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NT$
352.0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NT$
347.0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NT$
352.0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NT$
250.0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NT$
500.0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超级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作者汪中求作为培育儿女十几载的父亲,在家庭教育方面总结的独到见解。作者站在“邻居”而非“专家”的角度,既跳出了教育专家理论多、案例较少、内容不够鲜活的传统路线,又不走成功孩子家长教育的高端路线,很多观点鲜明且富含哲思,案例翔实丰富、方法有用可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家庭教育参考用书。
|
內容簡介: |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些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出改变。汪中求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培育儿女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关于“中国式家庭教育”的鲜明观点。本书以汪中求老师多年积累的育儿经历为主,共分为四部分内容,分别从“身心健康”“能力培养”“良好习惯”“人生智慧”展开阐述。
|
關於作者: |
汪中求
管理学家,中国精细化管理首倡者。2005年进入福布斯中国文化名人排行榜。2004年以来,在全国巡回讲座上千场,学员总数超过50万人;主持了上百个精细化管理咨询项目。
曾任:
江西云山企业集团子弟中学教师,江西云山企业集团总裁秘书,香港恒雅(深圳)公司市场部经理,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商务部副经理,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策划部经理,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现任:
北京中求细节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南昌陆军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精细化管理研究所所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客座教授,《企业管理》杂志、《企业家》杂志特聘专家、专栏作者,《人力资源》杂志策划顾问,茅台研究院特聘专家,深圳腾讯高级顾问。
代表著作: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Ⅱ》 《细节决定成败(白金版)》 《精细化管理》 《企业可以做成一首诗》 《营销人的自我营销》 《1750-1950的中国》 《契约精神》 《谁能超越丰田》 《浪费的都是利润》 《零缺陷工作》 《中国需要工业精神》 《茅台是怎样酿成的》。
自媒体达人:
研究家庭教育课题十余年,2023年年底开设自媒体账号,讨论话题受到中国家长的普遍欢迎。总粉丝量10个月突破800万,单条视频最大浏览量过亿,“汪中求细节管理”账号中的以下短视频,获得10万 的转发:“这样的金钱观值得所有人敬仰”“数学有多奥妙,一个故事告诉你”“格局会决定人的一生”“我儿子以后不上高中都可以”“这个社会,人类一定是走错了”“人情世故是一定要学会的”“珍惜当下”“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读书,一个故事告诉你”“这一届高考考生是最吃亏的”“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结婚”……
|
目錄:
|
Chapter第一部分
孩子教育的底线是“身心两健”
1.望子成龙,对孩子的伤害不浅
⊙不要做孩子人生的“代驾”
⊙孩子穿反了鞋,要管吗
⊙参与孩子的人生规划,而不是“望子成龙”的设计
2.家长不戒掉“恶习”,如何要求孩子
⊙孩子的言行从模仿家长开始
⊙教育不是单纯完成任务
⊙父母是孩子的同行者
3.做一个低姿态的家长
⊙为什么不愿跟孩子道歉
⊙道歉也是一种榜样
⊙主动寻求孩子的帮助
⊙我在教育子女中“下错的棋”
4.别让负面情绪毁了亲子关系
⊙良好家庭关系的四层内涵
⊙家长情绪负面多,孩子脾气多怪异
⊙家长情绪控制好,孩子性格阳光多
5.如何让孩子向家长敞开心扉
⊙身心健康的孩子学习自然不会差
⊙心智成熟的孩子没什么明显的叛逆期
⊙内心深处的尊重造就独立个性的孩子
⊙把孩子当同辈人一样地交流
6.教育错位现象:妈妈卡位、爸爸缺位、老人越位
⊙妈妈为什么容易卡位
⊙越位的隔代教育
⊙爸爸角色的缺位
7.不要让感恩和报答变成契约
⊙辩证看待孝文化
⊙重新定义孝道文化
8.“自由”与“规则”是“爱”的延伸
⊙把握孩子“自由”的度
⊙“乖”“听话”就是好孩子吗
⊙我为什么不强调考试和学分
Chapter第二部分
观察兴趣,发现爱好,培养专长
1.培养兴趣爱好就是培养能力
⊙孩子所有的热情从兴趣开始
⊙看似“玩物丧志”的兴趣就一定没价值吗
⊙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爱好检验家长水平的高低
2.在快乐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兴趣是专注力最好的老师
⊙提升专注力少不了家长的陪伴与引导
⊙玩游戏上瘾的孩子,你们都想错了
3.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心有莲花,则所见皆是莲花
⊙与人为善,但必须有点锋芒
4.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写过绝交信的铁杆兄弟
⊙真诚是做人的底线
5.沟通不仅仅是张嘴说话
⊙巧妙的沟通能够有效地化解尴尬与危机
⊙消除沟通代沟的技巧
⊙沟通是一门技术
6.生存是人生第一门必修课
⊙人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的一生照顾好
⊙职场很少有浪漫,也许更多是残酷
⊙社会不会惯着你,快速适应是能力
⊙人生一旦入错行,蹉跎岁月好时光
7.如何合理地规划假期
⊙搞明白为什么会有寒暑假
⊙规划寒暑假也要因“龄”而异
⊙拾遗补缺、扬长避短安排好孩子假期
8.如何让假期变得更有意义
⊙背对学校走出去
⊙假期兴趣班究竟报不报
⊙完成特别的“假期作业”
Chapter第三部分
人生运气好其实是习惯培养得好
1.金钱观影响孩子的幸福感
⊙不回避金钱,正确看待钱
⊙我给孩子的六个金钱观
2.管理好时间才能管理好人生
⊙影响时间管理的“三大杀手”
⊙时间管理的七大基本常识
