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新知文库精选·神祇、陵墓与学者:考古学传奇

書城自編碼: 406930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文物考古
作者: [德]C. W. 策拉姆 著,张芸、孟薇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108079718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十传十美——佛山十大传统文化风华录
《 十传十美——佛山十大传统文化风华录 》

售價:NT$ 449.0
锦鲤养殖与鉴赏大全
《 锦鲤养殖与鉴赏大全 》

售價:NT$ 352.0
突破(鹤老师新作,人生崛起,要靠暴击!)
《 突破(鹤老师新作,人生崛起,要靠暴击!) 》

售價:NT$ 356.0
苏格拉底的申辩(读一读“苏格拉底”,远离世间的套路与陷阱;读一读“苏格拉底”,迷茫、混沌的人生瞬间清晰。)
《 苏格拉底的申辩(读一读“苏格拉底”,远离世间的套路与陷阱;读一读“苏格拉底”,迷茫、混沌的人生瞬间清晰。) 》

售價:NT$ 254.0
历史的镜子(精装插图定制版):一览中国古代社会方方面面,一部书勾勒出中国社会5000年的政治、文化、军事和思想变迁
《 历史的镜子(精装插图定制版):一览中国古代社会方方面面,一部书勾勒出中国社会5000年的政治、文化、军事和思想变迁 》

售價:NT$ 301.0
道通为一:宋徽宗《老子》注与道家哲学
《 道通为一:宋徽宗《老子》注与道家哲学 》

售價:NT$ 403.0
变动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战略、政策与学理
《 变动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战略、政策与学理 》

售價:NT$ 755.0
中国人口经济史(现代卷)
《 中国人口经济史(现代卷) 》

售價:NT$ 1520.0

編輯推薦:
畅销75年,翻译成26种世界语言,仅仅在作者策拉姆的故乡德国就先后印刷了200万册考古传奇经典,很多人因为这本书爱上了考古,甚至因为阅读这本书投身考古事业。新知文库精装版,重装上阵。新知识、新乐趣,让你拥有全新阅读体验。
策拉姆去世前几个月说:我实际上做到了一个古老谚语对一个男人的要求:建一幢房子,种一棵树,生一个儿子,还有——写一本书。《神祇、陵墓与学者》是他一生中影响力最大的著作,很多人因为这本书知道策拉姆,也因为这本书爱上了考古学。书中记录了诸多考古学的传奇故事。比如谢里曼凭着一本类似武侠小说的史书找到了古希腊传说中的特洛伊古城;皮特里凭着一腔热情与家传测绘的本事喝着带木乃伊碎片的汤,开始了他的考古学家生涯;拉萨姆在尼尼微古城遗址中居然找到了《吉尔伽美什》与巴比伦大洪水的泥板文书。这样的奇妙发现在书中不胜枚举。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考古发现之美。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关于考古学的经典畅销书,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很多人因此爱上考古学。策拉姆追寻伟大学者和冒险家的足迹,从欧洲来到中东,又转至中美洲,他带领读者,亲历伟大文明发掘现场——施里曼发现特洛伊、卡特开启图坦卡蒙墓室、科尔德维挖出巴比伦城、汤普森潜水寻获玛雅宝藏以及商博良破译埃及象形文字,读者们宛如身临其境,揭开这些湮没已久的世界神秘的面纱。
