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
售價:NT$
301.0

《
向上流动:求学与原生家庭的羁绊
》
售價:NT$
301.0

《
大国金融:全球金融变局下的中国机会(解读全球金融体系,变局前因后果,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演化逻辑,中国特色金融,现代金融体系)
》
售價:NT$
347.0

《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漫画版)
》
售價:NT$
305.0

《
万千心理·拉康精神分析的临床概念化
》
售價:NT$
551.0

《
超级沟通者 与所有人连接的秘密
》
售價:NT$
352.0

《
工匠、商人与银行家: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经济
》
售價:NT$
857.0

《
7步成交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文献·文物·文明:巴文化考古探索(全二册)》是迄今为止*系统研究巴人、巴国、巴文化的学术专著,初步构建起巴文明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文献·文物·文明:巴文化考古探索(全二册)》以考古发现为经,以历史文献、文物标本、文化事象为纬,探究了巴文化的基础概念、文化谱系、文化分区、文化符号、精神信仰、原始工业,以及巴文明起源、发展、消融的宏阔进程。总体上看,巴文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蜀文明共生互融,巴国与楚国长期共处而又充满斗争。巴文化在物质形态、人文个性、民间习俗等方面特质突出,巴文明具有高迁移、弱中心等特色,其政治形态经历了从神权到礼治与巫、武共存的阶段,其国家具有多部族、松散化等特点。
|
目錄:
|
目录第一章 文化概论(1)第一节 考古学视野下的巴文化:概念、问题与方法(2)一、概念的多维度与抽象化(3)二、文献与考古研究中的主要问题(5)三、考古学文化与族属文化关系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实践(8)四、结语(15)第二节 巴文化研究与近年考古新发现(16)一、概念问题与研究回顾(16)二、考古发现与文化序列(19)三、相关问题的初步讨论(34)四、结语(37)第三节 巴蜀青铜文化研究中的几个取向问题(38)一、引子(38)二、关于三星堆文化和三星堆祭祀坑(39)三、关于巴文化的问题(43)四、结语(51)第二章 文化谱系(52)第一节 巴蜀青铜文化的结构——兼论青铜器群视角下巴蜀政治形态与政治中心的变迁(53)一、青铜器群:早期文明政治中心的重要象征(53)二、三星堆王国的兴起与宝山政治中心的出现——夏代至商代中期的巴蜀文化格局(55)三、十二桥王国早期的兴盛与宝山政治中心的发展——商代晚期的巴蜀文化格局(61)四、由“神”入“礼”:巴蜀“向化”与政治中心的再迁移(71)五、从南土到南蛮: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84)六、结语(103)第二节 试论石地坝文化(106)一、石地坝遗址的商周遗存(107)二、相关遗存的发现与年代序列(109)三、峡江腹心地区商周遗存的分期(113)四、石地坝文化(118)五、各期年代的确定(124)第三节 重庆地区东周至汉初墓葬初论(128)一、典型墓葬分析(131)二、分期及特征(142)三、相关问题的探讨(149)第三章 文化分区(158)第一节 渝西地区先秦考古发现与考古学文化(159)一、既往先秦考古发现(160)二、渝西长江流域近年先秦考古收获(162)三、渝西嘉陵江流域近年先秦考古收获(167)四、文化分期(178)五、几点认识(186)第二节 渝东南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发现(187)一、地理环境(187)二、考古工作(188)三、新石器时代遗存(190)四、商周时期文化遗存(199)五、东周时期遗存(202)六、结语(205)第三节 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发现与考古学文化(208)一、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遗存考古工作简况(208)二、典型遗址分析(209)三、川东北先秦考古遗存的分期与年代(219)四、结语(224)第四章 起源与消融(226)第一节 