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赢得生意:做穿越周期的幸存者

書城自編碼: 406784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观因[陈航英]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771749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经典工笔画临摹技法详解:花鸟、山水、人物合辑
《 经典工笔画临摹技法详解:花鸟、山水、人物合辑 》

售價:NT$ 1520.0
佐渡流人行(松本清张代表作,借用古代故事,讲现代社会议题)
《 佐渡流人行(松本清张代表作,借用古代故事,讲现代社会议题) 》

售價:NT$ 352.0
中国瓷器小史
《 中国瓷器小史 》

售價:NT$ 203.0
奇巧计程车(全5册)
《 奇巧计程车(全5册) 》

售價:NT$ 816.0
修复12000颗心
《 修复12000颗心 》

售價:NT$ 305.0
怪谈百物语:荒宅神火
《 怪谈百物语:荒宅神火 》

售價:NT$ 296.0
殢春风
《 殢春风 》

售價:NT$ 230.0
经典工笔画临摹技法详解:人物
《 经典工笔画临摹技法详解:人物 》

售價:NT$ 653.0

編輯推薦:
1、著作方法论体系完整,构建完整的文化向实,推进企业闯关、走向长期主义方法论的步骤与方法,帮助企业激发内部活力和干劲儿,打造企业赢的能力和基本面,实现基业长青目标。
2、作者实战派经历与丰富的咨询管理经验,方法论适用范围更广。作者不仅亲历阿里不同阶段的组织系统和文化的构建,精通政委体系的搭建和落地,还作为CEO和多家企业发展顾问,陪跑多家企业关键期,具备丰富、扎实的商业咨询实战经验。
3.著作案例深度解剖,内容详实,文化向实六步曲,清晰易可复制性,获关明生、吴晓波、俞朝翎等多位大咖联袂推荐
內容簡介:
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常变才能常新,常新才能长青。
变革不是盲目的追赶潮流,如果没想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变,变革的目的是什么,是很难变革成功的,因为模糊的目标只能带来糊涂的结果。那么究竟要为什么要变,变什么,怎么变,才能激励人心,让队伍充满活力能打胜仗?怎么变才能让企业赢得生意发展人,实现多方共赢?
本书围绕企业发展、经营给出直击人心的答案。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自己多年身在企业一线的亲身经历,结合创业合伙人、咨询师的视角,就企业发展、组织变革的底层逻辑进行一般性提炼,进而总结出文化向实六部曲的实践方法论,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核心解决组织基业长青的基本问题: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心与魂,实现“上下一条心”;如何用制度建设推进企业升级;如何充分激活业务能力,实现文化、业务双向促进;如何逼出企业的长期主义;如此等等。
方法论清晰易复制,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详实参考。
關於作者:
观因
本名陈航英,还金咨询CEO,阿里集团第一代“政委”,曾任淘宝组织文化负责人,聚划算生鲜类目负责人,阿里内部讲师。有超20年的企业管理经验,从事过业务管理、人力资源、互联网运营、企业发展顾问等,担任过CEO,服务多家互联网公司、传统转型企业、科技公司等,擅长战略落地、组织架构、绩效管理、政委体系、企业文化等模块,陪跑多家企业关键期,推动和赋能组织发展。

