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第11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自然文学大师”、《一个人的村庄》作者刘亮程经典作品集)

書城自編碼: 407001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名家作品
作者: 刘亮程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585636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图说人体自愈妙药:漫画升级典藏版
《 图说人体自愈妙药:漫画升级典藏版 》

售價:NT$ 316.0
冷战及其遗产(第二版)(当代国际政治丛书)
《 冷战及其遗产(第二版)(当代国际政治丛书) 》

售價:NT$ 551.0
胜任——管理者修炼笔记
《 胜任——管理者修炼笔记 》

售價:NT$ 347.0
稻盛开讲7:经营者的使命
《 稻盛开讲7:经营者的使命 》

售價:NT$ 199.0
黄埔一期同学录(全两册)
《 黄埔一期同学录(全两册) 》

售價:NT$ 1265.0
终局思维 站在未来设计你的当下 行为科学的开创性研究
《 终局思维 站在未来设计你的当下 行为科学的开创性研究 》

售價:NT$ 352.0
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 : 1885—1898 (著名史家林文仁经典晚清史,重磅归来)
《 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 : 1885—1898 (著名史家林文仁经典晚清史,重磅归来) 》

售價:NT$ 500.0
夏日乌龙茶
《 夏日乌龙茶 》

售價:NT$ 239.0

編輯推薦:
◆作者为散文大家,知名度高!
刘亮程是当代散文大家,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家”。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等奖项。
◆作品中充盈着独特的乡土情怀与新疆地域特色、民族风情。
刘亮程的散文作品充满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疆乡村的宁静、美好与独特性,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遥远而迷人的土地,深受读者喜爱。
◆作品中包含深邃的生命意识与哲学思考。
刘亮程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无论是阳光、风、家畜还是其他自然生物,在他的笔下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他诗意的语言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描绘,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语文课程和语文考试热点作家。
作者有50余篇散文如《寒风吹彻》《今生今世的证据》《与虫共眠》《对一朵花微笑》等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和全国各地初、高中语文阅读试题。
◆诚挚赠礼,值得珍藏。
随书赠送刘亮程亲笔书法书签,套装额外附赠四张刘亮程与木垒书院周边照片,与读者分享刘亮程新疆耕读生活,值得珍藏!
內容簡介:
在三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刘亮程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新疆,他在新疆的小村落里与天地万物交流,他说:“作家须将自己活成一个地方,而不仅仅是活成一个地方的人。在他身上有一个地方的气候。他在风声中找到语言,从光阴和季节交替中找到文学叙述。向历史和自然学习,接受时间岁月的教育,与万物同欣悦共悲悯。”
在本书中,刘亮程分享了经典作品《一个人的村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本巴》等作品背后的故事与创作经验,回望自己文学世界的精神源头,讲述自己对家乡的情感,以及他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的智慧和自己对写作的思考。书中特别收录《大地上的家乡》《文学是做梦的艺术》《一本书回到家乡》等经典文章。
關於作者:
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现任新疆作协主席,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大地上的家乡》,长篇小说《虚土》《凿空》《本巴》等。有多篇散文收入中学、大学语文课本。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等奖项。
2014年入住新疆木垒,创建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及木垒书院,任院长。
目錄
第一部分:谈谈文学与家乡
大地上的家乡 002
乡村是我们的老家 018
树叶与尘土之间 040
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 048
文学是做梦的艺术 057
闲事亦可惊心动魄 069
当你站在新疆看中国 090
那个让我飞起来的梦 095
用文学艺术的力量改变一个村庄 100
对一个村庄的认识 109
——答诗人北野问
文学: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122
——南师大附中学生对话作家刘亮程
小说家也是捎话人 130
——《捎话》后记
在一棵树下慢慢变老 133
——刘亮程访谈录
寒风吹彻,现世温暖 162
铁匠已经打完最后的驴掌 168
——《最后的铁匠》创作谈
一个人的时间简史 171
——《从一个人的村庄》到《本巴》
第二部分:木垒书院随笔
一张醒来的脸 192
——北京798“大地生长艺术展”前言
每个字都孤悬如梦 195
——漫谈书法
和草一起长老 198
——木垒书院西部写作营开班致辞
一只像作家的狗 201
——散文研讨会发言
等太阳从西边升起 204
——《散文选刊》刊首语
读博尔赫斯 207
一本书回到家乡 210
夜已经深了 213
——嵩山十方参学木垒书院记
內容試閱
大地上的家乡

