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 : 1861—1884
》
售價:NT$
301.0

《
古代中日关系史:从倭五王到最后的遣唐使
》
售價:NT$
301.0

《
司马懿传:一部从隐士走向权臣的成事“愤斗史”,趣笔解读一代军师以柔克刚的处世智慧!
》
售價:NT$
301.0

《
权力、信仰与幻想:美国在中东(1776年至今)(历史学堂)
》
售價:NT$
602.0

《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
售價:NT$
301.0

《
向上流动:求学与原生家庭的羁绊
》
售價:NT$
301.0

《
大国金融:全球金融变局下的中国机会(解读全球金融体系,变局前因后果,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演化逻辑,中国特色金融,现代金融体系)
》
售價:NT$
347.0

《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漫画版)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本书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西部项目23XTJ004)、闽南师范大学学术著作出版专项经费资助以及闽南师范大学校内发展项目资助(MSFZ2023008)
|
內容簡介: |
《农村教师初职职业流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社会流动理论、教育公平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目标一致理论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从教育学、统计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互融合的角度出发,以我国农村教师这一典型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访谈,运用生存模型对我国农村教师初职职业流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挖掘农村教师不合理流动的深层次原因,并从政府政策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农村环境层面等多个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优化师资结构,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渠道,推进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本书可作为教育学、统计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的参考书。
|
目錄:
|
第1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1.2.1 研究目的 5
1.2.2 研究意义 5
1.3 国外研究现状 6
1.3.1 关于教师流动现状的研究 6
1.3.2 关于教师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7
1.3.3 关于教师流动对策的研究 14
1.4 国内研究现状 18
1.4.1 关于教师流动现状的研究 18
1.4.2 关于教师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21
1.4.3 关于教师流动不良影响及后果的研究 38
1.4.4 关于教师流动对策的研究 42
1.5 研究现状评析 47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48
1.7 研究思路 49
1.8 研究方法 49
1.8.1 文献法 50
1.8.2 问卷法 50
1.8.3 访谈法 51
1.8.4 生存模型分析法 51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53
2.1 核心概念界定 53
2.1.1 义务教育 53
2.1.2 农村义务教育 54
2.1.3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 54
2.1.4 教师流失 54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55
2.2.1 社会流动理论 55
2.2.2 教育公平理论 56
2.2.3 需求层次理论 56
2.2.4 勒温的场论 57
2.2.5 库克曲线 58
2.2.6 组织寿命理论 59
2.2.7 人力资本理论 60
2.2.8 目标一致理论 61
2.2.9 推拉理论 62
第3章 农村教师初职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63
3.1 农村教师初职持续时间单因素分析 63
3.1.1 变量与方法 63
3.1.2 个体因素对农村教师初职持续时间的影响 68
3.1.3 家庭因素对农村教师初职持续时间的影响 109
3.1.4 学校因素对农村教师初职持续时间的影响 124
3.1.5 工作因素对农村教师初职持续时间的影响 136
3.1.6 社会因素对农村教师初职持续时间的影响 144
3.1.7 地区因素对农村教师初职持续时间的影响 156
3.2 农村教师初职持续时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158
3.2.1 变量选取 158
3.2.2 模型估计结果 159
3.2.3 结果分析 162
第4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69
4.1 研究结论 169
4.2 政策建议 171
4.2.1 政府层面 171
4.2.2 学校层面 173
4.2.3 教师层面 175
4.2.4 农村环境层面 176
参考文献 179
|
內容試閱: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全面普及了义务教育,乡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得到提升;经费投入机制日益完善,办学经费逐年增长;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供给质量得到提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农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农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的发展程度决定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始终立足时代发展前沿和国家发展全局,坚持党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着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能力,着力提升农村教师地位待遇,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内容涉及待遇、编制、职称、补充、交流、培养、培训等多个方面,对师资配置和流动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同时各省市也积极响应文件精神,立足实际情况制定了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和文件。这些政策的实施在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拓展农村教师补充渠道,推动薄弱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教师生存状况仍面临挑战,农村教师流动和流失问题日益凸显,农村教师的流动呈现出无序性、单向性、盲目性等特征。这种不均衡和无序单向的农村教师流动造成了贫困农村学校师资缺乏与发达地区学校师资过剩共存的局面。教师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影响了中国教育公平的实现。
对于教师流动,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国内外的学者根据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国内已有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宽和融合,对农村教师流失原因的分析不够深入,解决对策操作性不强等。
对农村教师初职职业流动行为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总结农村教师初职职业流动规律,可以为探索有效的农村教师管理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为制定合理的农村教师流动政策奠定基础。选取典型区域的农村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初职职业流动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工作环境,并获得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以及推动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教师初职职业流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在仔细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教师流失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对社会流动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从而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设计了“农村教师流动状况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江西、福建两省的6县18所农村学校的420名农村教师进行了系统调查,收集并整理了相关数据。根据调查数据,利用生存模型中的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方法和Kaplan-Meier分析方法,对农村教师初职职业流动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具有可实施性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农村教师有序、合理地流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本书分为4章。
第1章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第2章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首先对农村教师流动问题所涉及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教师流失等基本概念予以界定,接着对其所涉及的社会流动理论、教育公平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勒温的场论、库克曲线等基础理论予以介绍。
第3章为农村教师初职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首先利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分析方法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工作因素、社会因素和地区因素六个方面对农村教师初职持续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第4章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农村教师初职职业流动行为,分别从政府政策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农村环境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教师初职职业流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西部项目23XTJ004)、闽南师范大学学术著作出版专项经费资助以及闽南师范大学校内发展项目资助(MSFZ2023008)。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24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