本书首版于1949年。德国罗沃尔特出版社在2008年对该书进行了彻底修订和多方完善,补录考古学最新成果,插入精美图片。本书即根据该德文版翻译而成。
關於作者:
C.W.策拉姆,本名库尔特·W. 马雷克,1915年生于柏林,18岁上大学并在一家出版社兼职,开始在《柏林交易信报》上发表文学和电影评论文章。1945—1948年任《世界报》编辑和罗沃尔特出版社的记者和主编(至1952年)。他以为笔名发表了多部通俗专业书,最重要的便是1949年出版的《神祗、陵墓与学者》。1954年,全家移居美国,在纽约州伍斯托克生活了17年。1971年回到德国,他有了第一个儿子。1972年,随着《第一位美洲人》的出版,他成为了名气更响亮的国际畅销书作家。同年4月12日,在汉堡去世。
目錄
推荐序 考古学史上激情燃烧的岁月 陈胜前 ……? 1
导言 这本书讲什么 ……? 1
第一部 雕像之书
第 1 章 在古典文化诞生之地奏响序曲 ……? 3
第一口通向过去的立井*发现赫库兰尼姆*庞贝重见天日*三种死亡*自身葬礼的参加者*“比拉斐尔的杰作美丽得多”*莱辛愿赠十年生命
第 2 章 温克尔曼:一门新学科的诞生 ……? 14
鞋匠之子*改变宗教信仰*《通讯集》*长达2677页的前言*充满问题的墨水瓶*愤世嫉俗的修士*温克尔曼的错误*古希腊罗马时期及其艺术并非如此! * 温克尔曼之死
第 3 章 历史的追踪者 ……? 22
我们从何而知?*死去的武士*收藏热*罗马斗兽场用作采石场*谜一样的遗骸*“家庭手工制作的”化石*卡萨诺瓦的弟弟欺骗了温克尔曼* 长胡子的普赛克* 赫拉的智慧* 菲狄亚斯之死
第 4 章 穷小子发现宝藏的童话 ……? 35
恶棍亨尼希*七龄童想去特洛伊*施里曼相信荷马*布纳尔巴什还是希沙利克? *施里曼发现特洛伊*九层遗址*“普里阿摩斯宝藏”*埃尔金勋爵的折本生意
第 5 章 阿伽门农的面具 ……? 55
《阿伽门农》*狮子门*烤房还是宝库? *索菲娅·施里曼帮助发掘*死人的面孔* 珠宝与黄金* 面具* 黄金,黄金,黄金
第 6 章 施里曼与科学 ……? 65
温克尔曼和施里曼*科学和宣传*叔本华之言*伟大的业余爱好者*施里曼的错误* 谁买了收藏? * 荣誉公民俾斯麦、毛奇和施里曼
第 7 章 迈锡尼、梯林斯和神秘岛 ……? 75
“黄金”城*赫拉克勒斯的出生地*梯林斯的城墙*迈锡尼的鸵鸟蛋*奇特的公牛壁画*事关1612棵橄榄树*施里曼之死*埃文斯寻找古文字
第 8 章 阿里阿德涅线团 ……? 82
克里特,米诺斯的王国*埃文斯发现迷宫*75000升油*米诺斯文明的发展*克里特岛的女性时尚*再现公牛壁画*米诺陶洛斯的祭品*忒修斯的黑帆
第二部 金字塔之书
第 9 章 转败为胜 ……? 95
拿破仑和他的“饱学之士”*“四千年的历史在俯视你们!”*德农作画* 发现古埃及* 尼罗河* 埃及象形文字之谜
第 10 章 商博良与罗塞塔碑 ……? 112
又一个语言天才*异乎寻常的诞生*17岁的学者*一个无名之卒发现了罗塞塔石碑*商博良在巴黎*斯科特上校在南极*埃及象形文字已经破译?