二十七年前的一个秋天,我辞去沙湾县城郊乡农机管理员的工作,孤身一人到乌鲁木齐打工。在这之前,我是一个闲散的乡村诗人,我用诗歌呈现自己内心的想象和情感。除诗之外,不屑于其他任何文体。我觉得诗歌那一句摞一句可以垒到天上的诗句,是一种形式也是仪式,它太适合盛放一个乡村青年的孤傲内心。可是,我的诗歌写作到乌鲁木齐打工后便终结了,我放下一个诗人的架子改写散文。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第一本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的写作契机,或许就是我在乌鲁木齐打工期间的某个黄昏,我奔波在这座陌生城市的街道上,一扭头,看见了落向天边的夕阳,那个硕大的、跃过城市落到地平线上的夕阳,它正落向我的家乡。因为我的家乡沙湾县在乌鲁木齐西边。那缓缓西沉的太阳,像一张走远的脸,蓦然回转,我被它看见,看得泪流满面。
那一刻,我知道每个黄昏的太阳,其实都落在我的家乡。那里的弯曲道路,土墙房屋,以及鸡鸣狗吠的声音,孩子哭喊的声音,牛哞马嘶的声音,都被落日照亮,一片辉煌。那个被我扔在远处的家乡,让我从小长到青年的遥远村庄,在一个午后的夕照中,被我看见,我开始写它。那样的写作如有天启,我几乎不用去想如何写,村庄事物熟透于心,无论我从哪一年哪一件事写起,我都会写尽村庄的一切。
那么,这本书究竟写了什么,这样一个扔在大地边沿,几乎没有颜色,甚至没有多少故事的村庄,能写出什么。
我没有去写这个村庄的四季劳作,没有去写乡村的风俗文化,也没有写数百年或者数十年来村庄的遭遇和变迁。当我着手写作时,我觉得这个村庄的农耕生活,它跟中国任何一个村庄一样的乡土命运,以及经过村庄的一场一场的政治运动和变革,都变轻了、变小了,它甚至小到没有刮过村庄的一场风更大。
那么什么是最重要的?
是时间。
时间在一年年地经过村庄,用一场一场风的方式,用人们睡着醒来的方式,用四季花开和虫鸣鸟叫的方式,也用一个孩子孤独寂寞地长大,和一村庄人悄无声息地老去的方式。时间把它的愁苦和微笑留在人脸上,也留在路边一根朽木头上,时间的面目被一个乡村少年看见。整个村庄大地是时间的容颜,一村庄人的生老病死是时间的模样。我写了时间经过一个村庄和一颗孤独心灵的永恒与消耗,也看见人和万物纷纷奔赴的时间岁月中的家乡。
就这样一篇篇地去写,村庄的时间在写作者笔下慢下来,安静下来,又快速地在某个瞬间里过去了百年千年。这本书我写了十年,也把我从青年写到了中年。
这是我在远离家乡的陌生城市,对家乡的一场回望。或许只有离开家乡,才能看见家乡,懂得家乡,最终认领家乡。《一个人的村庄》,是我在异乡对家乡的深情认领。当我在那个陌生城市的街道上,遥想落日余晖中的家乡时,就像想起了一场梦。我知道,那个尘土草木中的家乡,已远在时间外,又近在心灵中。我能触摸到她了。

五年前一个冬天的夜晚,我的后父不在了。得知消息后,我连夜驱车往沙湾县赶。那夜正刮着北风,漫天大雪,在昏暗的车灯中,从黑暗落向黑暗。那场雪仿佛是落给一个人的,因为有一个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赶到沙湾县时,后父的遗体已被家人安置在殡仪馆,他老人家躺在新买来的红色老房(棺材)里,面容祥和,嘴角略带微笑,像是笑着离开的。
后来听母亲说,半下午的时候,我后父把自己的衣物全收拾起来,打了包。
母亲问他,你收拾衣服做什么?
后父说,马车都来了,在路上等着呢,他要回家。
我母亲说,你活糊涂了,现在啥年代了,哪有马车。
后父说,他听到马车轱辘的声音了。马车在路上来回地走,那些人在喊他,他要回家。
又过了几个小时,后父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我后父年轻时在村里赶过马车,马车轱辘在地上滚动的声音,也许一直留在他的心中。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他听到了那辆他曾经赶过、在乡村大道上奔走多年的马车,过来接他了,他被那辆马车接回了家。
后来,我们给后父操办那个还算体面的葬礼时,我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跟他没有了关系。他已经坐着那辆马车回到家乡。那个家乡,是他从小长到老,葬有他母亲和父亲的太平渠村,也是我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所写的那个村庄。
在县城殡仪馆的喧嚣声中,我想远在县城近百公里之外的太平渠村,葬有我后父家人的墓地上,他早年去世的母亲,一定会听到自己儿子的脚步声从远处走来。一个儿子的魂,在最后那一刻回到了家乡。
后父是太平渠村的老户,几代人的祖坟都在那里。
我八岁时先父不在,十三岁时母亲带着我们到了后父家。记忆中我没有去过后父家的祖坟,只是远远地看见过,有几个坟头伫在村北边的碱蒿芦苇中,想起来都觉得荒凉。后父是家里的独子,每年清明,他一个人去上自家的坟。我们去上先父和奶奶的坟。平常我们像是一家人,到这一天突然成了两家人。
我们在这个村庄生活了十年。这也是我从少年长大到青年,对我的人生影响最深的十年。我工作之后,把家从太平渠村搬迁到离县城较近的村庄,过几年又搬迁到城郊村,后来终于进了城。
后父跟我们在县城生活了三十年,一开始住平房,后来住楼房。我们居住的环境远比以前村庄的要好许多。他跟我们生活的时候,尽管也时常赶马车回太平渠村,去看他那院已经卖给别人的老房子。我后父的马车,直到家搬进县城前才卖掉。他活着时没有抱怨过现在的家,也没说过要离开我们回他的村里去。但是,临死前他说出了要回去的那个家。
后父的话让我顿时心生悲凉。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县城和他一起生活的那个家,那个有儿有女有妻子的家,就这样不作数了?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这个家可以轻易被他扔掉。他要去回另一个家,那个早已没有了亲人,只留有父母墓地的荒芜家园。
那个家是他一个人的,那条路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跟我们都没有关系。
他的死分开了我们。但我又分明感到他的死亡在连接起我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