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史讲义
》
售價:NT$
449.0

《
教育的目的:“可见的学习”对话录
》
售價:NT$
454.0

《
财经大V鹤老师代表作品(全3册):财富从哪来+突破+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
售價:NT$
1019.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6:《郑武夫人规孺子》诸篇
》
售價:NT$
959.0

《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修订版) 象征丛书
》
售價:NT$
1428.0

《
自助·助人——朋辈辅导论
》
售價:NT$
453.0

《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
售價:NT$
1010.0

《
甲骨文丛书·古埃及史(第一卷):从最早的农夫到大金字塔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本书有四大亮点。
1.高屋建瓴。本书的理论基础是强调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助力高效教学、服务个性化学习、支持泛在学习,并强调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时应该遵循教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
2.内容丰富,实操性强。本书系统介绍了文本资源、图像资源、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动画资源、课件资源、微课资源、VR/AR资源、数字教材资源等常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场景、设计要领以及制作过程。这些内容几乎涵盖了教师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绝大部分领域。
3.深入浅出,富有针对性。作者是教育技术领域的名师,长期在教学一线,深谙一线教师和师范生的需求,他在讲解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制作方法时能有效结合真实的教学场景,精心选取详细、生动的案例,真正做到了“手把手的示范”。
4.写作规范。该本书所选用的案例贴近教学的实际需求,注重资源设计、制作、应用的可复制性,文字简约流畅,图片清晰,体例统一。
|
內容簡介: |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一种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移动终端、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教学资源。相比于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内容呈现富媒体化、传播共享便捷化、交互形式多样化的特征。本书基于当前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趋势,结合真实的教学场景,探讨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应用问题。
———————————————————————————————————————
本书有四大亮点。
1.高屋建瓴。本书的理论基础是强调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助力高效教学、服务个性化学习、支持泛在学习,并强调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时应该遵循教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
2.内容丰富,实操性强。本书系统介绍了文本资源、图像资源、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动画资源、课件资源、微课资源、VR/AR资源、数字教材资源等常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场景、设计要领以及制作过程。这些内容几乎涵盖了教师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绝大部分领域。
3.深入浅出,富有针对性。作者是教育技术领域的名师,长期在教学一线,深谙一线教师和师范生的需求,他在讲解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制作方法时能有效结合真实的教学场景,精心选取详细、生动的案例,真正做到了“手把手的示范”。
4.写作规范。该本书所选用的案例贴近教学的实际需求,注重资源设计、制作、应用的可复制性,文字简约流畅,图片清晰,体例统一。
|
關於作者: |
吴军其,教育技术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国培”专家库专家,“双名(名师名校长)计划”导师,教师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执行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和教师教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共十四部;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项目四项、省部级项目十项;获国家软件著作权十一项;2005年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曾担任湖北省教育信息化规划执笔专家、全国教学资源大赛评审专家、全国“一师一优课”评审专家、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评审专家、高校教学大赛和教学创新奖评审专家、国家教学奖评审专家、全国多所中小学和高校教学竞赛指导专家等。在全国四个直辖市、二十三个省主讲了两千余场针对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并多次应邀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直播教学,以身示范的教学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
|
目錄:
|
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
第一章 数字化教学资源概述.................................................................................................1
1.1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1
1.2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4
1.3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 .............................................................................................8
第二章 文本资源设计与制作...............................................................................................20
2.1 认识文本资源 ...........................................................................................................21
2.2 获取文本资源 ...........................................................................................................25
2.3 编辑文本资源 ...........................................................................................................37
2.4 制作文本资源 ...........................................................................................................68
第三章 图像资源设计与制作...............................................................................................97
3.1 认识图像资源 ...........................................................................................................98
3.2 获取图像资源 .........................................................................................................101
3.3 编辑图像资源 .........................................................................................................117
3.4 制作图像资源 .........................................................................................................143
第四章 视频资源设计与制作.............................................................................................156
4.1 认识视频资源 .........................................................................................................157
4.2 获取视频资源 .........................................................................................................161
4.3 编辑视频资源 .........................................................................................................165
4.4 制作《找春天》视频资源 ...................................................................................190
4.5 制作《被子植物的一生》电子相册 .....................................................................199
第五章 音频资源设计与制作.............................................................................................205
5.1 认识音频资源 .........................................................................................................206
5.2 获取音频资源 .........................................................................................................208
5.3 编辑音频资源 .........................................................................................................218
5.4 制作音频资源 .........................................................................................................235
第六章 动画资源设计与制作.............................................................................................246
6.1 认识动画资源 .........................................................................................................246
