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隐逸之间:陶渊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历史与社会
》
售價:NT$
352.0

《
独一无二的战争
》
售價:NT$
500.0

《
天京之围(谭伯牛代表作,看晚清大变局下湘军崛起的政治智慧)
》
售價:NT$
500.0

《
王朝的崩溃(揭秘17个朝代的毁灭时刻,一本书读懂五千年中华史的奥秘)
》
售價:NT$
398.0

《
劳动力市场中反垄断的缺席
》
售價:NT$
281.0

《
财富与周期:宏观经济第一课
》
售價:NT$
454.0

《
托举的力量:给孩子应对未来的底气
》
售價:NT$
305.0

《
万有引力书系 长辈的故事 一部映照20世纪华夏大地栉风沐雨的家族记忆史 两大家族的命运沉浮 一个民族的百年变局 留下长辈的故事 比留下他们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适读人群 :科技爱好者、机器人发烧友、机器人行业的新人、机器人供应链上下游从业者、有志投身于机器人创业的勇者、关注机器人产业的投资人
简史|制造|产业|投资|AI|出海|
分享一线从业者的一手经验
介绍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应用场景
解析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脉络与商业模型
洞察产业链的各关键环节
探索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模式、生态构建的战略思考
分析中国机器人出海的内核
揭示行业未来潜在的投资价值点与风险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洞察机器人世界的科普工具书,深入浅出地梳理了机器人的起源、核心技术与制造流程,剖析了机器人产业的逻辑、商业模式和投资前景,为读者提供了投身机器人行业的职业规划建议,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交融的趋势及潜在社会影响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本书以通俗化的笔触,将科技概念化繁为简,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让读者轻松了解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知识和产业情况,适合科技爱好者、机器人行业新人及想要从不同视角了解机器人的从业者、创业者和投资人参阅。
|
關於作者: |
顾浩楠,笔名灭雪,曾任职于中国新闻社、科沃斯机器人,现服务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中国公司,从事机器人 AI产品及技术分析研究、科技企业品牌战略规划与营销落地、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洞察与生态跨界合作等工作。
|
目錄:
|
第1章 机器人简史 | 001
1.1 机器人前传 | 001
1.1.1 一种信仰:人类对仿人“类智能体”的痴迷 | 001
1.1.2 人形机器人初探 | 004
1.2 现代机器人的诞生 | 008
1.2.1 艺术的羁绊:从波希米亚讲起 | 008
1.2.2 一场1956 年的密谈 | 010
1.3 机器人的现代启示录 | 012
1.3.1 潜伏在你身边:划时代的工业奇迹 | 012
1.3.2 “更聪明的苦力”:重新塑造人类就业结构 | 016
第2章 “解剖”机器人 | 019
2.1 机器人的分类 | 019
2.1.1 朴实无华的一般性分类 | 020
2.1.2 按控制方式分类 | 033
2.1.3 按结构形态分类 | 039
2.2 机器人的基本构成 | 041
2.2.1 感知系统:与人类共拓寰宇 | 045
2.2.2 中枢系统:以人类心智为纲 | 048
2.2.3 运动系统:为人类踏遍荆棘 | 050
2.3 机器人的核心技术 | 054
2.3.1 感知与认知:潜力无限的金矿 | 054
2.3.2 运动与控制 | 065
2.3.3 人机交互 | 075
第3章 一台机器人的诞生 | 087
3.1 把机器人制造出来,总共分几步 | 087
3.2 创意与需求:你为什么要制造一台机器人 | 102
3.2.1 想法的产生:抓住每一次灵感 | 102
3.2.2 需求的捕捉:市场永远存在痛点 | 105
3.3 验证你的想法:这台机器人真的有价值吗 | 108
3.3.1 再谈调研:花架子还是一杆秤 | 108
3.3.2 尊重市场就是实事求是 | 111
3.4 产品规划 | 113
3.4.1 产品目标 | 113
3.4.2 商业目标 | 118
3.4.3 差异优势 | 125
3.4.4 产品定价 | 136
3.5 产品的创造过程 | 144
3.5.1 产品设计 | 144
3.5.2 部件选择 | 155
3.5.3 机器人的组装 | 166
3.5.4 程序控制 | 174
3.5.5 品控很关键 | 188
第4章 机器人的产业逻辑 | 198
4.1 机器人产业链全景图 | 198
