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在故宫解密《清明上河图》(祝勇微观故宫系列)

書城自編碼: 406919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祝勇
國際書號(ISBN): 9787108079930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0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全2册图解本草纲目漫画讲透黄帝内经正版白话文彩图版中医书籍皇帝内经大字体全集食疗养生书籍大全
《 全2册图解本草纲目漫画讲透黄帝内经正版白话文彩图版中医书籍皇帝内经大字体全集食疗养生书籍大全 》

售價:NT$ 648.0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地面寺院造像(上、下)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地面寺院造像(上、下) 》

售價:NT$ 6120.0
华夏香谱:丰年古法合香集
《 华夏香谱:丰年古法合香集 》

售價:NT$ 500.0
中国年画史
《 中国年画史 》

售價:NT$ 857.0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造像经典与仪轨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造像经典与仪轨 》

售價:NT$ 2040.0
几何变换(全4册)
《 几何变换(全4册) 》

售價:NT$ 1724.0
智能车辆规划与控制技术
《 智能车辆规划与控制技术 》

售價:NT$ 551.0
敦煌两千年
《 敦煌两千年 》

售價:NT$ 403.0

編輯推薦:
以散文笔调解析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种种谜团,融宏大的历史背景与生动的历史细节于一体,文笔优美流畅,极具可读性。书中收录诸多名家书画作品,文图相辅相成,更添历史与文化韵味。作者的故宫系列写作已经形成品牌,此为祝勇微观故宫系列之一。
內容簡介:
《清明上河图》属国宝级文物,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此画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作者从画家的身世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讲述这幅传世名画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谜团,同时也为我们解读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与社会风貌。在作者文字的引领下,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也似画卷一般徐徐展开,宏大的历史背景与生动的历史细节在作者优美细腻的笔触下独具魅力,引人入胜。书中展示的名家书画作品,更为本书增添了历史与文化韵味。
關於作者:
祝勇,1968年生于沈阳,作家,文化学者。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
著有长篇小说《国宝》《血朝廷》,艺术散文《故宫建筑之美》《故宫的古画之美》《故宫的书法风流》《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等数十部作品。获郭沫若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三次获得《当代》文学拉力赛总冠军。
任《辛亥》《苏东坡》《天山脚下》等十余部大型纪录片总撰稿、总导演,获金鹰奖、星光奖等。
目錄
被摧毁的城市
第二章 张择端的身世
第三章 命运交叉的城堡
第四章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大河叙事
第五章 什么是“清明”
第六章 中国画卷的打开方式
第七章 循环无尽的时间
第八章 被截去的部分
第九章 图像中的王安石变法
第十章 城市里的农村
第十一章 创作年代之谜
第十二章 人世间的惊险旅程
附录一 《清明上河图》收藏简目
附录二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后 记
內容試閱
那个名叫张著的金朝人,轻轻地打开一只木匣,一卷色彩微黄的古画赫然入眼。他启匣取卷,放在画案上小心翼翼地展开,仿佛在奔赴一场古老的约定。但见它装池华美,卷前有宋徽宗以他著名的瘦金体题写的“清明上河图”五字签,钤双龙小印,处处体现着“宣和装”(宋徽宗时期的装裱形式)的精细与优雅 。接下来,他看到了远山,看到了荒树,看到了田野,看到了漫漫春水,看到了那曾经辉煌、如今已消失在黄河淤泥下的华美都城。那里城市绚烂、物质繁盛,仿佛一个集华美与富饶于一身的人间理想国。掩卷遐思,那业已消
失的北宋江山刺痛了他的心,于是蘸墨挥毫,在竹纸上写下那段著名的跋文。
余辉先生说,他曾经在库房查验过,张著的这段跋文是单独的一张接纸,接在《清明上河图》卷之后,纵约 80 厘米,横约 50 厘米,文字冲天撞地,没留天头地脚,不合书写的规范,很可能是从别处移过来的文字,上下的宽幅都被裁去许多。在这段金代跋文被“移植”到《清明上河图》卷尾之前,《清明上河图》卷尾是否还有跋文,我们不得而知了,但张著跋文的确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装裱在《清明上河图》卷后的最早文字了,题跋时间是“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即公元 1186 年 3 月30 日,此时距离靖康二年(公元 1127 年)北宋灭亡,已经过去了 60 年。
张著仿佛一个知识考古学者,借助他的目光,湮没已久的《清明上河图》才被“发现”,仿佛一具复活的僵尸,从地下返回人间。
依张著所说,张择端本是东武(今天山东诸城)人氏,在东京汴梁学习绘画,并在那里成为一名卓越的画师,舟车、市桥、郭径,无所不能。正是这强大的综合能力,帮助他完成了《清明上河图》这样一卷鸿篇巨制。
张著轻轻打开那只木匣,就像开启了一个神秘的宝库。如今已经过去了 800 多年,这幅浩瀚的图卷就像一个裸奔者,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目光打量过、审视过、丈量过。世上似乎还没有一幅画,像它那样被那么多的目光抚摸、覆盖、探究。它的丝丝缕缕、本本末末,都袒露在观者视线里了。可 800 多年过去了,《清明上河图》依然成谜。我们只知道一个名叫张择端的画者,在 5 米多长的画卷里,堆砌了无以数计的人物牲畜、车轿船只、房屋城门、桥梁码头,组成一幅壮阔无边的画卷,引诱我们走近它;但它就像一座结构复杂的迷宫,一旦走进去,我们就会被它的浩大迷离所吞噬,仿佛变成画里的一个人物,消失在熙攘拥挤的人群中。
研究者对它的每一个细部的研究考证似乎都能成立,但若放到一起,则产生了混乱、龃龉,甚至彼此矛盾,好像一部剪辑错了的电影。
有人说,张择端画下这卷大画,是为了拍皇帝的马屁——你看这幅画上,开头是一片郊野风光,田野广漠,薄雾轻笼,有驮木炭的队伍,还有扫墓踏青者,从荒疏的树林中走过,给寂静的郊野带来些许声色;然后就是一条大河出现,自右向左,由静水流深到波澜壮阔,徐徐展开,层层递进。有许多条大船,经大运河迢迢而来,给都城带来百物众宝,这才有了京城的红尘十丈、灯火繁华。大船与河水争流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北宋周邦彦在《汴都赋》里对汴京水路的经典描绘:

