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经典工笔画临摹技法详解:花鸟、山水、人物合辑](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122465443.jpg)
《
经典工笔画临摹技法详解:花鸟、山水、人物合辑
》
售價:NT$
1520.0
![佐渡流人行(松本清张代表作,借用古代故事,讲现代社会议题)](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020190003.jpg)
《
佐渡流人行(松本清张代表作,借用古代故事,讲现代社会议题)
》
售價:NT$
352.0
![中国瓷器小史](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48868255.jpg)
《
中国瓷器小史
》
售價:NT$
203.0
![奇巧计程车(全5册)](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2024112111007.jpg)
《
奇巧计程车(全5册)
》
售價:NT$
816.0
![修复12000颗心](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21768541.jpg)
《
修复12000颗心
》
售價:NT$
305.0
![怪谈百物语:荒宅神火](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505759244.jpg)
《
怪谈百物语:荒宅神火
》
售價:NT$
296.0
![殢春风](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57034368.jpg)
《
殢春风
》
售價:NT$
230.0
![经典工笔画临摹技法详解:人物](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122465450.jpg)
《
经典工笔画临摹技法详解:人物
》
售價:NT$
653.0
|
編輯推薦: |
1、结构清晰,兼具深度和广度。本书精选了42个天文问题,涵盖了从古代宇宙观到现代天文学前沿的内容,带领读者开启全面而深入的宇宙探索之旅。
2、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启发思考与探索。作者将科学背景、人物故事、基础原理和前沿进展融合在一起,使得读者在了解科学事实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科学探索背后的人文精神,更通过问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读者思考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3、精美的图片,提供视觉上的盛宴。本书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包括原理图和天文现象等,这些图片既增强了文字的吸引力,也能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天文现象,极大丰富了阅读体验。
|
內容簡介: |
黑洞是什么?引力波能带给我们哪些宇宙信息?是否可以将火星改造成一个宜居星球?我们能进行时间旅行吗?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这些问题看似遥不可及,但却与人类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本书从古代朴素的宇宙观讲起,到现代天文学家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深刻理解,再到恒星世界及太阳系天体的最新探测,通过42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带领读者探索宇宙的奥秘。作者将科学背景、人物故事、前沿进展融入基础知识之中,并辅以精美的图片,让人们在轻松阅读中领略天文学的无穷魅力。本书适合任何对宇宙充满好奇的读者阅读。
|
關於作者: |
张长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自2003年起任职于北京天文馆,从事天文科普和研究工作,现为《天文爱好者》杂志资深编辑。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科普经验,著有天文科普文章40余篇。
|
目錄:
|
序
前言
第一部分 观天历史
1 古人心目中的宇宙是怎样的?002
2 托勒密的地心说是科学理论还是宗教谬误?007
3 日心说为什么能够取代地心说?011
4 宇宙结构怎样从日心说发展到银河系?018
5 银河系是不是宇宙的全部?024
6 可观测宇宙有多大?030
第二部分 星系和宇宙学
7 牛顿心目中的宇宙是怎样的?036
8 人们如何知道宇宙在膨胀?041
9 大爆炸宇宙论是怎么回事?045
10 宇宙初期是否有一个短暂的暴胀过程?050
11 宇宙是如何诞生和演化的?057
12 宇宙中究竟有没有暗物质?064
13 暗能量到底是什么?072
14 银河系的形状是怎样的?076
15 星系有哪些不同的类型?082
16 类星体是怎样被发现的?091
17 为什么说类星体是遥远的活动星系核?096
第三部分 恒 星
18 如何测量恒星的距离?104
19 恒星为什么能够发光?111
20 除了恒星,太空中还有哪些物质?118
21 恒星怎样度过漫长的一生?125
22 超新星爆发是怎么回事?132
23 恒星死亡后的遗骸有哪些种类?140
24 黑洞是什么样的天体?146
25 天文学家是怎样探测到引力波的?153
26 宇宙中有没有虫洞和白洞?160
27 褐矮星是恒星还是行星?166
第四部分 太阳系
28 什么是太阳活动周期?174
29 为什么说地球磁场非常重要?181
30 月球是怎样形成的?186
31 为什么水星像一个大铁球?192
32 金星是地球的姊妹行星吗?198
33 人类是否可以将火星改造成宜居星球?205
34 为什么小行星受到天文学家的特别关注?212
35 为什么木星被称为“行星之王”?219
36 土星家族有什么特别之处?227
37 天文学家是怎样逐渐揭开彗星奥秘的?234
38 天王星和海王星为什么被称为冰质巨行星?241
39 为什么冥王星被降级成矮行星?246
40 太阳系的边界在哪里?256
第五部分 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
41 天文学家如何寻找系外行星?262
42 太空中有没有其他智慧生命?271
|
內容試閱:
|
前言
静悄悄的夜晚,举目凝望深邃的星空,人们总会产生无穷无尽的遐想,陷入深深的思考。千百年来,我们头顶的星点为什么一直闪烁?它们距离我们有多远?它们有没有尽头?为什么有几个星点会在星空中游走?为什么夏夜的天空中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明亮星河?