⊙AI时代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四点建议
⊙智能时代的到来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哪些新要求
3.良好的第一印象来自礼仪
⊙礼仪是获得他人尊重的第一步
⊙切莫忽视礼仪中的小细节
⊙礼仪做到位,人生受加持
4.健康的体魄才能适应长跑的人生
⊙生活作息中的八大细节
⊙饮食习惯中的五点思考与建议
⊙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5.心智成熟面对挫折才不会“玻璃心”
⊙挫折教育戒掉“骄娇二气”
⊙日本幼儿园发糖——延时训练猜想
⊙意志力训练帮助孩子打破“舒适区”
⊙小小男子汉,满满责任感
6.读书可以改变一生的气质和品质
⊙潜移默化,让孩子爱上读书的六点建议
⊙走眼走脑走心,读书的三种境界
⊙践行终身,读书的三个层次
7.自我修炼是伴随一生的成长
⊙自我修炼,为人生找到意义
⊙静心治愈浮躁,知足心控制贪欲
⊙静思与反省,曾国藩的自我修炼法
Chapter第四部分
世界并未过滤,人生早做准备
1.只有拥抱团队,才能放大个人价值
⊙气球实验背后的团队协作
⊙个人与团队的14点思考
2.测测女孩子的职场运势
⊙职场女性面临的四大困难
⊙我对职场女性的三点建议
3.从爱出发,一生好运
⊙兄弟之亲,首推苏家
⊙朋友之爱,胜似兄弟
4.从爱情到婚育,人生如何行稳致远
⊙爱情到婚姻的组织变革
⊙子女带来的家庭结构升级
⊙在婚育观上尊重子女的选择
5.带着孤独一起玩
⊙排解烦恼孤独的两点思考
⊙在生活中寻找趣味
⊙当代年轻人感到无聊的四大症结
6.外面的世界有精彩,也有无奈
⊙外面的世界不那么“纯净”
⊙青少年“社恐”是怎样造成的
7.人生那些需要守住的底线
⊙人生观不能是空洞虚无
⊙三观没对齐不要深交
⊙克制人性的贪婪
⊙人生不必太过匆忙
⊙千万不要伤害可怜的人
8.人生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
⊙平淡的生活过优雅,富足的生活有意境
⊙会思考的人更幸福,不计较的人才洒脱
附录
⊙附录1 姥姥赞
⊙附录2 女儿待人接物的36条建议
⊙附录3 人之初,本无知;元之旦,蒙学始
⊙附录4 读者来信
⊙附录5 近年高校专业新增和裁撤前100
⊙附录6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震撼心灵的家教反思
汪中求教授带你画出孩子的正确起跑线
2024年8月20日晚,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厦门校友会的部分校友有幸受邀参加了一场令人震撼的讲座。中华儿女美术馆李忆敏馆长特别邀请了中国精细化管理专家、《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茅台集团首席战略顾问汪中求教授,为在场的“中华儿女”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讲座《别画错了孩子的起跑线》。汪老师以他细节专家的敏锐独特的视角,深度观察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种种细节,并以自己的孩子为试验,实践自己独特的育儿教育理念,分享给在座家长们的都是“干货”。
一、家长岗位培训的缺失与反思
在当下社会,岗位培训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然而,最为关键的“家长岗”却普遍缺乏系统的培训。汪中求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养育孩子其实是一场修行,而中国式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妈妈卡位、爸爸缺位、老人越位”等问题,正是导致家庭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讲座中,他引用了发人深省的“十大怪现象”,揭示了中国家庭教育的现象: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过度干涉和不切实际的期望,正逐渐扭曲孩子们的身心发展。
二、孩子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家庭引导
汪中求教授强调,孩子是独立的生命,童年也拥有应有的人权。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家长为了实现让孩子“成龙成凤”的愿望,不惜牺牲孩子的天性和幸福。他用生动的案例讲述了父母情绪管理失败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家长有效控制情绪、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重要性。
在谈及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问题时,汪中求教授引用了上海一位小学生作文《爸爸,请你“跪”下来跟我说话》的故事,深刻诠释了如何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沟通。这些事例让在场的校友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将从自身做起,努力成为懂得尊重孩子、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合格家长”。
三、震撼教育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重新定位
讲座不仅为在场的校友们带来了震撼,也为他们重新思考家庭教育的本质和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汪中求教授以自己在教子上的实践为例,分享了如何通过观察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好和专长,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自信和专注力。他强调,真正成功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父母心中的“完美形象”,而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天赋,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场讲座让在场的校友们不仅感受到了汪中求教授家教的独特视角,更深刻体会到了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明白了家长的责任不仅是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要在情感上、精神上与孩子共成长。汪中求教授的这场讲座为每一位家长敲响了警钟,让大家意识到真正的家庭教育需要从“自我”出发,审视自己,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帮助孩子画好人生的起跑线。
Alan高山
2024年8月21日
|
|