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何渴望安稳,却又想要逃离(心理学版《人性的枷锁》)
》
售價:NT$
286.0

《
美国史:从第一块殖民地到现在(大选后的美国走向历史已经给出答案!四百年美国史看懂美国裂痕始终无法弥合的历史症结)
》
售價:NT$
806.0

《
奇幻的世界,熟悉的世界:太阳系探索之旅
》
售價:NT$
403.0

《
菜点设计
》
售價:NT$
351.0

《
不可思议的基因
》
售價:NT$
347.0

《
失落的火星之城(雷·布拉德伯里科幻经典系列)
》
售價:NT$
398.0

《
国宝(祝勇故宫文物南迁小说巨著 人在,文物在!)
》
售價:NT$
755.0

《
法兰西内战(寰宇文献)
》
售價:NT$
2438.0
|
內容簡介: |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在建筑学界,基于地域文化的建筑传承与表达,是现代建筑运动之后的经典论题,并在与不同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形成了文脉主义、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批判性地域主义等建筑理论。然而,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城市建筑文化表达不当、文化生态失衡现象,建筑学界也存在对文化表达方法研究不足等问题。同时,在新时代“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建筑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再次成为建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文化生态学,则借鉴了生态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思维方式,成为研究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分支学科。
本书受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启示,从文化生态视角切入并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表达这一经典论题。针对城市建筑的文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本书在吸取了生态学、文化生态学、设计方法研究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上,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将生态学的相关概念与原理转换应用到建筑文化研究中,进而通过原型提取、图解分析、分类归纳等方法,推演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性表达方法,从而区别于传统与当下的建筑文化表达之研究模式,以期达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本书主体分为理论转换、模式提取和方法推演三个主要内容。第一,进行文献综述,论证研究的可行性与破解思路,并解析、建构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与表达路径;第二,解析相关建筑案例的文化生态适应模式及手法;第三,提出建筑文化的生态性传承策略,并推演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方法,形成方法体系。
经以上三个主要内容的论述,形成了以下三个创新点:
其一,基于文化生态理论转换,提取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详见第3章)。本书突破传统建筑文化及其表达方法中,以类型学、符号学、文化学等方法为基础的建筑理论研究,基于文化生态理念之独特视角,运用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引入生态学中的原理、概念来解析建筑文化,进而转换为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包括:建筑文化生态因子、建筑文化生态位、建筑文化因子、建筑文化生态型、建筑文化的生态进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路径,为进一步进行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建构理论基础。
其二,系统归纳、推演出建筑文化之生态性表达方法,并归类出对应文化原型的九种建筑设计手法(详见第6章)。首先,基于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表达路径建构,以及生态模式等前期结论,推演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之程式化设计方法,形成文化分析、选择、提取、表达四步生态性设计法,即:建筑文化生态位分析,建筑文化的因子分析,文化生态原型提取,文化原型的生态进化与转化表达。其次,将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中的不同进化模式,转换运用到建筑文化中,提出“显性”“隐性”原型及其处理手法,针对“显性”文化原型(即:形式原型、材质原型、空间原型),解析归类出简式进化、复式进化、趋同进化、趋异进化、镶嵌进化、特式进化等六种建筑设计手法;针对“隐性”文化原型(即:观念原型、历史原型),解析归类出实体化、空间化、抽象化等三种建筑设计手法。
其三,基于文化生态型案例解析出建筑文化的生态适应模式,形成案例库(详见第4章以及附录)。基于前文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解析,筛选出70个文化生态型建筑案例,解析每个案例具体的适应因素与方法,并整理归类,总结出三大类、九小类建筑文化的生态适应模式。进而根据第6章中的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方法推演,依次从建筑文化生态位、建筑文化因子、文化生态原型、生态性表达四个步骤,详细解析了文化生态型建筑案例的生成过程,并形成了附录中的案例分析库。
本书以文化生态理念的视角,针对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表达问题,提出了系统化、生态性、程式化的观念与方法。在观念层面上,强调学科交叉和文化生态理念。在方法层面上,一是提出建筑的生态性表达方法,包括文化分析、选择、提取、表达四个步骤;二是给出九种针对不同文化原型的建筑处理手法。因此,本书的研究成果在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生态性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建筑现代化问题的文化生态破解思路 第3章 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与表达路径建构 第4章 文化生态型建筑及其生态适应模式提取 第5章 建筑文化的生态性传承策略 第6章 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方法推演 附录 建筑文化生态型案例分析库 结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