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尤物·情钟篇
》
售價:NT$
230.0

《
定江山:西汉政界往事
》
售價:NT$
347.0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2024)
》
售價:NT$
2448.0

《
珞珈中国哲学文存(第二辑)
》
售價:NT$
500.0

《
索恩丛书·罗尔夫·盖苓(1884~1952年)
》
售價:NT$
454.0

《
须生一脉——京剧马(连良)派剧目与传人
》
售價:NT$
602.0

《
LangChain与新时代生产力——AI应用开发之路
》
售價:NT$
454.0

《
小说写作一本通 从创意到出版(第2版)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弱者”。
·一代诗词大家叶嘉莹的传奇人生,掬水月在手,参透百岁人生智慧。
·知名传记作者桑妮全新执笔力作,堪称文笔蕞美版叶嘉莹传记!曾著《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民国女子》等读者热赞畅销书,其写作功力过硬,文风优美,温情书写大师一生,深受读者喜爱。
·“一生多艰,寸心如水”。她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更被誉为“古典诗词传灯人”。给无数国人传递精神内核,为年轻读者传递诗心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
·从少女时代到百岁人生,从无忧无语到历经磨难,从师从顾随到树蕙滋兰,桑妮用诗词般优美的文风展现叶嘉莹先生一生。她活成了一首诗。
·特别包含叶嘉莹完整一生年表,便于读者领会大师风范。
·半个文化圈、教育界为之震动!央视、人民日报大幅报道,王蒙、白岩松、濮存昕、蒋勋、席慕蓉、赵健、意公子真心致敬。
·不妥协,不慌张,不迷茫,诗心如水月,优雅淡定过一生。
·精美双封面设计,光华流转,温柔有力量,捧读在手,感悟在心。
|
內容簡介: |
温情记录诗词大家叶嘉莹的传奇人生
传递感动无数国人的百年人生智慧
在这里,
有她的人生、她的师友、她的理想,
有她的磨难、她的坚强、她的诗词。
她是在时代动荡中成长的北京大院里的贵族小姐小荷子,
也是独自带着幼女在过道打地铺的年轻妈妈,
是漂洋过海享誉世界的诗词专家,
也是捐献全部财产只为年轻学子的可敬人物。
她桃李满天下,她赢得了无数人的爱戴,
但在她心里,
一辈子都觉得自己只是个老师,
一生只做教学生诗词这一件事。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斯人虽逝,
但她推崇的诗词之美永不消散,
她身体力行传达的智慧将继续影响着我们——
不妥协,不慌张,不迷茫,
诗心如水月,优雅淡定过一生。
|
關於作者: |
叶嘉莹
(1924年7月12日—2024年11月24日)
号迦陵,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一生坚持弘扬中华诗词教育传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曾先后荣获“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数十项奖项和荣誉称号。于2024年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桑妮
女性传记文学领域知名作家。热爱文字,热爱摄影,热爱电影。文笔清丽缠绵,立意悲悯有爱,“愿以比雨还轻的文字,写尽比花还美的女子”。代表作有《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红尘相遇,一念一生》《若无相欠,怎会相见》等。
|
目錄:
|
倾谈一 家世·煊赫世家
002 叶赫那拉氏
008 察院胡同23号
016 时有伯父大人
022 吾有温良母亲
倾谈二 年少·花草满庭
032 学与诗
039 书与词
044 心茫茫
049 生与莲
倾谈三 从师·顾随先生
056 初识恩师
062 师泽如山
068 与师唱和
080 衣钵传承
倾谈四 离乱·岁时漫漫
086 所谓爱情
091 匆匆南下
097 四处飘零
104 盛大救赎
倾谈五 光阴·栖息台大
114 有缘台大
118 静农先生
124 弟弟学生
131 教学钻研
倾谈六 沧海·异国漂泊
138 初到哈佛
143 又到密歇根
149 再回哈佛
155 辗转温哥华
162 欧洲行游
170 还乡探亲
倾谈七 归来·树蕙滋兰
178 痛别爱女
184 乘诗归来
188 结缘南开