第 11 章 叛国者破解埃及象形文字 ……? 128
12 岁的孩子发表政治言论*拿破仑的“百日王朝”*商博良被驱逐*
尝试破译*走与荷拉波隆相反的路*国王的名字*托勒密和克莉奥佩特拉* 埃及象形文字的本质* 丹德拉门廊下的商博良
第 12 章 “四千年的历史在俯视着你们!” ……? 149
四个伟大的名字*“意大利巨人”*铁锤砸向墓室!*莱普西乌斯编纂历史* 曼涅托的“回忆录”* 马里埃特发现神牛* 富有的提先生
第 13 章 皮特里与阿蒙涅姆赫特之墓 ……? 171
皮特里为挖掘奉献终生*金字塔中赤身裸体的人*“胡夫的地平线”*血泪筑就的陵寝*“卡”*数字神秘主义*皮特里在水中挖掘*沿着盗墓贼的足迹
第 14 章 “帝王谷”中的盗墓贼 ……? 190
一个美国人买到古文物*“帝王谷”的历史是一部掠夺史*三千年前的现代诉讼* 被安葬三次的拉美西斯三世* 国王的集体墓葬
第 15 章 木乃伊 ……? 202
波科克和布鲁斯在“帝王谷”*古文物的黑市交易*阿卜杜勒- 哈苏尔*盗墓贼的朝代*布鲁格施- 贝伊找到40位死去的国王*如何制作木乃伊? * 埃及农民护送他们的君王
第 16 章 霍华德·卡特发现图坦卡蒙 ……? 219

考古发现的巅峰*卡纳冯的车祸*卡特吓退盗墓贼*第一级石阶*一扇密封的门*再次沿着盗墓贼的足迹*前室一瞥*“无比美妙的东西”*侧室里的奇珍异宝
第 17 章 金质墙 ……? 237
有组织的发掘*拉伊斯·阿罕穆德·古尔加的信*前室的七百件器具*黄金龛柜*更伟大的宝藏*卡特谴责古埃及人*图坦卡蒙的黄金棺*这位国王是谁? *揭开木乃伊的裹尸布*12300名游客*瞎编的“法老的诅咒”
第三部 庙塔之书
第 18 章 《圣经》上的记载 ……? 261
惩罚* 法国的昆虫收藏家* 编辑和考古学家* 只有零星的土丘
第 19 章 博塔发现尼尼微 ……? 265
美索不达米亚*外交和科学*在库云吉克附近挖掘*科尔萨巴德附近的第一座亚述王宫* 阴谋破坏* 运输失败* 世界关注
第 20 章 破译楔形文字 ……? 274
一位代课教师打了一个赌*尼布尔的探险之旅*波斯波利斯*交错重叠的文化*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格罗特芬德*创造性的想法*“伟大的王,诸王之王……”* 祖父、父亲和儿子
第 21 章 用实例检验 ……? 288
17 岁的编辑* 贝希斯敦铭文*“国王大流士曰”* 在五十米的高空工
作* 第二次破译楔形文字* 挫折* 泥板上的字典* 四位学者得出相同的结果
第 22 章 尼姆鲁德土丘下的宫殿 ……? 297
奥斯汀·亨利·莱亚德*第一次旅行*“耶和华面前的英勇猎户”*怀揣60英镑探险*战乱频仍! *伪造的墓地*尼姆鲁德浮出地面*集市上的骚动* 族长的话* 伦敦的人首翼兽雕像* 莱亚德描述土丘
第 23 章 乔治·史密斯大海捞针 ……? 326
二次发掘库云吉克*光华四射的尼尼微*战争、凶杀、掠夺、压迫*岩石上的花园*亚述的独裁者辛那赫里布*夷平巴比伦*亚述巴尼拔的泥板图书馆*霍姆兹德·拉萨姆找到“吉尔伽美什史诗”*史密斯发现一个关于大洪水的传说* 巴比伦的挪亚乌特那庇什提牟
第 24 章 子弹绕着科尔德维飞 ……? 346
一艘小船取名“新鲜乳酪”*一位教授作了一首诗*“来自歌剧和男高音之乡”* 威尼斯的强盗* 胡乱开枪射击是“这个地区的一大灾祸”
第 25 章 埃特曼安吉—巴别塔 ……? 357
尼布甲尼撒的巴比伦*宽阔的城墙*巴别塔*毁坏*朝拜大道*“巴比伦龙”
第 26 章 千年王室和大洪水 ……? 374
我们的迷信源自巴比伦* 有一个民族的存在是“推算”出来的*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完美绅士”伍莱* 马赛克旗* 一个可怕的发现
第四部 阶梯之书
第 27 章 蒙特祖马二世的宝藏 ……? 393
科尔特斯站在墨西哥城前*与阿兹特克帝国的皇帝会面*发现中美洲*
科尔特斯跌下阳台*西班牙人的“正义事业”*发现宝藏*软禁蒙特祖马* 科尔特斯击败纳尔瓦埃斯第
28 章 被斩首的文明 ……? 409
阿兹特克人的宗教* 一天献祭二万人* 阿兹特克人的反抗*“忧伤之夜”的逃亡*奥图巴峡谷之役*科尔特斯的英勇事迹*最后一位皇帝被绞死* 一个文明被遗忘
第 29 章 斯蒂芬斯先生买下一座城市 ……? 426
少得可怜的关于尤卡坦的报道*斯蒂芬斯和卡瑟伍德*中美洲的内战*“戴着锃亮帽子的先生”*科潘废墟*陌生的形状世界*斯蒂芬斯买下科潘*沃尔德克的考古行*玛雅人从何而来? *威廉·希克林·普雷斯科特
第 30 章 插曲 ……? 452
发现一本古手稿*印第安人那里的传教士*迪亚哥·德·兰达*没有家畜的文明* 仅有的三部玛雅文献!
