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6G智能超表面无线信道环境自适应构建技术

書城自編碼: 406825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電子/通信
作者: 李立欣,林文晟,印通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76346060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怪谈游戏设计师·泗水公寓
《 怪谈游戏设计师·泗水公寓 》

售價:NT$ 269.0
老头我,负责收拾一切
《 老头我,负责收拾一切 》

售價:NT$ 254.0
智慧的觉醒
《 智慧的觉醒 》

售價:NT$ 356.0
资本神庙与炼金游戏
《 资本神庙与炼金游戏 》

售價:NT$ 398.0
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
《 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 》

售價:NT$ 653.0
怀忧终年岁:中国古代女子生存实录
《 怀忧终年岁:中国古代女子生存实录 》

售價:NT$ 250.0
生命合伙人Ⅲ:AI时代艺术思维引爆创造力
《 生命合伙人Ⅲ:AI时代艺术思维引爆创造力 》

售價:NT$ 347.0
风云激荡的建安时代: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
《 风云激荡的建安时代: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 》

售價:NT$ 347.0

編輯推薦:
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有效掌握智能超表面技术, 具备从理论分析到工程实践应用智能超表面的能力。
內容簡介:
.本书以智能超表面关键技术研究为核心,建立从理论到应用的智能超表面技术体系。全书共分8 章,从6G标准网络架构介绍开始,追溯了智能超表面的历史演化进程,对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通信模型开展了详细剖析,依照技术体系的实现流程,深入研究了智能超表面技术核心难点——信道估计问题和反射系数优化问题。在本书的内容体系中,智能超表面的“智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超表面单元需要能够依据信道条件进行自适应配置,通过人工智能方法对超表面单元进行自主优化;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实际中的应用要求更高的传输速率,智能超表面技术可为人工智能业务提供更强大的通信基础支撑,因此,本书进一步讨论了将智能超表面用于辅助AI 应用。在6G 绿色通信的目标下,本书详细分析了智能超表面的能量效率优化技术,最后梳理了新型智能超表面的技术进展。本书的重点在于智能超表面的优化设计及其实际应用,通过严谨的理论推导和精巧的机制设计,实现智能超表面对无线传输环境的自适应重构,在6G 的高可靠、低时延、低能耗通信系统设计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指导意义。
關於作者:
李立欣,博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工程系主任。任陕西省航空学会理事、陕西省航空学会数智低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会人工智能技术分会委员。主要从事5G/6G无线通信、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人工智能与无线通信等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获陕西省技术发明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出版专著/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林文晟,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长期从事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协作通信网络设计与性能分析等研究,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2022年陕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30余篇。
印通,中国航空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工程师,硕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主要从事智能反射面、联邦学习、遗传算法应用等方向研究工作,发表国际学术论文5篇。
目錄
第1章 绪论001
 1.1 6G通信愿景001
  1.1.1 分布式异构网络架构001
  1.1.2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网络架构003
  1.1.3 智能化网络架构005
 1.2 6G通信中潜在的关键技术008
  1.2.1 超大规模天线技术008
  1.2.2 语义通信技术009
  1.2.3 人工智能技术011
  1.2.4 智能超表面技术013
 1.3 6G潜在应用021
  1.3.1 高频通信021
  1.3.2 空间通信023
  1.3.3 物联网023
  1.3.4 无线边缘计算023
  1.3.5 物理层安全023
  1.3.6 频谱感知与共享024
 参考文献026
第2章 智能超表面:技术溯源与工作原理033
 2.1 工作原理033
 2.2 部署形式034
