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始末
》
售價:NT$
602.0

《
新编时装裁剪纸样与打板实例
》
售價:NT$
403.0

《
明清经济史研究
》
售價:NT$
245.0

《
中国近百年史
》
售價:NT$
199.0

《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
售價:NT$
561.0

《
中欧大温泉:一部政治、艺术与疗愈的历史
》
售價:NT$
449.0

《
中国近世的福建人:士大夫与出版人
》
售價:NT$
510.0

《
海洋史
》
售價:NT$
602.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解读含有电影信息的邮票图文的方式还原电影史故事,在编排上将纵向的年代前后和横向的国家罗列并举,置电影从发明、到无声再到有声的时间顺序为纵轴,以各国电影发展的概貌作横杆,纵横交错,呼应有序,以梳理出较为清晰而宏大的影史脉络。具体而言,本书从邮票上的电影发明权之争说起、从无声到有声——电影的第一次飞跃、美国电影大本营好莱坞、欧洲电影、亚洲电影、非洲电影、美洲电影、大洋洲电影等八个章节对电影邮票的前世今生展开叙说。邮票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文化,邮票上展现的世界电影史经过了各国的权威认证,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又因区别于纯文字记载而更具趣味性和具象性,让读者在集邮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电影百年历史的波诡云谲和多姿多彩。
|
關於作者: |
郑德辅,国产电影摄影机创制人郑崇兰之子,长期从事摄影工作和世界邮票电影史研究,编著并出版了《世界文化名人邮票鉴赏大图典·戏剧家与电影家》(广东教育出版社),撰写的《国产摄影机功臣》为李亦中主编的《海上影汇》(上海文化出版社)所收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集邮》《上海集邮》《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稿近二百篇。
|
目錄:
|
序一 1
序二 1
前 言 1
本书邮票图注的命名规则 1
一、从邮票上的电影发明权之争说起 1
1. 皮影戏与幻灯片——电影的前驱 3
2. 诡盘——电影放映的基本原理 5
3. 摄影——电影发明的技术基础 5
4. 爱迪生的专利——留声机、电灯和电影视镜 7
5. 卢米埃尔兄弟的成就——活动电影机 9
6. 梅里爱的探索——从舞台到电影戏剧化 12
7. 百代的崛起——从唱片到电影工业化 13
二、从无声到有声——电影的第一次飞跃 15
1. 默片年代——电影步入艺术殿堂 15
2. 前期默片时代和中期影人影片选粹 15
3. 欧洲先锋派和蒙太奇学派 27
4. 喜剧电影的黄金时代 33
5. 不朽的流浪汉夏尔洛 40
6. 有声世界——流光溢彩经典纷呈 44
三、美国电影大本营好莱坞 45
1. 好莱坞知名制片人和导演 46
2. 好莱坞幕后英雄 71
3.《 好莱坞传奇》入围影星影作 76
4. 好莱坞其他影星影作 102
5. 好莱坞外来影人的相聚 130
6. 黑人典范和超级科幻 140
7. 奥斯卡金像奖得奖影人影作拾遗 145
四、欧洲电影 158
1. 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意大利电影 158
2. 新浪潮电影和法国电影 170
3. 文学名著电影和英国电影 186
4. 德国电影 210
5. 西班牙电影 220
6. 葡萄牙电影 229
7. 希腊电影 232
8. 爱尔兰电影 238
9. 瑞典电影 241
10. 丹麦电影、挪威电影 246
11. 芬兰电影、冰岛电影 254
12. 奥地利电影、瑞士电影 258
13. 比利时电影、荷兰电影、卢森堡电影 265
14. 俄罗斯电影、乌克兰电影、白俄罗斯电影和爱沙尼亚电影 271
15. 波兰电影 289
16. 捷克电影和斯洛伐克电影 297
17. 匈牙利电影 303
18. 罗马尼亚电影、摩尔多瓦电影 307
19. 保加利亚电影 318
20. 塞尔维亚电影、克罗地亚电影、斯洛文尼亚电影、波斯尼亚和塞哥维那电影、阿尔巴尼亚电影 323
五、亚洲电影 343
1. 中国电影 343
2. 日本电影 377
3. 印度电影 402
4. 朝鲜电影和韩国电影 421
5. 伊朗电影、科威特电影 427
6. 哈萨克斯坦电影、吉尔吉斯斯坦电影、乌兹别克斯坦电影 429
7. 亚美尼亚电影、阿塞拜疆电影 434
8. 土耳其电影、叙利亚电影、塞浦路斯电影 438
9. 印度尼西亚电影、马来西亚电影、菲律宾电影 439
10. 斯里兰卡电影、缅甸电影、泰国电影、越南电影、柬埔寨电影 447
11. 蒙古国电影 453
12. 以色列电影 455
六、非洲电影 458
1. 埃及电影、突尼斯电影、阿尔及利亚电影 458
2. 布基纳法索电影、尼日尔电影、塞内加尔电影、刚果电影、贝宁电影 464
3. 南非电影、索马里电影、马达加斯加电影 468
附录(1):几内亚的纪录片题材邮票 470
附录(2):莱索托的非洲电影题材邮票 472
七、美洲电影 476
1. 加拿大电影 476
2. 墨西哥电影 482
