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年画史
》
售價:NT$
857.0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造像经典与仪轨
》
售價:NT$
2040.0

《
几何变换(全4册)
》
售價:NT$
1724.0

《
智能车辆规划与控制技术
》
售價:NT$
551.0

《
敦煌两千年
》
售價:NT$
403.0

《
海外藏中国古版年画珍本·北美卷
》
售價:NT$
9996.0

《
群星闪耀——大数学家传(上下册)("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
售價:NT$
806.0

《
客家魂:广东白企村人文图谱 揭秘“红色之村”“华侨之村”“厨师之村”,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客家人的追“根”铸“魂”之旅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联合国海洋特使推荐! 传奇人物“深海女王”西尔维娅新作! 美国国家地理出品! 1、新内容、新发现,采用海洋前沿科研成果!
深海挑战者号、蛟龙号、限制因子号等潜水器突破下潜纪录,不断更新对马里亚纳海沟深度的测量结果;PACE卫星于2024年成功发射,用于监测海洋生态和气候变化……《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前沿科研项目,以及水下摄影、潜水服、潜水器和实验室等升级技术,带我们了解更新的海洋知识。
以实践视角,完整展现人类海洋探索历程!
从罗盘、指南针到天文卫星,从迎风起航到燃料驱动,本书按时间线梳理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让我们了解第一张详细的海底地图、首次海洋生物普查、第一张珊瑚礁照片等里程碑事件,讲述了第一次到达北极的探险家的伟大故事,还介绍了海洋的特性,以及深海之下的种种神秘生物和自然现象。
300多张珍贵水下照片和科学图片,难得一见!
隐匿于深海之中的奇特生物、广阔的水下山脉,古老的沉船遗迹……300多张珍贵的水下照片、精美的科学示意图,向我们呈现了美丽的深海奇观和多样的海洋生物。
探讨海洋现状,关注人类未来命运!
海洋与人类的未来密不
|
內容簡介: |
地球约70%的面积都被海洋所覆盖,但是人类仅探索了海洋的5%。海洋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只有充分认识海洋,才能更好地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数次的深潜向我们揭示了种种海洋奇观:环境恶劣的海底热泉、外观奇特的海洋生物、比喜马拉雅山脉更高的海底山脉……
“深海女王”西尔维娅·A.厄尔运用她超过7000小时的潜水工作成果,呈现更新的海洋知识。全书回顾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介绍了海洋的特性、演变、现状,以及各种海洋生物,并探讨了碳排放、蓝色经济等前沿议题,深刻论述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它配有300多张珍贵图片,展示了壮观的水下世界,为我们带来一场奇特的海洋之旅。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西尔维娅·A.厄尔,著名海洋学家、探险家、作家,国家地理驻地探险家。拥有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学士学位、杜克大学硕士学位和藻类学博士学位等27 个荣誉学位和来自世界各地的 100 多项荣誉,是《时代》杂志评出的首位“地球英雄”,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和TED 奖等。 她被誉为“深海女王”,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第一位女性首席科学家,累计水下工作超过7000小时,带领过 100 多次探险,包括第一个全女性海洋生物研究团队,创下了最深无缆海底漫步以及1000 米深度单人潜水的世界纪录。以她为主角拍摄的纪录片《蓝色任务》(Mission Blue)获得了新闻与纪录片艾美奖。
译者简介:
赵昱辉,英语口译专业硕士,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译有《极地竞赛:19世纪南极开发史》《撒哈拉海计划:技术、殖民与气候危机》等。
许永久,名古屋大学博士,浙江海洋大学副教授,日本海洋学会会员。
|
目錄:
|
引言 8
第一部分 活力之海 11
第一章 海洋的诞生 13
第二章 生命的源泉 41
第三章 流动的海洋 71
第二部分 生命之海 101
第四章 漫游海洋生物 103
第五章 丰富的海岸生物 159
第六章 众多的远海生物 181
第三部分 人类之海 205
第七章 深海探索工具 207
第八章 人类活动的影响 231
第九章 海洋与气候 253
第十章 休戚与共的未来 277
|
內容試閱:
|
引言
孩子们可能会问:“什么是水?”“海浪从哪里来?”“海洋有多深?”“海里住着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解释起来却远非如此。我想要在本书中汇集有关海洋的特性、起源、现状,并且讲述海洋和人类的未来如何密不可分,通过这种方式,我试着在书中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内容集合了我一生在海上、海岸,尤其是海底的亲身经历。最重要的是,我见证并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海洋发现时代和海洋衰退时代。
对我来说,社会变革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海洋探索也是如此。
数字革命在摄影、数据收集、数据存储和重要的新数据传输方式方面给海洋探索带来新的机遇。深海的实时画面通过海底机器人和潜水器传输到水面船只,然后再通过卫星传输给全球观众。具有整合、可视化和分析陆地数据的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开始应用于海洋。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ESRI)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正在开发当中,其目标是以数字的方式绘制海洋的三维立体图像,并向全世界开放。为期10 年的海洋生物普查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种新的海洋生物。在对海洋生物基因组进行测序的项目中,已有数百万个新基因被发现。
新的发现固然让人振奋,但与此同时我意识到,我正在目睹海洋的迅速衰退,这让我倍感痛苦。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加勒比僧海豹,一种在我十几岁的时候还在墨西哥湾游来游去的美妙生物,已经于2008 年正式宣布灭绝。在佛罗里达州,我小时候熟悉和喜爱的红树林和海草场已消失殆尽。巴哈马的脑珊瑚丘拥有500 年的悠久历史,也是我最喜欢的生物,现在已经白化成了一个巨大的“雪球”,这让我悲伤不已。像全球的珊瑚礁一样,它们也在海洋变暖、海洋化学变化和过度捕捞面前倒下了。在厄瓜多尔的科隆群岛和澳大利亚的科科斯群岛,我曾经因为鲨鱼数量众多而感到一丝恐惧,现在我又因为它们数量稀少而感到害怕。
2000 年, 只有1%的海洋得到了全面保护。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如果消除海洋承受的环境压力,受损的生态系统可能会有所恢复。2008 年秋天,TED(技术、娱乐、设计)的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给我打来电话,说我赢得了TED奖,并说如果我愿意许下一个“大到足以改变世界的愿望”,“TED十佳演讲”将会协助我实现这一目标。我听完之后非常激动。我觉得可能产生最大影响的一件事,就是去小心地拥抱狂野的海洋,这需要通信方式的进步和潜水器的升级,此外,还需要以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去考虑海洋的价值。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保护区网络,这些“希望点(Hope Spots)”需要足够大才能恢复海洋的生态环境,并且保护海洋这颗地球的蓝色心脏。
科幻作家艾萨克· 阿西莫夫曾说:“科学积累知识的速度比社会积累智慧的速度快。”这句话放在21 世纪对海洋生命的看法中再合适不过了。海洋有损,我们也一损俱损。然而,过去的习惯、现行的法律以及既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仍旧在助长商业对海洋的破坏。尽管如此,2016 年,各国在夏威夷举行的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齐聚一堂,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到2030 年保护至少30%的海洋。
保护多少海洋才能确保我们拥有一个宜居的星球?许多人支持将世界上至少一半的陆地和海洋保持在自然状态,以保护地球的多样性和健康的状态。我的观点有所不同,我支持将地球(包括地球本身及其所有居民)视为一个“希望点”,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一种与自然长久共存的方法,这不仅能满足我们的生计,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未来10 年可能是更新和恢复的时期,是我们与海洋和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时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