夜晚,灿烂的星空让我们感触宇宙的浩瀚与多姿多彩;白天,明亮的天空有时也会上演惊人的剧目。2009年7月22日上午,我国的长江流域发生了持续时间较长的日全食,许多天文爱好者观看和体验了这场宇宙大戏。光亮的白天转眼间变得暗黑如夜,天空再现星辰,阵阵凉风拂面,驱散周身的炎热,鸟儿们也惊慌失措,纷纷鸣叫着飞离枝头,在空中盘旋。
太空和天体是人类永恒探求和追问的目标。从久远的古代开始,我们的祖先便进行立杆测影、记录月圆月缺、观察星空和特殊天象,古老的天文学诞生了。以此人们制定历法,以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皇家雇佣专门的天文官员,利用天文观测来预测国家命运、皇帝安危、农业收成、战争胜负。而在古希腊先后出现了许多思想活跃的自然哲学家,如泰勒斯、柏拉图、托勒密,他们摆脱神秘性,从自然的角度探讨天体运行的规律以及规律背后的宇宙构型。最终,托勒密汇总各种研究成果,完成天文学巨著《至大论》,提出地心说,这个学说主宰此后约一千年的学术思想。
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天文学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创立日心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观察到许多崭新天体和天文现象;开普勒建立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笛卡儿提出无限宇宙的概念;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万有引力定律。经过一两百年的发展,天文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它成了推动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角色。
广袤的太空中有着数不清的天体,从太阳系内的行星、卫星、矮行星,到银河系内各种类型的恒星、星云、星团,再到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乃至整个可观测宇宙,它们都是天文学家的研究对象。宇宙中的特殊天体、极端环境和难以想象的物理状态给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提供了条件。为了探究天体和宇宙的奥秘,天文学与物理学深度融合,形成天体物理学,这一分支逐渐成了天文学研究的主战场。
天文学研究对于保护人类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探索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也具有重要意义。太阳活动会产生高能带电粒子和高能电磁辐射,它们对航天任务、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导航系统等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太阳活动可以为人类的空间活动以及地面的生产生活服务,以减少损失和损害。天文学家推断,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因此,天文学家建造观测网以监测近地小天体,并想方设法避免它们撞击地球给人类带来灾难。天文学家还发现有些小行星的贵金属含量较高,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所以,探测小行星还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此外,天文学家还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系外行星的探索中,特别是那些位于宜居带的类地行星。这不仅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探索,更是为人类未来可能面临的生存挑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为人类的星际移民梦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一两百年,天文学特别是天体物理学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新的观测成果不断更新人们对宇宙和其中天体的认知,这得益于大口径望远镜、多波段观测设备、多信使天文学手段以及空间观测设备的发展。最近十几年,多达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可见,天体物理学仍是一个异常活跃的科学研究领域。诸如发现宇宙加速膨胀、发现引力波、发现类太阳恒星周围的系外行星、发现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致密天体等,这些新发现都是人类在认识宇宙方面新的里程碑事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天文学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尽管整体实力跟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是,我国在太阳物理等研究领域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郭守敬望远镜、“中国天眼”、“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慧眼卫星等观天利器都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果。
我国的天文学科研队伍也日益壮大,主要分布在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国家天文台等研究机构和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天文学院或天文系。为培养天文学后备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天文专业,包括北京天文馆和上海天文馆在内的天文科普场馆也不断增加,它们激发着众多青少年对天文学的热爱和向往。
20多年来,笔者一直在北京天文馆从事天文科普工作,经过不懈的学习和积累最终完成了这本天文科普著作。本书分为观天历史、星系和宇宙学、恒星、太阳系、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等五个部分,着眼天文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讲述天文学家开展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过程,展现新的天文学研究现状。希望本书能为青少年天文爱好者、新入门的高校学生以及众多科学科普工作者带来知识和思维方面的启迪和收获。鉴于笔者学识和写作能力的局限,书中必然存在瑕疵和不足,真诚地欢迎广大读者指正。
在本书的撰写和修订过程中,笔者曾多次与自己的博士指导老师汪景琇院士沟通,得到了不少启发,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初稿完成后,北京大学天文系刘富坤教授、国家天文台王有刚研究员和王炜研究员、北京天文馆刘成副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