  2.2.1 基于反射阵列的部署035
  2.2.2 基于超材料的部署036
 2.3 工作模式038
 2.4 智能超表面系统架构041
 2.5 智能超表面阵面设计041
  2.5.1 电磁单元设计与优化042
  2.5.2 阵列全波仿真与加工测试042
  2.5.3 控制模块设计043
  2.5.4 控制模块的码表提取043
  2.5.5 控制模块的响应速度043
  2.5.6 控制模块潜在功能需求044
 2.6 潜在关键技术044
  2.6.1 面向实现的波束赋形方案044
  2.6.2 使能近场047
  2.6.3 使能泛在感知与定位049
 2.7 工程化面临的挑战051
  2.7.1 硬件挑战051
  2.7.2 信道互易性052
  2.7.3 功耗分析053
 2.8 潜在标准化工作054
  2.8.1 概述054
  2.8.2 RIS和NCR对比054
  2.8.3 潜在标准影响055
 参考文献057
第3章 智能超表面:应用场景与通信模型059
 3.1 潜在应用场景059
  3.1.1 信号覆盖扩展059
  3.1.2 边缘速率提升与干扰抑制061
  3.1.3 安全通信062
  3.1.4 热点增流和视距多流传输063
  3.1.5 传输稳健性增强064
  3.1.6 降低移动边缘网络时延064
  3.1.7 用户中心网络065
  3.1.8 高精度定位065
  3.1.9 车联网通信066
  3.1.10 无人机通信067
  3.1.11 能量收集与传输067
  3.1.12 减少电磁污染068
  3.1.13 频谱认知分享069
  3.1.14 背向反射069
  3.1.15 基于RIS的波束赋形基站070
 3.2 基本通信模型072
 参考文献073
第4章 智能超表面:信道估计问题074
 4.1 现有工作与技术难点分析074
  4.1.1 现有工作074
  4.1.2 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难点075
 4.2 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075
  4.2.1 系统模型076
  4.2.2 算法模型077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079
 参考文献081
第5章 智能超表面:反射系数优化问题083
 5.1 现有工作与技术难点分析083
  5.1.1 现有工作083
  5.1.2 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难点084
 5.2 联邦学习基础理论084
  5.2.1 联邦学习模型084
  5.2.2 联邦平均算法087
 5.3 基于联邦学习的RIS分布式速率优化088
  5.3.1 系统模型089
  5.3.2 基于联邦学习的隐式RIS反射系数优化091
  5.3.3 仿真结果与分析093
 5.4 进化策略基础理论096
  5.4.1 进化策略理论概述096
  5.4.2 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097
 5.5 基于进化理论的RIS辅助通信系统性能研究098
  5.5.1 基于进化博弈的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信道容量研究099
  5.5.2 基于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算法的发射反射系数联合优化105
  5.5.3 仿真结果与分析112
 参考文献120
第6章 智能超表面:辅助AI应用124
 6.1 现有工作与技术难点分析124
  6.1.1 现有工作124
  6.1.2 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难点125
 6.2 RIS辅助联邦学习中的用户调度策略研究125
  6.2.1 系统模型126
  6.2.2 基于凸差算法的基站聚合向量与RIS相移系数联合优化128
  6.2.3 仿真结果与分析131
 6.3 智能反射面辅助分层联邦学习通信计算一体化网络135
  6.3.1 引言135
  6.3.2 系统模型135
  6.3.3 分层联邦学习的性能分析与问题建模140
  6.3.4 基于更新范数的设备调度方案143
  6.3.5 基于连续凸逼近的求解144
  6.3.6 性能仿真与分析147
 6.4 RIS辅助通信的分组式异构联邦学习框架153
  6.4.1 系统模型153
  6.4.2 基于RIS增强无线信道的贪心分组式联邦学习156
  6.4.3 仿真结果与分析159
 参考文献166
第7章 智能超表面:能量效率分析170
 7.1 现有工作与技术难点分析170
  7.1.1 现有工作170
  7.1.2 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难点172
 7.2 联邦学习使能RIS通信系统的能量效率分析172
  7.2.1 系统模型172
  7.2.2 基于联邦学习的多RIS并行配置优化175
  7.2.3 仿真结果与分析180
 参考文献185
第8章 新型智能超表面技术188
 8.1 反射和透射一体的智能超表面188
  8.1.1 STAR硬件设计与调控189
  8.1.2 基于STARS的三维定位189
 8.2 有源智能超表面190
 8.3 基于RIS的新型大规模天线191
 8.4 基于RIS的收发机192
 8.5 RIS使能空中计算193
 参考文献195
內容試閱
智能超表面是6G 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由多个超表面单元构成平面( 或不规则表面)阵列, 通过超表面单元对电磁波反射/ 透射特性的调控, 最大化接收合成信号的质量,实现对无线信道环境的自主配置。
