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名著共3册:性心理学+乌合之众+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書城自編碼: 406293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学经典著作
作者: [英]哈夫洛克·霭理士、[法]勒庞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824726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80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2024)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2024) 》

售價:NT$ 2448.0
珞珈中国哲学文存(第二辑)
《 珞珈中国哲学文存(第二辑) 》

售價:NT$ 500.0
索恩丛书·罗尔夫·盖苓(1884~1952年)
《 索恩丛书·罗尔夫·盖苓(1884~1952年) 》

售價:NT$ 454.0
须生一脉——京剧马(连良)派剧目与传人
《 须生一脉——京剧马(连良)派剧目与传人 》

售價:NT$ 602.0
LangChain与新时代生产力——AI应用开发之路
《 LangChain与新时代生产力——AI应用开发之路 》

售價:NT$ 454.0
小说写作一本通 从创意到出版(第2版)
《 小说写作一本通 从创意到出版(第2版) 》

售價:NT$ 403.0
一切都还来得及
《 一切都还来得及 》

售價:NT$ 305.0
终于想起来爱自己
《 终于想起来爱自己 》

售價:NT$ 305.0

內容簡介:
《性心理学》是性心理学里程碑式的著作,是霭理士选材严格、文采秀丽的煌煌巨著《性心理学研究录》的“普及本”,涉及性心理的各个方面:性生理、性冲动、性偏离、同性恋、婚姻与性生活、爱情等等。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人的各种复杂的性心理活动。
《乌合之众》作者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有影响的,也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作者论述在传统社会因素毁灭、工业时代巨变的基础上,“群体的时代”已经到来。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是卡伦?霍妮重要的心理学专著,也是她的代表作。该书全方位分析了现代人的病态心理和变态人格。她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而主要的冲突是我们都同时具有“亲近人”“对抗人”“逃避人”的冲动。这些冲动如果无法协调好,就会让我们陷入各种各样的焦虑和神经症。这部大师级的著作,用朴实的语言、清晰的逻辑,阐述简明的哲理,能让广大读者受益匪浅,感受到精神分析导师的真正魅力。
  本书是霍妮对正统精神分析的彻底批判和修正,标志着其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开始形成。它不仅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深刻影响了文学、文化、传记、性别、哲学、宗教等研究领域。
關於作者:
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之称。他写下一系列心理学著作,如《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乌合之众》是其代表作。
  哈夫洛克?霭理士
  英国性心理学家、思想家、文艺评论家。著有《性心理学研究录》《男与女》《天才与遗传》《性心理学》等,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与弗洛伊德并称人类性心理研究的两大泰斗。
卡伦?霍妮,医学博士、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生于德国布兰肯内兹。她是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社会心理学较早的倡导者之一,也是精神分析学说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伊德的概念更适当。代表作有《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
目錄
性心理学
乌合之众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內容試閱
性心理学在线试读
章 绪 论 
  常态的性心理学、变态的性心理学与性卫生学,是当代很能唤起一般人注意与兴趣的学问;这种注意与兴趣,在二十世纪以前,可以说是梦想不到的。今日的青年男子,对于性的作品或文献,往往知道得很多,说来头头是道,而青年女子对这个题目也是富有探讨的精神,不再表示那种回避与忌讳的态度,这在她的老祖母看来,可以说是的亵渎神明的一回事。[1]在不多几年以前,一个人若从事于科学的性的研究,在一般人的眼光里,这个人至少是有不健全的倾向的,甚至于是根本上有恶劣的癖性的。但在今日,性心理学者与性卫生工作者是很受人欢迎的一种人,而欢迎得热烈的往往是一些提倡私人道德修养与维护公众道德原则有力的一批人。