3. 阿根廷电影 487
4. 巴西电影 495
5. 玻利维亚电影、智利电影、哥伦比亚电影、厄瓜多尔电影、秘鲁电影、委内瑞拉电影 499
6. 巴拉圭电影、乌拉圭电影 505
7. 古巴电影 509
八、大洋洲电影 515
1. 澳大利亚电影 515
2. 新西兰电影 525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序一
德辅兄嘱我为他的新书写序,恭敬不如从命,先道一段“邮缘”往事。
《邮缘》是家父桑弧执导的一部轻喜剧,自1984年上映以来,享誉圈内外,被称为“中国第一部集邮题材故事片”。我忝列编剧之一,难得父子合作一把。不过,我的职业岗位是高校教师,主要讲授电影课程,研究中外电影史。2002年《浦江纵横》杂志约稿,我撰写了《中国无声电影的来龙去脉》一文,结语提及一则轶闻:1893年出生于上海的郑崇兰,是中国电影业屈指可数的器材专家,他于1935年开办了一家弄堂工厂“维纳斯照相器材厂”。抗战胜利后,郑崇兰决定自行制造国产摄影机,经过十个月的奋斗,终于在1947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架35毫米有声电影摄影机,并提供给昆仑影片公司,用于摄制《一江春水向东流》下集《天亮前后》。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江春水向东流》堪称“百分之百”的国产有声片,成为中国电影彻底告别无声片时代的象征。
这篇小文进入了德辅兄的视野,虽然我们同城居住,卢湾区和普陀区隔得也不太远,但就像电影术语“平行蒙太奇”那样,曾经的我们相互之间无交集。想不到过了十多年后,“交叉蒙太奇”出现了——2015年4月20日,我打开电脑登录邮箱,收到一封毋须邮递员上门投递的电子邮件——正是德辅兄发来的。在此摘录这封私信,权当信息时代的“手稿”,以此佐证“邮缘”交往的起始——
李教授:
早就萌生同您联系的想法,苦于找不到地址而作罢。我曾拜读大作《电影四面八方》,你对电影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令我向往。我虽非影圈里人,却也对中外电影史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我的父亲郑崇兰,1947年创制国产维纳氏电影摄影机,用于首拍《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电影器材工业的重要突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令尊以及陆洁、孟君谋、吴蔚云、柳和清等诸位同仁多有交往,那是父辈之缘。
电影大师夏公对集邮怀有雅趣,他捐赠上海博物馆的珍藏目前正在展出,可见电影与集邮是有缘分的。邮票这个“长方形框框”,可视为如同电影画面,呈现无比丰富的映像和信息。2005 年出版的集邮图册《世界文化名人邮票鉴赏大图典》,全套5 册,其中戏剧家和电影家分册由我编著。在中国电影家条目中,桑弧先生列为入选者之一,主图是由其签名的电影《邮缘》实寄封。
很希望有机会跟你见面,一则可以叙旧续缘,二来亦有事讨教。
……
我接读来信,一是意外,二是高兴,三是感叹“邮缘”降临!随后我们得以结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几乎无话不谈了。话题常围绕德辅兄的电影专题邮集展开,包括他正在编撰的《方寸里的光影——世界电影邮票史话》。不久,又一位资深集邮家朱枫导演也加入“邮缘”社交。记得初冬时节,我和朱枫相约,直抵德辅兄收藏珍邮之宝地。他打开一个老式橱柜,内里层层叠叠,全是邮册,全是邮集!宾主入座顾不得寒暄,当即开始细品一套套世界电影邮票。说起来,我从小受父亲集邮的影响,至今也积攒了不少邮票,但多是“大路货”,其中电影邮票仅七八张(最早收集的两张是美版卓别林和港版李小龙),如今面对这两位大户,听他们对集藏电影邮票的秘闻侃侃而谈,获益匪浅。德辅兄又提及出版书稿的夙愿,不少困难有待克服。所幸五年过后,柳暗花明,欣闻这部新书即将付梓,真是可喜可贺。我有机会先睹为快,对作者前言中12 个字感触尤甚——“数十年来不离不弃、集腋成裘”,假如展开来谈,其中必有不少有关“邮缘”的情景。
在国内搜集外国电影邮票绝非易事,所以我很关注这方面的图书出版情况,之前曾购买过两本,那两本书均以图片为主,仅在邮票下加注说明文字。而德辅兄的抱负更大,他认定,“邮票载体的内容具有国家级可靠的权威性,小小的方寸空间包揽百科全书般的题材内容,展现了文化信息量大、传播流通面广的优势”。他的宗旨是:“解读含有电影信息的邮票图文,还原电影史故事,打造一部前所未有的电影史话图册。”为此,他参照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电影通史》的架构,以其卓越的电影素养,广征博引,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涵盖有关世界电影史的各种热知识、冷知识,所以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具有电影史学术含量。
德辅兄用力用心之处,体现为本书集聚全球165 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2300 多种邮票及其衍生邮品,共呈现950 位电影家的音容笑貌,荟集750 部经典电影的影像或海报。这既是一本穿插电影史知识的专题集邮图书,又可视作一本配有精美邮票图案的电影史普及读物,图文并茂,两相交融,一册在手,益智怡情。