消失的历史记忆:试论城洋铜器群的文化属性(227)一、城洋铜器群及研究概况(227)二、与商、蜀文化的比较及关系(231)三、城洋铜器群与宝山文化的主人相同(236)四、宝山文化是早期巴文化群的地方类型(240)五、陕南地区是早期巴文化族群的分布地(245)六、结语(248)第二节 2020年度冬笋坝遗址发掘的几点意义——在冬笋坝遗址考古成果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249)一、考古学史的意义(249)二、工作方面的意义(249)三、学术方面的意义(250)四、下一步工作(253)第三节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墓群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255)第五章 华夷之间(260)第一节 中心与边缘的交互:巴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及其“华夏化”进程(261)一、中心与边缘:巴文化与中原文化、华夏文化的交互(261)二、巴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不可或缺的“一元”(270)三、华夏化进程:巴人、巴国与中原王国、帝国关系的演进(275)四、小结(280)第二节 怀柔远人:秦国羁縻巴蜀的内涵与比较(280)一、因俗而治:秦在巴地羁縻的背景和具体内涵(281)二、治理有效与失效:秦国羁縻巴、蜀的比较(288)三、羁縻之治的确立和发展(291)第六章 其人半楚(295)第一节 从三峡地区的考古发现看楚文化的西进(296)一、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296)二、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300)三、战国中、晚期(305)四、楚文化的三次西进(309)第二节 巴、楚关系的探讨(314)一、西周时期的巴楚关系(314)二、春秋时期的巴楚关系(316)三、战国时期的巴楚关系(319)四、楚灭巴与巴子五都(322)第三节 巴文化西播与楚文化西渐(328)一、早期巴文化:形成与西播(328)二、中期巴文化:巴国地望的探讨及楚风西渐(332)三、晚期巴文化:楚文化的西渐与巴文化的进退(336)四、几点简单认识(343)第七章 工业与文明(345)第一节 社会化生产——巴盐对区域文明的构造和影响(346)一、早期盐业的社会化(347)二、巴盐与区域文明(359)三、结语(364)第二节 考古学视野下的四川盆地古代制盐技术——以出土遗迹、遗物为中心(364)一、技术核心:龙灶的演变与功能(366)二、制盐流程中的其他遗迹(377)三、制盐遗物(388)四、盐锭生产与煎盐流程(398)五、总结与认识(402)第三节 尖底杯在古代制盐工艺流程中的功能研究(404)一、尖底杯的发现与研究简述(404)二、生产、使用与消费:尖底杯的三种堆积景观(406)三、经验的偏差:尖底杯非晒盐、熬盐器具(411)四、微痕证据:尖底杯使用残痕观察(414)五、盐锭的模具:尖底杯在盐业中的功能推测(417)第四节 船形杯及其制盐功能初步探讨(420)一、船形杯的考古发现(420)二、船形杯的形制、年代与使用痕迹(424)三、船形杯与制盐关系分析(427)第五节 三峡地区东周至六朝铁器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433)一、三峡地区东周至六朝铁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433)二、三峡地区东周至六朝铁器的发展与特征(436)三、三峡铁器的起源与传播:楚国早期铁器和巴系铁器(438)四、铁器组合的差异与变化(444)五、三峡农业与铁农具(446)六、结语(449)插图目录图1-1-1 十二桥文化圈圜底器和尖底器的传播示意图(12)图1-1-2 与巴有关的几个文化概念关系示意图(13)图1-1-3 三星堆文化时期重庆三峡地区、鄂西地区出土陶尖底杯和陶圜底器(15)图1-2-1 重庆涪陵蔺市遗址1999年出土三星堆文化陶器(21)图1-2-2 石地坝文化典型陶器(23)图1-2-3 湖北秭归长府沱遗址H9出土陶器(路家河文化)(24)图1-2-4 瓦渣地文化典型陶器(27)图1-2-5 重庆地区出土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铜器举例(28)图1-2-6 重庆万州大坪墓群春秋末期墓葬出土陶、铜器(M89)(32)图1-2-7 重庆万州大坪墓群战国早期墓葬出土陶、铜器(M108)(32)图1-2-8 