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神的子民:古埃及人的风俗与日常. 第Ⅲ卷
》
售價:NT$
500.0

《
大学问·熙丰残照:北宋中期的改革
》
售價:NT$
500.0

《
万有引力书系 陪伴也是一种疗愈 从家庭到现实世界的幼儿观察
》
售價:NT$
454.0

《
如何操办我最好朋友的葬礼
》
售價:NT$
286.0

《
大脑、思维和语言
》
售價:NT$
449.0

《
下一代无线通信使能技术
》
售價:NT$
653.0

《
具身智能
》
售價:NT$
352.0

《
甲骨文丛书·《源氏物语》的美学世界
》
售價:NT$
959.0
|
編輯推薦: |
世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林徽因全集》林徽因研究领域(文学、建筑、美术)专家及林徽因家属联手编注、整理,耗时多年林徽因部分未刊建筑、美术作品首次面世林徽因部分影像、手迹、绘图首次呈现全部作品根据手稿、原刊精校并附题注及文中注
|
內容簡介: |
本卷收录迄今可以找到的林徽因建筑、美术领域的全部作品,分上下两册,部分林徽因建筑、美术文稿系首度面世。编注者为陈学勇、崔勇、于葵。其中外文部分翻译者为王烨炜、王骁勇、赵一诺、石媛。
|
關於作者: |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 - 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生于浙江杭州。诗人、建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之一。
|
目錄:
|
建筑
002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016 平郊建筑杂录
032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附梁思成君通信四则)
040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096 《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 绪论
120 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
142 平郊建筑杂录(续·节选)
144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262 清代建筑述略
264 《中国建筑史》第六章 宋、辽、金部分
295 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
354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编辑后语
356 住宅供应与近代住宅之条件——市政设计的一个要素
366 北平文物必须整理与保存
376 对于巴兰尼克夫先生所建议的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的几
个问题
391 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398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417 对王其明、茹竞华毕业论文所作的评语
418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428 《城市计划大纲》序
432 《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译者的体会(附译文)
511 对戴念慈《历史遗产》等文的批注
512 达·芬奇—具有伟大远见的建筑工程师
519 我们的首都
519 中山堂 / 522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 524 故宫三大殿
527 北海公园 / 531 天坛 / 532 颐和园
536 天宁寺塔 / 537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刚宝座塔”
542 鼓楼、钟楼和什刹海 / 545 雍和宫 / 547 故宫
551 祖国的建筑传统与当前的建设问题
565 我们的首都—北京
570 古建序论—— 在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讲演记录
593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美术
632 林徽因为《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号》设计的封面
633 林徽因为《晨报五周年增刊》设计的封面
634 林徽因设计的圣诞节卡片
635 林徽因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女子本科生年鉴》设计的插图
637 林徽因设计的舞台布景
638 林徽因水彩画作
640 林徽因设计的东北大学校徽
641 林徽因为沈从文小说《巫神之爱》所作插图
642 设计和幕后困难问题
647 林徽因为《铁马集》设计的封面
648 林徽因为《学文》月刊设计的封面
649 林徽因、梁思成为《大公报》“小公园”副刊设计的报头
650 关于《大公报》“小公园”副刊报头图案的说明
651 林徽因设计的舞台布景
652 林徽因为《文学杂志》设计的封面
653 林徽因设计的仿汉代画像石拓片海报
654 林徽因绘梁再冰肖像
655 林徽因为《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设计的封面
657 拟制国徽图案说明
659 林徽因等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方案
663 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
671 林徽因设计和参与设计的景泰蓝作品
678 和平礼物
682 林徽因参与设计的丝头巾
683 林徽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雕饰刻样
684 人民英雄纪念碑装饰部位示意图
685 中国各时代的几何纹
687 关于《中国建筑彩画图案》的意见
690 《中国建筑彩画图案》序
709 敦煌边饰初步研究
|
內容試閱:
|
《林徽因全集》出版说明
林徽因,生于一九〇四年六月十日,卒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在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建筑学家,中国新诗创作的开拓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之一。
《林徽因全集》完整收录了目前所能搜集并可公开发表的林徽因全部作品和文字,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卷,戏剧、翻译、日记、中文书信卷,英文书信卷和建筑、美术卷,其中英文书信卷,建筑、美术卷根据写作时间和内容在卷中又分册。各卷册中篇目排列,循写作(或刊出)时间先后为序。整部全集全方位展现了林徽因先生在文学、建筑、美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全集由陈学勇、于葵、崔勇编注。王一珂整理、誊录了部分文稿。于葵、王烨炜、王骁勇、赵一诺、石媛翻译了部分文稿。全集中的作品,作者已发表的部分,均以最初发表的出版物为底本;未发表部分,均以手稿为底本。文字中错漏之处,更正字用“〔〕”标示,补充字用“〈 〉”标示;漫漶无法识别处以“□”代之。林徽因作品跨越多个专业领域,由于编注者学力不逮,加之专业局限,全集必然存在不足和遗憾,希望各界指正以期再版更趋完善。
在此,特别鸣谢林洙、梁再冰、梁从诫、吴荔明、杨友麒、常沙娜、沈龙珠、沈虎雏、Holly Fairbank、陈钟英、陈宇、曹汛、刘畅、永昕群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现代文学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档案馆、首都图书馆、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人民美术出版社、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设计学院等个人和单位。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