第 31 章 弃城之谜 ……? 457
莫兹利的收藏*玛雅历法是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日期同步定位的困难* 神秘的大迁移* 没有耕犁的文明
第 32 章 通往圣井之路 ……? 470
汤普森看到奇琴伊察*美洲的施里曼*圣井*汤普森学习潜水*水底考古* 黄金和骸骨* 不以植物为主题的雕刻艺术* 凝固的天文学第 33 章 森林和熔岩下的梯道 ……? 491
伊克特利切特尔王子*一个比玛雅还古老的文明*图拉城*墨西哥周围的金字塔*蒙特阿尔班宝藏*托尔特克人、奥尔梅克人、萨波特克人* 每52 年世界灭亡一次* 魁札尔科亚特尔
第五部 尚未写就之书
第 34 章 古老帝国新探 ……? 507
赫梯国王雅里姆- 利姆*柯索飞跃“印加古道”最新一轮破译*考古学和自然科学
附录 ……? 525
年表 ……? 527
参考文献 ……? 537
特别致谢 ……? 551
策拉姆自传 ……? 552
译后记 ……? 556
內容試閱
推荐序 考古学史上激情燃烧的岁月
陈胜前

世上有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大多数人恐怕是不信的,但是考古学史上还真有人被馅饼砸中过,而且不止一次。谢里曼就是这样一位奇人,早年经商,船在港口遇到火灾,就是没有烧到他的船。凭着一本类似武侠小说的史书,他就找到了古希腊传说中的特洛伊古城。尽管层位不对,但他挖到的东西相当丰富。为了找阿加门农的墓,他神奇地找到一处历史更久远的首领大墓……
有没有人尝过木乃伊的味道?这想来是一件令人恶心的事情,但是皮特里就经历过。年轻的皮特里凭着一腔热情与家传测绘的本事,到埃及闯荡,住在金字塔里,喝着带木乃伊碎片的汤,开始了他的考古学家生涯。
大海捞针有没有可能?也是有的!莱亚德的伊拉克弟子拉萨姆在尼尼微古城遗址中居然找到了《吉尔伽美什》与巴比伦大洪水的泥板文书,与《圣经》的故事十分契合,可惜泥板缺失了一块,正好是故事精彩的部分。伦敦《每日电讯报》出资 1000英镑招募能人去寻找,揭榜的正是发现这个问题但从未有过考古经验的史密斯。当时他是个印钞工,业余研究亚述史,在大英博物馆兼职。在成千上万的泥板中寻找半片泥板,无疑是大海捞针。然而,神奇的是,史密斯到伊拉克后不到一周时间就办到了。
《神祇、坟墓与学者:考古学传奇》记载了太多这样神奇的事情。这不是一本道听途说的小报消息汇编,而是一部已经翻译成 26种世界语言的考古学史,仅仅在作者策拉姆的故乡德国就先后出版了 200万册。神奇的不只有考古学家,其实还有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考古学。这个时代何以能够称为神奇?我们可能需要在古今中西比较之中才能认识到,比较之中我们还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中国考古学。再者,要认识这个时代的考古学,除了关注考古学家与伟大的考古发现之外,恐怕更要关注那些似乎不在场的关联,那些东西往往更具有决定性。当然,这么来看问题,不免有些混杂,但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认识那个时代,以及从历史的镜子中更清楚地看我们自己。
策拉姆描述的时代是从 19世纪后期到 20世纪初,大约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这正是现代考古学形成的时期。学科的形成与一个人成长类似,处在 20岁前后的小伙子,热情四射,敢于冒险,形成阶段的考古学也是如此,我把这段时间称为考古学史上“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什么是这个阶段而不是其他阶段呢?学科的探索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往往十分艰难,成长缓慢,但在形成期,学科已有一些初步的方法,对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存在大量的空白,需要有人去探索,特别适合闯荡冒险,建功立业。人总是在有所了解但又不是很了解的时候,好奇心最重,尤其是整个社会的氛围都是如此的话,那就会点燃出前所未有的激情。
当然,激情也需要有物质条件的保障,那就是此时有了考古探险的可能。工业革命带来轮船、铁路、电报,后来还有了汽车,探险者由此可以深入不毛之地。他们还可以携带枪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有必要的医药帮助他们克服陌生地区的疾病风险。更关键的是,博物馆与私人收藏为接受、展示古代文化遗产提供了条件,电报、报纸能够不断掀起社会热潮,新兴的中产阶级则是这个热潮的忠实粉丝。如此等等的一系列条件共同作用,形成了考古探险的风尚。发现玛雅文明遗址的斯蒂芬斯作为一名早期驴友,基于好奇闯荡埃及、巴勒斯坦与阿拉伯地区,途中他把所见所闻写信告诉朋友,好事儿的朋友把书信发表在报纸上,一炮走红,等到斯蒂芬斯回到美国的时候,他已然是明星。带着这样的光环与人气,他做了更多的考古探险。时势造英雄,正是在这样的时候,产生了这样的人,成就了考古学史上的传奇,一些再也无法重复的传奇。