韩长生
资深企业咨询专家,管理畅销著作《干就对了》特约编辑,多家独角兽、上市公司陪伴经历,擅长企业的“系统化”构建,并从企业生命观的角度出发,帮助企业解决当下问题。
目錄
第一章 “变”出来的增长 001
第一节 企业三思:思危、思退、思变 002
第二节 企业经营的“上三路”:使命、愿景、价值观 017
第三节 企业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及组织特征 040
第二章 心与魂:企业生存的基石 065
第一节 阿里生死关头的文化提炼 066
第二节 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心与魂 079
第三节 组织如何“上下一颗心” 091
第四节 创业期的生存文化构建 101
第三章 知与行:企业升级的引擎 115
第一节 阿里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升级 116
第二节 文化如何从“同心”到“同行” 135
第三节 如何用“刚”的制度落地“柔”的文化 150
第四节 什么是真正的“懂业务” 173
第四章 攻与守:激活业务活力 195
第一节 走出盲区,成就千亿市值 197
第二节 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 205
第三节 树立标杆,助推业务 223
第四节 复盘迭代,历久弥新 235
第五章 破与立:企业生生不息的不二秘诀 241
第一节 文化涅槃:阿里巴巴的破与立 242
第二节 文化的分蘖与破立 257
第三节 企业文化是组织之“道” 268
附录 对谈:被文化逼出来的长期主义 277
后记 295
內容試閱
大破大立,先破后立
迭代升级的第二种场景就是“破立”。大破大立,先破后立。
有些企业因为没有及时迭代升级文化,在进行新业务的时候没有长出新的文化,就会造成文化与业务脱钩,文化不再引领业务、保障业务发展,从而导致业务衰退,企业随之进入衰退期(见图5-6)。企业进入衰退会有几个常见表现。一是流程僵化,效率低下。企业衰退,首先会从内部先开始。第一个常见现象就是流程僵化,比如审批流程越来越多,审批时间也越来越长,极大地影响业务效率,错过战机。比如某电商公司在冬季备货的时候,因为审批流程层层卡顿,在旺季来临前没有完成选品备货,直接错过了一整个旺季,好不容易打下的市场被竞争对手瓜分殆尽。
效率低下也会反映在“房间里的大象”上。企业进入衰退期后,“房间里的大象”会越来越多,有很多公开的问题大家都熟视无睹,每个人都在忙,但都不知道在忙什么,无论是客户的反馈,还是内部流程问题,都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文化被逐渐忘却。组织内谈业务的时间越来越多,谈文化的时间越来越少。行事得过且过,不再考虑事情是不是符合企业价值观,对一些擦边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命愿景谈得越来越少,业绩利润谈得越来越多。这就是文化被逐渐忘却的表现,它代表着组织内不再认为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的本源,所以大家就会说得少,做得也少。
三是人才开始离开。前两种表现还不能用直接的指标来衡量,但有一些表现可以反映在客观指标上,比如人才流失率上涨,特别是核心人才和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老员工流失得越来越多。当组织开始放弃对文化的坚守,开始允许擦边行为存在的时候,最不适应的人就是已经将文化融入骨子里的老员工。他们无法容忍那些有悖于文化准则的事与人,如果他们无法制止这些事
情的发生,就会对这家公司存在的意义、自己工作的意义产生怀疑,最终会选择离开。如果组织没有因此开始警醒,没有做系统性思考,做出变化和调整,那么接下来人才流失率会迅速上升。
因为在人才结构里有一个效应叫“死海效应”。当组织开始变坏,最先离开的往往是更有才能的人,因为这些人通常不太可能容忍愚蠢或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他们也更容易获得新的机会,所以更容易离开。而那些才能一般、“道德”低下的人,因为外部机会少,加之他们也善于在“污秽”中生存,所以即使心中有各种不悦,他们也会倾向于留下来,同时会用一些“不道德”的手段让自己的味道和文化逐渐成为组织的主流,让组织乌烟瘴气,更适合自己生存。这种情况又会加剧人才的流失。当这个比例到达一个临界值之后,即使再招一些有能力的人进来,他们也会因不适应这个环境而无法留存。反倒是那些工于心计的人会如鱼得水地留下来。久而久之,人才像水分一样蒸发,组织的“盐度”越来越高,正常生物无法生存,最终整个组织就会变成一片死海。
所以组织开始出现人才的非正常流失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去看一看是不是系统出了问题。如果放纵这种现象的发生,那么组织会迅速地萎缩、垮台,进入企业的癌症晚期。
四是用户不再热爱。当企业进入癌症晚期的时候,最核心的标志就是“用户不再热爱”,用户特别是老用户开始离我们而去,不再与我们合作。他们会感受到组织的产品、服务、理念与之前大不相同,不再是他们内心想要的,问题反馈上去始终得不到真正的解决。复购率、转介绍率、客户口碑大为下降。企业被迫花更高的成本去拓展新客户,但此时内部的人才能力、组织效率已经大不如前,不再具备扩张精神,很难再打赢攻坚战,获取足够多的新客户。最终新老不济、内忧外患夹击,企业一命呜呼。企业衰退看似是一刹那的事情,但就像螃蟹变质一样,是自内而外的过程,当我们在外部能看到企业衰退的时候,其实内部早已经坏透了。
当企业出现以上征兆,特别开始出现人才流失、用户不再热爱的时候,已经到了衰退期,常规的文化复盘优化、业务上的战术调整都只是打补丁的做法,无法阻挡洪水决堤。所以必须通过文化的“破立”重建文化,用大破大立的撕裂感激活组织。我们称之为“破局文化”,先破再立。
像大家所熟知的萨提亚对微软的改革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微软成立于1975 年,早期的使命就是“让每个家庭、每个桌面都有一台电脑”,我们在第一章就讲了使命和愿景的定义,大家看这个使命是不是更像一个愿景、一个确切的商业目标?当时提出的时候觉得还挺难达成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目标起码在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 年,创始人比尔·盖茨卸任CEO 一职时,微软的Windows 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97%,而微软的第二任CEO 鲍尔默接任之后,依然忠于使命,所做的商业决策都是以Windows 为核心的。他认为“在微软,没有什么产品比Windows 更重要”。但此时的互联网已经从PC 时代发展到了移动时代,云计算、人工智能也登上了历史舞台。微软因为在Windows 上的坚持,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在新市场,在新业务上表现极为惨烈,移动端的市场份额连4% 都不到,股价也因此大幅度下跌。
直到萨提亚成为第三任CEO,情况出现改变。萨提亚进行了两年左右的调研,走进客户、走进员工、走进供应商,去深入了解微软到底怎么了。调研之后,他发现微软的使命已经过时了,不能再引领微软前进。所以他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重中之重就是调整了微软的使命,将“让每个家庭、每个桌面都有一台电脑”改为“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萨提亚认为:“一个公司的使命是它的灵魂的表述,公司的灵魂是什么?它是一种最自然的表露、内心的声音。我们必须回答: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而存在?”调整之后的使命更像一个意义、责任与价值,而不是一个商业目标。在新的使命下,Windows 不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微软根据使命形成了新的战略“云为先,移动为先”,推出了与市场上其他产品有差异的云服务和移动服务体验,并根据战略重构了内部的业务流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彩色的微软logo(标识)也是在这时调整的,之前都是黑白色的。在种种变革发生之后,微软的业务开始重新增长,股价从最低的17 美元增长到100 多美元,市值从2000 亿美元升到了1.5 万亿美元,重新回到了全球市值第一的位子。这就是一个文化破立的案例。
萨提亚认为CEO 中的字母C,首先代表的是culture(文化)。首席执行官可以说是一家组织的文化管理者。他在《刷新》里边提到云业务让他得到的深刻教训是:“领导者必须同时看到外部的机会和内部的能力和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所有联系。并在这些洞察变得众所周知之前率先反应,抢占先机。这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
微软的每一次转型都是艰难的挑战,但是萨提亚始终认为,如果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设计原则,如果我为人类所需的技能做好了准备,那么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人类和社会也会蓬勃发展。他还提到,微软并没有真正的成功秘诀,因为即使在今天,微软也依然在蜕变之中。由此可见,文化的迭代升级是一个成熟型企业长期且主动的目标。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