195 树蕙滋兰
199 薪火相传
倾谈八 诗教·掬水月在手
206 诗意人生
211 定居南开
216 诗教之莲心
221 诗心如水
尾篇 诗词·慰平生 225
叶嘉莹生平大事年谱 231
|
內容試閱:
|
1924年7月。荷花初绽的时日,叶嘉莹出生在北平一座深深庭院之中。
这一处深深庭院,名曰“察院胡同23号”,为叶家一族的祖宅。
溯源可知,叶家是蒙古裔满族人,本姓叶赫那拉。
“那拉”,又写为那喇、纳喇、纳兰。明代时,生息于吉林长白山麓松江平原一带的“那拉”部族共有四个,即叶赫那拉、乌拉那拉、哈达那拉、辉发那拉,他们原皆是女真族之后裔,时称“海西女真”。
不过,时年蒙古族土默特人的一支部族东征,将其中一“那拉”部族占据,并以之为族姓。明正德年间,首领祝孔革又率领子民们继续南下,定居于叶赫河畔(今吉林省四平市境内)。就此,族人便以河水命名,即“叶赫那拉”。
叶赫,乃“巨大”之意;那拉,则为“太阳”之意。二者相加,即取“大太阳”之意。
清朝灭亡后,叶嘉莹祖父一辈被要求改汉姓。故而,取祖居地“叶赫”首字,改为“叶”姓。
叶嘉莹一家,亦就此姓了叶。
有着如是渊源的叶赫那拉氏,是煊赫的。
隔着数百年的光影,拨云抹雾,可看见无数显赫一时的佼佼人物。
比如,“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绝代佳人“叶赫老女”;比如,庄敬聪慧,端庄贤德,十四岁嫁给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比如,清康熙朝重臣,起家蓝翎侍卫的纳兰明珠;比如,文武双全,情圣之中的情圣纳兰容若;以及,传奇太后慈禧……
叶家,亦是煊赫的。
在北平城,叶家隶属镶黄旗。
叶嘉莹曾祖父叶联魁,于清咸丰同治时期做到了佐领(二品武官);祖父叶中兴,乃清光绪年间的进士、工部员外郎;伯父叶廷乂,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好诗词、联语,后精研医术,乃成名医;父亲叶廷元,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任职于民国政府航空署。
如是叶家,到叶嘉莹这一代,门第横匾上还镌刻有“进士第”三个大字。黑底金字之下,显示的是曾经的熠熠家声。
那一年,泛着荷花香气的季节里,叶嘉莹就出生在这所庭院的东厢房。
不过于叶嘉莹而言,关于东厢房的记忆所剩无几。
她只记得西厢房。曾经,她于《叶嘉莹作品集》的序言中,写自己出生于西厢房,后来是堂兄纠正了她。原来,那时她家和伯父家是轮流住东厢房、西厢房的。
房子,只是居住。成长,才是最入心扉的。
此际,叶家庭院里,除了叶嘉莹家,还居住着祖父及伯父一家。
在这个家族中,还保留有许多满人之习俗。
譬如:伯父、父亲,皆仍称呼祖父为阿玛;孙辈们称呼祖母不能叫奶奶,要叫太太。
规矩亦多,屈膝礼,保有;请安,亦保有。
在家里,每个人都要行屈膝礼,男人屈左膝,女人屈双膝。
每个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到祖父祖母的房间去请安。叶嘉莹听家里人言,母亲婚后第一次去给祖父祖母请安,因为没有化妆,而被祖母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说怎么不化妆,这是给谁穿孝呢。自此,母亲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回自己的房间化好妆,再去给祖母他们请安。
祖母的吩咐,母亲和伯母处处听从。
比如,那时祖母年岁大,于是每天晚上就让伯母、母亲给她念书听,什么时候祖母说可以了,歇着去吧,伯母和母亲才敢离开。
那时的儿媳妇在婆婆面前是没有座位的,伯母和母亲全程都是站着给祖母念书的。
或许,正是母亲、伯母身上的这种妇女之德,投射在叶嘉莹幼小心灵之中,才有了叶嘉莹后来的“弱德之美”吧!
叶家,亦是重视教育的,不论男女。
小孩子,从小就要接受严苛的教育。即便是女子也要如此,因为她们生下来就有可能被选进宫里去。
顺理成章,小小的叶嘉莹亦接受了很严苛的教育,诗词歌赋、四书五经,皆要好好去学。
那时的她,无论是居于东厢房,还是居于西厢房, 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于此祖屋,被诗词歌赋所浸润。
小小孩童的她,读了李白的《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背《论语》《孟子》《中庸》《千字文》等。
虽不懂古意,却于潜移默化之中受益终身。
生于斯,长于斯。她这个流淌着叶赫那拉氏血脉的人儿,终成长为诗意萦绕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