不可否认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传奇人物,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每个时代也必然拥有仅仅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学术,我们或许将之称为“时代精神”。如果采用更哲学化的表达的话,福柯所谓的“知识型”与之近似。我们说到的这个时代,人们并不比后来的时代更有钱,皮特里去埃及的时候,几乎是不名一文,卡特也是如此,他们寻找资助发掘埃及的陵墓。谢里曼是个例外,他有极其长远的规划,先去挣钱,学习各种语言,甚至娶了一名希腊妻子,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去希腊寻找特洛伊,寻找所谓古代英雄的遗迹。理想,近乎狂热的理想,驱动这个时代的考古学家。我不禁想到徐霞客,一位还要早 300年的中国探险达人。明朝的中晚期,中国似乎很有几分近代社会的影子,徐霞客、沈周这类天赋不错的人,放弃科举,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放纵的“公安三袁”,以解放性灵为目的,他们的老师李贽更是具有思想开创性、大胆质疑儒家思想。东西方社会的发展其实有许多共性,区别在于明朝的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后来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朝更加保守的“朴学”。相比而言,西方更幸运,它的近代化运动修成了正果,考古学就是近代化运动的一粒果实。
在近代社会形成之前,人们也对过去感兴趣,也会收藏古物,甚至有人会研究古物,中国称为金石学,西方称为古物学。在中古时代,中国的金石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比中世纪的欧洲要发达得多。那个时代欧洲还沉浸在宗教的迷雾中,把过去的一切都看作上帝的奇迹。中国是个宗教氛围有限的国家,有闲情逸致的士大夫们开始收集与研究古董,尤其是周代的铜器。文人聚会或是相互拜访,其中一项主要的内容就是一起欣赏收藏,这或许可以称作私人博物馆的雏形。西方社会在文艺复兴之后,社会发展加速,地理大发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新兴的富裕阶层开始收集古物,其古物研究还和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更注重系统性。伴随着近代社会的兴起,一种新形态的研究过去的学问诞生,这就是考古学。在这种新的形态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实地去寻找第一手材料,并尽可能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取、系统记录与整理。后来将之称为田野考古学,以调查、发掘与整理资料为中心的一个考古学分支。
这是知识的新边疆,从被动接受古物到主动调查发掘古代遗存,其中的区别远不止被动与主动这么简单。主动调查发掘可以获得遗存原来的位置,可以了解遗存之间的相对关系,就像在厨房里而非卧室发现锅碗瓢盆一样,背景清楚,器物的功能就更容易了解。盗墓与考古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前者破坏了遗存原有的关联性,给后来的解释带来很大的困难。主动还会激发兴趣与热情,试想一下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之间的区别,优秀的学生无不拥有良好的主动性。我们现在相当赞赏科学研究中的“疯子”精神,他们近乎疯狂的努力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认识,开辟出新的领域。这种精神的背后就是主动性,就是激情。与之相随的还有理性、逻辑、客观与现实—科学精神。我们在提及科学精神时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忽视其中包含的激情,其实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策拉姆笔下的这个时代,虽然说考古学正在形成之中,真正职业的考古学家还是第一代,这些人都是自学成才,可以想见其中还有许多粗糙的成分,如谢里曼就搞错了特洛伊古城的层位,皮特里早期的发掘比盗墓也强不了多少。但是他们迅速成长起来,皮特里后来成了大学教授,成了一名以苛刻闻名的教授,他的方法就是把学生扔到更艰苦的地方去,他似乎认为野外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