6.2 获取动画资源 .........................................................................................................251
6.3 编辑动画资源 .........................................................................................................256
6.4 制作动画资源 .........................................................................................................260
第七章 课件资源设计与制作.............................................................................................287
7.1 认识课件资源 .........................................................................................................287
7.2 获取课件资源 .........................................................................................................293
7.3 制作课件资源 .........................................................................................................300
第八章 微课资源设计与制作.............................................................................................352
8.1 认识微课资源 .........................................................................................................352
8.2 获取微课资源 .........................................................................................................360
8.3 制作微课资源 .........................................................................................................367
第九章 VR/AR 资源设计与制作........................................................................................391
9.1 认识 VR/AR 资源 ....................................................................................................391
9.2 获取 VR/AR 资源 ....................................................................................................397
9.3 应用 VR/AR 资源 ....................................................................................................408
9.4 制作《植物细胞》AR 资源 ....................................................................................411
第十章 数字教材资源设计与制作.....................................................................................421
10.1 认识数字教材资源 ...............................................................................................421
10.2 获取数字教材资源 ...............................................................................................429
10.3 应用数字教材资源 ...............................................................................................436
10.4 制作数字教材资源 ...............................................................................................442
|
內容試閱:
|
《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前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核心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教育高质量、个性化和终身学习的需求。因此,教育系统迫切需要进行深度改革,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新挑战,推动教育向更高效、更包容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乃至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全面升级。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每一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资源等。其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优化,成了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它们为教师提供了创新教学策略的工具,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实现因材施教,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然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仍具有一定难度。一方面,资源开发的技术门槛较高,需要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材料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且难以根据学生的个人进度和偏好进行调整,因而会影响学习效率。本书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基于智能技术来设计与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并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分享,帮助读者高效制作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促进学习者平等获取、有效利用优质学习资源,切实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作者团队多年来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经验,结合当前教育领域对高质量、个性化、泛在化学习资源的迫切需求,本书力求解答如下核心问题:“数字化教学资源如何在构建高效课堂、服务个性化学习和支持泛在学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何设计与制作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视频、课件与微课,以提高教学互动性和个性化学习体验?”“如何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和数字教材深化教育资源整合,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
全书共十章,从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实践运用三大部分循序渐进地展开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探索。第一部分(第一章),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内涵与特征、应用场景及制作流程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为全书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二至八章),详细阐述了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技术和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且实用的操作指南。第三部分(第九、十章),则展望了数字化教学资源教育技术的整合与创新应用。其主要内容如下。
本书第一部分,即第一章,详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内涵特征、教学应用及其在构建高效课堂、服务个性化学习、支持泛在学习等方面的重要性。该部分不仅明确了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价值,也为后续各章的实践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书的第二部分,涵盖第二章到第八章,构成本书的核心内容,重点探讨了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制作及应用技巧。首先,每章分别针对文本、图像、视频、音频、动画、课件以及微课等资源进行了深入解析,不仅阐明了这些资源的定义、类型及其文件格式,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应用实例,为后面讲述资源获取与制作的各章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书中详细描述了多种获取多媒体资源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从互联网下载以及使用特定软件进行截取或录制。考虑到教育需求的多样性,书中也强调了对资源进行编辑与处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最后,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制作多媒体资源的技术,每一章都配以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旨在创造一个生动且多样的学习环境,促进更有效的学习体验。
本书第三部分,即第九和第十章系统介绍了VR/AR技术和数字教材资源的设计、获取与应用方法,涵盖从理论认识到实践制作的全过程。第九章深入探讨了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革新应用,不仅阐述了这两种技术如何重塑学习体验,还通过教学实例指导读者掌握从概念构想、内容策划到技术实现的全过程,为创建沉浸式学习环境提供了全面支持。第十章则聚焦于数字教材的设计与开发,主要介绍了数字教材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并详细讲述了如何获取和制作数字教材资源,包括使用特定工具和平台,以及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制作流程。本部分通过分析数字教材的结构设计、交互功能及评估标准,并辅以优秀案例剖析,能帮助读者高效打造符合新时代学习需求的高质量教材;并通过介绍多元化数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推动教育领域的创新与技术融合。
本书主要由华中师范大学吴军其教授策划、设计和撰写。此外,团队成员刘萌,李琴、林丽玲、周卓、王嘉桐、文思娇、张萌萌以及徐慧也参与了相关工作。在撰写过程中,我们广泛汲取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实践操作案例,恕不一一备注。我们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尽管我们力求内容精确全面,但限于学识和经验,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特别适合师范生和大、中、小学教师学习使用。
作者
2024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