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危险辩护
》
售價:NT$
301.0

《
DK地图上的人类史
》
售價:NT$
1010.0

《
万能工程师麦克 布法小时候 儿童科普图画书
》
售價:NT$
112.0

《
单读40·全球真实故事集II(口碑长销好书《全球真实故事集》续编,译介“真实故事奖”获奖报道)
》
售價:NT$
301.0

《
天官赐福·陆
》
售價:NT$
305.0

《
红豆生南国,王维最相思(超人气古人王维国风美书出炉!历史知识+诗词雅赏+颜值新高,一个都不少!)
》
售價:NT$
305.0

《
货币的反噬
》
售價:NT$
454.0

《
怪谈游戏设计师·泗水公寓
》
售價:NT$
269.0
|
編輯推薦: |
本书首先对新媒体时代进行了介绍,然后深入剖析了产教融合的理论构想,明确了其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产教融合的改进路径及其对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助推价值。然后具体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从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四个层面展开讨论。接着聚焦新媒体时代产教融合的育人体制机制与教学创新,详细阐述了产教融合与校企一体化的关键要素、路径、模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最后,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建设路径。
|
內容簡介: |
新媒体时代下,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这种融合模式旨在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提高教育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本书以产教融合为核心主题,全面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实践路径、育人机制以及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模式。
|
關於作者: |
邹新,硕士,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计算机技术新媒体技术研究方向。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0多篇,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多项,主持社会服务项目多项,主编教材2本,参编教材4本,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并获奖。
程华安,硕士、副教授,从事教学工作20年,曾担任过教研室主任、学术带头人和教科办主任。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2项省级课题、1项省级名师空间课和多项院级课题;曾多次参加省或校级教学比武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并多次获奖。
张文艺,硕士,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主持省级厅级课题4项,院级课题5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7篇,专著1部,主编参编教材5部。多次参加省级教学竞赛获奖。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新媒体时代概述
第一节新媒体概述 003
第二节新媒体的应用 014
第二章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产教融合相关构想界定 .019
第二节产教融合的相关理论 035
第三节产教融合的功能与作用 041
第三章产教融合改进路径与转型的助推价值
第一节产教融合改进中的问题 051
第二节产教融合对学校转型的助推价值 061
第四章产教融合理念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第一节政府层面 083
第二节企业层面 092
第三节学校层面 101
第四节学生层面 121
第五章新媒体时代产教融合育人体制机制与教学创新
第一节产教融合与校企一体化的要素 135
第二节产教融合与校企一体化的路径 139
第三节产教融合与校企一体化的模式 154
第四节产教融合与校企一体化的专业建设 174
第五节产教融合与校企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178
第六节新媒体时代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劳动教育策略 183
第七节新媒体时代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建设路径 191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新媒体时代下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探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这种融合模式旨在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提高教育质量和产业竞争力。在新媒体时代,产教融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优先考虑实践教学。这种原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新媒体时代下的产教融合模式正朝着更加深入、系统和创新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需求。
本书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全面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实践路径、育人机制以及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模式。首先对新媒体时代进行了介绍,然后深入剖析了产教融合的理论构想,明确了其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在教育与产业融合中的功能与作用。进一步探讨了产教融合的改进路径及其对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助推价值。然后具体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从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四个层面展开讨论。接着聚焦新媒体时代产教融合的育人体制机制与教学创新,详细阐述了产教融合与校企一体化的关键要素、路径、模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最后,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建设路径。
本书是一本集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于一体的专业书籍,可作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的阅读参考用书,希望能为新媒体时代下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探索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在本书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学者、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谨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我们还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著作和文献,在参考文献中未能一一列出,在此向相关著作和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敬意,同时也请对撰写工作中的不周之处予以谅解。由于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同行不吝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10月
第一节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新媒体这一概念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引入而逐渐被引进。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这一概念迅速流行起来。在使用这个概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指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引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新媒体不仅包括传统媒体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过程中的转型,如数字报纸、网络电视等,还涵盖了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媒体形式,如社交媒体平台、视频分享网站、网络直播等。通过新媒体,信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全球的各个角落,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范围。在使用新媒体这一概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观点认为,新媒体通过增强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促进了社会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另一些观点则强调,新媒体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信息的真实性问题、隐私保护问题等。因此,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体现,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和管理,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新媒体的判断标准
新媒体的判断标准主要体现在其技术特征、传播特性和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首先,技术特征是新媒体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新媒体通常依赖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其次,传播特性是判断新媒体的重要标准。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个性化、全球覆盖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得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并且用户可以在传播过程中进行互动,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影响力。最后,新媒体还注重用户体验,通过多媒体融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沉浸的体验。
新媒体的另一种判断标准是其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往往是由专业机构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而新媒体则允许用户生成内容(UGC),实现了内容生产的去中心化和多元化。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可以由用户自行创作、分享和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的来源和形式。同时,新媒体还强调个性化推荐和精准传播,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习惯,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判断标准包括其依赖的现代信息技术、即时互动的传播特性、注重用户体验的多媒体融合手段,以及内容生产的去中心化和个性化推荐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
(三)新媒体的种类
新媒体的种类多样,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形式,主要包括社交媒体、视频分享平台、网络直播、数字报刊、网络电台、移动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社交媒体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平台,这些平台通过社交网络连接用户,使其能够方便快捷地分享信息、交流观点。视频分享平台如YouTube、优酷、抖音等,通过视频内容的上传和分享,用户可以获得丰富的视听体验。网络直播则通过实时视频技术,实现了用户之间的即时互动和信息传播,典型平台包括Twitch、斗鱼、虎牙等。数字报刊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转型,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报纸、杂志等内容数字化,实现了随时随地的阅读体验,如《纽约时报》电子版、《经济学人》电子版等。网络电台通过互联网传输音频内容,使用户可以随时收听广播节目,如Spotify、喜马拉雅等。移动应用作为新媒体的重要载体,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包括新闻、娱乐、社交、电商等,如今日头条、Instagram、淘宝等。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使新媒体在提供沉浸式和互动性体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用户可以通过设备进入虚拟环境或增强现实场景,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感,如VR游戏、AR导航等。综上所述,新媒体的种类繁多,涵盖了从社交、视频、音频到虚拟现实的各个方面,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和平台形式,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传播和互动体验。
二、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一)新媒体传播特性的技术前提
决定新媒体传播特性的两个技术前提,分别是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模式和分布式网络去中心化的信息传输模式。
1.数字化的信息处理
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模式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模式通过将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实现了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灵活性。数字技术的应用使信息的采集、编辑、存储、传输和显示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信息的数字化使得多媒体信息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综合处理和展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介内容可以相互融合,提供给用户更加丰富的体验。此外,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模式还使得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更加便捷和安全,数字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传递到全球各地,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信息的数字化还使得信息的检索和管理更加高效,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工具快速定位和获取所需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