新的时代精神,新的时代方法,带来新的学科面貌。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不应该只是看到那些传奇的经历,应该在现象背后看到更深层次的改变,并理解这些变化之间的联系。点燃激情的不仅仅是天生的好奇心,更是“疯子”般的科学精神,探究世界本来的面目,把探索未知当作人生的使命。当然,单纯从科学精神的角度来看,现在应该要比那个时代更好,所不同的是舞台。如今的科学工作更多的可能是在实验室里,难以广为人知,而策拉姆所描述的时代正好是在广阔的野外,在万众瞩目的地方。于是由此成就了一幕幕非常适合电影的传奇画面,卡特看到图坦哈蒙法老金光灿烂的墓室,谢里曼发现了“海伦”的头饰,莱亚德找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这样的场景真的成了好莱坞电影的素材,《夺宝奇兵》系列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大众以为考古学家都像是印第安纳·琼斯那样的武林高手。不过,那个时代的考古学家,尤其是在中东工作的,动刀动枪还真是有的。
然而,在科学精神的背后还有不光彩的一面,这些在埃及、希腊、美索不达米亚、中南美洲等地探险的考古学家,他们是在殖民地进行考古,拥有高人一等的优势。希腊所属的奥斯曼土耳其虽然当时还不完全算是殖民地,也正在被西方列强宰割。考古学家在殖民地所承担的角色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掠夺者,他们把从殖民地发现的考古遗物运回欧洲,谢里曼更是将发掘出土物品视为私有之物。19世纪中期开始,欧美的全球猎奇产业蔚然成风,来自殖民地的古物充分满足了公众的好奇,考古学家在享受公众热情关注的同时,他们也在掠夺殖民地的文化财富。他们可以用极其低廉的价格购买古物,斯蒂芬斯甚至要购买一座城市遗址。他们把搜集到的珍宝运回欧洲,只是因为有些物件太大,搬运不便,他们才没有搜刮一空。至今希腊还在向英国索要古希腊的艺术珍品,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满是从各个殖民地抢夺来的文化遗产。那个时候,中国也有大量文物的流失,中国人能够深切理解其中的屈辱与伤痛。在策拉姆津津乐道的考古学传奇背后,还应该看到其中包含的殖民主义。即便是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它的影响,尤其是当它为西方文明与物质主义包装之后,落后成了罪过,成为掠夺合理的借口。策拉姆笔下的考古学是发现湮没的古城,是发掘宏大的陵墓,是破译神秘的文字,是搜集艺术珍品,是攫取奇珍异宝,不难看出,其中一部分并非考古学。他所描绘的考古学家,按今天的标准也不是真正的考古学家。他的贡献也许在于,他把那个时代考古学工作的全貌展示出来了,并在公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考古学的观众而言,具体的学术研究通常充满了专业术语,很难理解,而那些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方面,更能吸引人,这其中最惹人注目的莫过于财富—古物所代表的商业价值。对当代考古学家来说,古物都属于博物馆或是其他公共机构,是属于所有人的文化遗产,因此,无论一件东西多么珍贵,在他眼中并没有商业价值。如果他试图占有的话,那他离锒铛入狱已经不远了。在考古学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考古学者不要去收藏。这其中有避嫌的职业原因,也有来自 19世纪的教训—冒充有钱人的温克尔曼因为显摆而遭杀身之祸。考古学真正的魅力并不在于发现稀罕之物,并不在于所发现的东西值多少钱。这些文化遗产是无价之宝,今天许多人去博物馆、遗址公园参观,它们所带来的社会总体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19世纪中期开始,也是考古学逐渐走向公众的过程,它从一项仅仅属于权贵的活动,转向满足更广泛社会群体的文化需要。读者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策拉姆笔下没有中国?策拉姆所关注的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古文明考古。而有关中国古文明的发现从 19世纪末的甲骨文研究已经开始了,当时在安阳的殷墟发现商代龟甲,上面刻有文字。策拉姆应该知道此事,但是他没有着墨于此。非常可能的原因是,这些研究都不是欧美学者做的,而他又不懂中文。西方殖民者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有无与伦比的文化优势,但在中国,在中国古文明考古上,他们并没有。中国的文字一脉相承,文化传统绵延不绝,后人沿着文化脉络上溯,较之西方学者更容易理解物质遗存的意义,在古文字的释读上,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中国古文字不是死文字,许多字形已经融入后来的文字中。西方的考古探险家如斯坦因、斯文赫定也曾经到中国闯荡,也掠夺走不少文物,尤其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古文书。但是,他们基本都没有染指中国古文明的发现。
