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的镜子(精装插图定制版):一览中国古代社会方方面面,一部书勾勒出中国社会5000年的政治、文化、军事和思想变迁
》
售價:NT$
301.0

《
道通为一:宋徽宗《老子》注与道家哲学
》
售價:NT$
403.0

《
变动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战略、政策与学理
》
售價:NT$
755.0

《
中国人口经济史(现代卷)
》
售價:NT$
1520.0

《
喜欢每个今天,喜欢每个句子
》
售價:NT$
245.0

《
中国人口经济史(近代卷)
》
售價:NT$
1214.0

《
百年中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研究(全五卷)
》
售價:NT$
4998.0

《
潮起: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 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有温度、有细节的沉浸式思想碰撞之旅
》
售價:NT$
704.0
|
內容簡介: |
本书对殷商西周时期的知识、观念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各类制度性背景下,对这一时期知识、观念和文献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性研究。本书探讨了这一时期甲骨刻辞、彝器铭文、“书”类文献、诗的创制、易占文献、祝告话语等七种重要类型文献的生成、结构形态及文化功能,阐释了“中国古典传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演变过程。本书将殷商西周时期的文献生成和传播过程视为一种话语实践,论述传世文献中来源不同、功能各异的话语要素,还原其作为仪式文本或职事文献的本质。本书将文献置于历史文化研究的视域中进行考察,有助于了解殷商西周时期的知识观念、制度理念和文献生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本书的论述,还有助于了解早期中国古典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
關於作者: |
主编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文学院院长、河北大学副校长,教育“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协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化研究。著有《先秦文体与话语方式研究》《制礼作乐与西周文献的生成》《楚辞与原始宗教》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
作者
林甸甸,1986 年 10 月生,浙江绍兴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殷商西周的文献、文本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著有《上古天学知识及文献研究》,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第一章 文化学视野下的殷商西周文献…………………………………1
第一节 早期中国的文献类型与文学史意义 ……………………1
第二节 “知识—制度—文献”模型与话语分析法的引入………3
第二章 甲骨刻辞:占卜制度中的话语实践 …………………………8
第一节 占卜知识与“帝”观念 ………………………………………8
第二节 从贡物到档案:“记事刻辞”的历时演化………………16
第三节 以陈述求检验:命辞的写作姿态………………………24
第四节 从监督到褒美:占验辞中的修辞性记录………………36
第三章 彝器铭文:从“记名”到“称功”……………………………70
第一节 铭文的制作背景与文化功能…………………………71
第二节 殷商铭文的功能变迁………………………………………76
第三节 西周铭文话语形式的突破……………………………100
第四节 宗法观念中的铭文演变…………………………………135
第四章 月令传统:天学知识与时序政治 …………………………147
第一节 时序价值的建立与史官文献的生成 …………………148
第二节 告朔制度的兴废与月令文体的生成 …………………211
第五章 “书”类文献:文书稽古与道德垂范………………………235
第一节 从“命”的形态看“书”的文本层次 ………………………244
第二节“诰”的口头与书面传统…………………………………248
第三节 从“帝令”到“天命”:周初八诰的天命建构…………266
第六章“诗”的创制:神道设教与话语建构 ………………………288
第一节 从庙堂到“平门”:谏诚传统的兴衰 …………………290
第二节 周族史诗:族群整合与历史叙事……………………320
第三节 礼乐知识视野下的“风雅正变”………………………341
第七章 易占文献:职事传统中的占卜知识………………………351
第一节 符号象征观念与《易》的生成 ……………………………352
第二节 “梦”观念的变化与梦书的制作 ………………………382
第八章 祝告话语:口头传统与书面文献的互渗…………………424
第一节 祝告话语的历史起源与形式特征 ……………………424
第二节 告、祷、暇:先秦祝告话语的结构要素……………434
第三节《诗》对祝告话语的吸纳…………………………………444
第四节 “诅”与“盟”:祝告话语的另一面……………………459
结 语 …………………………………………………………………477
参考文献……………………………………………………………4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