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走进明朝:从严峻冷酷到自由放任(壹卷论世衡史系列,方志远教授最新力作,领略明朝社会风云变幻与深刻启示)
》
售價:NT$
418.0

《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一座绝无仅有的世界绘画艺术博物馆!一部经久不衰的艺术鉴赏类经典图书!)
》
售價:NT$
1520.0

《
林徽因全集 建筑 美术卷
》
售價:NT$
1010.0

《
哈!看得见的化学(全4册)
》
售價:NT$
326.0

《
倾听疯狂的声音:被误解的精神分裂症
》
售價:NT$
254.0

《
植物会思考吗?(揭晓你从未知道的植物智能,带你走入丰饶而另类的植物世界!)
》
售價:NT$
286.0

《
社会蓝皮书:202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
售價:NT$
653.0

《
重回荒野 野生世界不可预知的未来
》
售價:NT$
265.0
|
內容簡介: |
1821年,英国人约翰·加德纳·威尔金森航行到埃及,从此开启了持续时间长达12年的埃及考古生涯。他住在底比斯的一个“古墓”中,搜集阅读当地铭文,考察大量古埃及文化民俗遗迹,用“第一手材料”将埃及从传说中解放出来,向西方世界证明了这个古老的文明与希腊和罗马一样有着令人惊叹的活力与复杂。《神的子民:古埃及的风俗与日常》就是一部回到法老时代,从生活、政治、艺术、宗教等方面研究和描述古埃及民间生活百态的作品。作者在其中复原描绘的大量铭文和建筑形态,也是后世诸多遗迹复原修复的重要依据。
|
關於作者: |
[英]约翰·加德纳·威尔金森(John Gardner Wilkinson,1797—1875),19世纪旅行家、“英国埃及学的创始人”,一生致力于研究古埃及学。他是第一个在埃及工作并掌握古埃及语言的人,因而他能准确地记录埃及的许多纪念碑,并成为埃及学和金石文献学的先驱之一。他最伟大的埃及研究事业是对古埃及日常生活的全面研究。
|
目錄:
|
第 1 章 001
埃及人的起源—尼罗河三角洲面积的缓慢扩展—盲诗人荷马笔下的“?gyptus”—有时被称为“底比斯”的埃塞俄比亚—早期埃及社会状况—古代埃及的等级制度—美尼斯是最早的法老—埃及人从不认为奥西里斯等神生活在俗世之中—从美尼斯时代到波斯人入侵时期—最古老的埃及纪念碑—金字塔—和约瑟同时代的欧瑟特森—并非犹太人的“牧羊人国王”—古代铭文中埃及社会发展取得的早期进步—欧瑟特森一世时代之前无确切之事
第 2 章 045
王位传承—早期年表—欧瑟特森一世和第十二王朝诸王—第十八王朝—早期发明—金属铁的利用—拉美西斯二世—红海运河—拉美西斯三世取得的胜利—辛努赛尔特王族—奥兹曼迪亚斯之墓—“门农尼乌姆神庙”—继承大权—义务—海伦—兰普西尼图—聂法楚苏斯—萨巴科—示撒—阿科里斯—涅克塔尼贝斯
第 3 章 185
开疆扩土—财收与贸易—海港—埃及人的阶级—神权阶级—诸王—第一等级—祭司—第二等级—军人阶层—正规军—支援兵部队—武器装备—埃及实现军事征服过程中遭遇的敌人—开赴战场—埃及人的人性—战俘—军法与惩罚—其他第二等级成员—第三等级—第四等级—法律与政府—诸王—法官—法律—古代护照—谋杀—父权—轻微的违法行为—偷窃行为—债务—行为—婚姻—奴隶—孩子们—爱敬长者及国王—埃及人的赈济—埃及律法的一致性—不同的立法者—行省总督
第 4 章 323
其他阶层及其成员—农民、猎人和船夫—耕地—灌溉—商贩、工匠、公共称重员和公证人—货币—书写—神职人员、渔夫和普通人—国王的立法权—法官—法律—古代护照—杖刑—惩罚—婚姻—民事管理—希腊式管理和罗马式管理