  这种社会态度的变迁固然和医学的发展有关,但除了近几年以外,医学界的贡献实在不能算大。这种变迁大约开始于一百年以前,初在德奥两国,后来在别的国家。当时的开山祖师无疑的是几个医师,但他们是孤立无助的,其他同行的人,狃于成见,十九不免以白眼相加。在医科的训练中,性心理与性卫生是没有名分的。性生理学的地位几乎是同样地低微。一直要到二十年前,医学界才有本真正科学的和包罗够广的性生理学与世人相见,这就是马歇尔(F.H.A.Marshall)的那一本。[2]
  通常大学里的生物教本既根本不理会性的解剖与性的生理,仿佛性的机能和动物的生活没有一点关系,医学校里的教本也就完全不瞅睬性心理究竟是什么东西。这精神是一贯的。不过这么一来,一个医师,在他诊治病人的时候,所必需的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往往还不及病者本人所知的多;有时候他不但吃知识不足的亏,甚至弄出人命乱子来,并且到处受陈腐的成见与习惯的束缚而莫名其妙。为了掩护他的讳莫如深的态度,他往往乞灵于宗教与道德的信条;殊不知当初有一位基督教的教父早就明说过,凡是上帝自己创造而不引以为羞耻的东西,我们也不应当引为羞耻而不说。这些医师,名为奉教极笃,连这一类的话都记不得,实在可以教人诧异。
  这种知识的缺乏与忌讳的态度还造成一种严重的恶果,就是将有性的精神变态的人认为是“邪气所钟”,而把他的变态叫作“邪孽”(perversion),因此就把这种人不分皂白地叫作“邪孽之人”(pervert)。一般人对邪孽与邪孽者只有一个态度,就是:如见蛇蝎,避之唯恐不速。因此,性变态的人去访求医生是只有失望的一途的。医生不是告诉他说,他的病症无关紧要,可以不必治疗,就是根本认为他有恶劣根性,无可救药。在以前,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失望的例子一多,去访求医生的性变态的人便渐渐地少起来,于是便有一部分极有经验的医生也往往对人说,性心理变态的例子是极难得的,他本人几乎没有遇到过。
  这种见正不见邪的态度无疑的也有它的用处。一个医生,模模糊糊一口咬定人世间只有正常的东西,而对于变态的东西,故作不闻不见,这多少对病人也是一个良好的刺激,多少有一点感化的力量,教他往正道上走。不过我们要晓得,精神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在这一方面是理无二致的;在设法恢复常态以前,医生对于一个病人的变态,总得有一个精确而明智的了解。我们要他前进到一个目的地,我们总应该先知道他目前所处的是怎样的一个地点。应付身体的变态我们便应如此,更何况所谓精神的变态,其范围之广且不易捉摸的程度,又在身体的变态之上呢?更有进者,一部分的精神变态,其程度往往不深,不妨看作尚在正常的范围以内,而所谓正常的范围又大率因人而微有不同,要了解一个人的正常范围,我们在观察他后天的行为而外,更需推寻他的先天的性心理方面的素质,否则,治疗的结果,表面上好像是把他引回了正路,而实际上这条正路也许是张三或李四的正路,而不是他的正路。
  因为我们对于性变态的了解不深,我们才有种种很随便、很千篇一律,而实际上很不相干,甚至于会闹乱子的应付方法。例如,我们喜欢替这种人出主意,教他结婚,以为结婚之后,变态可以不药自愈。[3]这种主意有时候是出对了。但若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变态的具体情况没有充分的了解,这种主意虽好,在起初总是乱出的。试问我们有什么把握来预测这主意一定会发生效力;试问出了更大的岔子又怎么办。这一番警告可以适用于一切主意与乱出主意的人。性是一个通体的现象,我们说一个人浑身是性,也不为过;一个人的性的素质是融贯他全部素质的一部分,分不开的。有句老话说得很有几分道理:“一个人的性是什么,这个人就是什么。”我们不懂得这一点,而要替旁人在性生活的指导上出主意,是枉费心力的,一个人本人有时候还认不清楚他的性的本来面目,他也许正经历着青年期里的一个不大正常的阶段,但这是很暂时的,他若少安毋躁,终于会达到一个比较正常与恒久的状态。也许,因为某种特殊而过分的反应,他把他本性里的一个不很重要的冲动错认为主要的冲动。要知凡是人,都是许多冲动组合而成的,有正常的冲动,也有不大正常的,而在性的方面所谓正常的人未必一定得天独厚,也不过是能够把一些不大正常的冲动加以控制罢了。不过就大体言之,一个人的性的素质是无微不至的,是根深蒂固的,是一经成熟便终身不移的,并且大部分是先天遗传的。
  同时,我们在指定先天与后天的界限的时候,也应该特别小心。一方面,我们得承认所谓后天也许并不太后,至少比以前的人所相信的要先得多,而另一方面,所谓先天,往往又是非常奥妙或非常隐晦,也许终其人的一生,也没有被人发现。不过,就大体而论,先天与后天,或遗传与习惯,是分不开的;一粒种子所以能生发的缘故,正因为碰上了适宜的土壤。在这里像在别处一样,那成就不应单独归功于种子,也不应单独归功于土壤,而应归功于两者的相得。同一父母的子女,根据孟德尔的遗传法则(Mendelian inheritance)的道理,往往表现很不相同的品性,即所发展而活动的未必是同样的种子。不久以前,伦敦儿童导育所的监督曾经说过,同样的一个刺激或一种压力可以叫哥哥偷东西,而叫弟弟异乎寻常地怕羞。遗传与环境相与的道理,是异常复杂,非专重遗传或专重环境的人所能片言决定,也就由此可见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