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风雪唐古拉
》
售價:NT$
179.0

《
数字鸿沟:科技时代美国学校如何制造不平等
》
售價:NT$
352.0

《
“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
》
售價:NT$
398.0

《
我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230.0

《
大数据之路2:数据更普惠,商业更智能
》
售價:NT$
500.0

《
杂草的奇迹(杂草学家稻垣荣洋精心总结 脚下蔓延的杂草生存策略)
》
售價:NT$
245.0

《
在火星买房:太空移民计划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售價:NT$
403.0

《
人生拒绝清单
》
售價:NT$
245.0
|
內容簡介: |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是陈忠实文学人生的生命主题。本书以陈忠实的创作历程为脉络,以《白鹿原》为历史坐标,借助丰富的文献佐证和理论阐释,详致洞观并阐释了陈忠实文艺理念形成的过程、内涵与价值,透视了一位杰出作家脱胎换骨式的精神轨迹,对陈忠实的精神遗产予以整体扫描,并彰显了陈忠实基于民族文化自信的创作实践的不凡之处。
|
關於作者: |
冯希哲(1970.6—),祖籍陕西韩城,三级教授,主要从事地域文学与文化的教学研究,以及文艺评论工作。现就职于西安工业大学,任文学院院长、陕西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西部电影艺术与品牌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等,兼陕西省教指委中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等。
张琼,(1982.3—),陕西西安人,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地域文学及文学创作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2项陕西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2项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专项项目;在《语文世界》,《大西北文学与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新媒体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初探》《论新媒介环境下数字阅读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泡沫中沸腾的<秦腔>》《陈忠实访谈录》《中国兵器文化概要》;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
目錄:
|
第一章 蝶变:陈忠实的创作历程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起步
第二节 走向生命体验的语境
第三节 “独开水道也风流”
第二章 剥离: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第一节 早期作品的意义重审
第二节 由“革命”而文学
第三节 从“三个学校”到“三种体验”
第四节 剥离与蜕变及其后
第三章 神圣:文学观念的自我建构
第一节 陈忠实的文学观
第二节 陈忠实的批评观
第三节 陈忠实的文艺美学思想
第四章 真实:文学生命力的创作信条
第一节 ”主观体验的真实法度
第二节 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
第三节 审美的真实性尺度
第五章 秘史:乡村历史书写及其立场
第一节 乡村社会发展的追寻式书写
第二节 教化权力:乡村历史书写的一种视角
第三节 民族文化审思及底层人文关怀
第六章 方志:《白鹿原》与白鹿原
第一节 “阅志读史”与白鹿村的建构
第二节 朱先生与关中大儒牛兆濂
第三节 白灵与巾帼英雄张景文
第四节 虚实之间的白鹿原世界
第七章 民俗:文化视域下的文学世界
第一节 《白鹿原》中的民俗意义
第二节 《白鹿原》中的民俗事象
第三节 《白鹿原》民俗事象的审美意蕴
第八章 垫棺:《白鹿原》的文学地位及其影响
第一节 《白鹿原》的经典化
第二节 《白鹿原》的传播及其影响
第三节 《白鹿原》的可阐释性
第九章 传记:陈忠实的文学行姿
第一节 文学意义与创作价值
第二节 作家使命与写作立场
第三节 底层关切与家国情怀
第四节 精品意识与创造精神
参考文献
难以稀释的情思(代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