第 5 章 383
房屋—砖匠—别墅—粮仓—花园—葡萄园—酿酒—葡萄酒—啤酒
第 6 章 459
埃及房间里的各种家具—埃及人是如何坐下的—乐队和乐器—宗教器具—舞蹈动作和模式
|
內容試閱:
|
古埃及榨汁设备在全国各地使用,但主要集中在下埃及。在底比斯,获取葡萄汁一般用脚踩,当然脚踩法也在下埃及使用,我们在一些雕像(如本节插图)中发现脚踩和机械作业两种方式同时出现的场景。所以,葡萄先用脚踩一次后放到设备里再榨一次的情况完全有可能出现。不过,从雕像判断,底比斯可能只是单独使用脚踩法,葡萄汁经过一根管道流向一个罐子。
有的大型榨汁设备的装饰很精美,不仅犹太人使用这样的设备,连维吉尔对此都有所了解。这种大型榨汁设备至少有两个独立部分,分别是下方的大桶和上方可以用双脚踩踏榨汁的槽,工人用悬挂在屋顶上的绳索支撑自己。从雕像上设定的槽高来看,我们认为中间可能还有一个类似过滤器的装置(拉丁语写作“colum”),用来接收杂质更少的葡萄汁。对古埃及和古罗马的风俗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趣的,因此笔者在书中呈现了插图《罗马城中一幢认为是昔日酒神庙建筑的顶部拼贴画》,它说明古罗马学者笔下描述的压榨机器和古埃及人的同款产品类似。
酒精发酵过程结束后,人们用带长嘴的小瓶取出汁液,倒入酷似罗马双耳罐的陶罐,但我们不清楚发酵程序的前后是否倒入某些添加剂,但从雕像的情况来看,又有这种可能,而历史上希腊人确实会往酿造中的酒里兑水甚至加海水。如果认为酿造状态已经足够好,就用一个类似碟子的盖子盖上,然后用沥青、石膏、灰泥或其他成分封口,上面盖上印章,最后把装酒的双耳罐搬到地窖里竖着放好。
在倒入酒之前,古埃及人通常会在双耳罐的底部涂上一定量的树脂或沥青,这是为了保存酒,甚至被认为是为了改善酒的味道。这种观念可能源于古埃及人最初使用的是皮袋而不是罐子,而树脂是保存皮袋所必需的。所以涂抹树脂在漫长的时间变迁中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习俗,后来被古埃及人采用陶器装酒后继续沿用。这种习俗以前在埃及、意大利和希腊非常普遍,直到19世纪仍然被传承。古埃及用于装酒的双耳罐底部总是有一种树脂或沥青物质。根据老普林尼的说法,古罗马人出于类似的目的使用了布鲁特松脂(Bruttian pitch),或者云杉树脂(Picea pine),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如果在西班牙,他们使用了松树的树脂,那也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它的味道很难闻。“在东方,红脂乳香树(Terebinthus)提供了最好的树脂,甚至比乳香黄连木的还好。而朱迪亚和叙利亚的树脂在质量上仅次于塞浦路斯。这种用于双耳罐内部的树脂涂层被罗马人普遍使用,是他们保存和改善酒味的众多手段之一。除了熏制,他们有时还会煮一部分树脂,这样可以使酒体更加丰满,并提高保存的质量。
古埃及人在地窖里摆放双耳罐的方式跟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类似,一字排开,排好几排,最里面的罐子靠墙。有时挪罐子,考虑到双耳罐是尖底,底部会托一个铜底座或者木架子。从偶尔能看到的罐子摆放的位置来看,很多双耳罐就像罗马神龛中的那些一样,是被摆放在上层房间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