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法规制
》
售價:NT$
449.0

《
华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
售價:NT$
509.0

《
袖中东海一编开:域外文献与清代社会史研究(修订版)
》
售價:NT$
704.0

《
中国音乐史
》
售價:NT$
857.0

《
重塑的魅力 Blythe改妆与BJD卡通娃头化妆技法
》
售價:NT$
449.0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
》
售價:NT$
775.0

《
欧洲一体化中的和解
》
售價:NT$
449.0

《
工业机器人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
售價:NT$
709.0
|
編輯推薦: |
在一个“人工”的世界里,我们仍迫切地呼唤自然吗?我们究竟能为保护自然生态做出什么?那些即将灭绝或已经灭绝的物种,离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究竟有多远? 美国作家莫拉·R.奥康纳在《重回荒野》中,讲述了一系列挽救濒危物种和试图复生灭绝物种的故事。非洲树林中的蟾蜍、美洲草原上驰骋的美洲狮、沙漠溪水里游弋的白沙鳉……许多自然界的精灵正处在灭绝的边缘。对于已经消逝的族群,科学家也在想方设法让它们再现世间。 在现在与未来之间,还有未知的荒野。世人总在自然灵韵消失后才感到惋惜,然而它们本不该绝迹。真正的保护,是让动物重返荒野,回到深山密林里,回到峡谷清溪中,回到沙漠与原野的深处,用自然界的法则延续族群的生机。
|
內容簡介: |
《重回荒野:野生世界不可预知的未来》聚焦于自然保护与生态修复,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界的依存关系,以及濒危动物、灭绝动物重返自然怀抱的可能性。
本书详细介绍了科学家们为非洲蟾蜍的的命运、佛罗里达美洲狮的生存困境、白沙鳉与北大西洋露脊鲸等濒危海洋生物做出的努力,以及北白犀和新旅鸽等灭绝物种的复生尝试。本书还探讨了复生尼安德特人等古生物的未来可能性,思考了环境伦理学相关的诸多问题。
我们如何认识荒野、如何认识大自然、如何认识濒危生物,就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明天。在寂静的荒野之地,也许蕴藏着新的生机……
|
關於作者: |
莫拉·R.奥康纳 (M.R.OConnor)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现居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弗拉特布什。曾在《页岩》(Slate)、《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沙龙》(Salon) 和《纽约客》(The New Yorker)等杂志上发表报道。
|
目錄:
|
序言
第 1 章 蟾蜍方舟? 非洲胎生蟾蜍 1
第 2 章 在法喀哈契追寻奇美拉 佛罗里达美洲狮 45
第 3 章 疯狂进化的沙漠鱼 白沙鳉 82
第 4 章 鲸鱼 1334 之谜? 北大西洋露脊鲸 114
第 5 章 冻住的乌鸦? 夏威夷乌鸦 151
第 6 章 忒修斯之犀牛? 北白犀 186
第 7 章 旅鸽的重生 新旅鸽 226
第 8 章 你好,穴居人 尼安德特人 266
尾声 极北之地:世界的尽头 293
鸣谢 301
注释 307
参考文献 333
索引 370
|
內容試閱:
|
节选自第一章:蟾蜍方舟
第二天一早,大家重新穿上雨衣和雨靴,准备攀登峡谷。透过树丛望过去,峡谷的峭壁若隐若现,高耸入云。我们站在人工喷水装置下面,脚下一沉,无情的水雾又把我们淋得浑身湿透。奇汉西喷雾蟾蜍的命运取决于它们能否有朝一日被重新放归这里,同时,这也会成为供其他保护性干预措施参考的先例。湿地干涸时长进来的部分植物和灌木物种已经没那么茂密了,这让纽马克心情大好。而珍妮·普拉穆克显得忧心忡忡, 她头上罩着蓝色的雨衣兜帽,紧紧地盯着一块巨石,那里曾经诞生过成千上万的蟾蜍。“温度怎么样?”她问了一个问题, 却并不具体在问谁。没有了瀑布冲过来的冰冷水流,峡谷本身的温度已经有所升高。那些蟾蜍还能适应吗?这里原本的环境 是否已经不复存在了?
“如果蟾蜍不能成功放归野外,我们又应该在什么时候和它们说再见?”她如是说。
真相到来之前,还有着漫长的等待。2012 年 7 月,我随纽马克和普拉穆克徒步进入瀑布地区的 3 年之后,生物学家将第一批喷雾蟾蜍带回乌德宗瓦山脉,在人工喷水区放归野外。媒体将喷雾蟾蜍重返非洲视为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将两栖动物物种重新引入其原有的野生栖息地。事实上,喷雾蟾蜍重返坦桑尼亚的过程非常复杂,没有人可以保证它们能在森林中存活下来。生物学家把第一批喷雾蟾蜍关 在笼子里,对它们进行监控,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的伤害。后来,生物学家又放归了2000 只喷雾蟾蜍,并用染料给其中的四分之一做了标记,以便追踪它们的存活率。喷雾蟾蜍的存活率持续降低,特别是成年蟾蜍。参与放归工作的生物学家库尔特·布尔曼(Kurt Buhlmann)说:“这些成年蟾蜍往上数 50 代,可能都是生活在布朗克斯或是托莱多动物园里。我们把它们带了回来,即便这里是它们的原生栖息地,它们还是无法适应。”未来几年内,这个物种的数量可能仍然需要依靠人工圈养来维持。布尔曼说:“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供参考。我们一直都在强调,第一次可能会失败。哪怕效果甚微,我们也需要不断投入更多的精力。”
自环境伦理学诞生以来,关于为什么要保护荒野以及荒野中的物种,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些人把大自然和物种视为自然资源,有些人认为它们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大自然对人类非常重要,大自然可以净化空气,还能为我们提供锻炼身体和洗涤心灵的场所。物种具有美学价值,可以为个人或群体带来灵感,还可能蕴含着超凡脱俗的道德真理;物种还记录着生命进化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这些信息去了解地球上的生命、启迪人类的智慧。荒野是人类的起源,是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历史,我们需要通过荒野来理解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野生动物有权在不受人类干扰的前提下生存,也有人认为我们应该为了子孙后代去保护它们。在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看来,我们应当保护荒野和物种,只因为它们存在着。保护它们不需要任何理由,它们本身就是价值,它们的价值与人类是否认定无关。然而有些时候,就像奇汉西喷雾蟾蜍一样,麻烦可能就是从保护开始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