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客家魂:广东白企村人文图谱 揭秘“红色之村”“华侨之村”“厨师之村”,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客家人的追“根”铸“魂”之旅
》
售價:NT$
449.0

《
博物馆里的传世珠宝:珍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山东馆藏文物精品大系--青铜器卷
》
售價:NT$
15198.0

《
墨色事业:从英国内战到美国内战的报纸史(万镜·历史)
》
售價:NT$
347.0

《
Arduino项目开发100例(典藏版)
》
售價:NT$
709.0

《
清史讲义
》
售價:NT$
449.0

《
教育的目的:“可见的学习”对话录
》
售價:NT$
454.0

《
财经大V鹤老师代表作品(全3册):财富从哪来+突破+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
售價:NT$
1019.0
|
編輯推薦: |
沉浸式阅读:边听边玩,经典名著轻松读完。
精讲微课·精选名言·原文畅听
阅读训练营:精品课堂,读写能力快速提升。
阅读点拨·写作指导·经典精读
阅读工具包:高效便捷,阅读之旅异彩纷呈。
阅读打卡·阅读心语·错题收集
|
內容簡介: |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于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编著完成,1942年8月由国民图书出版社出版,实际见书时间是1943年5月。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叶圣陶先生说,全书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从建设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来说,在当代无疑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导读:
张媛,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市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封面人物。获第六届“中语杯”全国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北京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人教杯”特等奖及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著有《让阅读真正发生——整本书阅读之价值探寻与教学实践》《名师教我学习作》(九年级上册)。任《民国经典国文课》丛书副主编,参编著作十余本。近年来执教国家级、市区级公开课数十节,发表文章六十余篇。
武悦,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语文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20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成绩出色,曾获五四奖学金、北京大学二等奖学金、北京大学三等奖学金和社会工作奖等多种奖项。
|
目錄:
|
目录
导读 / 1
序 / 1
《说文解字》 第一 / 4
《周易》第二 / 13
《尚书》第三 / 20
《诗经》第四 / 28
“三礼”第五 / 35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 40
“四书”第七 / 46
《战国策》第八 / 51
《史记》《汉书》第九 / 55
诸子第十 / 68
辞赋第十一 / 79
诗第十二 / 87
文第十三 / 98
附录
论雅俗共赏 / 116
论百读不厌 / 123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 / 130
文学的标准与尺度 / 134
什么是文学? / 141
什么是文学的“生路”? / 144
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 / 148
古文学的欣赏 / 151
怎样学习国文——在昆明中法中学讲演 / 156
|
內容試閱:
|
导 读
作者简介
朱自清于1898 年出生,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来改名自清,字佩弦,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于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 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他1921 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成为“为人生”的代表作家,并与叶圣陶等人创办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倡导写作新诗的诗刊,即《诗》月刊。1928 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1931 年留学英国,1932年归国之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和学生共同游行。抗战爆发后,随校南迁,任西南联大教授。1948 年,病逝于北平。
回顾朱自清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位杰出的语文教育家。他大学毕业之后,做了五年中学教师,又做了二十三年大学教授,始终热爱语文教育。叶圣陶先生评价他:“兼有中学及大学的教学经验,兼有新旧文学的修养,除了文学造诣之外,他又富有研究的精神,除了本国语文的修养外,他又有外国语文的精深的造诣。朱先生具备这么些条件,所以就语文教学方面来说,他真是个全才。”无论在中学执教,还是主持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他都能把一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做事认真,教学严谨,待人以诚,亲和力强。他在温州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任教时,独创了作文计分法,即在作文本首页记录本学期作文分数,勾画成绩的升降线,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写作热情。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 世纪30 年代末到40 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初版于1942 年。
阅读价值
《经典常谈》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钱伯城评价《经典常谈》是“介绍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国学入门书”“基础书”,是一部“通俗化学术读物”。《经典常谈》可以引导我们在较短时间内一览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摸清楚中国传统典籍的“家底”,了解其演变发展的轨迹,建构较全面、系统的认知结构。
全书收录文章共十三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周易》《尚书》等经典著作,并梳理与讲解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成为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说文解字》因是“一切的古典的工具和门径”而位于首篇。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本书选择了《周易》《尚书》《诗经》和“三礼”“春秋三传”“四书”做介绍。史部收录了十五大类史书,本书选择《战国策》《史记》《汉书》做介绍。子部收录诸子百家等十四个大类的著作,本书概括为“诸子”,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等人的思想主张。集部收录楚辞、词曲等五个大类的著作,本书选取了辞赋、诗、文三个部分。
阅读《经典常谈》,会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帮助我们了解文化经典的基本面貌与核心特质,了解它们形成的过程、传播与接受的历史以及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如《诗经》中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于古代都被视为政治教化的文本,在儒家道德伦理观念的视域下被观照、审视、解读,《毛传》则是古代“诗经学”的代表。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就曾提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毛诗品物图考》等著作,对少年时代的他产生过很大影响。如果不知《毛传》为何书,我们恐怕很难真正走进《诗经》瑰丽的文化
殿堂,对鲁迅的精神世界了解也会受限。再如我们都知道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听说过“楚辞”,却容易把二者混为一谈,误认为《楚辞》的作者是屈原。其实,“楚辞”作为一种诗体被正式确立并获得经典地位,已经是汉代的事,也并非屈原一人的功劳,而是经过宋玉、贾谊、东方朔、王逸等数代人的创作积累,最终成集,可谓时间沉淀的经典。了解这些史实,我们便可以认识到传统学术史的基本面貌,进而真正地尊重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
阅读《经典常谈》,还会涵养我们“人之为人”的根基与气脉。叶圣陶在《读〈经典常谈〉》中指出:“一些古书,培育着咱们的祖先,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胸襟扩大了,眼光深远了,虽然还是各做他们的事儿,却有了一种新的精神。这就是所谓无用之用。”《说文解字》、“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是先民给我们留下的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极为厚重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必须继承的宝贵财富。最古老的经典,总是在遥远的历史
深处,制约着我们的今天。“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其发乎人性,具有开敞宏阔的气象、高尚儒雅的情怀、昂扬豪迈的气概……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自觉地承担起爱护、研究、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正如任继愈所言:“一个民族的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最能体现这个民族的性格和风格。不管你是学理的,还是学文的,都应该对民族的历史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知道中华民族的文化多么优秀,真理本身是多么朴素可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