4.1.1 低调的上游环节 | 198
4.1.2 热闹的中游环节 | 209
4.1.3 进击的下游环节 | 213
4.2 那些不得不提的企业与组织 | 220
4.2.1 知名机器人组织:你潜在的合作伙伴 | 220
4.2.2 机器人研究机构:机器人生态的重要一环 | 224
4.2.3 影响了世界的机器人企业 | 229
4.3 机器人活动与竞赛 | 232
4.4 中国机器人公司,岂止组装厂 | 234
第5章 机器人的投资价值 | 240
5.1 基于长逻辑的价值判断 | 240
5.2 机器人企业商业模式浅析 | 243
5.2.1 硬件销售模式 | 243
5.2.2 解决方案提供商模式 | 244
5.2.3 服务订阅模式 | 245
5.2.4 数据增值服务模式 | 245
5.3 投资人性的本质 | 251
第6章 来吧!投身于机器人行业 | 253
6.1 你可以在机器人行业做什么 | 253
6.1.1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职能划分 | 253
6.1.2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 258
6.2 永不停歇的学习之路 | 262
6.2.1 自我提升:有侧重点地查漏补缺 | 262
6.2.2 收藏!学习资源清单 | 265
6.3 不断精进的秘诀 | 268
6.3.1 中高阶职业发展建议 | 268
6.3.2 技术路线的升级打怪 | 274
6.3.3 市场路线的海纳百川 | 275
第7章 幻境之舞:AI 与机器人 | 277
7.1 一种难以定义的关系 | 277
7.2 让机器人拥有更强的工具性 | 279
7.3 特别的一个:人形机器人 | 281
7.3.1 历史、发展与现状 | 282
7.3.2 核心技术、部件与产业链 | 285
7.3.3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 293
7.3.4 中国人形机器人,手比脚重要吗 | 295
第8章 中国机器人出海的内核 | 305
8.1 中国机器人的全球化之旅 | 305
8.1.1 工业机器人出海:最早的全球化“弄潮儿” | 305
8.1.2 服务机器人出海:一步步实现“真盈利” | 308
8.2 具身智能机器人,颠覆性的新机遇 | 311
8.2.1 纯软件路径:跨硬件的通用机器人模型 | 311
8.2.2 “软硬结合”之通用人形机器人 | 315
8.2.3 “软硬结合”之细分场景下的通用解决方案 | 316
8.3 迈向家用场景的终局之路 | 319
|
內容試閱:
|
本书特色
本书紧扣“智造”和“逻辑”这两个关键词,从多个维度对机器人行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书中不仅聚焦于技术演进及其前沿应用,也从产业视角探讨了行业发展趋势、市场潜在机会,以及整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同时,通过对机器人产业链条的精细描绘——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与核心部件制造,到中游的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再到下游的市场应用与客户服务——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立体且多层次的机器人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身处各个岗位的从业者。本书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为那些已经或有意投身于机器人领域的人士提供了关于职业规划与技能提升的建议。机器人行业的就业与创业,既有与其他行业的共通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无论是在技术研发、产品管理、市场营销还是客户服务方面,书中均提供了来自实战一线的经验、路径、建议和学习资源,有助于读者在这一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深入探讨了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的热点问题。在新的全球化形势下,中国机器人制造商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技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等方式,与国际伙伴共同探索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书不仅分析了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与路径,还提供了国际市场开发、品牌国际化,以及跨文化管理等领域的实用指南,为企业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有益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