的。母亲年年夜里都会到我们兄弟姐妹屋里转一圈,每人枕边放一个大苹果,预示来年平平安安。
P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