参照电影行业“为观众找影片,为影片找观众”的经验,图书出版同样需要“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在我看来,《方寸里的光影——世界电影邮票史话》的目标读者和潜力读者大致包括三个群体——
一是集邮界人士,集邮爱好者(邮迷),以及文物收藏者。电影专题邮集在这个领域内实属稀缺,甚至本书自身就具备收藏价值。
二是电影爱好者。这个观影群体数量庞大得多,雅俗共赏,老少咸宜。银幕画框与邮票画框相仿,由喜欢看电影连带着欣赏电影邮票,可谓顺理成章。本书的书名取得好——《方寸里的光影》,借由一枚枚邮票讲述银幕背后的故事。如今电影鉴赏类课程已普及到中小学课堂,这本书将是学生们理想的课外读物。
三是既热爱电影,又喜好集邮的群体。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更乐意为本书作推介,并期盼“方寸里的光影”持续发扬光大!
李亦中
2024年11月20日
序二
如果我们从收藏的角度来看,集邮的历史并不长,从1840年英国发行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也就是世称的“黑便士”邮票起,邮票的历史还不到二百年,而集邮作为一种成熟的收藏门类,其历史无疑更短。
如果我们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电影的历史更为短暂,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咖啡馆里放映《火车进站》等短片开始,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诞生于世,迄今更是只有一百二十年之遥。
然而历史的浅短并不意味着价值的浅薄,纵观宇内,如今电影的影响力已经远超戏剧、戏曲、音乐、美术、建筑、雕塑这些传统艺术,甚至一部电影就可以拥有数亿的观众。而集邮也曾使千千万万普通人为之如痴如醉。
从外观形象而言,电影胶片和邮票有着某种天然的相似性,方寸之间即可包罗万象。著名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曾经说过:电影就是每秒二十四格的真理。同理,我们可以把每一张邮票看作对这个世界的精彩映射。
在电影界,喜欢集邮者不乏其人。比如著名剧作家、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事业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夏衍先生,就是一位超级集邮迷;创造过中国电影三项第一的著名导演桑弧,更是执导了与集邮相关的喜剧电影《邮缘》;而波兰的殿堂级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他著名的系列电影《十诫》中,也有以集邮为主要内容的重要篇章(《十诫》第十集)。
本书作者郑德辅先生虽然没有从事电影工作,但拥有着独特的电影基因。他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位发明电影摄影机的著名电影发明家郑崇兰先生,作为一个“影二代”,郑德辅先生无论是在对电影的认知还是在与电影人的交往诸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这也使得他在本来就为数极少的电影题材邮票集邮家中脱颖而出,高人一筹。
和美术、体育、动物、植物、建筑、军事、交通、人物等集邮大类相比,电影题材是一个小类,这种“小”不仅体现在电影邮票数量比较稀少,还体现在收集电影邮票的集邮家寥寥可数,而在有限的电影邮票收藏者中,具备深入研究能力者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郑德辅先生正是一位独具慧眼、学养深厚的集邮家,也正因如此,他对电影邮票的收藏和研究达到了一个非常深入的高级层次。
电影邮票虽然数量相对稀缺,但内容极为丰富,既包含了电影的发明、技术、创作等各个方面,又包括了演员、导演、编剧、作曲等各种行当,更展现了从好莱坞电影大国到非洲电影小国等各种各样的电影生产现状和历史,郑德辅先生的《方寸里的光影——世界电影邮票史话》可以说是一本涵盖了电影各个方面的另类世界电影史,虽然这本书无法替代专业的电影书籍,但也没有一本电影专著能够做到如此巨细靡遗、图文并茂,趣味与知识并重,全景式展现电影。所以这本《方寸里的光影——世界电影邮票史话》不仅仅是一个集邮家的课题研究成果,还可以作为电影爱好者甚至电影专业工作者的案头书。
《论语·述而篇》中有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当然,孔夫子所讲的艺指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但以今天的目光来看,集邮何尝不是一种艺呢?郑德辅先生游于艺而志于道,以邮为文,以邮载道,不亦乐乎,不亦善乎,不亦君子乎?
最后,我以《电影邮票》为题作小诗一首,并以此再一次向郑德辅先生致敬。
一切有为法,亦应如是观。尘缘若影戏,梦幻筑星坛。
方寸光和影,大千悲与欢。涓涓映画史,掬手细重看。
朱 枫
2024 年11 月20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