瑞典人安特生可能是个例外,他在这方面有一些贡献—发现了仰韶文化,这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中国文明的前身。后来他的注意力转移到甘肃青海一带。西方的考古探险者似乎一直想打通欧亚大陆文化联系,进而证明中国文化是西来的。毫无疑问,如果他们的愿望能够实现的话,那么将极有利于在中国殖民。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他们忽略了在中国进行古文明的考古。后来,中国考古学家迅速成长起来,李济、梁思永、夏鼐、吴金鼎等学习西方现代考古学,建立起中国考古学自身的研究力量。殷墟、城子崖等直接与中国文明相关的遗址都是由中国考古学家主持发掘的。还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有关中国古文明的发现多是近三四十年获得的,尤其是最近的一二十年,如良渚、石峁、三星堆等。这些考古遗存其实早就有发现,但是一直没有认识上的突破。从这个角度说,中国考古学家是幸运的,发现中国古文明的光荣落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落在带着鲜明殖民色彩的西方考古探险家身上。
古文明考古是考古学中极其引人注目的领域,包括古希腊、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玛雅、印加等,这些领域之所以吸引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与历史的明确关联,不少文化传承下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对西方人而言,古希腊的神话在考古遗存中得到体现,美索不达米亚泥板文书有关大洪水的记载与《圣经》所记载的相当契合。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古文明时期能够发现规模宏大的陵墓、城址,精美绝伦的出土珍宝是更早阶段的遗址无法比拟的,有时还有文字资料出土,带来解读上的便利,让公众听到更具体的故事,比如美索不达米亚的《吉尔伽美什》。可能有些读者已经注意到策拉姆忽视了有关古印度文明的发现,古印度文明考古完全是英国殖民考古学家做的,按道理来说不应该被忽视。其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哈拉帕、摩亨佐达罗所代表的印度文明有些昙花一现的特征,与后续文明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断裂,加之又没有文字,也没有辉煌的陵墓,可写的内容有限,因此就略过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
回到当下,真实的考古学是什么样呢?激情已经褪去,多了沉稳的日常工作与深沉的反思批判。跟一百多年前的考古学相比,今天的考古学越来越多严格的科学分析,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同样是在野外工作,今天的考古学高度强调多学科合作,考古学家更像是项目部的经理,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进展。今天,野外工作只是考古学这座冰山浮在水面上部分,主体在水面之下,除了大量的整理分析,还有理论研究与各种专题研究,还会涉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今天的中国考古学更注意其社会价值的公正与平等,服务于更大多数人的需要。各具特色的博物馆、考古公园成为广大民众文化休闲的热点,自媒体的兴起让所有人都有了参与到考古学中的通道,人们不仅可以围观发现,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做成短视频,与他人共享。人们不再只是考古信息的接收者,他们同时参与到这个时代考古学的建设中,我们或许正在开创一个考古学新时代的传奇!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