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
随着行船的方向,城市的面貌逐次展开,我们看到了市廛之居、寺观之庐、官府之衙,更有鳞次栉比的酒家商铺,肆有官窑瓷器,架上杯盂满陈,画中的人与物,多至不可胜数。假若不看《清明上河图》,如此极致的繁华几乎令人无法想象,因此才有元人李祁在《清明上河图》卷后的跋文中感慨道:

观者见其邑屋之繁,舟车之盛,商贾财货之充羡盈溢,无不嗟赏歆慕,恨不得亲生其时,亲目其事。

与静谧的乡村形成对比,画家向观者展示了一座盛大、永恒之城,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的乌托邦,恰似孟元老在北宋灭亡后对昔日皇都的追述:“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天下太平的时光太久了,到处都是一片繁华的盛景;你看那还未束发的儿童,皆忙于学鼓练舞;你看那白发的老人,早已不认识打仗的武器。而《清明上河图》里的“清明”,亦被九百多年后的一些美术史研究者解读为“政治清明”,包含着“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
也有人说,这幅画非但不是拍皇帝马屁,相反是暗藏杀机。君不见,画者在繁荣的表象背后,植入了太多的“社会阴暗面”,诸如商贾囤积的粮食、慵懒的递铺官兵、撤防的城门、
沉重的商税、严重的通货膨胀、泛滥的酒患、悬殊的贫富差距等等 ,不一而足;画面上疯狂的惊马、虚设的望火楼、即将撞向桥头的船只等等,也都成为对社会危机的隐喻与警示。这个张择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是歌颂皇帝,实则在指桑骂槐,批判朝政,用今天话说,叫“低级红,高级黑”,用心何其毒也。
张著说《清明上河图》和《西湖争标图》一起被“选入神品”,证明它在当时就被指认为是一幅杰出的画卷,但在有宋一朝,除了宋徽宗的题签和张著跋文中提到的这本《向氏评论图画记》,就再也找不到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线索了。是时人都不曾见到过《清明上河图》,还是有什么原因,让所有见过这幅画的人都集体沉默,直到北宋灭亡 60 年后,才由一个金朝官员写下第一段跋文?这“空白”的 60 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幅已被选入“神品”的杰作经历了“死寂般的沉默”?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极致精微的画,但它也是一幅复杂难解的画,一幅泥沙俱下的画,一幅让人五迷三道的画。没人确切地知道,张择端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幅长卷又经历了怎样的颠沛,才来到我们面前。
《清明上河图》里最明显的地标,就是东西横亘的那条大河——“清明上河图”五个字中,关键字就是“河”字。那是汴京的生命之河——汴河,汴京城的珠帘十里、箫鼓楼台、车马喧闹、升平风物,全仰赖这条大河。而《清明上河图》本身就是一条大河,河道宽广,水浪翻卷,层层推动,奔腾不息,拥有着容纳社会、历史内容的丰沛容量,因此专家们在面对这幅画卷的时候,要动用政治史、军事史、美术史、城市史、建筑史、桥梁史、船舶史、漕运史、经济史、气候史、医药卫生史等知识武器,火力交叉,协同作战,才有可能读懂。《清明上河图》是一个无比复杂的文本,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就像我们面对《红楼梦》时一样。
——摘自 《在故宫解密<清明上河图>》第九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