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中国“马达”:“小资本主义”一千年(960—1949)
》
售價:NT$
359.0

《
养育困境:孩子大脑、父母的语言与社会支持
》
售價:NT$
352.0

《
和小野兽一起学哲学
》
售價:NT$
347.0

《
风月难扯
》
售價:NT$
218.0

《
大学问·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
》
售價:NT$
454.0

《
磨铁经典第8辑:春之死
》
售價:NT$
245.0

《
哪吒三界往事 (預售,預計三月到貨)
》
售價:NT$
857.0

《
危险辩护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作为画史之开端,《历代名画记》对中国的绘画、艺术理论具有重大影响,而国内尚未有对其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的理论研究专著。本书资料充实,立论稳健,表达清晰,是一部有较高价值的美术史论著。
2.本书是对画学名著的全面研究。作者打破史、论区分的框架思路,以历史的与美学的相统一的方法,对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进行“整体”的研究。作者深入艺术史、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的交融语境,揭示我国古代绘画理论生成与转化的实践品格、文化传统、美学思想与哲学基因。
|
內容簡介: |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画学著作,创作于思想文化剧烈变化的中晚唐时期,孕育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绘画理论的核心,表征着士人阶层对画道的严肃性思考。本书以“艺术批评”为立足点,对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艺术批评体系进行研究,考察张彦远核心批评概念的内涵及其嬗变历史。作者从张彦远“名画观”开始梳理阐发其审美理想和批评标准,并将“自然”“意”等批评观念还原到历史、哲学的语境中。全书主要分为批评史的书写、批评观念论、批评标准论、批评方法论等几个层次,阐释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史、论、评”三位一体的艺术批评体系。
|
關於作者: |
王静,山西太原人,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专业博士。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师,中华美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影视传播与当代美育研究,曾获2021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奖、2021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艺术评论文章10余篇,主持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2项。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张彦远名画观的形成
第一节 张彦远的家世、生平和理论素养
第二节 《历代名画记》的理论形态与撰述意识
第三节 张彦远的“名画”艺术价值观
第二章 《历代名画记》批评史的书写
第一节 《历代名画记》的人物画批评史
第二节 张彦远对于山水画批评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 《历代名画记》批评观念论
第一节 “意”:绘画批评观念因素的形成
第二节 “意笔”论:六法体系的阐释与发展
第三节 “画体”论:艺术创造本体的确立
第四章 《历代名画记》批评标准论
第一节 “自然为上”绘画批评标准的提出
第二节 “自然”的哲学思想来源及其美学意义
第三节 “自然”批评标准的价值内涵
第五章 《历代名画记》批评方法论
第一节 气化审美批评法
第二节 直觉体悟批评法
结语
|
內容試閱:
|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有唐一代的文艺巨匠们在诗、文、书、画各领域创造了空前的繁荣景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艺术形式与美学理论的探索,在唐王朝那种意气风发、雄强自信、多元交融、兼收并蓄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中,缔结出为后世称道的臻于完美的艺术成果。这个艺术实践的“黄金时代”往往被认为是“没有理论的时代”。从理论深度来看,对于人格的自由与解放、宇宙生命玄远的追求以及美的本体探问,的确难以超脱魏晋时期富有哲学精神的探究与思考;从理论内容来看,魏晋时期那些标志着时人审美意识自觉的理论范畴,如“形神”“意象”“神思”“风骨”“气韵”“滋味”等,基本奠定了后世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方向。这些说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但忽视了唐代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艺术批评的价值意义。可以说,作为文艺盛唐气象的余音或回响,唐代的鉴赏家们通过自身的妙悟与传达,对于艺术创造巅峰时期的作品和现象进行观照、体悟、品评、反思,并将深刻而丰富的审美经验进行提升与凝练,形成了如盛唐后殷璠“兴象”说,王昌龄“三境”说,皎然“境界”说,刘禹锡“境生象外”说等。故而,基于拓展和创新意义上的艺术理论构建,唐代或许不是后世标举的典范,但如果从审美鉴识的角度切入,盛唐艺术的繁盛为美感经验的探索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创作于中晚唐时期的画学著作《历代名画记》,历来被认为内容广博、理论精深、结构完备,其绘画品评及铨量诸家优劣的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和深入清理,因此,从艺术批评的视角对《历代名画记》进行考察,对于深入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解其背后的文化传统和哲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