重庆万州大坪墓群战国中期墓葬出土陶、铜器(M70)(33)图1-3-1 巴文化船棺葬(46)图1-3-2 城坝遗址采集青铜器(与涪陵小田溪墓群出土青铜器高度相似)(48)图1-3-3 巴文化分布区出土的战国三角援铜戈和双胡铜戈(49)图2-1-1 陕西城固、洋县地区出土商代中期铜器(58)图2-1-2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三星堆文化时期铜牌饰(60)图2-1-3 四川广汉三星堆器物坑出土部分典型铜、金器(62)图2-1-4 四川盆地东部和鄂西地区出土商代晚期部分青铜器(65)图2-1-5 陕西城固、洋县出土商代晚期部分铜容器(65)图2-1-6 陕西城固、洋县出土商代晚期铜兵器、面具与杂器(66)图2-1-7 西安老牛坡墓地出土部分具有巴蜀文化因素的铜器(69)图2-1-8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典型铜器和金器(72)图2-1-9 四川彭州竹瓦街窖藏铜器(73)图2-1-10 重庆地区出土的瓦渣地文化铜器(75)图2-1-11 陕西宝鸡 国墓地出土部分青铜器(76)图2-1-12 四川彭州竹瓦街出土铜罍的年代比较图(77)图2-1-13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星河路西延线地点M2725出土春秋末期铜器群(86)图2-1-14 四川成都无线电机械工业学校战国早期铜器群(87)图2-1-15 四川新都马家九联墩大墓出土战国中期铜器群(88)图2-1-16 四川成都新一村M1出土战国晚期铜器群(89)图2-1-17 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M33出土战国早期铜器群(90)图2-1-18 重庆奉节永安镇遗址M99出土部分战国中期青铜器和包金铜器群(91)图2-1-19 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M12出土铜器群(93)图2-1-20 陕西汉中周宅村北墓群出土战国陶、铜器(95)图2-1-21 川渝地区出土的部分战国铜罍、缶、钟(98)图2-2-1 重庆丰都石地坝遗址**期第1段陶器(石地坝文化第四期早段)(108)图2-2-2 重庆丰都石地坝遗址**期第2段陶器(石地坝文化第四期晚段)(109)图2-2-3 石地坝文化**期陶器(均重庆丰都玉溪坪遗址)(114)图2-2-4 石地坝文化第二期早段陶器(重庆涪陵镇安遗址**期H8)(114)图2-2-5 石地坝文化第二期晚段陶器(均重庆丰都信号台遗址)(115)图2-2-6 石地坝文化第三期陶器(116)图2-2-7 石地坝文化第四期陶器(117)图2-2-8 陶角状尖底杯的起源和演变(123)图2-2-9 石地坝文化**期陶器与三星堆遗址第四期陶器的比较(125)图2-3-1 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T0601内“墓葬”随葬品与文化层内部分遗物(132)图2-3-2 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1997年墓葬**期年代的比较(134)图2-3-3 重庆忠县崖脚墓地墓葬出土器物(136)图2-3-4 中坝子遗址东周墓葬陶器分期图(139)图2-3-5 重庆涪陵镇安遗址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分期图(140)图2-3-6 重庆地区东周墓第二期随葬品分组(147)图2-3-7 重庆地区东周墓第三期随葬品分组(148)图2-3-8 重庆地区东周墓第四期随葬品分组(150)图3-1-1 重庆江津鼎锅浩遗址出土部分新石器时代陶器(163)图3-1-2 重庆江津大土遗址出土部分夏商时期陶器(165)图3-1-3 重庆江津荔枝下坝遗址出土部分东周陶器(166)图3-1-4 重庆北碚大土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168)图3-1-5 重庆合川牛黄坝遗址出土部分新石器时代陶器(169)图3-1-6 河嘴屋基遗址A组陶器(171)图3-1-7 河嘴屋基遗址B组陶器(172)图3-1-8 重庆合川猴清庙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173)图3-1-9 重庆合川猴清庙遗址出土商周时期陶器(175)图3-1-10 重庆合川菜蔬排遗址出土晚商时期陶、铜器(176)图3-1-11 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