智能超表面技术的提出, 颠覆了传统被动适应信道环境的系统设计思路, 人们可以通过部署智能超表面来主动使无线信道环境符合通信场景的需求, 从而突破无线信道环境的约束,使系统设计更为灵活。因此, 智能超表面为6G 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愿景———智能可重构无线传播环境。
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 智能超表面也有着诸多称呼, 学术界常见的称呼还有可重构智能表面(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智能反射面(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 等。从字面意义来看, RIS 强调超表面单元是智能、可重构的, 而IRS 强调超表面的反射特性。但在大部分文献中,RIS 和IRS 几乎是等价的, 二者的使用取决于具体的场景、超表面的功能、作者的表达习惯等。近年来, 由于透射型超表面、有源超表面等的出现, IRS 的称呼无法很好地涵盖这一技术大类, 因此本书统一采用“智能超表面” 和“RIS” 来囊括这类技术。
在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 智能超表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无须高能耗的射频器件, 仅通过调整反射/ 透射相位等特性就能实现信号的增强, 因此, 它被期望给未来通信系统提供更高传输速率的同时, 也比传统的中继技术、多天线技术等具有更低的能耗, 从而弥补5G 网络能耗大和在恶劣传播环境中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缺点。除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之外, 智能超表面技术也可被应用于探测、感知、传能, 以及其他跨领域交叉方面。
本书以智能超表面关键技术研究为核心, 建立从理论到应用的智能超表面技术体系。全书共分8 章, 从6G 标准网络架构介绍开始, 追溯了智能超表面的历史演化进程, 对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通信模型开展了详细剖析, 依照技术体系的实现流程, 深入研究了智能超表面技术核心难点———信道估计问题和反射系数优化问题。在本书的内容体系中, 智能超表面的“ 智能” 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 超表面单元需要能够依据信道条件进行自适应配置, 通过人工智能方法对超表面单元进行自主优化; 另一方面, 人工智能在实际中的应用要求更高的传输速率, 智能超表面技术可为人工智能业务提供更强大的通信基础支撑, 因此, 本书进一步讨论了将智能超表面用于辅助AI 应用。在6G 绿色通信的目标下, 本书详细分析了智能超表面的能量效率优化技术, 最后梳理了新型智能超表面的技术进展。
本书通过智能超表面的发展历程溯源、技术原理剖析、应用场景建模、信道条件估计、反射系数优化、辅助人工智能和能量效率分析, 建立了循序渐进的逻辑体系, 重点在于智能超表面的优化设计及其实际应用, 通过严谨的理论推导和精巧的机制设计, 实现智能超表面对无线传输环境的自适应重构, 使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有效掌握智能超表面技术, 具备从理论分析到工程实践应用智能超表面的能力。
本书作者李立欣教授和林文晟副教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任访问学者, 分别与国际通信领域顶级专家美国休斯顿大学的IEEE Fellow ( IEEE 会士) ZhuHan 教授和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IEEE Life Fellow ( IEEE 终身会士) Tad Matsumoto 教授合作开展人工智能与无线通信的学科交叉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在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支持下, 在智能超表面优化设计研究领域积累了多项成果。本书是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智能通信与信息处理团队的研究成果总结, 离不开诸多参与研究工作的研究生贡献, 先后参与工作的有马东徽、胡海鑫、王沛爵、刘海霞、印通等人, 在此深表感谢!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主题为6G 智能超表面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应用的系统性论著,是对作者近年来在智能超表面这一前沿交叉领域研究工作的一次梳理和总结, 旨在为6G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系统性地介绍智能超表面通信系统的理论模型、优化方法和应用案。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内容, 本书每个章节末尾附有大量参考文献, 全书共提供了近300 篇关于智能超表面及其应用的参考文献, 全面而翔实地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并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书入选“十四五” 国家重点出版物《6G 前沿技术丛书》, 并得到西北工业大学精品学术著作培育项目资助出版, 深表感谢。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 加之本领域技术理论发展迅速, 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 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